唐朝靠陌刀打天下,为何威力强大的陌刀到了宋朝就被抛弃?

Ta丶黄天瑶


宋朝没有整建制骑兵,而且国防战略上对游牧民族采取的是守势。而陌刀主要是骑兵的进攻武器。

失去了燕云十六州,也就失去中原证券对游牧民族防守的天然屏障和进攻的发起基点。失去了对抗游牧政权的最佳条件,没有收回幽云十六州宋朝采取保守战略也是正确的。否则就是以弱敌强。需要举国之力数十年甚至百年来征战。

说这些首先说明到了五代十国和宋朝。陌刀失去了战场,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

其二就是陌刀制作工艺繁杂,要求极高。而且制作工期长。

所以两方面一结合,陌刀也就消失了。取而代之就是青龙偃月刀(关刀),板斧宣花斧,马槊,钩镰枪等应对骑兵的主要武器,主要是制作工艺简单,制造要求不高,制作工期短,可以批量生产,大量装备。

另外众所周知的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在三国时还没有研制装备出来,据说三国志平话盛行于宋朝,关羽武圣人的神位也形成于宋朝。而且据传关刀(青龙偃月刀)也是形成于宋朝,宋朝才普及开来,所以杨老令公用的是大刀,关胜用的也是大刀,宗泽用的也是大刀。


卫仁闵


陌刀是被现在网友神话了的一种兵器,据说它“一刀下去,人马俱碎”,然而,到了宋代,陌刀却突然销声匿迹了。一种兵器,其兴盛与衰落,必然有其客观原因,不是因为唐朝人精明,宋代就傻。下面我们看下主要原因:


1、陌刀的由来和优缺点

陌刀由汉代的斩马刀发展演变而来,它长一丈有余,两边都开刃,刀刃厚实,具有非常强的破甲能力。

而因为此,唐朝军队主要用它来破解游牧民族的骑兵部队,威力强大。

但是,陌刀的缺点也非常明显:一是打造成本较高,许多技艺甚至随着唐朝的灭亡而失传;二是对使用者的要求较高。挥舞陌刀,不仅需要膂力过人,更需要其人刀法娴熟,勇敢无畏。 因此,陌刀虽然猛,但因为以上弊端,导致其不可能被大范围装备。


2、陌刀的没落

进入宋代以后,我国的冷兵器又有了新的发展,一些新式武器层出不穷,比如宋军中的神臂弩、床子弩、钩镰枪、斧钺等武器,相比于陌刀来说, 这些武器要么比陌刀威力大,比如床子弩,要么比陌刀成本低,如神臂弩、钩镰枪,而且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对使用者的要求也小的多。
所以,尽管宋军的敌人也是辽、金等以骑兵为主的少数民族,但他们的主战兵器已经换成了更加低成本的长矛、弩等等了。而陌刀因为不再被使用,所以就渐渐失传。


深夜聊斋


陌刀是唐代步兵中很流行的一种杀伤力大的双刃长刀,它的出现极大的提升了步兵的战斗力与阵地防御能力,对横行疆场的骑兵构成了很大威胁。它的出现,是唐朝武力达到巅峰的标志。

陌刀的出现

陌刀第一次出现在战场,是公元621年辅公柘与李子通丹阳大战之时。辅公柘手下有一大将,名唤阚陵,使一把两边都有刃的大刀,长达一丈,号为“陌刀”,一刀下去,往往能杀死数名敌人。此时是唐朝武德年间,新旧唐书上对这一时期战场上的记载再无陌刀的出现。

直到调露元年(679 年)二月裴行俭于朔州大破突厥时,《新唐书》上才再一次出现了陌刀的身影。当时为了对付劫夺唐军粮车的突厥骑兵,裴行俭制作了假粮车三百乘 , 每车伏执陌刀的精壮士卒五名 ,突劂骑兵到假粮车跟前时,这些手执陌刀的勇士“即暴起而尽杀之”。

到了唐玄宗时,由于冶炼技术的发展,唐朝对陌刀铸造技术进行了进一步改良,陌刀也大量装备部队,与仪刀、鄣刀、横刀一起,成为唐军中装备最多的四种刀之一。据唐《六典》记载:“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 ”。 安史之乱时,陌刀成为参战双方的主要武器之一。玄宗手下大将郭子仪 、李光弼的朔方军,封常清、高仙芝率领的募兵以及安禄山的叛军都以陌刀为主要武器。

陌刀的战略意义

陌刀又称斩马剑,是一种又长又锋利的利器,用来斩马的蹄子特别顺手,是唐朝对付突厥骑兵的法宝。因为唐朝以步兵为主,对付突厥骑兵很是吃亏,尤其是在平原作战时,简直就是突厥人的活靶子,所以必须要扬长避短 ,创造出“以步制骑”的办法。

贞观十五年,大唐战神李靖和薛万彻在讨伐薛延陀时,就想出斩敌马腿以制敌的办法,“乃令去马步阵,率长刀数百齐为队齐奋以冲之,其众溃散”。这时唐军使用的还仅仅是配备长柄的普通长刀,仍然用斩马腿的办法,取得了步兵对骑兵的胜利。这种战法在唐军装备陌刀后,成为唐军对付少数民族骑兵的普遍战法,效果显著。所以,陌刀能在唐军中流行,是有其原因的。

从战术上分析,古代骑兵是机动性极强的部队,“风驰鸟赴,倏来忽往”,只有利用长而锋利的兵器,才能抵挡骑兵暴风骤雨般的攻击。由于骑兵“不能持久而果于驰突”的特点,发动强力冲击时对马的体力消耗巨大,一旦两三波冲击攻势不能奏效,唐军便能转被动为主动。

从战场的实战效果上看,陌刀的威力并不亚于弓弩。陌刀的特点是两边都有刀刃,攻击距离长,一挥可杀数人,近战时一刀挥去,敌人人和马都会被斩杀,如果列成横阵,威力更是惊人。所以唐朝军队一改魏晋以来的习惯,甚至不装备长枪,仅以陌刀制敌。唐朝在对外战争中,“以陌刀长柯斧堵进,所向无前”, 无论守城、追杀 、止奔冲、偷袭,都是极有效的兵器,是骑兵的克星。

陌刀延伸出的战术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陌刀的威力,唐军创造性的发明了“分布阵”。这是一种将全军分列七行的阵法,“第一队战队为首,其次右战次之,其次左战队次之,其次右驻队次之,其次左驻队次之”,由步兵组成战锋队, 执陌刀、长戟、长斧列于前,每队五行,各行依次为七 、八 、九 、十 、十一人,,队长持陌刀于阵后督战,人数从前至后由少到多, 意在加强后面的阻击力量, 以抗击敌骑越来越强的冲击。

其后是由骑兵为主的马、步 、车军混编队伍,作为中坚,“若贼薄阵, 短兵交则舍弩而用刀棒,与战锋队齐入奋击”。这个阵法是骑兵突击的噩梦,在战场上百试不爽。

唐朝面对的突厥人、吐蕃人,甚至安史之乱的叛军,都是以骑兵为主的敌人,所以唐军在步兵中推广陌刀的同时,也注重发展自己的骑兵部队。《新唐书 ·兵志》上说:“天宝后,诸军战马,动以万计。议谓秦汉以来 , 唐马最盛。”但是相对来说,唐军的主力还是以步兵为主,所以必须要装备大量克制骑兵的陌刀,是必然的趋势。

陌刀被斩马刀所代替

宋朝面临的少数民族政权更多,先后有辽、西夏、金和蒙古,这些都是以骑兵为主的敌人。同样以步兵为主的宋军,必然要在装备上寻找克制骑兵的武器。宋朝的“斩马刀”就是突出的代表。

宋朝舍弃唐朝的“陌刀”,并不是陌刀不好用,而是陌刀造价高昂,而且过于追求锋利,刀刃比较薄,很容易折断,一场大战下来,陌刀的折损率通常会在一半以上。

而斩马刀同样具有“犀利则莫比”的特点,但是是一种单刃刀,刀身厚,上有增强动能的大环,斩起马腿来比陌刀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取代了陌刀的地位。斩马刀的诞生是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反映,也是宋代因地制宜,应对战争形势的需要。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对斩马刀有详细介绍,这是一种“刀刃长三尺余,镡长尺余,首为大环,制作精巧,便于操击的实战阵之利器也”。

宋代诗人田锡有一首《斩马剑赞》,说的就是斩马刀的威力。全诗如下:“三尺秋色,百炼刚德。玉匣深藏,金玦为饰。直臣勃然,就帝请焉。诛奸气作,抗节词专。庭辱贵重,天威震动。言虽上闻,剑不克用。锋锷应飞,英灵何归? 载怀美事,含毫发挥。”从诗的首句“三尺秋色,百炼刚德”就可以看出这种刀的锋利程度和坚固程度。

按照武器分类来说,斩马刀是一种“环首刀”。这是将钢铁经过反复折叠锻打和热处理后制作出来的刀,也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一种兵器。全刀一体锻造,环首内往往有精美龙雀类图案,又称“龙雀大环”。

宋军中执斩马刀者,往往一手执刀,一手执“钩镶”。 钩镶是一种攻防两用的铁质小盾牌。核心部分是一面小型铁盾,中间突出一只用来推杀的刺,上下各延伸出用来勾阻对方兵器的铁钩。步兵使用钩镶和环首刀这样的组合搭配,既可以斩敌马腿,又可以克制骑兵使用的长枪等长兵器。这种刀最科学的是刀背有四至七个铁环,舞动时叮铛作响,可以增加劈砍的动能,加大杀伤力。

虽然宋代的斩马刀通常在一米三左右,远远低于陌刀的三米长度,但是宋军将斩马刀与“钩镶”配合使用,在杀敌时能有效的保护自身,而且对阵型的要求不高,所以从战场效果上看,斩马刀的实战效果要优于陌刀。

宋朝有斩马刀的专门生产机构“斩马刀局”,大量生产斩马刀配备边防军队,以对付辽国尤其是西夏的骑兵。仅熙宁五年一年,便“造数万,分赐边臣”。

北宋灭亡后,宋都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特别是绍兴和议之后,与金人的大决战也越来越少,斩马刀也渐渐失去了昔日与骑兵作战时的风采,成为一种防御性武器,最后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大白读史


陌刀是唐刀的一种,对付骑兵威力强大。查阅了一些资料,对唐刀的记载相对多一些,而陌刀的记载寥寥数语,甚至没有。

陌刀对唐朝打游牧民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要说靠陌刀打天下,我觉得也仅是一家之言,没有资料来佐证。

《唐六典》卷十六记载:“刀之式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斩马,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下用铁钻。

陌刀出现与隋,兴盛于唐。是一种长刀,是斩马剑的升级版。它是专门针对骑兵设计的,可劈砍,可枪刺。

需要说明的是,《唐六典》说刀重15斤。唐朝与现在的重量单位是不一样的,唐时的一斤相当于现在的660克,15斤也就相当于现在的20斤左右。


陌刀军的优势就是针对善骑射的游牧民族,改变自己马少不精的劣势,发挥自己步兵多的关键兵器。

唐时有记载的陌刀将李嗣业,身高2米1,臂力惊人。在攻打连云堡时,李嗣业身先士卒,从最险峻的地方爬上山头,陌刀挥舞,敌人鬼哭狼嚎,死尸遍地,掉下悬崖、淹死水中的有十之七八,唐军一举拿下了连云堡。

这位陌刀将一生屡建奇功,尤其在安史之乱的生死存亡中,为军前驱,率领陌刀队“如墙前进”,所向披靡,一手扶起了摇摇欲坠的大唐江山。

那么如此战力彪悍的陌刀,为何到了宋朝却不见了身影?

并不像此题所说被抛弃,它的消失是有客观原因的。

毕竟陌刀是唐刀中的贵族,造价高昂。“镔横刀一口输石铰,上直钱贰仟伍百文,次贰仟文,下等壹仟八百文”,唐横刀都要2500文,而陌刀是横刀价格的数倍。可想而知装备一支陌刀军得付出巨额的代价。


陌刀重约20斤,长约1米6,不是所有的步兵都能抡得动的。当然这不是主要原因,想找精兵强将还是有的。关二爷连86斤的青龙偃月刀都能耍,要想找能弄得动20斤陌刀的人应该不会很难。

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的制作流程和技艺已经失传。陌刀的制作工艺十分繁琐,加上唐朝对武器进行管制,除了军中制作陌刀的匠人之外,这种工艺很难流传到民间。

宋朝时又常年战争,武器制造跟不上消耗。对冷兵器的要求就是改良发展,它需要制作有效而不昂贵的兵器。

宋朝针对骑兵制作的长矛、斧钺同样效果不错。但制作过程比陌刀简单,成本更廉价。所以陌刀这种奢侈的兵器,便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

因为陌刀在唐代禁止陪葬。所以很少有现存的陌刀真品。


陌刀退出历史舞台,实在是可惜。它也算是冷兵器的佼佼者。并不是被宋代抛弃,而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再也无法造出陌刀了。在唐以后的史料上也几乎没了它的影子。


说史听涛


在说明为什么陌刀在宋代逐渐走向冷门之前,先指出题目中的一个错误:即唐朝靠陌刀打天下。陌刀出现的时间并不早,第一次出现在历史典籍中已经是盛唐时期,而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并没有过陌刀的任何记载,所以说唐朝靠陌刀打天下这个说法,其实是没有根据的。


陌刀是盛唐之后唐军的制式刀具,这点毋庸置疑。在《唐通典》中有过制式唐刀的记载,陌刀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一直到现在陌刀都没有任何出土记录,故而推断陌刀是纯粹的战争兵器,而且很可能因为造价高昂而导致制造的数量不多,且不能用来做陪葬品。

也正是因为陌刀没有出图,而且没有确切的形制描述,所以现在对于陌刀的样子只能是猜测。就目前而言,陌刀的形制已经有了三种推测,第一种是宋代的掉刀那样的的长柄大刀(央视);第二种是细长的短柄长刀(指文烽火工作室);第三种是长柄长刀,类似于日本的一种大枪。



就个人的了解而言,我更倾向于长柄长刀的样式,具体为什么在以前的相关文章中我已经做过说明。总之能使用陌刀的通常都是大力士,因为根据推测陌刀的分量少说也是15斤上下的大家伙,长度按照“陌”字百钱的意思,至少也是1.6m的长度,而这种长度配上这种分量,短柄长刀是够呛的,因为压根控制不住刀,所以只能是长柄。而古籍中多次支出陌刀是步兵武器,像眉间刀和掉刀那种比例大刀属于骑兵武器,而步兵大刀的刀身长度往往接近刀柄。考虑到盛唐时上没有长柄刀出现,故而推测是长柄长刀的可能性比较大。



如此一来就很清楚了,能使用陌刀的人,都是开的了硬弓,随便就能挥舞15斤的东西不嫌累的壮汉,别说在古代,就是现代,这也是个高标准,所以说唐代的陌刀军可以被划分到特种兵的级别里面去。

当然,如果只是单纯的15斤的大铁刀,那么陌刀也没啥稀奇的。然而没有墓葬出土,足以说明这东西很贵,贵到唐人舍不得埋了它。


怎么说陌刀也是好东西,这分量破甲就算砍不烂,也能砸个骨折,为什么在五代和宋代就消失了呢?

根本原因是军制的改变,而直接原因是大规模战争频繁爆发。盛唐时,唐军的主力仍然是府兵,像唐军的精锐安西军,那是实打实的贵族兵,这就如同欧洲的骑士,自己家有钱装备上等兵器(门阀势力供给,国家也供给),再加上人少,可以实现精兵化,那为了提高军事战斗力,自然的就需要昂贵的高质量兵器。然而从中唐开始,府兵制度被冲垮,频发爆发的战争使得唐政府和藩镇们需要更多的兵力,因此募兵取代了府兵的地位,因为精兵化已经被数量化取代,因此各个诸侯也在寻求既能保持高杀伤力又廉价的武器来装备入军。正好赶上中国的甲胄飞速发展,重甲时代再次到来,士兵的披甲率明显提高,因此破甲武器成了军事发展的首选。


到了宋代经过了一波改革,藩镇被取消,府兵彻底消失,全国都是募兵,而且是数量庞大的军队,再想和唐代一样精兵化是很难了。同样的,为了维持庞大军队的费用支出,宋军也是更倾向既便宜又有杀伤力的武器,自然的昂贵的陌刀也就没有了出头的可能。


火器工坊


唐朝,中国古代最为鼎盛的几个朝代之一,其工业也是堪称当时世界之最。那为何在唐朝盛行的陌刀到了宋朝却被抛弃使用?



陌刀的诞生主要是为了对付北方的突阙骑兵。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因为山地、丘陵广布,军队多以步兵为主。而北方平原广阔,以骑兵发展为主。因此以骑兵强大的机动性及移动速度,一度对中原步兵造成重大伤亡。而唐代陌刀就是在这背景下发展出来的。

唐朝最为当时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有足够的精力与能力去打造出克制骑兵的武器陌刀。陌刀被打磨的很精细,并有具体的部门负责锻造、储藏、和管理。并且最初是配备在步兵身上,后来建立起了骑兵,就成为了骑兵的重要装备。



打造出来的陌刀不但锋利异常、威力巨大,极其适用于砍杀。而且还可以在行军中进行灵活的分裂与组合形成陌刀墙。唐朝名将裴行俭、李嗣业都组建过类似的陌刀队阵营,并取得不错的战绩。

可惜,在如此辉煌的陌刀自唐朝之后就少有记载,甚至在宋朝之后就造抛弃。



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陌刀锻造复杂,成本高

唐朝最为当时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其工业水平也必定发达。但在其之后先后经历了五代十国混战时期,工业必将受到严重的破坏,主要的锻造传承也必定断裂,更重要的是懂得锻造的工匠可以说十不传一。那么到了宋朝,就难以恢复及锻造出真正的唐代陌刀。如果在从新摸索,其浪费的精力及人力又得不偿失。所以与其浪费时间、金钱,不如直接放弃。



二、朝代环境的改变

宋朝所拥有的国力根本无法更强大的唐朝相比,无论是军事力量及工业水平都落后于唐朝。所以说唐朝是以攻代守,那么宋朝就是以守代攻,因此陌刀只适合于攻击性强的强唐,而不适合于弱宋。

宋朝已经开发出更适合的用于防御的兵器斧钺,而讲求进攻、沉重的陌刀,以不适合于宋朝的军事要求,所以为由抛弃。

社会环境在不停的变化,或者前一刻还视若珍宝的物品,到了后面就视之为鸡肋,甚至抛弃它,不再留恋。就像陌刀,在唐朝时再强大;到了宋朝,因为不合适了,依旧将其抛弃。


南柯梦说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第一 锻造工艺的失传,陌刀威力奇大,战时陌刀队如墙推进,人马俱碎。但是陌刀队在整个唐军中的数量并不是很多,几十万的唐军中陌刀队不过两万人,且分布在全国各地,这还是盛唐时的情况,一把陌刀造价直逼一匹良马,再加上陌刀队士兵的选拔已经铠甲等其他装备的使用,一个合格的陌刀手每年的花费相当于唐朝十个州地方官年俸的总和,耗费如此之巨,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养得起的,非盛世王朝不可。



唐亡后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是中国的一个大乱世,短短五十余年的时间中原王朝换了五姓十三帝,频繁的战争以及国土的分裂使朝廷根本无力维持陌刀队的存在。而且当时几乎每天都在打仗,武器装备消耗巨大,朝廷根本没心思也没耐心去打造这样一支费钱费时间费粮食的军队。

从唐末开始,陌刀队就已经渐渐淡出战场,五代十国时期基本上就没有了。

第二 已不适合战场环境

宋朝防御战居多,更需要的是强弓劲弩,宋人也一个劲的把科技树往弓弩方面点,出现了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变态弓弩。但是近战武器方面宋朝就不是那么重视了。当然,不重视是相对的,关键是敌人的装备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使陌刀根本无法在战场上发挥他该有的作用。宋朝的敌人辽金夏不同于匈奴突厥。他们不是纯粹的游牧部族,甚至完全就是封建王朝,辽国还是半游牧半封建,金和西夏完全就是封建王朝,这就意味着他们也有相当完善的制造业体系,你有的钢铁我也有,你没有的战马我还有,这就很无赖了。


比如金人的铁浮屠,连战马都是浑身铁甲,士兵就露俩眼睛,这样的骑兵你拿陌刀这种靠劈刺的武器是绝对打不动的。这就好比原本你拿着pak37战防炮打日本豆豆坦克,筷子捅豆腐穿了,但是人家突然换成了虎式,你怎么打?

宋军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大量在军队中装备长柄斧和锤子,这种武器造价低廉,在战场上却更有效果。陌刀也就在历史长河中归隐了。


守仁读仁


唐朝陌刀一直都以一种神秘而强悍的形象示人,仿佛陌刀就是超级无敌激光斩舰刀一样可以劈开所有敌人,拥有它就可以获得任何战争的胜利。

随着这几年冷兵器圈逐渐鱼龙混杂,出现了一群叫做“陌刀吹”的人。遇到有人在讨论古代兵器,这群人就开始疯狂吹陌刀,心里想着:反正陌刀没有实物,我怎么吹都不过分,你们也没办法证伪。吹完陌刀再吹一把唐朝,说唐朝的锻造技术空前绝后,天下第一。别人反驳一下,要么就说陌刀没有实体,我也不确定,要么就闭着眼睛吹陌刀太贵,你们这些兵器太便宜,不配跟陌刀比。

上面是我发的一点小牢骚,回到正题,为什么陌刀到宋朝就消失了。两点,贵,而且华而不实。

贵,有多贵?唐朝一斗米五文,相当于5.9公斤五文钱,十斗米一石,一石五十文,一贯铜钱等于一两银子等于一千文,而造一把陌刀要一百贯,相当于两万斗米,折合相当于11.8万公斤米。一户普通人家一年也就花四贯钱,养一把陌刀就相当于养二十五户一百多人。这么金贵的刀真心用不起,唐朝鼎盛时期也才供得起两万把陌刀。两百万贯,已经占唐朝财政收入的十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了。

如果这个刀强到不可替代也就罢了,养一个无敌军队出多少钱都值。可是陌刀其实就是一把造价昂贵的斩马刀而已。的确,你很强,但是只能对骑兵,而且造一把陌刀的钱可以武装一支五十人的持长枪对骑兵小队,那你觉得面对一支一万人的骑兵部队,我是用一千陌刀兵还是用五万长枪队呢?

就这样,陌刀就被军队淘汰了,普通人又不可能拿二十斤的陌刀招摇撞市,陌刀也就被时代淘汰了。





历史隆中对


话说陌刀出手,人马俱碎,中国古代以农耕文明为主,故战争中主要采用步兵作战,在与游牧民族的骑兵发生战争时,常常处于劣势。但是唐朝发明了一种专门以步兵击溃骑兵的“大杀器”——陌刀。

陌刀是从汉朝的斩马刀发展而来的,历史记载它“刀重十五斤(约合现在的十公斤)……长七尺(约合现在的2.15米),刃长三尺,柄长四尺”,使用方式是“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斩”,使用效果是“挡者皆为齑粉”。

唐朝军事著作《大唐卫公李靖兵法》记载了陌刀军与骑兵作战时排列的军阵——两军对阵相距150步时,弩手开始射击;相距60步时,弓箭手开始射击;相距20步时,陌刀军开始以整齐的方阵“如墙而进”。

唐朝名将李嗣业的部队尤其以使用陌刀而闻名,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李嗣业在现在的帕米尔地区击败了小勃律国,俘虏其国王和吐蕃公主。在天宝十年,他由追随高仙芝一起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消灭了石国和突骑施。随后,唐朝军队又与大食国(即阿拉伯帝国)相遇,唐朝以失败告终,但幸亏有李嗣业的陌刀军,才让部分唐朝部队安全撤离。

陌刀在唐朝产生,又在唐朝消亡。国史君(国史通论)认为其销声匿迹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造价太高,而且后来的历史环境发生了变化。唐朝中后期的主要战争是藩镇割据之间的战争,在这种战争环境下,主要针对骑兵作战的陌刀不但用处不大,反而因其笨重而带来很多不便。另外,五代十国之间频繁的战争,也没有唐朝那样雄厚的经济实力来生产这种昂贵的兵器。所以陌刀就逐渐失传了。

到了宋朝,虽然没有记载对陌刀的再次使用,但是岳飞率领的岳家军普遍使用“麻扎刀”,算是陌刀的一种替代品。明朝戚家军的“狼筅”同样也起到了类似的作用。


国史通论


陌刀,中国唐代长柄刀的一种。开始流行于高宗调露前后至开元十年之间。开始时使用陌刀是为了对抗突厥骑兵,后来在诸军流行则是对付以骑兵称雄的唐之“四夷”。《唐六典》卷十六即载:“刀之式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斩马,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下用铁钻。马步水路咸可用。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斩挡者皆为齑粉……”多为对骑兵作战使用,威力巨大。 陌刀形制多样,长兵主战刀,形制有斩马剑升级版,有刀柄可拆卸式,有柄特长而刀身特短的三尖两刃刀式(见唐郭子仪墓壁画)。盖因大唐地域广阔,各大都护府军备自制,也因此风格不同。部分陌刀刀身大多较窄,弯曲弧度,对日本的长兵器影响很大,其外形可以参考日本战国时期兵器。可劈砍,可枪刺。史书:(“兴擐甲持陌刀重十五斤乘城。贼将入,兴一举刀,辄数人死,贼皆气慑”——《新唐书》列传一百一十八张兴传)。由于陌刀出现于隋,盛之于唐,唐时的1斤相当于现代的660克上下,唐时的15斤相当于现代的10公斤左右。及唐之后,史籍鲜见陌刀之踪迹,由于陌刀不允许陪葬,所以当今并没有陌刀实物出土,网络上所有的陌刀复原图均为后人猜想。



陌刀就是汉代的斩马剑的升级版。斩马剑其实只是在会盟的时候用来斩杀马匹,祭祀天地,并没有战场上的实际用途。然而,能够一刀将马毙命,也足以说明斩马剑的锋利程度。唐军因为有陌刀这种神器,打出了冷兵器时代梦幻般的交换比,从而奠定了大唐盛世的赫赫武功。在唐朝安史之乱之后,也正是由于陌刀的存在,使得中衰的唐王朝能够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冲击。

我们在之前说过了陌刀的能力,以及陌刀对于骑兵的优势,所以就宋朝那个不断和蛮族打交道的朝代,对于陌刀的重视应该是不会小的,可后来的取缔以及在军中不被普及就成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其实这种事情并没有那么复杂,而是其锻造的工艺、方式和方法,以及所付出的代价太过昂贵,所以不适合在全军进行推广和配备。因为在当时陌刀的打造技艺的技术层次不齐,好的太贵,而便宜的也大多没有了其最根本的威力,所以在后来,陌刀才渐渐退出了战争历史的舞台。


因为陌刀的打造技术和成本过于昂贵,但其对于蛮族骑兵的杀伤力又有着较为有利的伤害,所以在陌刀对抗骑兵的原理中,宋朝的一些将领们随即发明了“麻扎刀”、“捉刀”、“长柯斧”以及“连环马”等更为有效且制造价格及其廉价的武器。

为什么像陌刀这么好的武器会在唐代灭亡后不久即失传了呢?历史发展至今,陌刀确实已经失传,随着失传的还有制作工艺,甚至样品都没留下,就连考古出土也基本没有希望,因为陌刀在唐代禁止陪葬。至于为何会失传,现在多数观点,都认为是因为陌刀的制作工艺繁琐且耗资巨大,装备是一种奢华,所以被后世王朝所放弃。这当然是一个诱因,但却不是关键,因为奢华被放弃,关键还在于宋王朝本身上。我们知道,唐朝灭亡后,经历了五代十国,到了宋王朝才得以统一,但宋朝却丢失了最为关键的北方屏障——幽云十六州,也是古代最重要的养马之地。
丢失了幽云十六州,宋王朝从始至终都未夺回,这也成了宋王朝的最大劣势,因为没了良好的养马场,缺少良马的宋朝军队,战争中也没有得力的骑兵助阵,为了对抗北方少数民族的骑兵部队,只能走大兵力路线,靠数量庞大的步兵来勉强支撑。因为宋代走的是大兵力,不像唐朝那样走的精兵路线,所以像陌刀这样的装备显然不可能成为制式装备,于是出现了陌刀发展止步于宋朝的说法,也不不足为奇了,因为大兵力只能装备廉价有效的装备(廉价的红缨枪在宋明两代盛行)。陌刀兴盛于唐代,从唐高宗开始,一直用于对外作战,如对抗突厥骑兵,在对外作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却因为宋王朝的大兵力路线而被抛弃,除了陌刀,被抛弃的还有威力巨大的横刀及槊(因为缺乏骑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