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编制的医护工作者与无编制的工资收入这么大?

飞龙农货


不能一概而论吧!我身处贫困县级人民医院,我没有编制(我们叫人事代理),同一个科室的人也有编制的,但是我们是同工同酬。不管工资还是绩效都是一样的,但是带编制的每月都要交职业年金。其它都一样,所以我个人觉得其它医院应该都这样吧。



阳光庆哥


首先说一下编制,有编制的事业人员,有国家掌控,财政负责薪资,把医院现在差额,财政投入就很少了。统一的事业编制招考,条件学历年龄都有标准,学历高不会考小地方医院来,学历差的也考不上。这也就是造成外聘合同制人员入职的一个先决条件。对于外聘合同制,那就更是素质参差不齐了,领导一句话,七大姑八大姨都可以,进人单位不排除有业务能力强的,但是大部分也都是混日子的。医院这个地方进再多的合同制,又有多少能进到一线临床,解决实质性问题,大部分都去了后勤,院部这些一份活五六个人干的三线。对于合同制要求同薪统筹,正事编制的财政拨款,加上职称,工资高很正常,但是绩效部分同等级都是一样的。

在我们医院,有编制的都开档案工资的百分之六十,这都是跟合同制一个基本工资了,顶算用我们那四十的钱,给合同制的那些医生开工资,我们这编制内的医生,都开不满档案工资,也没地方说去。


YuYe0326


客观理性说一下!编制外往往是学历(或说水平)达不到所在医院要求而又想挤进这个医院工作的。从博士到大专生,人才有分层次,医院也有重点三甲到村卫生所,应该人才匹配充实各岗位中去。大专生不想去乡镇去农村,而想去大医院当编外的。都不想去基层却一直要编制,大家怎么看?感动之余,大家不希望去三甲医院看重大疾病时,是知识比较薄弱的人来帮你看吧?


海上钓鱼人阿辉


说实话,有编制的整体素质高于没有编制的人员,这是事实,盲目的实行所谓同工同酬其实会产生更多新问题,有的医院盲目实施同工同酬和成本核算,造成医院业务水平的普遍下降,甚至有些科室人员技能水平低于十年之前,但是应该让有能力的人通过考试取得编制。形成正面作用!


yanzi147


在我们医院,有编制的都是老一辈,他们当初中专毕业出来工作就有,而现在我们本科毕业也没有编制(一般研究生和博士生可以给编制),没办法一个医院编制名额就那么多,没有人退,那自然就没有名额可以给,而且想要来个编制现在表面上都说的公平竞争,其实在内部也不乏很多关系户都在盯着编制名额,所以很多比我们先去的四十多岁了依旧没有编制,只能说一般本科生看不如看运气[捂脸][捂脸]


ZR小樱桃0502


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得到的这个结论。目前有一定差别,但不会很大。

第一、现在公立医院已经取消编制,所以近几年新入院的医护人员都是需要签订合同,都是“合同制”人员。目前医院的人员构成大约分为:正式编制人员、备案制人员、合同制人员。

第二、现在所有公立医院早已经实行的同工同酬。同工同酬不是说吃大锅饭,工资待遇都一样,而是指同职称,同级别的医护人员基本工资待遇水平一样。目前近些年新入职的医生都是备案制,但是工资待遇和正式编制无任何不同。目前的护理人员大部分是合同制人员,和正式编制的有很小的差别,差别主要体现在职称上,因为医院在编的护理人员基本都是高年资人员。

第三、在五险一金和福利待遇上合同制人员和编制人员会有轻度不同,合同制人员会少一些。

第四、在总收入上,合同制人员和正式编制人员无法准确统计。因为不同科室、不同专业治疗收入差别很大,在很多科室合同制人员可能总收入远高于其它科室的编制人员。


浮针医生王振华


只能说你想得美!在编的人在少数,不在编的占据大部分,况且不在编的大部分人都学历低,照你所说往后进了医院都在编,谁还花那么多时间考高学历,考编制?没编制的人普遍存在这样的想法:没进医院前想着能进医院工作多好,进了医院又总想着拿正式工一样的工资。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满足,等你拿到编制工资后又会想,哎呦干个行政人员也不错呦,旱涝保收,没有夜班[捂脸][大笑][捂脸][捂脸]。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一言九鼎45151295


我很赞同你的观点,他们救死扶伤如同上战场的战士,他们付出太多太多......,有的因治病救人而牺牲,看着有的护士因劳累过度连走路也走不稳,很心痛。那个因劳累而昏迷几天的护士,醒后她讲的话深深刺痛我的心,又心疼又好笑,他们是英雄啊!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在这次疫情中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真心的希望国家给战斗在一线的全体医护人员正式编制,他们值得拥有。


雅娜2121


协警和正式民警,银行柜台外小工和柜台内职员,加油站厅外加油干与厅内职员,,数倍十数倍差距,,人为三六九等,是他们不劳动,是他们不努力,,都不是,生来就这命


甄玺


有多少临时工是卖货的,不是卫校毕业的!我觉得如果医疗系统用临时工必须专门口的,有机会给一定的待遇!至于说啥也不会的临时工靠关系的,就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