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術後鍛鍊怕有積液增加不鍛鍊腿又沒勁該怎麼辦?

用戶4344776063651


首先告訴您不要怕,該練練!半月板術後的積液不是鍛煉出來的,科學規律的鍛鍊反而能幫助促進積液的吸收!


和大家說句實話,10年前本人剛接觸半月板手術的時候,也發現患者術後會有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關節積液,一般男性患者發生的幾率比較少,女性的患者發生的幾率比較高,當然這只是本人的臨床經驗,並沒有實際的數據證明女性一定發生術後積液比男性多。後來和同道在互相探討的過程中也一直在分析、討論術後關節積液的原因和處理辦法,今天就和大家做一個分享,希望對那些做完關節鏡術後,有少量積液或者是正在準備進行關節鏡手術的患者有所幫助。

為什麼半月板損傷術前、術後會有積液?

第一,半月板損傷以後就會繼發半月板周圍的滑膜出現炎症,這是半月板撕裂以後出現關節積液主要的原因,另外半月板撕裂以後,尤其是損傷了滑膜緣,會有小的血管滲血,慢慢的就會形成血性的積液。這也是為什麼半月板撕裂的患者會有,當時不是特別疼痛,而經過8個小時左右,第2天才會出現明顯的關節疼痛的原因,因為形成炎症和形成積液需要一定的時間。(下圖紅色的範圍就是有炎症的滑膜。)

(下圖紅色區域內的半月板撕裂就會在受傷以後慢慢的出現關節腔積液,因為只有紅色的區域才有少量的血管存在)


第二,半月板撕裂以後,關節腔會有輕度的不穩定,在關節屈伸活動的過程當中,也會刺激到撕裂的半月板,產生滑膜的炎症,導致滲出,而且在半月板撕裂以後,也會刺激到股骨端以及脛骨端的關節腔軟骨,同樣也會激發關節腔的滑膜炎症。

第三,半月板手術本身也會刺激到關節腔的滑膜。半月板的關節鏡手術治療,現在是一種標準治療的方式。據我所知現在已經很少有醫院在進行切開手術,處理半月板損傷了。雖然關節鏡手術的切口比較小,但是大家看到的是表面,在處理半月板的過程當中,為了能儘量的顯露出半月板撕裂的位置,給予進行最適合的處理,在手術當中可能會用刨削刀切除一部分的關節腔滑膜。要知道滑膜當中尤其是已經存在無菌性炎症的滑膜當中會富含有新生的血管,當刨削這些滑膜的時候必然會產生出血,而且也會刺激到滑膜,產生新的無菌性炎症,導致滲出。而且手術當中雖然切口小,但是一些手術器械在反覆的進入關節腔處理損傷的時候也會在無形當中刺激到關節腔的結構,這些都是導致關節腔術後出現積液的原因。

第四,也是比較關鍵的問題,就是關節腔軟骨磨損的原因。如果半月板撕裂早期進行關節鏡手術的話,半月板的軟骨還沒有被撕裂的半月板所磨損,所以整個關節腔是光滑的,這一類的手術術後很少出現關節的積液。而如果半月板撕裂以後拖的時間比較長,破裂的半月板會在關節的活動當中逐漸的磨損股骨端以及脛骨端的軟骨,當軟骨出現了明顯的磨損以後,也就是關節腔不再是光面了,那麼即使術中手術做的再細緻,術後由於兩個糙面的摩擦,會刺激到關節腔的滑膜,會導致很難處理的關節腔積液。關節軟骨磨損的程度越重,積液的時間越長,恢復的越慢。(下面兩張圖片顯示的是不同程度逐漸加重的關節腔內軟骨磨損)。

第五,術後過度運動、早期過早負重工作、甚至飲酒等是導致積液的外部因素,這與術後的科學康復鍛鍊有著本質的區別。給大家舉個例子就會明白這個問題,比如本人有一個患者,他特別喜歡踢毽子,導致了半月板嚴重的撕裂以及關節腔的磨損,給與其進行手術以後,反覆叮囑他要注意,不要再踢毽子,要休養一段時間科學的康復鍛鍊為主,但是術後第5天他就揹著所有的醫護人員跑去參加我們當地的踢毽子比賽,導致術後本來沒有積液的關節腔,出現了大量的積液,之後他開始埋怨我們手術沒有做好,還好我們有他自行跑出去的監控錄像,否則又是一起糾紛。另外還有一個患者,平時就喜歡喝酒,在術前特意反覆的叮囑他術後一定要戒酒,但是他不聽,術後一週本來恢復的特別好,關節腔內積液已經徹底的吸收了,準備讓他出院的時候,他自己偷摸的慶祝一下喝了一瓶啤酒,之後導致了一年的關節腔積液。(這是本人的兩個真實反面教材)

當朋友們明白了術後關節積液的原因以後,那麼術後到底應該如何進行正確的康復鍛鍊,來避免或者是促進積液的吸收和關節的康復呢?

第一,膝關節做非負重、規律的屈伸運動。這麼說是不是看起來很複雜,其實這個動作最好的就是空蹬自行車。患者可以採取平臥位,在躺著的時候做規律的屈伸膝關節運動,這樣規律的運動不僅可以促進膝關節屈伸角度的回覆,而且對於促進劑的吸收有非常好的作用。

(以上這兩個動作,謝醫生推薦頸部放平的動作方式,因為第2張動圖抬起頸部有可能造成頸部巨大的壓力,如果患者本身有頸椎病,可能會導致頸椎病的發作)

第二,冰敷。冰敷是關節鏡手術以後最常處置的措施之一,因為冰敷可以促進術後局部血管的收縮,減輕無菌性炎症以及減少炎症導致的滲出。冰敷的時候一定要採取冰水混合物,每次冰敷的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左右即可,根據術後的情況可以選擇每天6~8次左右。


第三,口服馬粟種子提取物。這種藥物可以非常好的促進周身的靜脈迴流,也就可以幫助關節腔積液的吸收,建議每次兩片,每天兩次口服,1~2個月的時間。

第四,踝泵。其實這個康復動作很簡單,就是屈伸我們的踝關節幅度儘量要大,速度可以略快。這個動作在術前即可以開始進行鍛鍊,每天見一次數最少在500次,進行這個動作的康復鍛鍊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為了促進下肢靜脈的迴流,加速血液循環,減少術後靜脈血栓形成的可能,另外通過加速血液循環也會幫助促進關節腔積液的吸收。

第五,促進股四頭肌的康復運動。以下這些運動都是關節腔有少量積液的患者可以進行的康復動作,目的都是為了促進股四頭肌的肌力。每個動作可以根據患者自己的病情進行選擇,每次建議做15~20次為一組,每天做2~3組即可,之後根據自己恢復的情況,可以適當的增加次數與組數,但是切記不要過度。當股四頭肌的力量有了明顯的恢復以後,患者覺得關節無力的症狀就會有明顯的減輕。

關於下方這個靜蹲的動作,由於每個患者的髕骨位置有不同,所以說做靜蹲的時候有一些患者會出現疼痛。建議大家可以在術後嘗試,如果疼痛明顯或者是有明顯的酸脹感,那麼這個動作完全可以不做,做以上的三個標準動作也是可以的。如果沒有任何的不適,完全可以通過競爭來促進股四頭肌的力量恢復。

總結

術後出現少量的關節腔積液是比較正常的,通常情況下關節腔術後一週到兩週的時間,有一些醫生習慣給予患者進行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進行關節腔注射之前,一般會將積液抽出來,所以如果積液量大,也不必過於擔心,諮詢您的主刀醫生即可。

另外大家要明白科學的規律的康復運動促進關節腔積液吸收的辦法,並不是導致關節腔積液的原因。具體如何康復以及康復當中注意的細節,文章當中已經有了一些介紹如果大家需要更細緻的諮詢可以諮詢當地的康復科的康復師或者是康復治療師得到進一步的個性化的方案。如果您還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討。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正在經歷著這方面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需要的他們吧,謝謝了。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我說啥我的情況。我喜歡籃球運動,在二十年前學生時期,右膝損傷,那時醫療條件受限沒有核磁共振影像,拍片說骨頭沒問題,多家醫院看懷疑右膝外側半月板損傷,因為疼痛厲害,有絞索症狀明顯。疼痛厲害時期,打過兩針封閉止疼,後期服中藥,藥渣熱敷患處。現在情況是不影響工作生活,活動量大了感覺痠痛。我後期諮詢過醫生,醫生說,只要不影響工作生活不用管。我的經歷是,如果半月板損傷最好選擇保守治療,後期注意不劇烈運動,關鍵是保暖,減少頻繁下頓姿勢,沒必要擔心顧慮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