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征收高速公路通行费后,高速公路企业的流动性怎么看?


暂停征收高速公路通行费后,高速公路企业的流动性怎么看?

3月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完善“六稳”工作协调机制。会议中提到“确定支持交通运输、快递等物流业纾解困难加快恢复发展的措施”以及“收费公路免费通行期间,对经营主体金融债务还本付息存在困难的,引导金融机构给予延缓付息、本金展期或续贷等支持”等内容。


一、纾困政策出台情理之中,助力高速公路企业外部引流


根据交通部工作部署,2月17日起高速公路通行费将暂停征收,直至疫情防控工作结束。由于车辆通行费是高速公路企业的营收支柱,该决定对相关企业的现金流将产生直接冲击。考虑到高速公路企业存在债务利息、公路养护、运营管理等刚性支出,随着免征期限延长,高速公路企业的流动性压力将愈加凸显。敏感性分析显示,若恢复期限推迟至5月份以后,则高速公路的通行费收入(全年口径)对刚性支出的覆盖倍数将下降至1以下,这将难免动及企业的储备资金和信贷资源。国务院本次提出的“引导金融机构给予延缓付息、本金展期或续贷等支持”,将有助于高速公路企业引入外部流动性支持,舒缓短期周转困难。


二、高速公路行业长期风险可控,短期压力因区域而异


长期来看,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基本面主要取决于我国宏观经济的活跃程度,随着疫情消散,车流量和收费都将回归正常水平。如果综合考量投放规模和不良率,则高速公路行业属于历史表现良好且稳定的少数行业之一。同时,交通部表态将统筹维护使用者、债权人、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也为投融资市场注入强心剂。因此,我们认为高速公路行业的长期风险相对可控,资信评级有望保持稳定。


短期来看,高速公路的流动性压力因区域而异。1)现金债务比率低的企业将面临债务集中到期的压力,免收期内营收骤减将加重其还债负担;2)我们不排除各省高速公路存在先后恢复收费的可能性,疫情控制难度大的区域可能晚于全国平均水平;3)疫情结束后高速公路的客运恢复可能迟于货运,高度依赖客车流量的省份预计将经历相对更长的调整期。


三、“稳增长”政策刺激高速公路融资规模,建议关注贷款置换、专项债、ABS等业务机会


今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预计今年实际财政政策的执行将较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更为积极。3月4日,交通运输部明确提出将提前启动一批支撑国家战略实施、符合“十四五”规划方向的建设项目,优先实施国家高速公路待贯通路段建设、交通繁忙路段扩容改造。由于高速公路行业的建设主要依赖外部融资,我们预计项目前置将推动贷款置换、专项债和资产证券化等金融业务需求扩张。

暂停征收高速公路通行费后,高速公路企业的流动性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