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女兒對弟弟發脾氣,那語氣和形態特別像我發脾氣的樣子,大人的性格對孩子影響大嗎?

碧空清盈


您好,感謝您的邀請!我是高級育嬰師、母嬰KOL福林媽咪,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大人的性格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而且有時候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記得當時看《都挺好》的時候,有一個片段是蘇大強想要跳河被警察勸了下來,然後蘇明玉在警察局和蘇大強吵了起來,罵蘇大強窩囊廢、不配有子女的時候,蘇大強氣的對明玉說:“你就是趙美蘭!”蘇明玉那時候眼神有一絲慌亂,她發現自己討厭了幾十年的人,竟然自己變成了她。

你說父母的性格對孩子影響大不大?

父母若是性格好,那麼教育出來的孩子基本上不會太差,這就叫做潤物細無聲,讓孩子從生活的點點滴滴感受到父母的好性格,跟著父母學會更好的與人相處。

父母性格若不好,那麼教育出來的孩子也不會好,這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因為孩子是父母情緒的第一感受者,每次父母有不好的情緒,孩子都是切實的感受到,慢慢的孩子對這種情緒就會很熟悉,在相同的場景下孩子也會自然而然的迸發出這樣的情緒,變成父母的性格。

孩子的性格會受到後天因素的影響,若是不想孩子被不好的性格左右,父母就要改掉自己不好的性格,引導孩子的性格往好的方向發展。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福林媽咪,每天為您推薦落地實用的育兒知識,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

福林媽咪


大人的性格對孩子的影響肯定是大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孩子來說,影響深遠。

道理雖然懂,可往往就是做不到。

我脾氣不好,常常會控制不住情緒,朝女兒一通發洩。

發洩出來後,自己覺得暢快了,可女兒呢,心情一定差到了極點。

感到愧疚的我,每每都會及時抱住女兒,向她道歉。原以為這樣做,就能彌補我之前帶給她的傷害了。

可是,情況遠遠沒有這麼簡單。

我發現,女兒的脾氣越來越像我,容易急躁,不耐煩,容易發洩心中不滿。

由此,我想到了我媽。

我媽的脾氣也不好,易怒,易發火。

我小的時候,就曾幻想過長大後的自己,脾氣一定不能像媽媽。

可是,越大越發現,我身上怎麼也擺脫不了媽媽的影子。特別是脾氣,實在太像了。

專家說,孩子的脾氣為什麼像父母?這與基因無關,而是環境下的產物。

當意識到危害的時候,我決定改變。先從改變自身做起。


《傅雷家書》中說:"世上最有力的論證,莫過於實際行動,最有效的莫如以身作則。自己做不到的事千萬勿要求別人,先改自己。"

如何改呢?我試過多種方法,比較有效的是下面三種:

轉移注意力。

每次,當我感覺到快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就強迫著對自己說:"趕快離開這個地方!"

比如,與女兒有衝突的時候,我便逼迫自己離開她的房間,去陽臺上看看,或者去客廳裡轉轉,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等到心情平靜下來後,再與女兒好好溝通。

自我暗示法。

當我意識到自己快要發火的瞬間,我嘗試著在心裡反問自己:"發脾氣有用嗎?為什麼不能心平氣和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效果也許不是立竿見影,但多嘗試幾次,還是小有改變的。

樹立偶像。

我一個朋友,脾氣十分好,哪怕再危急、再糟糕的事,在她面前,也是雲淡風輕。

我便把她當作我的偶像。

在即將發洩情緒的那一刻,我提醒自己,求助偶像的力量。

朋友的形象開始在我腦裡反覆浮現,那麼溫柔,那麼可人。而此時的我,表情卻如此猙獰。這是多麼強烈的對比!

《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中寫道:"對於孩子來講,倘若家庭教育不好,就是由那些最優秀的教育家進行最認真的教育,也不會有好的效果。"

想要孩子成長得更健康、更優秀,指望別人肯定是不行的,作為父母,我們先把自己打造成適合他們模仿的樣子。


粉紅的青蛙


何止是大!!!孩子是一片白紙,我還清晰的記得,小時候一開始我有的最簡單的情緒和反應就是高興和不高興笑或者哭,後來觀察周圍人的臉色,體會到各種情緒,以及知道了出現什麼情緒應該有什麼反應,我就照著做,否則我不知道要怎麼做。如果身邊的人遇到障礙就暴怒,我就學會了暴怒,後來很長一個階段我把這些變成了直覺反應。一直到大學,我遇到了特別不同的室友,她們處理矛盾的方式不是情緒先出來,我才意識到自己身上的缺點。你希望你的孩子可愛,有智慧,身邊的人就要先做到樣本的職責。我們家庭很多說教,缺少模範,往往是沒有說服力的。


沉默有時念想有時


我認為非常大,女兒受到媽媽的影響,潛意識裡媽媽就是自己的榜樣!她會習慣性模仿媽媽的一言一行,言行舉止,生活習慣,處事風格等因素都會影響到孩子,因為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媽媽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看到孩子身上的缺點就像看到我們自己身上的缺點一樣。



要想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自己!

性格是怎樣形成的呢?

遺傳因素,成長的環境,受到的薰陶。還有外界的刺激…等等,都有可能造就出一個人的性格,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

怎樣改變

調整自己的心態,改變自己,影響別人!改變自己以前的溝通方式,調整情緒,做情緒的主人!



用逆向思維考慮問題,多發現生活中的美好,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調整心態來坦然面對周圍的一切。

感覺自己要發脾氣的時候,馬上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深呼吸三分鐘,同時多想一想高興的事,就會很快調整過來!

這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堅持調整的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變的,不能心急。



我是兩個孩子的寶爸一枚,一邊賺錢養家,一邊陪娃長大,記錄著育兒路上的點點滴滴,即便腳下泥濘不堪,也堅信會有美好的明天!只要堅持,未來的路不再遙遠!

親子教育文化


大人的性格對孩子影響很大。就拿我家來說吧,前兩天發生的,一次中飯後,元寶大聲的喊姐姐“又跑進來了,快去刷牙,你這個熊孩子”,我一聽,這句話、這語氣不是寶媽每頓飯後督促大寶的嗎?孩子學的那麼象,這個瞬間彷彿看到是寶媽在嘮叨大寶的樣子。看來,寶媽的不耐煩情緒已經影響到元寶了,我必須提醒寶媽注意平時說話的方式了。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庭環境是伴隨孩子成長的重要因素。孩子性格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他將來能否取得出色的成就,和父母的行為舉止有著很大的關係。

既然父母的言行舉止會對孩子性格帶來一生的影響,那麼建議父母注意以下這幾點。

再苦再累也不要把壞情緒帶回家

有些家長工作很累,上了一天的班回到家後,從單位帶回的糟糕情緒控制不住,孩子的一點小錯都會成為觸發點,極容易成為洩怒的導火索。一天,林林媽媽被老闆批評了,心情很鬱悶,林林見媽媽好幾天都沒笑臉了,就故意搗蛋,想引起媽媽注意,逗媽媽開心,然而卻惹來媽媽大發脾氣,被狠狠的罵了一頓。林林被媽媽的樣子嚇哭了,到了第二天,一看見媽媽沒有笑就緊張地、小心翼翼地問:媽媽,你不開心嗎。俗話說,聽話聽音,別看孩子小,其實他們最會察言觀色,當他看到家長面色陰沉,會心裡盤算:這兩天得小心點了,這些不安情緒都是對自身價值的否定,長而久之,孩子會變得不自信。

父母這一神聖職責要求成年人必須懂得剋制,隱忍,面對孩子儘量保護客觀平和。就算生活的重壓讓我們很難笑出來,退而求其次,一定要做到再苦再累也要在進家前消化掉。

培養孩子樂觀的好性格

樂觀是一種積極生活的態度,是一個孩子擁有的最大的魅力。一天,我帶兩娃去公園玩,天氣太熱,兩個孩子被允許一人一支雪糕,要知道,平時寶媽可是不允許孩子吃這些的。結果元寶邊走邊吃,雪糕融的快,小傢伙吃的慢,一不小心,雪糕掉在地上,元寶立馬傷心的哭了起來,我趕忙說:“元寶,脫下鞋子,爸爸跟你做一個試驗好不好?”孩子平時最喜歡我說這句話,配合地把鞋子脫了,我說:“快,用腳去踩雪糕,看雪糕會從你的腳趾縫中長出來,我相信,你們班上的孩子沒人嘗試過”,孩子踩上去,就象小豬佩奇踩泥坑一樣快樂。樂觀是成功的催化劑。樂觀的孩子做事積極主動,思維活躍,勇於探索。

不要抱怨,時刻傳播正能量

看到過一個非常引人深思的小故事:一個黑人出租車司機載了一對白人母子。 孩子問媽媽:“為什麼司機伯伯的皮膚和我們不一樣?” 母親微笑著回答說:“上帝為了讓世界繽紛,創造了不同顏色的人。” 到了目的地,黑人司機堅決不收錢。他說:“小時候,我也曾問過母親同樣的問題,但是母親說我們是黑人,註定低人一等。如果她換成你的回答,今天我可能是另外的一個我……。”我們說的話都在撒著不同的種子。你在抱怨這個世界,孩子也只會抱怨這個世界。

我時常開車帶孩子去超市購物,在排隊等待的過程中,經常聽到有些家長抱怨人多,有人插隊,我的做法是平靜的接受,在這個時間內,拿起購物車裡的物品教元寶識物,辨別商品的大小,輕重,顏色等。

結束語:孩子性格以及對待生活的態度,是在父母的影響下一點一滴地培養起來 。父母不僅要展現營造快樂的能力和胸懷,更重要的是要真正擁有一顆樂觀心,父母的樂觀處世態度是孩子最好的教科書。

我是元寶爸爸,教育實踐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元寶爸爸聊育兒


養育者對於孩子的性格影響非常大,這是毋庸置疑的,就像是我們現在長大了,如果跟一個人總是呆在一起,也會受到對方語言和行為的影響,不經意間你會發現,你說了對方經常說的話,做了對方經常有的動作。孩子的模仿能力超乎我們的想象。

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其實並沒有行為模仿能力強。

很多父母都會跟孩子講大道理,可孩子為什麼不聽,因為孩子只會看我們做了什麼,然後去模仿。

最近看了一本書《東京塔》,這本書中的小孩從很小就和母親相互陪伴,他的父親不是喝酒,就是在喝酒的路上,就連他生病了,父親也只是在醫院看了一眼,確認沒有生命危險,就繼續去喝酒。

孩子並不喜歡父親,但他長大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跟父親一模一樣,總是喝酒賭博,活得連自己都嫌棄自己。

想要孩子擁有好的教養,好習慣,那麼從我們自身做起,讓孩子從我們身上看到擁有好習慣的益處,孩子自然會模仿。

很多時候性格並不是天生的,後天的塑造更加重要。

有人愛說,我生下來就這樣,沒辦法。其實這種語言中透漏著一種消極感,人的很多東西都可以重新塑造,包括性格。

想要孩子擁有好的性格,那麼就先給自己的性格做個調整。

讓自己遇到糟心事,不要總是殃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孩子要有十足的耐心,控制可控的部分,放棄糾結不可控的部分。

當你把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做好了,有了影響力,自然生活就會越來越好了。

無論你什麼身份,什麼年齡,都別忘了自我成長。

我時常想一個問題,隨著人類壽命的普遍增長,我們活得越來越久,工作時間也會增長,我們應該時刻關注自我成長,直到六七十歲,甚至更老。

對於養育孩子這件事,父母更應該注意自我成長。凡是有學習能力,能夠把學到的育兒知識用在孩子身上的父母,孩子的情況都不會太差。

世界唯一不變的是變化,問題一定會一個接一個到來,不要怕,能預防的提前預防,不能預防的在行動中改進,特別是對於養育孩子這件事,更應該如此。


陽光小房子


承蒙厚愛,又一次得到您的邀請。我覺得:生活環境不僅塑造著人的性格,也在不斷地改變著人的性格。家庭環境對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會有影響。好的家庭環境(包括家庭條件及人員素質),塑造好的家庭氛圍,自然也塑造好的人品,包括性格。差的家庭環境,不僅家人難以和睦相處,還可能使家人彼此厭煩。父母作為子女的直接養育者及家庭環境的創建者,在思想與行為上,若不能很好的對子女做好教育與示範作用,肯定會影響到子女思想與行為的向好發展。其性格與脾氣一旦成形,想改變也就相當困難了。血與水、情與思,都是自然相通的。父母作為家長,其思想情感在無形中會影響子女的成長;其好壞行為在潛意識中影響子女的發展。每一個作父母的,不能把子女僅僅看作一個個體,讓其自然生長。更要給予多多關照,並施以美好的“陽光與雨露以及豐富的土壤”才能使其更加全面更加健康的發展。父母作為子女的第一教育者,言傳身教至關重要。可以說,不管是父親還是母親,誰忽視了自身對子女的言傳身教,誰必會成為子女未來的冤家。以上僅為個人所思,希望能對您的問題有所幫助。謝謝!


心中無苦就是樂


其實你在寫這個提問的時候心裡應該已經感覺到了“大人的性格對孩子影響的大小程度”,我自己也是這樣的,在生活中和孩子相處或教育孩子時自己言行對他的影響很多時候是沒有意識到的,當突然有一天看到或聽到孩子用了似曾相識的言行來對待他人和自己的時候才恍然醒悟,原來自己給孩子帶來了這麼不好的影響,那一刻自己真的感覺到非常地驚愕與羞愧。


我感覺如今的父母都知道自己的言行對孩子具有影響和榜樣的作用,只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有時候會因為種種原因而為孩子做出了錯誤的示範,比如我老公以前會有帶不太文明字的口頭禪習慣,然後某一天孩子就學會說這個字了,當你告訴他不可以這樣說的時候他反而說的更有勁。我自己有時也會因為情緒不好或孩子太調皮沒有控制住而吼了他,隨後當他和家裡人發生衝突的時候,他就會學我一樣和家裡任何人對吼,我們就是這樣在生活中一點點影響著孩子健康積極地成長。


想要改掉自己對孩子不好的影響,我們不能僅僅是知道大人的言行對孩子具有重要的影響,還要去深刻地體會自己這種消極影響的後果,比如像題主這樣從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影子的形象是消極的,通過孩子反射過來的這個消極形象來認清自己對孩子起了怎樣的不良影響,這種體驗是深刻的,有時甚至還有點震撼,這些強烈的感覺會讓我們真正醒悟和看清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並促使我們去反思和改正自己以後對孩子的言行。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Nicer個人成長


孩子有樣學樣,基本都是跟大人學的。

說說我身邊的人吧

我老公家這邊的嫂子,她的性格也不太好,喜歡貪小便宜的那種,而且也是愛計較的那種,不管是有多小的一件事情,都能讓她說成大事情。喜歡把人家買的東西說成是她的,隔壁鄰居的事她也要管,什麼都要問,反正嘴巴都管不住的,現在她的三個孩子也是這樣的,去別人家裡翻箱倒櫃,看到吃就直接拿走,看到玩具就直接拿回他那邊,然後她媽媽就說是她自己買的,然後她平時喜歡在孩子面前說人家的壞話,現在孩子也是學著,看到人家就直接說,我媽媽說你怎樣怎樣,不讓我跟你玩,不讓你來我家,而且,我家有個小姑子,有次腦子錯亂了,喜歡亂打我,也不單單打嫂子,她也有打我,但我沒有太過計較,畢竟她好的時候,跟我感情也不錯,處得來,而我嫂子就不一樣,她直接罵小姑子神經病,還叫他老公報警,但是她老公沒有打,她說要把小姑子送去精神病院,還經常對著她三個孩子說,不要去那個神經病的家裡玩,不要跟神經病的說話,反正還有好多不好聽的話,因為那段時間我已經出來工作了沒有在家,當我回家時,聽到我侄女侄子們指著小姑子的衣服說,那個是神經病的衣服,那個是神經病的褲子,當時我蒙了,我問他們,誰讓你們這麼說的呢?他們說我媽媽說的,她就是神經病,打我媽媽罵我媽媽,我當時就直接說他們,不管她之前怎樣,但她怎麼說也是你們的小姑,不能這樣叫她知道嗎?誒,有時候處不來就是處不來,太計較也不行,不計較也不行,還有就是她用別人的東西是應當的,人家用她的就得被他說三說四的。經常這樣,鄰居們都不太愛跟她相處。

所以,大人不管是吵架,還是打架,儘量還是顧及到孩子。


阿麗的日常


其實家長就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孩子就像一面鏡子,不止能照到家長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也能完完整整的照出來,所以家長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時刻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