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一场壶中天地的想象

这几天看完了乔治 奥威尔的《1984》,不得不说,十分震撼,要知道,这可是在1948年就完成了的著作,这是何等超前的观察和想象!

它想象了一个1984年的世界,这时的世界只有三个国家——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三个国家彼此依靠着战争维持着自身的极权统治。

文中的主角温斯顿处于其中一个叫大洋国的国家,其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分别是核心党员、外围党员、群众。他为外党人员,负责听从指令篡改历史。

随着工作的进行,温斯顿逐渐对其所在大洋国的精神领袖“老大哥”产生了怀疑,并随后与另一位外围党员茱莉娅产生感情。在林中幽会的时候,温斯顿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如醍醐灌顶般,有了“心”。

后来,他接受了奥布兰的邀请,加入了反抗“老大哥”的秘密组织,并得到一本解释社会现状的书。

但奥布兰其实是思想警察,温斯顿和茱莉娅被逮捕了。在经由“仁爱部”的拷打折磨思想改造后,温斯顿终于崩溃,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在看后半部分的时候,其实很出戏,因为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思辨,从今人的眼光来看,其实有不少可以吐槽的地方。

就比如

“双重思想”,我第一个就想到了1925年出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那句话:“同时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由此又想到了孔子所推崇的“中庸”,及他最厌恶的“乡愿”。

很显然,《1984》中所表现出来的“双重思想”,类同于“乡愿”。奥布兰是其中掌握着双重思想的佼佼者,他的智商全面碾压着男主温斯顿,他几乎能猜到温斯顿的全部想法,并加以辩驳。但其本质不过是随波逐流、趋炎附势、道德败坏的思想警察罢了。他只是追逐并屈从于权力,而失去了作为一个人应有的是非对错之分。

PS.“中庸”与“乡愿”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有一个是非对错的内心原则,在“我”和“他”之间保持平衡;而后者则是以外界为导向,以讨好外部世界为主,所谓“和稀泥”是也。举个栗子来说,法官在审案的时候,会选择两边都讨好吗?法官通常会说,他们是秉公执法,绝对公平公正。

在书中,奥布兰说,权力的目的就只是权力

。虽然我很怀疑有多少人真的能做到如此纯粹,假如不是权力能给人们带来金钱、社会地位等附属力量,以维护自身自恋,还有多少人真的就是满腔热爱着权力呢?不过社会心理学文献似乎已经提供了这方面的实证证据,拥有权力可以深化他对权力的渴望,如果没有别的权力相抗衡,必然会导致极权主义政权的倾向。

我一时间想到了另一位小说家开的一个脑洞:假如另一个世界里的秦始皇不老不死,活到了2019年,那会发生些什么。

《1984》——一场壶中天地的想象

图源网,侵删


——天朝势必少了很多战乱,甚至在大一统的强权下,他可以疯狂提高生产效率,量产作战高达,坦克集团军群,冷冻保存所有的精英战力,统一全世界,消灭世界上的所有疾病和衰老,建造地球外的长城。在这里,所有的人类不掌握知识,也没有多少的独立思考——一切跟随他的命令。他就凭借自己取代了灵长类泛意识。

在这个世界里,人民安居乐业,甚至没有武器,没有战争的概念。所有人都守着一隅的天地,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不允许去其他村庄,也不被教授文化知识。大家日复一日过着同样的生活,一旦身体衰老,就如沉睡般逝去。

但即便如此,那又怎样?这样的世界不过是壶中天地。真正的人类形成灵长类泛意识,是靠的每一个个体的自由意志。就像所有的水分子都在做着布朗运动,但是所有水分子运动矢量的和加起来,就成为了有明确运动方向的“泛意识”。而在人智统合帝国里,这个泛意识是秦始皇,这里没有运动自如的水分子,没有各种可能性,只有坚硬的冰。

当世界周围出现了即便是“德兼三皇、功高五帝”的伟业也无法穿越的风暴之壁时,哪怕是嬴政已有真人之姿,也毫无办法。他个人的极限,便是这个世界的极限。

故事的最后,嬴政在见识了来自泛人类史的主角一行人所展现的可能性后,确知对方是对的。于是真就放下至今所有的成就,力量,甚至永生,把未来托付给主角一行人。


《1984》——一场壶中天地的想象

图源网,侵删


当然,秩序是必要的,没有秩序的文明不过是建立在沙滩上的碉堡;但没有自由的文明,则是板结、梆硬的土地。混乱,叛逆都是人类的一部分,每一个不同的,独立思考的个体保证了人类深埋在骨子里的可能性和成长性。回头再来看《1984》,即使蒸发掉了这个“温斯顿”,还是会有无数温斯顿不停地冒出来,人的欲望和梦想是不会终结的!

归根到底,这些欲望也正是镌刻在人类基因里的天性。且不说灭绝这些难度有多大,即便是真的灭绝了这些,那样所谓的“人”,也不过只如木偶一般罢了,如何再应对未知的灾难呢?而这,大概也是耶稣拒绝魔鬼三大诱惑的理由之一吧。


《1984》——一场壶中天地的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