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是不是比全日制研究生低一點?

甘文飛


非全日制研究生總體上要比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要低,因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方式與全日制研究生不一樣。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主要考兩門,總分300分,英語100分,聯考200分,過線170國家線。也就是說只要考到170分以上基本可以上非全日制研究生。很多學校都有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985院校,相對而言比較難考。因為競爭機比較激烈,含金量相對較高。

第二,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的上課方式不一樣。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課主要是週末集中上課,基本除節假日以外,每週都要過去上課。老師授課方式主要是以學生討論為主,一般不安排課後作業,但極個別老師也會安排課後作業,一門課大概上四天兩個星期,也就是兩個週末。

第三,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培養目的不一樣。非全日制研究生主要是對在職人員進行理論在培訓,通過理論培訓更好的服務於實踐。而全日制研究生主要是對學生的理論進行提高。側重於理論方面,因為培育培養的目的不一樣,所以上課的和上課的方式和上課的時間不一樣。

第四,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畢業論文寫作方向不一樣。非全日制主要是通過在本單位發現問題,通過理論的研究更好的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重在於對策和長期性的制度建設。而全日制研究生更側重於理論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以實驗和調研為主,解決一些面上的問題。

第五,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學費不同。非全日制研究生每年大概15000以上,不包括吃住行,不參與學院或者是學校任何獎學金助學金。同時學校不提供相應的住宿,有的學校課本都是要自己購買。

總而言之,相對而言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三年學費要比全日制研究生高的多,成本較大,但是因為非全日制研究生不是系統性的學習,所以含金量沒有全日制研究生高。





體制公文寫作大講堂


我們就是第一屆非全,某互聯網名校,我們班大家當年的考研分也都很高。我也在TMD之一呆了有一年了。現在大家正在經歷秋招,前幾天去拿三方,看到了我們班同學基本的校招情況,有阿里,騰訊,滴滴,小米,網易等等,都很不錯。你讀研究生不就為了有個敲門磚?更好的找工作?你還真以為自己能研究個什麼東西?大家都自知肚明吧。在公司一年時間裡也看了更多面試,全日制北航的,北郵的,中山大學的等等過不了面試還是過不了。這些都是很NB的學校,以前來面試的很多都是我從北郵找的實習生,到現在面試只通過了一個。別的學校我不知道,像我們北郵這種碼農工廠全日制也很多水平差的,當然大神也很多。從我們班的就業情況來看真的很不錯了。不管那些連以前的在職和現在的非全日制都分不清的噴子怎麼噴,我們找到了滿意的工作就隨他噴去吧。


碩士畢業啦


非全日制納入到統考範圍之後,按照教育部的規定,非全日制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與全日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該規定出臺之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和之前相比確實提升了不少,但非全畢竟是新生事物,不同的人對於非全日制的態度是不一樣的。

至於非全日制的含金量怎麼樣,這需要看你考研究生的目的是什麼,以及你就讀的院校層次。

如果你目前已經有工作,考研的目的是想獲得一個碩士學歷,方便以後升職、加薪,那麼非全日制碩士學位還是非常有用的。

就拿我自己身邊的朋友來說,有些人目前已經參加了工作,要麼是在當公務員,要麼是在國企工作,他們考非全日制,主要就是為了想獲得一個學歷和學位證書,因為有了碩士學歷之後,想要晉升工資、職務等級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些。

並且有一部分事業單位也鼓勵員工在職進修,如果員工考上非全日制研究生,會有物質獎勵和學費補助。

還有一部分學生選擇非全日制,可能不是自願的,這些學生一志願報考的是全日制研究生,但因為初試成績或者是綜合成績,沒達到院校的錄取標準,而被調劑的非全日制。

這種情況下非全日制的含金量怎麼樣?和你以後的職業規劃,以及所在的學校層次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研究生畢業之後,你想選擇繼續深造,選擇考博,那麼影響並不是很大。

2017年非全日制納入到統考範圍之後,現在一部分學校已經有非全日制的畢業生,按照高校“普通招考”博士生報考條件來看,大部分高校的規定是非全日制統考研究生報考條件,參考全日制統考研究生標準。

如果你研究生畢業之後想找工作,那麼這就和你的院校層次以及專業方向有很大的關係。

一些985院校,為了保證培養質量,只有學校的就業情況比較好的優勢專業,在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但也有一部分高校只要是專業碩士,都同時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如果你讀的是雙非院校的非全日制,不論是哪個專業,在畢業的時候想要依靠一張碩士文憑,找一份滿意的工作,難度都是比較大的。

但如果你就讀的是985院校的優勢專業,學校為了保證畢業生的質量,一般都是按照全日制的標準來進行培養,再加上用人單位對這類學校的認可度比較高,只要你在校期間表現不是特別差,在畢業的時候,不論是想跳槽,還是想依靠碩士文憑找一份滿意的工作,難度都不是很大。


我是“升學與考試”---分享學習方法,關注教育時事,指導升學規劃。期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升學與考試


不是低一點,是低好大一點,如果全日制的含金量為10分,納入統考之前的非全日制的含金量為2分,2017年之後納入統考的全日制含金量頂多4分。

非全日制又叫在職研究生,在2017年之前非全日制都是各學校單獨考試,考試內容也相對簡單,但是由於非全日制只有學位證而沒有畢業證,因此社會認可度低。2017年8月30日,教育部公佈《201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的通知,對非全日制研究生有了新規定,即非全日制也納入全國統考,畢業也能拿到雙證。

從統計數據來看,哪怕是面臨沒有學上的風險,仍有70%考生表示拒絕接受從全日制調劑到非全日制。當問到原因時,大部分學生擔心的還是非全日制文憑不被社會所認可。


納入統考之後的非全日制面臨的另一個難題就是招生難。從中山大學的非全日制錄取情況來看,中山大學在材料工程、測繪工程、環境工程,化學工程等幾個專業均有招生名額,但是實際錄取情況卻是這幾個專業最後都沒有招到人。

同樣的情況也存在於其它985高校,如山東大學非全日制的幾個專業實際錄數人數均小於計劃招生人數。招不到人,招不滿人是各大高校非全日制招生面臨的常態,在招收到的人數中,有大部分人也都是調劑過來的。


研究生三年畢業,2017年納入統考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將在今年畢業,具體市場認可度如何,讓我的拭目以待。但是可以確認的是認可度肯定比不上全日制。好比當年的專碩,非全日制要想獲得大家的認可,還有非常長的一段路要走。


考研小秘書


19年研究生上岸,看到問題不請自來談談我的觀點。

先說結論:目前總體來看,非全相比於全日制是會差一點。

畢竟相比於全日制培養方案,非全只是要求週末上課,如果沒差的話,大家肯定都搶著報考非全了。

不過也不能一棒子打死。

郭嘉在16/17年(記不清了)取消在職研究生改為非全日制,所以說非全還是新出現的事物,但很多人包括報考的學生在內都是以看舊事物(在職研究生)的眼光對待它。

二者其實是有顯著區別的,在職研究生是單獨劃線的,願意報考在職研究生的人大多有一份正經工作,一邊工作一邊考試的結果導致在職研究生劃線都很低,加上培養方案和全日制不同,所以社會認可度不是很高。而非全是和全日制統一劃線的,非全日制和全日制進入複試的分數線是一樣的,這說明如果當初報名非全的同學報考全日制,他們也是可以進全日制複試的。這相較於在職,起碼在生源上提升了一截。

研究生(不管是不是非全)能不能取得社會的認可,和其學校培養方案也有關係,像北航、華科等培養出來的非全也挺吃香的。

想想十多年前專碩剛出現的時候網上也是如此的對專碩不認可,現在幾乎聽不到了。

就像我說的,非全和在職是不一樣的東西,需要時間讓公眾和社會去了解它,它總體比不上全日制,但是肯定比以往的在職好。


猿天罡


我一個親戚家小孩二本畢業,工作後考非全日制的研究生考入南開大學,我覺得很厲害呀。很多985211的畢業生都考不上南開


海米日誌


也不是絕對的。我如果是人工智能專業的博導,我招博士生,如來徵詢的非全碩士生一作錄用一篇CCF B類期刊論文,有自己周密的研究計劃,我就動用自己的一個指標收該生。


金陵東南校友


不請自來。

首先呢我看了一下大夥的評論,爭論的交點基本都是搞不清全日制,非全日制,同等學力申碩(也就是大夥所說的有水分,很好考的在職讀研,這個一般只給學位證沒有畢業證)的區別。有很多人認為非全日制=同等學力申碩,其實並不一樣,如果說他倆有相同點,那就是不用全天在學校待著,其他的再無交集可言。非全日制也需要和全日制一樣學習,一起參加統考,同一天考試,同一套試卷,但是二者之間都有自己的招錄名額,一般不存在競爭。

其次,同等條件下對於還沒工作的人,還是要考全日制,畢竟有很多崗位需要“全日制本科畢業以上學歷”,就這一條就否了非全;但如果你已經工作了或者成家了,沒那麼多時間,那就可以考非全來提高自己。

最後,希望已經考上研究生的朋友以後能一帆風順,實現自己的理想,為社會做貢獻;沒考上的也要加油努力,不要氣餒,雖然壓力很大,但是有壓力才有動力,功夫不負有心人,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不肯透漏姓名的小張


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基本相當,各有優勢,關鍵在於自己是否努力!

一是生源素質一致。 從2017級開始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同一分數線、同一考試題、同一培養標準。也就是說,同一個學校,非全日制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都得過了“兩線”,即:國家線和校線;複試也是一樣的,還要體檢等程序。這是確保了生源素質的決定因素。

二是學習培養標準一致。從2017級開始,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培養標準及要求是一致的,學生的學習課時一樣,只是學習方式不一樣,有的利用節假日時間學習、有的集中學習、有的和全日制在一起學習,學校也給非全日制研究生安排宿舍,同全日制研究生混合居住,所以,交流學習一個也沒有拉下。

三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既有理論知識還有社會實踐,是“雙碩士”。三年的社會實踐,在社會大學裡既學會了如何工作、如何融入社會,又學到了合理安排時間學習,做到實踐學習,學習實踐相結合、相促進,鍛鍊了自己,沒有傲氣和懶氣。到工作單位很快就會上手,不需要單位慢慢從各方面才培養。所以說,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具有理論知識的碩和社會實踐的“雙碩士”。


涇水長流


非全日制研究生!大部分都是混出來也!有的一個學期才去聽課兩個五天!一年半到兩年就畢業!入學考試找後門!找熟人!考試抄書!畢業答辯送禮!哈哈哈!看見的多了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