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釣灘,到底多深叫灘?論春季不同階段對釣魚深淺的選擇

俗話說:春釣灘,夏釣潭,秋釣蔭,冬釣陽,字面意思是春天要釣淺灘,夏天要釣深潭,秋天要釣有遮擋的地方,冬天要釣陽光直射的水域。從字面意思理解其實說的是釣位選擇的問題,這句俗語將不同季節釣魚需要優先選擇的釣位概括的非常清楚了,前人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確實有其中的道理,因此被釣魚人廣泛流傳和應用。正值早春時節,有釣友留言問到立春後選擇淺灘作釣效果不佳,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其實關於“春釣灘”是有前提的,並且還需要明白究竟多深叫淺灘。經過歸納總結,在此和釣友們談談春季作釣深淺的問題。

春釣灘,到底多深叫灘?論春季不同階段對釣魚深淺的選擇

春季是釣魚的黃金季節,主要是因為氣候原因,不管對魚還是對人來說溫度適宜且不會有很大的溫差,空氣溼潤,氣壓穩定,這都為釣魚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在很多人印象中春季是非常短暫的,這是從人的主觀感受而言,其實按照二十四節氣的劃分,春季並不比其他季節短,並且也有幾個階段,由於各個階段的氣候特點不同,所以有必要提前進行了解。

根據季節特點,春季釣魚分為三個階段

1、早春(也叫初春)。理論上來說從立春之後便可以稱為春季,只是我們不願意承認罷了,為什麼呢?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春季是溫暖舒適的,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叫:如春天般溫暖。但是早春完全不具備這一特點,甚至由於空氣溼度變大,比冬天更冷,時常出現“倒春寒”的現場讓我們更加不願意相信春天真的來了。在這個階段,釣魚需要沿用冬季的釣法,因為除了空氣溼度和日照時長略微的變化,主要影響魚情的溫度因素並沒有改變。因此,春釣灘針對的不是這個階段,也說明這句話的片面性!

春釣灘,到底多深叫灘?論春季不同階段對釣魚深淺的選擇

2、仲春(也叫中春)。從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春季的中間部分,確實如此,仲春指的就是春季的第二個月,裡面包含驚蟄和春分兩個節氣,一般是農曆的二月。隨著太陽繼續向北半球移動,日照時間和溫度都有了明顯的變化,雨水也變得多了起來,由於即將邁出冬季的寒冷,這是會經歷短暫的過度期。這時釣魚需要根據當天具體的溫度和天氣情況選擇釣法,做到靈活多變,在作釣深淺上需要多嘗試找到魚的聚集點。

春釣灘,到底多深叫灘?論春季不同階段對釣魚深淺的選擇

3、暮春(也叫晚春)。一個暮字體現出春季即將結束,進入尾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春末夏初,一般在農曆3月。我個人認為這應該是春季釣魚最好的階段,溫度趨於穩定,充足的雨水讓各個水域變成良好的釣點,植物逐漸舒展開來,河邊滿眼的綠意讓人陶醉。這個階段非常考驗釣魚人,大部分魚兒會在這時產卵,魚的密度變大,但是小魚個體數量明顯增加,雖然一天中的任何時段都適合垂釣,但是在釣法上需要做出調整,避開小魚。

春釣灘,到底多深叫灘?論春季不同階段對釣魚深淺的選擇

魚的習性和天氣決定春季作釣深淺

1、深水處是安全的棲息地。根據季節的不同階段選擇作釣的深淺,主要是因為不同階段魚所處的位置不同,我們需要將魚餌儘可能的拋投到魚的附近,使它獲取更容易,才能有更好的收穫。很多人可能會說利用打窩可以誘魚進窩,但是打窩有很大的侷限性,水越淺透明度越高,在自然水域魚的警惕性本來就很強,生存是第一法則,食物可以有多種選擇,這也是為何近岸處食物豐富,而大魚卻很少靠邊或者只在夜晚靠邊覓食的緣故。

春季魚會到淺水區產卵。上文中談到,春季大多數淡水魚都會產卵,我們把這一行為稱為“甩籽”,作為生物的本能,為了保證物種的延續性,魚兒在選擇產卵地點時也非常有講究,通常情況下他們喜歡在水草覆蓋的地方“甩籽”,這裡不僅隱蔽,而且初生的小魚有充足的食物,由於水草一般長在離岸較近的淺水處,所以在暮春時節可以釣有水草的淺灘處。

2、春季漲水導致深淺變化。在春季還有一個天氣因素經常被釣魚人忽略,那就是雨水。春季是一個多雨的季節,連續幾天的陰雨天氣足以讓水域的深淺發生變化,由於漲水緣故,原來的淺水區可能會迅速變深,此時就需要考慮水下的地形特點,魚不會因為水深淺的變化立刻改變棲息和巡遊的路線,雨後做釣切記不要選擇“假深水區域”。

春釣灘,到底多深叫灘?論春季不同階段對釣魚深淺的選擇

水的深淺關係到釣具的選擇和餌料的搭配

其實不管是哪個季節,釣魚對水的深淺都是有要求的,別的不說,就看不同季節釣魚人使用的工具就知道了,筏竿、炮竿、不同長短的普通魚竿,各種大小和長度和浮漂等等,在購買時都會以適用水深作為區分標準之一。在不同深淺的水域,對我們所使用的餌料狀態要求也不同,為了能夠讓魚餌就位時保持好的狀態,在搭配時就需要結合水深來考慮。就我個人的而言,釣點水的深淺是我確定釣位主要考慮的因素,它直接決定了我們釣魚需要使用的工具和是否可能有魚聚集,足以說明做釣深淺的重要性。

1、影響釣具的選擇。我們以水深4米為例,這個深度在大型水庫或者湖泊比較常見,一般都會選擇釣底,水深4米就說明水線長度接近4米,那麼魚竿就必須選擇5.4米或以上,具體要看作釣的遠近。為了保證水線傳導信號更加靈敏,其在水下需要處於繃直狀態,並且讓魚餌快速到底,建議鉛墜大於2g,對應的是浮漂的吃鉛量,間接也影響了浮漂的選擇。

2、影響餌料的搭配。餌料入水後就會開始霧化,水越深,餌料從接觸水面到沉底中間間隔的時長越長,為了保證魚鉤就位後不至於空鉤,餌料的霧化速度和附鉤性都需要考慮,在搭配上釣深水使用拉絲粉的比例更高。

春釣灘,到底多深叫灘?論春季不同階段對釣魚深淺的選擇

最後總結

由於深和淺是相對而言,也就是說沒有絕對的深淺,要根據該水域總體深度來判定。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深度在1米以內為淺水,3米以上為深水。因為春季有幾個階段,每一個階段的氣候特點不同,尤其是溫度和溫差,並且魚在春季會經歷產卵時期,也是魚對食物需求旺盛的時期,所以在選擇作釣深淺時需要綜合考慮,不能一概而論!值得注意的是和冬季對深淺的考慮不同,此時不用過多在乎作釣遠近問題,相反,由於魚對食物的需求越來越大,近岸處成了魚的主要活動場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