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春季要釣淺,干擾因素很關鍵,“春釣灘”常見也沒有魚

陽春三月,氣溫回升,萬物開始復甦,野釣的黃金時節悄然到來,釣魚人一個個摩拳擦掌,憋著一股勁要大展身手。但野釣水廣魚稀,首先要考慮的便是如何選釣位,民間更有很多釣友們都耳熟能詳的諺語:“春釣灘,夏釣蔭,秋釣潭,冬釣陽;三月三,魚兒上河灘”等等……其中所說的“春釣灘”,是真的嗎?

其實,很多釣友對“春釣灘”這個概念的認識很抽象甚至存在偏差,導致選擇釣位出現問題,從而憾失春季野釣這個黃金時期。由此,咱們的問題來了:

  • 春季野釣時如何找準正確的“灘”?
  • 釣魚人理解的“春釣灘”經常存在哪些誤區?
  • “春釣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什麼時候不要釣灘?
也說春季要釣淺,干擾因素很關鍵,“春釣灘”常見也沒有魚

“春釣灘”不是片面的釣近和釣淺

有的釣友片面的將“春釣灘”理解為釣近岸、釣淺水,於是乎各類短尺的釣竿“理所當然”的成了春季野釣的“主戰武器”,然而釣獲卻常見與這黃金時節應有的樣子相差甚遠。

其實,春季野釣的“灘”是指陽光照射局部水溫上升較快的淺水區域,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過分的淺,須具備一定的水深而且有個相對的概念,比如說一個河道水域水深都在2.5米以上,這時水深相對較淺的下游1..5-2米的區域可能就是這片水域的“淺灘”,而不是必須幾十公分的岸邊。

下面給大家出一道選擇題,選出答案後相信大家就會對春釣灘有了較為直觀和具體的理解:某北方釣友春季的一天去水庫野釣,查看近一週溫度基本穩定在15-22度左右,從當地釣友得知釣淺灘收穫頗豐,此釣友該選哪個釣位釣點垂釣?您可以回覆,咱們繼續探討~

A.庫尾水深1.5米左右,長滿水草的淺灘;

B.大壩近岸水深1.5米的釣點;

C.近岸水深80公分左右的淺水灘塗。

也說春季要釣淺,干擾因素很關鍵,“春釣灘”常見也沒有魚

春釣灘的重中之重是“時機”

要根據季節變換規律找準“釣灘”時機。初春北方為例,有些地區氣溫偶爾會攀升至十幾度,但不穩定,而水溫上升是需要過程的,相對氣溫升高要明顯滯後,也就是咱釣魚人常說的“氣溫不等於水溫”,如果條件不滿足,垂釣淺灘還為時尚早(這類似冬季許多淺灘反而沒魚),仲春氣溫能夠持續穩定到一定水平,此時才是真正魚“上灘”的時候。

也說春季要釣淺,干擾因素很關鍵,“春釣灘”常見也沒有魚

春釣灘不等於釣“近點”

野生魚膽小,警惕性高,垂釣水質清澈的淺灘時就需要適當釣遠點,尤其想釣到個體大一些的魚,更要釣遠一些——甚至在一些淺灘需要搭釣臺,並配合使用長竿,如,此時用海竿串鉤釣遠處水草邊也經常會有不錯的收穫,此時春釣灘過程中還要儘量保持安靜。

在面積大的淺灘垂釣時要選深淺結合部、淺中深的點等作為釣點。深淺結合部位是魚從深水區來到淺灘的必經之路,相比漫無目的的去大片淺灘中找魚,這樣的“守株待兔”更加穩妥;“淺中深”是垂釣時常用的選點技巧,這裡溫度更加穩定,尤其對魚來說更安全,上較大魚的概率很高。

也說春季要釣淺,干擾因素很關鍵,“春釣灘”常見也沒有魚

如何識別適合春季野釣的“灘”

魚類是變溫低等動物,它們的頭腦並不發達,與其說他們春季“選擇”上淺灘,不如說它們是本能為了生存更為確切,我們只要抓住影響其生存的水溫、食物、避害和產卵繁殖需求等主要因素,就不難發現其春季活動的“灘”。

比如常見的做法:首先咱們要找合適的水溫,北方為例,春季水溫是普遍低於魚類生存溫度的,根據常識,水淺的地方水溫上升肯定快,那麼大方向就定了,要找向陽、水淺、水溫較高的區域,但這還不夠——現場根據岸邊地勢判斷,岸邊地勢平坦,水岸坡度較緩並向水下延伸,則水底也較為平整;若岸邊均為陡峭山壁,那這裡肯定不是淺灘;然後查看環境尋找佐證,若水底青苔多,初春水草最先發芽的地方,則說明這肯定是水溫較高的區域;最後下竿驗證水深是否合適,水底是否平整即可。

也說春季要釣淺,干擾因素很關鍵,“春釣灘”常見也沒有魚

純自然水域要找食物充足的“灘”

溫度是首要前提,在溫度都適合的前提下,就要看“食物”了。魚類的天然食物無非就是藻類、水草、浮游生物和昆蟲等。這就需要接著上一條來找了,背風向陽的淺水區域,水溫最先升高,水草開始生長,浮游生物及藻類增多,以此為食的水生昆蟲聚集,魚類的“美食”便湊齊了,自然便成了魚類經常光顧的地方。這裡還需要提及一項注意的因素就是水流,水流會影響水溫上升,且不利於魚類天然食物的生存,所以春釣灘應該找水流較緩的灣子

要考慮魚類緊急避險的天性和產卵需求的影響。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一方面是由於“清水”缺乏食物,另一個原因就是沒有魚類藏身的地方。由於近年來國家重視對水資源的治理和保護,常見水域水質都非常好,在水質清澈的水域垂釣,就需要找有水草、樹樁、亂石和雜物等有障礙物的釣點了,以迎合魚類本能的避害天性,加之春季是魚類產卵的季節,魚類會更青睞這些有障礙物的淺灘。

也說春季要釣淺,干擾因素很關鍵,“春釣灘”常見也沒有魚

不適合春釣“淺灘”的方面

春季溫差一般比較大、多風,天氣變幻頻繁,典型的換季時節,再加上一些人為因素干擾,還是需要堅持垂釣“人找魚”的總體原則,不能一味去套用“春釣灘”:

  • 釣位、釣點要隨著一天氣溫變化及時調整,淺灘水溫變化快,白天陽光充足釣灘,早晚甚至陰天則常見需要釣水深的地方。
  • 當遭遇大風、降溫等天氣變化,溫度是對魚來說是最重要的一條,“保命要緊”,所以要放棄“釣灘”,釣深水更為合適。
  • 很多水庫、河流在春季用於農業灌溉,水位下降較多,此時魚會本能的躲進相對安全的深水區,此時切不可再去“春釣灘”。
  • 提醒遠離一些施藥的農田和洗藥桶的區域,這也是許多“春釣灘”不行的主因,這反而是如今比較常見的,更是許多人釣敗,卻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也說春季要釣淺,干擾因素很關鍵,“春釣灘”常見也沒有魚

寫在最後

春回大地,全國人民的抗疫也勝利在即!用不了多久,咱們就可以盡情垂釣於祖國的江、河、湖泊了,我是達奇釣魚的原創作者“watterfile”,希望這篇“應季”的文章——能給您的春季野釣選點提供一些參考,另外提醒,您別忘了答題呦,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