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孔乙己》:給弱者以沉默的同情或實質的幫助,才是人性的光輝


讀《孔乙己》:給弱者以沉默的同情或實質的幫助,才是人性的光輝


熟人社會下,對窮酸人大抵如此!人性中都有所謂自信的追求,而自信是來自於比較,比較中最容易獲得的,就是對窮酸人的嘲諷。

窮倒不可怕,如若沉默埋頭苦幹,與外界不接觸,自然不能給人以機會。

但酸了,自己鎖在日記本里倒可自嘲,寬慰己心,倘若公之於眾,自然眾矢之的,成為眾人嘲笑的焦點,讓眾人找樂,並求得生存的意義,找到自信的源泉。

從這個角度來說,什麼時候都有孔乙己!什麼時候都有嘲笑孔乙己的人!

讀《孔乙己》:給弱者以沉默的同情或實質的幫助,才是人性的光輝


只不過他是“者”、“乎”、竊書不算偷的辯解,鄉間僻野的某人“白毛浮綠水”、鋤頭都端不像還拿根毛筆的嘲諷,大抵是效果一致類似的言語行為吧。即便當下,拿到了名校或海外學歷文憑,工作不起色但還有點酸,“有辱師門”、“海帶”、“海草”之類言語不也泛起嗎!

對於窮困、落迫的狀況,或許沉默是最好的生存狀態,如果還能孤獨奮起那就更好。所謂“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要成為“玉”,就要深埋且沉澱,且歷久將外在因素轉為向內的磨練。

最好的狀態,莫做孔乙己,也莫做嘲諷孔乙己的哪個人。對待弱者以沉默的同情或者實質上的幫助,這才是人性的光輝;而對於處於被動狀態的自己,能意識到且沉默地奮起,是最明智的自我保護,更是人性中最明的亮色。

讀《孔乙己》:給弱者以沉默的同情或實質的幫助,才是人性的光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