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最爱的“五棍棋”,变化多端、步步惊险,十分烧脑

在前些年,没有智能手机,电脑还未普及的年代,农村的孩子们平常玩的是弹弓、溜溜弹和丢沙包,上山时候采野果、下河时候摸鱼虾,闲来没事就在地上画个棋盘下盘棋。

诸位可不要小看了地上画的这棋局,在山东农村地区,有一种棋叫做“五棍”,棋盘乃是由5*5纵横线组成,共二十五个棋点。


童年最爱的“五棍棋”,变化多端、步步惊险,十分烧脑


下棋之前,需寻找趁手的棋子,或是木棍或是石子这种便于区分的东西,先手方13枚棋子,后手方12枚。

在下棋之前先要明白“五棍”的规则。

第一:不管哪一方,凡是在棋盘上用棋子连成“三斜、四斜、正方、五棍、通天”这五种局势,便可以“掐棋”,也就是吃掉对方一枚棋子,吃掉的棋子先不移出棋盘,而是先标记上(若对方棋子形成局势,则不可吃)。


童年最爱的“五棍棋”,变化多端、步步惊险,十分烧脑


第二:三斜指的是三颗棋子,以斜方向连接两条棋盘边;四斜指的是四枚棋子,以斜方向连接两邻边;正方指的是,棋盘上四颗棋子连成的任意方格;五棍指的是,五颗棋子或横向或纵向连接棋盘两边;通天指的是,五颗棋子斜方向,连接棋盘对角。

懂得这些规则之后,便开始执子下棋,在落子前一定要仔细观察对方有没有棋子,即将连成以上的五种局势,如果有的话,立刻用棋子堵死。


童年最爱的“五棍棋”,变化多端、步步惊险,十分烧脑


当棋子将棋盘布满之后,接下来就是移去第一点中所说的“吃掉的棋子”。

将这些棋子移去之后,以上的五种局势依然有效,但此时不再落子,而是移动棋盘上的棋子行走,依靠走棋来形成五种局势,然后吃掉对方棋子,同样的若对方棋子形成局势,则不可吃。


童年最爱的“五棍棋”,变化多端、步步惊险,十分烧脑


在走棋途中,也要提防对方是否下一步能够形成局势,就这样谨小慎微一直下到其中一方没有棋子,或者是主动认输,这算是一盘棋下完。

这个游戏看似简单,但其实烧脑的很,因为看似不经意的棋子排布,往往会一下形成五种就是种的两种,在方言里叫做“打俩子”。


童年最爱的“五棍棋”,变化多端、步步惊险,十分烧脑


这种茶前饭后的游戏,成为了农村儿童的乐趣,往往一开局就会引来一大群人围观,热闹的很。

现如今,孩子们玩的东西比之前多多了,可当初玩的那些人基本上都已经成家立业,当初那热闹的光景再也找不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