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農民都不種地,糧食全部依賴進口,將會是什麼結果?

尋日常樂點享美好生活


老祖宗老前輩留下來的教導,民以食為天,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是千古不變的真理。一旦糧食供應的數量和定價權掌握在外國手中,這對全國人民基本生活穩定,戰時糧食供應,帶來極大隱患,不能掉以輕心!


武林一葉


這是不可能的亊情。絕對的假議題。改革開放前,河北省內有很多縣市的土地是鹽鹹地,什麼都不長,農民只能是吃返銷糧。好的縣市,糧食全年畝產平均也不過六百斤。各別好的村能達到全年畝產千餘近。改革開放後,不論過去寸草不生的鹽鹹地,還是比較好的地,全年畝產糧都在兩千斤,有的單季產糧一千五百斤至一千八百斤,而且特別穩定,國家的糧食不知增加了多少倍。如今種地機械化,人們種地所用I工時有限,只用業餘時間,每戶農民用在務農的工時,全年累計不過十多天,算起來每天勞動所得不少於二百元,我的一個同齡人,(七十三歲)兒孫都在市裡有產業,自已種著十畝地,每年收入一萬多元。冬天在市裡住集體供暖的樓房,開春回老家。自我感覺特好。如自已不想種,會有很多人想承包,哪裡有農民不種食的可能?至於各別地區,人們須遠出務工,顧不及種地,不會對全國糧食生產有明顯影響!而且現在拋荒的土地遠沒有過去什麼都不生長的鹽鹹地多。


空中飄飛123


這個問題還用假設嗎?如果中國的農民都不種地,這是一個可怕的再不能可怕的問題,民以食為天,大家都知道手中有糧,心裡不慌的道理。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手裡無糧,僅靠進口,到那時外國人會隔岸觀火,拍手稱快,一粒糧食都不能給你,他會卡得你死死的,到那時錢再多都不好使,所以社會應重視三農,提高糧價,提高農民的積極性。因,天下無農夫,舉世皆餓死。


用戶396660850443


別的我不懂,我們廣西喀納斯特山區己經這樣了,上一輩種地夠吃,現在己沒有人種了,全部靠買,我可能看不到了,不知下一代怎麼過,要這樣下去,我估計到那時米價跟今年的豬肉一個樣,400毛角一斤,信不信由你,這一代農村人個個裝B,不幹農活,靠點坑蒙拐騙……看他日子能過多久[發怒]


用戶2076241929858


產糧大國變進口大國就是國恥,過份依賴進口會帶來災難。六七十年代長江以南都是兩季稻生產,而分田單幹後只種一季甚至有種樹的拋荒的。國人們,警醒吧。


王官喜


如果農民都不種地,等於被進口糧在脖子上套了一根繩,繩一鬆能活。繩子一緊全玩完。你再有錢,也能把你餓死。還是一句老話,手中有糧心不慌。


用戶1368214073894


不種地好,都好玩,種地看不到希,除了有口吃的,掙不了錢,不如打工,做兩三個月,一年口糧有了,全部依賴進口,誰還去知道結果


用戶1540679182575


農民種地的時候,糧食價格不貴,讓農民入不敷出;如果等到農民都不種地時,估計會讓資本進入,到時候價格就會高的離譜[呲牙][呲牙],個人估計,不喜勿噴


惜墨如金108


那我告訴你,就是把脖子伸到別人的圈套裡,既便是你非常強壯,非常有錢,武藝高強,手持先進兵器,只要別人收緊套索,都會轟然倒地,所擁有的一切歸他人所有!!!


真的無語心痛


遲早回到每個人月供糧票,沒有糧田,死路一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