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孩子打遊戲不聽父母話和父母決裂,遊戲該不該存在,等看法?

愚論文哥


| 遊戲的魔力

很多玩家(包括已經不玩遊戲的)可能都有這種感觸:最好的夥伴就是遊戲,最美好的歲月就是那些玩遊戲的時光。

還記得十二那年的秋天,在一個皓月繁星的夜裡,我是“某網遊”工會的會長(領袖),在現實中同樣也是帶著一幫"殺千刀"的夥伴們。

秋夜微涼,在街道的十字路口,幾個兒時的夥伴在一起暢談遊戲,我們豪情萬丈,我們立誓要把“工會”發展成為“第一工會”!那一刻,我們把遊戲當成了現實,無比真實。

那個年代的玩家,都有一個夢想就是成為“職業玩家”,當時還沒有“職業玩家”這麼時髦的詞彙,也沒有這樣的平臺和機會。我與兒時的夥伴們還曾經夢想過:長大後開發一款網遊,擁有百萬玩家,作為GM,走向“人生巔峰”。

當遊戲玩家沉迷遊戲時,是把虛擬的遊戲當成了現實。

|| 多巴胺在作祟

是什麼會讓玩家沉迷遊戲中不可自拔呢?

多年前,我看了一本書,書的名字早已忘了,書的內容是探討和研究遊戲產業的,書中提到的一個觀點:當人們在感到愉悅時,是因為身體產生了多巴胺的物質,譬如吃美食,旅遊,運動,賭博,吸毒,遊戲,性等,都會產生多巴胺,但是最簡單快速獲取多巴胺的方式,就是遊戲。

也就是說,其他產生多巴胺的事情大都要經歷一番“努力”,唯有遊戲是最“廉價”。

遊戲開發設計者,正是利用“多巴胺法則”來設計遊戲,所以在玩遊戲時會不斷產生多巴胺,持續給玩家帶來快感,讓玩家沉迷其中。

如果只是這麼來看待遊戲,未免會有點太粗淺了。

|| 遊戲是人類的天性

遊戲這種廉價並快速獲取多巴胺的方式, 自人類出現就有了,有史料佐證,猿人在空閒之餘,彼此嬉戲打鬧,還發明瞭小石子的小遊戲。

遊戲是人類的天性,廣義上來說,人類在地球上的活動,除了生存之外,其他都是遊戲的範疇,比如創造的文化、藝術,宗教,都是“遊戲”!所以我們不要談戲色變,遊戲是一種本能並不可怕。

還回到內容的主題,我們主要探討的是電子遊戲,當然電子遊戲屬於遊戲的一種,這裡不作闡釋了。

|| 遊戲是把雙刃劍

遊戲經歷了三十年的風風雨雨,從早期世人當“毒品”一樣看待,到後來慢慢接受,但仍被主流世界觀所排斥,到現在的全民遊戲,鮮有人再提遊戲的危害。

遊戲從最開始被認為是洪水猛獸,是因為人們剛開始更多的是看到它不好的一面,而沒有正視它存在的價值。

現實世界中,一些玩家沉迷遊戲,摧殘了身體,浪費了金錢,耽誤了一生。其實遊戲存在的價值應該像紅燒肉存在的價值一樣,遊戲能上癮,正如紅燒肉人吃多了,還會導致三高肥胖等症狀,任何東西的評判都應該按照適度為標準。

不適度的、錯誤使用所帶來的危害不應該由其本身負責,比如杜冷丁和嗎啡不當使用會導致上癮,但兩者依然是很有必要存在的麻醉藥品一樣。

現代意義上的遊戲,如MOBA、MMORPG遊戲都是已經集合了第一人稱,角色扮演、開放世界、社交等多功能一體,底層系統的設計更貼近人類現實的精神需求。 所以玩家在遊戲中,除了獲得愉悅感之外,彷彿找到了自我還也會收穫到現實社會的精神追求。

在圓滑的現實世界中我們喪失的東西:純粹的感情,真誠的溝通,簡單的快樂等等,在這個浮躁的快節奏現實世界,遊戲帶給了世人一份內心的安寧和真實的自己,或者是一個逃避世界的港灣, 這不就是《頭號玩家》裡的綠洲嗎?

並不能把遊戲神話,它存在的意義真的很純粹:給世人帶來簡單的樂趣。

|| 如何控制遊戲的影響力

孃胎裡就開始玩遊戲的我,本身就是一名遊戲的重度患者。 所以隨著年齡大了,在面對遊戲時,一度沉迷,幾多彷徨。

我相信很多玩家多有一種狀態,就是玩的越久越不想放下,可是一旦放下耳機,關閉電腦或手機時,萬念俱焚,無限的懊惱!這狀態跟喝醉了酒一樣,第二天醒來腦門欲裂時,大罵自己:以後再也不喝酒了。可是,哪天好友一邀約,還是乖乖的去赴約了,路上還琢磨著今晚要給某某喝趴下,一雪前恥。直到有一天躺在病床上,醫生髮出了最後警告時才醒悟,但為時已晚。

如何才能剋制遊戲呢? 那就是面對真實的人生,從現實世界中找尋快樂,在現實世界中不斷“打怪升級”獲取“經驗值”。

《頭號玩家》裡的創始人哈利迪,因為沉迷遊戲性格孤僻,年輕時心愛的姑娘一直沒有主動示愛,最後錯過了機會;後來與最好的夥伴也分道揚鑣了,這些都成了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所以他死後留下的彩蛋,就是想告訴世人:

The reality is the only thing that is real

|| 大夢想家

不禁想起了茅侃侃,他對遊戲是充滿熱愛的,甚至為之獻出了生命,他最後一篇朋友圈令人唏噓:"我愛你不後悔,也尊重故事的結尾"。作為一位步入中年的玩家,神君跟茅侃侃一樣熱愛著遊戲,青春無悔!

每一位熱愛遊戲的玩家

都有著孩子般的天真無邪

都是為找尋真實的自己

骨子裡都是大夢想家


柯先森電競9


你好,感覺這個問題就是直接提問我的一樣[呲牙]。我是兩個孩子的家長,如果站在孩子家長上看這個問題,遊戲真不應該存在。因為大多數孩子這個階段還沒有形成良好的人生價值觀,自控能力幾乎沒有。電子遊戲又及其使人上癮,成年人有時都控制不住,何況孩子。我的孩子在這次放寒假期間給我說想玩會兒手機遊戲,我在他保證認真完成作業後每天可以玩一個小時。看他玩遊戲投入的狀態,只能用可拍來形容。幾天後發現他居然偷偷自己玩開了。我覺得百害而無一利果斷禁止,不再讓他玩!

可是世界上不是隻有我們的孩子呀,還有我們呀。說實話我也是個遊戲迷。不抽菸,我喝酒。只對遊戲有點興趣。工作之餘消遣消遣,樂在其中。

看看電子遊戲的市場,一年比一年增長,說明人們對遊戲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所以遊戲的純在的事實是沒什麼好爭論的。

如何降低遊戲對孩子們的不良影響降低,只能我們做家長的都盡起責任來,幫孩子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儘量少在孩子面前玩遊戲,在孩子在家的時候也多看看書,練練字,做做家務。給孩子做個榜樣。


遊戲迷海水


遊戲該存在,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它可以讓人適當放鬆,要說遊戲容易使人上癮,這是肯定的。但這是人類自身的因素,於遊戲本身關係不大,對於自制能力強的人,自然不會為遊戲所痴迷。但是相對於其他人來說,這是地獄。所以說,遊戲應該存在,但是玩不玩就是人自己的事了,玩,就得考慮後果。自己會不會將網絡遊戲這個本身無害的東西變得有害。


靈控Dream


遊戲該存在,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它可以讓人適當放鬆,要說遊戲容易使人上癮,這是肯定的。但這是人類自身的因素,於遊戲本身關係不大,對於自制能力強的人,自然不會為遊戲所痴迷。但是相對於其他人來說,這是地獄。所以說,遊戲應該存在,但是玩不玩就是人自己的事了,玩,就得考慮後果。自己會不會將網絡遊戲這個本身無害的東西變得有害。


小東遊戲解說喲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覺得孩子不要學習的太久,容易傷身體,可以抽一些時間讓孩子玩幾分鐘的手機,也不要玩的太長時間,會傷眼睛,玩完之後要記得做眼保健操。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家孩子有興趣,謝謝!


於微4321


遊戲這種東西雖然好玩但是卻有癮,父母可以試著用獎勵來給予,比如說完成某某任務你可以玩多長時間的遊戲。


im少年很菜


該存在。因為有些遊戲是會提高學習的。


遙遠的你2020


相互理解才好,孩子們玩遊戲都是勞逸結合,但長時間玩遊戲就不行了,會上癮


Mr丶孤獨信


其實遊戲只要在寫完作業,那些可以玩一下的。


仙檸敲努力


還有學習不好被老師或者家長說兩句就跳樓的,那學校是不是應該都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