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名宦蘇廷玉


“四好”名宦蘇廷玉

泉州通淮關岳廟有一通石刻《覺世真經》碑文,這是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泉州名宦蘇廷玉休官返鄉時撰寫的。其內容主要是儒家綱常說教,但其中有“關帝垂訓”要信眾“做好人,說好話,讀好書,行好事”這四句話,當時迅速傳遍間巷,人稱之為“四好”名宦。

蘇廷玉,(公元1783年—1852年),字韞山,號鰲石,晚號退叟。泉州府同安縣馬巷翔風裡澳頭村人。其父蘇光彩,精醫術;母莊氏,泉州城區人。蘇廷玉5歲起即在泉州讀書,勤奮好學,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補博士弟子員,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中舉人,十九年甲戍(公元1814年),蘇廷玉舉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擢刑部員外郎。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補江蘇松江府知府,後道員至山東按察使。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蘇廷玉調任四川按察使,署布政使。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蘇廷玉返京任大理寺少卿。同年,被命“休致國籍三年”,休官返鄉。定居泉州府治老城區通政巷。

蘇廷玉工於詩書,公務之餘每寄情翰墨。他的書法點畫不悖,筆意勁秀,氣貫神溢,結體張弛有致。其筆意得自“二王",源出米、董,然影響最深者當為同代名動一時的夢樓王文治。王夢樓大他五十歲,可謂前輩書家。其時,王以飄逸瀟灑的筆致,清麗秀逸的書風及長鋒淡墨贏得“淡墨翰林”之稱,與劉墉、翁方綱、梁同書並舉為“清代四大書家”,民間尚有“天下三梁不及江南一王”之說。在乾隆之世“梁(同書)王(文治)帖學”興盛一時,在此書風盛及的大背景下,士大夫皆“淡墨渴筆稱華亭”,蘇廷玉無疑頗得王帖之“風神”。從現存的蘇廷玉遺墨可以看出,他於王體浸淫甚勤,深領其韻,又能融入己意,顯得個性沉穩,神態自若,筆致清遠柔婉,簡淡流麗。


“四好”名宦蘇廷玉


“四好”名宦蘇廷玉

蘇廷玉為官清廉,甚順民意。他審理案件,“勤於訊詢,有能聲。”他在《從政雜錄》自序中說:“凡詞訟到官,以結之遲速為拖累之輕重。兩造株待則四民各廢職業,而其家之父母兄弟妻子心亦不安……只此積壓拖累,民已不勝其苦,官已大作之自矣。

蘇廷玉在四川七年,“嚴辦匪徒,民賴以安者數十州縣;賑恤饑饉,民賴以生者十餘萬戶。”離開四川之日百姓遮道,萬人泣送。”

據《同安文史資料》記載,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英軍覬覦廈門,蘇廷玉於福州五虎門招募地方民眾,組織民兵,聘神槍手訓練。此外,還捐資築土堡於泉州海口,以防敵艦突襲。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英國侵擾上海。道光再以四品京堂起用蘇廷玉辦理蘇州糧臺,次年歸故鄉,仍關心時事,並革除鹽商籤攤之苦。鴉片戰役中,蘇廷玉與林則徐、陳化成一道力主禁菸。並與主戰的清御史大夫陳慶鏞、惠安陳金城等人交情甚好。

蘇廷玉離任後,直至咸豐二年去世,定居泉州12年。

“四好”名宦蘇廷玉

在泉期間他熱心公益事業,捐資修建了考亭、文昌廟、尊經閣,撰寫三寺廟觀堂的修建碑文,以及泉州通淮關岳廟的《覺世真經》、東街的《元妙觀碑記》、市區北隅的《泉州武帝廟記》等。他還撰寫《泉州府學明倫堂立匾記》,以弘揚先哲、激勵後代。同時買下32幅大士像,裝潢後送泉州清源山彌陀巖珍藏,為研究泉州近代文化、宗教留下了珍貴的資料。其主要著作有《亦佳寶詩文鈔》《從政雜錄》《溫陵盛事》等。


“四好”名宦蘇廷玉

蘇廷玉在泉州通政巷一帶留下了不少故宅,根據史料記載,蘇廷玉的故宅“屋宇連綿,範圍甚大”,後門直通奎章巷、東臨南大街。蘇僅利用通政巷東北畔臨街處兩間店面,當做典當行,取名“元祥”,這一帶的整片屋宇後被稱為“元祥蘇”。

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蘇廷玉卒,享年70歲,葬於同安新店鎮澳頭。澳頭村海濱東西兩側的兩塊巨石,保留著蘇廷玉於1843年書寫的“熬石”和“超曠”兩處摩崖石刻。

“四好”名宦蘇廷玉


“四好”名宦蘇廷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