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名宦苏廷玉


“四好”名宦苏廷玉

泉州通淮关岳庙有一通石刻《觉世真经》碑文,这是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泉州名宦苏廷玉休官返乡时撰写的。其内容主要是儒家纲常说教,但其中有“关帝垂训”要信众“做好人,说好话,读好书,行好事”这四句话,当时迅速传遍间巷,人称之为“四好”名宦。

苏廷玉,(公元1783年—1852年),字韫山,号鳌石,晚号退叟。泉州府同安县马巷翔风里澳头村人。其父苏光彩,精医术;母庄氏,泉州城区人。苏廷玉5岁起即在泉州读书,勤奋好学,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补博士弟子员,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中举人,十九年甲戍(公元1814年),苏廷玉举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擢刑部员外郎。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补江苏松江府知府,后道员至山东按察使。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苏廷玉调任四川按察使,署布政使。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苏廷玉返京任大理寺少卿。同年,被命“休致国籍三年”,休官返乡。定居泉州府治老城区通政巷。

苏廷玉工于诗书,公务之余每寄情翰墨。他的书法点画不悖,笔意劲秀,气贯神溢,结体张弛有致。其笔意得自“二王",源出米、董,然影响最深者当为同代名动一时的梦楼王文治。王梦楼大他五十岁,可谓前辈书家。其时,王以飘逸潇洒的笔致,清丽秀逸的书风及长锋淡墨赢得“淡墨翰林”之称,与刘墉、翁方纲、梁同书并举为“清代四大书家”,民间尚有“天下三梁不及江南一王”之说。在乾隆之世“梁(同书)王(文治)帖学”兴盛一时,在此书风盛及的大背景下,士大夫皆“淡墨渴笔称华亭”,苏廷玉无疑颇得王帖之“风神”。从现存的苏廷玉遗墨可以看出,他于王体浸淫甚勤,深领其韵,又能融入己意,显得个性沉稳,神态自若,笔致清远柔婉,简淡流丽。


“四好”名宦苏廷玉


“四好”名宦苏廷玉

苏廷玉为官清廉,甚顺民意。他审理案件,“勤于讯询,有能声。”他在《从政杂录》自序中说:“凡词讼到官,以结之迟速为拖累之轻重。两造株待则四民各废职业,而其家之父母兄弟妻子心亦不安……只此积压拖累,民已不胜其苦,官已大作之自矣。

苏廷玉在四川七年,“严办匪徒,民赖以安者数十州县;赈恤饥馑,民赖以生者十余万户。”离开四川之日百姓遮道,万人泣送。”

据《同安文史资料》记载,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英军觊觎厦门,苏廷玉于福州五虎门招募地方民众,组织民兵,聘神枪手训练。此外,还捐资筑土堡于泉州海口,以防敌舰突袭。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英国侵扰上海。道光再以四品京堂起用苏廷玉办理苏州粮台,次年归故乡,仍关心时事,并革除盐商签摊之苦。鸦片战役中,苏廷玉与林则徐、陈化成一道力主禁烟。并与主战的清御史大夫陈庆镛、惠安陈金城等人交情甚好。

苏廷玉离任后,直至咸丰二年去世,定居泉州12年。

“四好”名宦苏廷玉

在泉期间他热心公益事业,捐资修建了考亭、文昌庙、尊经阁,撰写三寺庙观堂的修建碑文,以及泉州通淮关岳庙的《觉世真经》、东街的《元妙观碑记》、市区北隅的《泉州武帝庙记》等。他还撰写《泉州府学明伦堂立匾记》,以弘扬先哲、激励后代。同时买下32幅大士像,装潢后送泉州清源山弥陀岩珍藏,为研究泉州近代文化、宗教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其主要著作有《亦佳宝诗文钞》《从政杂录》《温陵盛事》等。


“四好”名宦苏廷玉

苏廷玉在泉州通政巷一带留下了不少故宅,根据史料记载,苏廷玉的故宅“屋宇连绵,范围甚大”,后门直通奎章巷、东临南大街。苏仅利用通政巷东北畔临街处两间店面,当做典当行,取名“元祥”,这一带的整片屋宇后被称为“元祥苏”。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苏廷玉卒,享年70岁,葬于同安新店镇澳头。澳头村海滨东西两侧的两块巨石,保留着苏廷玉于1843年书写的“熬石”和“超旷”两处摩崖石刻。

“四好”名宦苏廷玉


“四好”名宦苏廷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