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姑娘顧家,兩邊不發”是什麼意思?有道理麼?

響水大米


農村老話:“姑娘顧家,兩邊不發”是什麼意思?有道理麼?

“姑娘顧家,兩邊不發”意思就是說嫁出去的女兒,整天想著孃家的事情,操心孃家的事情,那麼孃家和自己嫁到的家,兩邊都沒有好的發展,都發不起來!

我覺得這個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這句話放在現在不完全對!



為什麼講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嫁出去的女兒心裡老想著孃家,本家對這種行為雖然不反對,但是心裡多少都會不舒服,你嫁到了這個家裡,卻老想著另一個家裡,這不是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嗎?有沒有點吃裡扒外的意思!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了過來,你就是本家人,作為本家人,你是不是應該關心關心本家事?一股腦心裡只想回孃家,這樣的態度就不對!

不為本家求發展,那麼作為本家女主,我覺得這女主人做的不稱職!每天吃住在本家,住在本家,心裡裝著確是孃家,身在曹營心在漢!這讓老公怎麼想!



再加上古代人俗話說嫁出門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意思就很明白了,孃家人也不願意,嫁出去女兒老回孃家!這在以前是很不討本家人喜歡的!所以才有走親的說法!你經常回孃家,你老公在村裡也沒什麼地位,會被人看不起!娶這樣的兒媳婦等於是娶了一個累贅,一家人力不往一處使,就不會有前進的凝聚力!一盤散沙的家,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家庭!所以說,姑娘顧家,兩邊不發,本家臉面的都掛不住,還哪裡來的發!



之所以說不完整,是因為嫁出門的女兒,不是說就不應該關心孃家,而是要有輕重之分!生活應該以本家為中心!有多餘的時間精力,才去過問孃家事,孃家事應該由孃家人做主,作為嫁出去的女兒,應該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不要過多的插手孃家事!身在曹營就某曹事!這就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道理!

所以說,姑娘顧家,兩邊不發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卻不完全對,在現在,嫁出去的女兒市場還是要關心一下父母!但是一定要把我好尺度!輕重不分,就容易出現夫妻矛盾!

小菜說三農,分享農村事!同意小菜說三農的觀點,幫忙點個贊!關注小菜說三農,瞭解更多農村、農民、農業知識!


奮鬥小青年小明


秋菊姑娘聰明伶俐,模樣又俊俏。這一年秋菊嫁給了鄰村的退伍軍人志富。可她的心裡怎麼也忘不了孃家的父母和沒有結婚的弟弟。每天不論早晚,都要到孃家一趟。孃家的一切,大到親戚鄰居的婚喪嫁娶,小到孃家的豬鴨狗貓。她都和在孃家時一樣關心。因為來回跑的太多,有時都忘了給志富做飯。志富就和她商量,怎麼過好自家的日子。經過勸說秋菊來回跑的少了,但心裡還是放不下孃家的大事小情。

那時土地剛承包不久,每家每戸都鼓搗著怎麼過好日子。志富想走出去打工,順便學一點本事和技術。回來自己也創業做老闆。

志富在外邊幹了兩年,積攢了一些本銭。準備在村裡也搞一個加工企業。可是就在這時候秋菊的孃家兄弟娶媳婦遇到了問題。女方必須要若干彩禮,否則就不結婚。秋菊就和志富商量把本錢拿出來先讓兄弟用。志富死活不願意!但又抝不過秋菊的死纏。把本錢給了兄弟,企業只好緩緩再說。

等到志富再掙到本錢,願來準備創辦的企業已經錯過了時機。再辦其它企業吧,一時又看不準。一來二去還是給人家打工,日子也沒有大的起色。秋菊的兄弟娶媳婦後,秋菊仍然來回走動。時間長了兄弟媳婦對秋菊就有了意見。父親年歲大了,兄弟也對秋菊有了意見。以後的來往就越來越少了。


朱增林呀


姑娘出嫁後,掏空了自己的小家給孃家“輸血”,孃家不自力更生自然坐吃山空,自己的小家也入不敷出,結果自然是“兩邊不發”。

有個朋友家就是這種情況。結果的時候,他父母給了媳婦將近二十萬的彩禮,媳婦一分錢沒留,都給了孃家父母。不過兩人結婚後,生活質量也不錯,因為朋友的父母還是會定時接濟他們。

可是剛剛過了一年多,情況就變得糟糕了。朋友發現媳婦總是偷偷地給她父母和弟弟錢,開始的時候是幾百幾千,後來發展到上萬。朋友不敢和父母說,可是經濟上卻越來越困難,說可媳婦幾次,不但沒效果還差點打起來。

媳婦每次都很激動:父母養了我這麼大,現在弟弟剛畢業沒工作,我給他們點錢怎麼了?

朋友被媳婦懟的一愣一愣的,想著等小舅子找到工作有了收入就好了。結果小舅子確實找到了工作,不過媳婦的錢還是依舊不停地往孃家拿。朋友最後忍無可忍,和媳婦大吵了一次,用他的話說就是“這日子沒法過了”,媳婦的態度也依舊如故:我就這樣,你要是接受我,就得接受我的做法!

朋友的父母很快也看出端倪了,不過為了兒子的家庭和諧,他們依舊不斷地接濟兒子!有一次朋友喝多了和幾個哥們兒說:看著自己父母省吃儉用的攢錢,最後都讓媳婦拿走了,心裡感覺很對不起父母!

不過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就結束了,因為他小舅子要結婚了!

媳婦問他:弟弟結婚咱們拿多少錢啊?朋友考慮家裡也沒什麼存款,但畢竟是小舅子結婚這樣的大事,咬咬牙說:咱們湊一湊拿兩萬吧!媳婦當時就怒了:你也好意思說出口,我弟弟結婚咱們就拿兩萬塊錢?

朋友當時就懵了,想多拿家裡也沒有啊,就是這兩萬,也得找父母想辦法呢!結果媳婦接下去說的話讓他徹底失望了:咱們沒錢,可以先向你父母借十萬唄,我弟弟新房的房款還差不少呢!

朋友當時什麼也沒說,事情明擺著,這個所謂的借,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他覺得真的沒有任何話想說了,心裡一片絕望。不僅僅是以前和現在的事情讓他絕望,他更失去了今後生活的希望。

媳婦眼裡只有她的父母和弟弟,根本沒有他們這個小家,這樣的生活讓他窒息!

媳婦還在催他向父母開口要錢的時候,他很平靜地向媳婦提出了離婚。他媳婦也是個乾脆人,二話沒說直接開出了條件:房產分一半。要知道,這個房子可是朋友的父母全款買的啊!

兩人很快就辦好了手續分道揚鑣!

朋友接受了這次婚姻的失敗,曾經一度很消沉,後來通過別人介紹認識了現在的媳婦,是個很能過日子的女人,平時也很節儉,兩人生活很幸福,孩子已經快上小學了!

不知道他那位前妻的生活如何了,也從來沒聽他提起過!


李飛叨


姑娘顧家,在我們這裡是說已經出嫁的女兒顧孃家,就是老想著孃家,老為孃家跑腿辦事。姐姐這個週末兩天就是作為出嫁的女兒,天天跑孃家了!現在累癱在沙發上直打盹了!

母親的牙疼,以前上過一些假牙,現在手動一下,就搖搖晃晃,根本不能咬東西了!上週五的時候,母親就打電話約了我,讓這兩天打對時間,陪她看看牙!

姐姐知道這看牙的事可不是一趟兩趟就能辦了的,心裡面已經做好了準備,來回折騰吧!村裡面沒有牙醫,需要到縣城裡來看,可是我家住樓上,又沒有電梯。母親換過膝關節,上個樓梯腿疼難忍,所以我選擇往返農村來回接送。

兩天跑了六趟,陪母親檢查,消炎,拔牙,咬模子,出錢,吃飯......母親只生下我一個閨女,其他幾個小子都在各自忙事。我們倆沒有因為這件事情打擾他們。

記得從前的時候,奶奶總抱怨母親顧孃家,經常為舅舅們的事動腦筋、花錢又跑腿兒什麼的,說就是個敗家娘們兒!“姑娘顧家,兩邊不發!我兒子掙的錢,都讓孃家人禍禍了,這兩家人都過得緊巴巴的。”另一方面,奶奶重男輕女,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說我是個女孩子,將來嫁人了就是別人家的人了,可不要在我身上花什麼錢!

我就感覺這出嫁的女兒好難做人!孃家這邊難捨的血緣親情,只有默默奉獻的份。而婆家這邊才是真正自己的家,自己的老公孩子更離不開自己的無私投入。回憶起這些年婆家孃家來回折騰,特別是前些年孩子正在上中學需要人照顧,而父親又癱在那裡,時時處處需要操心,自己一天天來回好幾趟的折騰,真是兩邊都顧不好!卻把自己累的夠嗆!

說到這裡,“姑娘顧家,兩邊不發”的道理也就非常明瞭了!舊社會,出嫁的女兒就是婆家的人了,管好婆家的事就足夠了,孃家也不指望,自己不用來回折騰。現在新社會了,男女一樣有條件孝順父母了,卻把女人自己累壞了!這就是姐姐對這句話最大的感受和感嘆!

你們覺得呢?


表裡鄉村


看到這個問題,深有感觸。

一些特殊的原因有時出嫁的姑娘很有可能是照顧姑娘家比婆家多了一些。

直面的理解就是姑娘如果一直顧著孃家,兩家的光景都不會太好了。

就拿我自己來說,家裡姊妹三個,沒有兄弟,老爸總感覺生活中缺少了什麼東西,作為長女的我老爸認為我是有出息的孩子,前好多年在鄉政府上班,有了好的小麥種子,玉米種子,我都會在播種的季節給老爸買回去,當然肯定收成不錯,老爸逢人便說女兒給我買的種子。雖然也花不了多少錢,總算讓老人看到有女兒也不差人的感覺。偶爾給妹妹的小孩買點衣服,但都是星星點點,因為個人的光景也要過,婆家本來就不是富裕家庭,也不可能因為這一點影響了婆家的生活。

老話歸老話,但我感覺有一層意思是讓兩口子只有齊心協力才能把自己的生活過好了,既然嫁出去了,就和婆家成了一家人,在照顧好自己一家人的生活的前提下,如果孃家的父母確實有困難也必須盡心盡力,只有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了才有能力去照顧別人,就是所謂的孃家,其實父母再難都不會輕易開口去給子女添麻煩的。

一些老話還是有道理的,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夫妻雙方要齊心協力做好自己才有可能兩家都兼顧好。


黃曉紅果果


大家庭就不說啦,小家庭是挨不起,比如孃家只借不還男人知道還罷了,不知道的大於明的,這個家,兩口好,男人裝不知道,還能過下去是一家人。如一鬧明人財兩空。就是很好的兩口,也過的不昨樣。有個真實事情,我鄰家,九一年蓋了四間土房,嫌地方交通不便,以後有好地方才蓋樓房。九八年前就沒帳了開始存款,九九年妻弟結婚借了一千元,未還,也不提過。0三年丈母孃有病又借了三千五,其中三千是借下別人給的,因供兩娃讀書也贊不下多少錢,不爭人就算好光景。後來女兒去廣州打工,總想蓋新房,媳婦說你這窮的還能蓋起樓房,今輩子,我手裡看你不行了。0六年鬧離婚未離,這下才難過了,幾年以後把娃在廣州爭的錢都掌握著,帶家裡的一切,看似過著日子,跑到本村另一家,把別人害的過不成三年後,人家妻子也離了。一二年自己把戶口開走了。後來男人把女兒沒要啥出嫁,帶兒讀書。在清理衣服時,發現0四年一個貸款契約4000元都還了。才知到這些錢還是用他掙的錢還的,寫著男人有病貸的款。後悔當初沒離婚。你說這家光景咋過呀。誰知,人家當沒事還誇她妻子有人要哩,是妻子的選擇不是別人強迫。和他丈人家保持著能認得人的關係,就是從戶口開走後不上門了。必定有二十二年婚齡,別的親戚向著他,都還見面說話,該叫啥的還叫啥。男人不倒光景就倒不了,後來和兒子蓋了兩層樓,買了車。不是媳婦拐光景,樓房住的早。


黨書學


"農村人喜歡把對人生經驗的總結濃縮成一句句老話,經口口傳誦,把它們當作至理名言流傳下來,後人說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頗有道理,對現代社會的人仍有啟發。那麼農村老話:“姑娘顧家,兩邊不發”是什麼意思?有道理麼?

“姑娘顧家,兩邊不發”意思:

“姑娘顧家,兩邊不發”中“顧”指照顧,關懷。“發”指發展,發達,興旺。通俗點講意思是嫁出去的女兒喜歡照顧孃家,那麼孃家婆家兩邊都不發達,不興旺。

對於婆家來說,一個嫁進家門的兒媳,她已是兒子的妻子,是公婆的兒媳,為子女的母親,做事情也要兼顧自己的多重身份,不能只一味的顧著孃家,做護(兄)弟狂魔,到時影響到夫妻關係,家庭和諧,得不償失。

前不久,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嫁出去的姑娘描述她家情況:老公家有五套房子,我讓老公送一套給我弟弟做婚房,他不但不肯,還說我弟弟不爭氣,我認為老公太小氣,我們倆人收入高,三五年能掙到一套房,能幫我弟一下,老公總說讓我弟弟自己去想辦法,可我弟弟做什麼虧什麼,我想讓他過得好一些,等他結婚以後或許有了老婆,有了家便會好起來,現在老公不肯幫他,我在慢慢攢錢,準備用我掙的錢,替弟弟先交首付,買下房讓他們先結婚,這樣老公還有些抱怨,弄得我好煩躁,覺得老公和我已經不是一條心了,我的家是不是快散了?

後面的跟帖一邊倒的罵她護弟狂魔。有人說老公家的房子再多也是婚前財產,是老公家人打拼出來的,不是撿來的,他們沒有義務送你弟弟一套房子。

現在你結婚了,你自己掙錢送弟弟房子也要徵求老公的同意才行,因為這是夫妻共同財產。

有書君覺得這個案例正好告訴已出嫁的姑娘不要一味地顧著原生家庭,這會影響自己剛走上正軌的小家庭。

都說家和萬事興。老公家有金山銀山,你一個勁兒往孃家搬,既影響夫妻間的感情,也讓老公在這個家中難以做人,最終會導致整個家庭不和睦,一個有實力的家庭,內部矛盾重重,外人就有可趁之機,分化瓦解,企業公司都有可能造成巨大損失。

何況有的家庭自己還捉襟見肘,你從中拿出一部分支援了孃家,這婆家自然受到影響,拆東牆補西牆,實不可取。

當然,有時姑娘顧家並不僅僅是錢財的支持,還可能是經常往孃家跑,摻和家中的大事小事,從而沒有時間照顧子女,陪伴丈夫,關照公婆,惹得婆家人怨氣沖天,難免互相指責、傷害,從而會影響婆家的興旺發達。

從孃家來說,姑娘顧家看起來對孃家照顧支持幫助,只有讓孃家越來越好,越來越興旺才對,殊不知,嫁出去的女兒護兄(弟),往往會讓兄(弟)感覺到可以不勞而獲,可以坐等姐(妹)的幫助照顧,從而自己沒了責任感,沒了積極的人生態度,總想坐享其成,最終只能害了他。

有書君有個同事,屬於農村裡出來的女生,自己能力強,又熱心,父母年紀大了之後,她家的事兒她都大包大攬。

甚至哥嫂家牙籤、抽紙她都有時會買了送去,每次她回去總是大包小包,哥嫂見了滿臉笑,久而久之,哥嫂形成了依賴性,覺得她回去帶東西給他們是天經地義的事。

後來,她在城裡買了房,月供很高,再沒多少錢接濟哥嫂,哥嫂見了一臉不高興,好像欠了他們的似的。只要一回孃家,總是聽到哥嫂擠兌自己,甚至把氣撒到父母身上,你說這樣的家能興旺起來嗎?

另一方面,嫁出去的女兒總是大事小事都摻和,會讓兄長、嫂子,弟弟、弟媳覺得在家中沒有自主權,心裡也會覺得不自在,產生矛盾在所難免,很可能出力不討好,反遭兄嫂,弟弟弟媳的怨懟,家庭和睦未免受到影響,也不利於孃家的安定團結,最終也影響孃家的興旺發達!

有書君有個遠房表姐,爸爸媽媽是老老實實的農民,因為她是家中的老大,又讀了大學參加了工作,家裡的大事小情她全部包攬了,弟弟和別人打群架,她要求私下和解,把自己辛苦掙的工資錢付給對方,把弟弟救了出來。她把自己的小家鬧得雞犬不寧,婆婆說她只顧孃家,連自己兒子的奶粉錢都用來接濟他那小混混似的弟弟了,老公也不理解她,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家庭面臨解體的邊緣。

那她那個弟弟真不是個省油的燈,前不久又因為跟別人搶女朋友,把別人刺成了重傷,至今還昏迷不醒,這要是成了植物人,那可是個無底洞,像表姐這樣,如果還要去顧孃家,那他的自己的家也毀了,而孃家也好不到哪去。這還真應驗這句老話:“姑娘顧家,兩邊不發。”

從上面的案例來看,農村老話:“姑娘顧家,兩邊不發”是有一定道理的。

姑娘顧家,本意是為了孝順雙親,支持幫助家中兄弟姐妹,但有時候卻是好心辦了壞事,倒連孃家人也沒得到實惠,反而助長了他們的懶散風氣,事與願違。

而在現代社會獨生子女家庭中,如果姑娘一味地顧著孃家,造成的矛盾會更多,例如過年是去孃家還是婆家都鬧得兩個原生家庭矛盾重重。

化解“姑娘顧家,兩邊不發”這一矛盾的方法是姑娘顧兩家,兩邊都會發。現在的姑娘蕙質蘭心,有經濟條件的把親生父母和公婆安置在同一小區,小兩口週末可以同時把兩家集中到一塊,共享天倫之樂。如果兩家生活習慣不同,還可以週六上孃家小聚,週末上婆家小聚,兩邊兼顧,生活也是別有一番滋味的。

條件不夠好的,過年時,把四老接至家中一起過,平時,兩邊兼顧,聰慧的兒媳往往顧婆家比孃家多一些,親生父母是更能理解女兒的苦心的,這樣兩家才能和睦共處,興旺發達。

誠如這樣,“姑娘顧家(孃家、婆家),兩邊不發”便成了偽命題了!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農村老話:“姑娘顧家,兩邊不發”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因為婚姻是人生的大事,所以老一輩在結合自身戀愛、婚姻的過程中總結出許多通俗易懂的民俗諺語,以方便後世作為參考,指明他們的戀愛人生。“姑娘顧家,兩邊不發”就是這樣產生的。

其意思是嫁出去的人如果太照顧孃家,即使能做到兩邊都不得罪,最後也還是會落得個平平常常不發家的下場。那麼,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其實是有道理的。



  • 古時顧孃家容易引發家庭矛盾
古時人們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又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說法,還有“夫唱婦隨”的老一代傳統,這些俗語都指向一個意思——嫁出去的女人就要跟著夫家,不要再去照顧孃家。其實,這是古代女人社會低下,以及人們養兒防老觀念深入人心的說法下的產物。

嫁出去的女兒照顧孃家在古時候被人認為是對婦道的不遵從,會讓人覺得這個女人沒有做到令夫家滿意,讓鄰里在背後說閒話。



  • 姑娘顧家會使得精力分散
現在有“娶妻不娶扶弟魔,嫁人不嫁媽寶男”的說法,如果一個女人把自己太多的精力都放在孃家,比方說照顧自己的弟弟,給孃家花費太多金錢等等。這些都會使得夫家的經濟實力和發展能力下降,讓他們很難進一步發展。

我們這村子裡面就有幾個伏弟魔,不管夫家有什麼好東西,都會拿去給弟弟家裡。有的甚至丈夫手裡拿出十多萬給自己的弟弟買車,還美其名曰為自己丈夫漲人品、積累口碑。這樣的人最後還是落得個離婚的下場,因為沒有人願意為他人勞動一輩子。

此外,常常干預孃家的事情,會讓孃家人覺得你有一種越俎代庖的感覺。讓他們覺得你是認為他們沒有照顧好孃家,所以你才出手干預。最後也會導致自己和孃家的關係破裂。

  • 正確處理與孃家的關係
“嫁出去的女人潑出去的水”不適合現代,但事無鉅細、事必躬親的態度也不適合處理和孃家的關係。歸根到底,處理好和孃家關係的基礎就在於一個合適的範圍上。如日常的一些芝麻蒜皮的小事、孃家人際處理上等都可以不管不問。

而如果孃家有困難,或者雙親生病時,就應該及時出手相住。當然,如果孃家還有其他兄弟姊妹,則一定要處理好金錢關係。雖然不必做到親兄弟明算賬的態度,但至少應該做到雙方心裡都有數。

綜上,這其實也是人際處理中的一門學問。如果管的過重,則給人一種如美國強制干涉的態度;如事事不理,則又給人一種六親不認的感覺。所以,處理好與孃家的態度就要把握好之間的範圍,同時也需要顯示出自己對夫家的尊重。


愛茶者九號


中國的家文化深深融入到每一個人的血脈中,一個沒有家庭觀念的人是不受別人歡迎的。一個顧家的人才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但是農村卻有這樣一句老話,叫“姑娘顧家,兩邊不發”,好像又是在說不顧家才好,這又是從何說起呢?

這裡的姑娘不是指未出閣的大姑娘,而是指那些已經結婚的女孩子。她們結婚之後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以前是一個家,可以一心一意照顧,現在變成了兩個家,怎麼兼顧呢?這裡所說的兩個家分別是指孃家和婆家。

既然是嫁到了婆家,當然要把婆家當成自己的家了,況且在婆家,還有丈夫和孩子,必須要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可是孃家怎麼辦呢?父母生自己,養自己二十多年,難道就不管了嗎?

父母有困難,難道自己就不幫了嗎?這樣的話,自己就不怕背上不孝的罵名嗎?當然不能,於是,有些出嫁的女孩子就考慮兩頭兼顧。她們的心當然是好的,但是兩頭兼顧的後果就是兩頭都不發,而且有的時候兩頭都要受氣。

第一,兩邊兼顧在時間上會有衝突,如果是嫁到鄰村倒還無所謂,走路就可以打一個來回。如果是嫁到了鄰縣或者鄰市怎麼辦呢?回孃家一趟不可能一天就打一個來回,必須要在孃家住上三天五天。而婆家那邊也有很多事情等著她去做,農活耽誤不得,孩子需要照顧。

第二,兩邊兼顧在精力上不允許,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特別是農村女性,起早摸黑幹農活,幹家務,照顧老人和小孩,她哪還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顧其他人。第三,兩邊兼顧容易引起兩邊老人的不滿,婆家人會說,嫁到我家的媳婦“人在曹營心在漢”。

而孃家人則會說,女兒不孝呀,父母有難處,都不來幫一幫自己,白養了女兒這麼多年。唉!真的是要為難死出嫁的女兒了。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其實按照農村人的一貫思路,既然是嫁到男方家,那就要跟著婆家人一心一意過日子了。

孃家人自然有孃家人照顧,女兒就不要老是去想著了。畢竟農村人不可能就生一個女兒,一般情況下都有一到兩個兒子在身邊。作為出嫁女來說,將來是要終老於婆家的,所以首先是要把全部心思放到婆家身上。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婆家人也要適當大度一些,都是從做兒女走過來的,都要孝敬父母,兒媳婦有的時候想著孃家人,也是人之常情。只要不過分,那麼就不要強加阻攔。

如果以百分比來計算的話,對女兒來說,百分之七十的精力在婆家,百分之三十在孃家,應該是比較合適的。這樣兩邊兼顧,雖然不可能做到兩邊都發,但是起碼兩邊都能照應到,女兒這樣做,也已經是盡了自己最大努力了,兩邊都應該給予掌聲。

當然,現在生活好了,交通也發達了,人的思想觀念也發生巨大變化了,作為出嫁女來說,她有著更多便利的條件來兼顧孃家和婆家,這也是社會的進步吧。


小小嬴政


我是容姐,河北石家莊村裡人。在我們這裡,“姑娘顧家,兩邊不發”,的意思是如果姑娘結婚後太顧孃家,那公婆和丈夫是不太高興的。而且如果孃家有哥嫂,他們也會不太高興。為什麼有這樣的說法呢?現在容姐就來跟你仔細說說。


以前姑娘顧家,兩邊不發

  1. 太事多的姑娘,哥嫂不喜歡。 在以前“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一說。因此姑娘結婚後,就應該在婆家住的,而不是總是在孃家指手畫腳,說三道四,這樣做會讓哥嫂討厭的。雖然父母是喜歡姑娘經常回來的,可是畢竟已經娶了媳婦,所以他們也做不了多大的主了。
  2. 結婚後媳婦不顧家,丈夫和公婆不高興。 大家都知道,男人娶老婆就是為了過日子,現在娶一個不顧家,一門心思在孃家的媳婦,這不是有點“人在曹營心在漢的意思了嗎!這做丈夫和公婆能高興嗎?做丈夫和公婆不高興,那還不是總是吵吵鬧鬧的了嗎。

現在的姑娘顧家,兩邊不發

現在的現實生活中,因為男女平等了,而且公婆思想開明瞭很多,只要小夫妻高興,怎麼都成。所以公婆也就沒有那麼多想法了,在這種情況下,姑娘顧家也就成自然了。因為多半是獨生子女,因此姑娘的爸媽也需要女兒陪伴照顧。又因為公婆丈夫都深明大義,所以也就沒有公婆丈夫不高興的情況。

綜上所述,現在男女平等了,姑娘的爸媽和公婆一樣,都是爸媽,都需要陪伴照顧,所以這句老話已經不太試用了,只能說明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說法,有一個時代的活法,你們說是嗎?(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