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姑娘顾家,两边不发”是什么意思?有道理么?

响水大米


农村老话:“姑娘顾家,两边不发”是什么意思?有道理么?

“姑娘顾家,两边不发”意思就是说嫁出去的女儿,整天想着娘家的事情,操心娘家的事情,那么娘家和自己嫁到的家,两边都没有好的发展,都发不起来!

我觉得这个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句话放在现在不完全对!



为什么讲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嫁出去的女儿心里老想着娘家,本家对这种行为虽然不反对,但是心里多少都会不舒服,你嫁到了这个家里,却老想着另一个家里,这不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吗?有没有点吃里扒外的意思!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了过来,你就是本家人,作为本家人,你是不是应该关心关心本家事?一股脑心里只想回娘家,这样的态度就不对!

不为本家求发展,那么作为本家女主,我觉得这女主人做的不称职!每天吃住在本家,住在本家,心里装着确是娘家,身在曹营心在汉!这让老公怎么想!



再加上古代人俗话说嫁出门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意思就很明白了,娘家人也不愿意,嫁出去女儿老回娘家!这在以前是很不讨本家人喜欢的!所以才有走亲的说法!你经常回娘家,你老公在村里也没什么地位,会被人看不起!娶这样的儿媳妇等于是娶了一个累赘,一家人力不往一处使,就不会有前进的凝聚力!一盘散沙的家,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所以说,姑娘顾家,两边不发,本家脸面的都挂不住,还哪里来的发!



之所以说不完整,是因为嫁出门的女儿,不是说就不应该关心娘家,而是要有轻重之分!生活应该以本家为中心!有多余的时间精力,才去过问娘家事,娘家事应该由娘家人做主,作为嫁出去的女儿,应该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不要过多的插手娘家事!身在曹营就某曹事!这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道理!

所以说,姑娘顾家,两边不发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却不完全对,在现在,嫁出去的女儿市场还是要关心一下父母!但是一定要把我好尺度!轻重不分,就容易出现夫妻矛盾!

小菜说三农,分享农村事!同意小菜说三农的观点,帮忙点个赞!关注小菜说三农,了解更多农村、农民、农业知识!


奋斗小青年小明


秋菊姑娘聪明伶俐,模样又俊俏。这一年秋菊嫁给了邻村的退伍军人志富。可她的心里怎么也忘不了娘家的父母和没有结婚的弟弟。每天不论早晚,都要到娘家一趟。娘家的一切,大到亲戚邻居的婚丧嫁娶,小到娘家的猪鸭狗猫。她都和在娘家时一样关心。因为来回跑的太多,有时都忘了给志富做飯。志富就和她商量,怎么过好自家的日子。经过劝说秋菊来回跑的少了,但心里还是放不下娘家的大事小情。

那时土地刚承包不久,每家每戸都鼓捣着怎么过好日子。志富想走出去打工,顺便学一点本事和技术。回来自己也创业做老板。

志富在外边干了两年,积攒了一些本銭。准备在村里也搞一个加工企业。可是就在这时候秋菊的娘家兄弟娶媳妇遇到了问题。女方必须要若干彩礼,否则就不结婚。秋菊就和志富商量把本钱拿出来先让兄弟用。志富死活不愿意!但又抝不过秋菊的死缠。把本钱给了兄弟,企业只好緩缓再说。

等到志富再挣到本钱,愿来准备创办的企业已经错过了时机。再办其它企业吧,一时又看不准。一来二去还是给人家打工,日子也没有大的起色。秋菊的兄弟娶媳妇后,秋菊仍然来回走动。时间長了兄弟媳妇对秋菊就有了意见。父亲年岁大了,兄弟也对秋菊有了意见。以后的来往就越来越少了。


朱增林呀


姑娘出嫁后,掏空了自己的小家给娘家“输血”,娘家不自力更生自然坐吃山空,自己的小家也入不敷出,结果自然是“两边不发”。

有个朋友家就是这种情况。结果的时候,他父母给了媳妇将近二十万的彩礼,媳妇一分钱没留,都给了娘家父母。不过两人结婚后,生活质量也不错,因为朋友的父母还是会定时接济他们。

可是刚刚过了一年多,情况就变得糟糕了。朋友发现媳妇总是偷偷地给她父母和弟弟钱,开始的时候是几百几千,后来发展到上万。朋友不敢和父母说,可是经济上却越来越困难,说可媳妇几次,不但没效果还差点打起来。

媳妇每次都很激动:父母养了我这么大,现在弟弟刚毕业没工作,我给他们点钱怎么了?

朋友被媳妇怼的一愣一愣的,想着等小舅子找到工作有了收入就好了。结果小舅子确实找到了工作,不过媳妇的钱还是依旧不停地往娘家拿。朋友最后忍无可忍,和媳妇大吵了一次,用他的话说就是“这日子没法过了”,媳妇的态度也依旧如故:我就这样,你要是接受我,就得接受我的做法!

朋友的父母很快也看出端倪了,不过为了儿子的家庭和谐,他们依旧不断地接济儿子!有一次朋友喝多了和几个哥们儿说:看着自己父母省吃俭用的攒钱,最后都让媳妇拿走了,心里感觉很对不起父母!

不过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就结束了,因为他小舅子要结婚了!

媳妇问他:弟弟结婚咱们拿多少钱啊?朋友考虑家里也没什么存款,但毕竟是小舅子结婚这样的大事,咬咬牙说:咱们凑一凑拿两万吧!媳妇当时就怒了:你也好意思说出口,我弟弟结婚咱们就拿两万块钱?

朋友当时就懵了,想多拿家里也没有啊,就是这两万,也得找父母想办法呢!结果媳妇接下去说的话让他彻底失望了:咱们没钱,可以先向你父母借十万呗,我弟弟新房的房款还差不少呢!

朋友当时什么也没说,事情明摆着,这个所谓的借,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他觉得真的没有任何话想说了,心里一片绝望。不仅仅是以前和现在的事情让他绝望,他更失去了今后生活的希望。

媳妇眼里只有她的父母和弟弟,根本没有他们这个小家,这样的生活让他窒息!

媳妇还在催他向父母开口要钱的时候,他很平静地向媳妇提出了离婚。他媳妇也是个干脆人,二话没说直接开出了条件:房产分一半。要知道,这个房子可是朋友的父母全款买的啊!

两人很快就办好了手续分道扬镳!

朋友接受了这次婚姻的失败,曾经一度很消沉,后来通过别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媳妇,是个很能过日子的女人,平时也很节俭,两人生活很幸福,孩子已经快上小学了!

不知道他那位前妻的生活如何了,也从来没听他提起过!


李飞叨


姑娘顾家,在我们这里是说已经出嫁的女儿顾娘家,就是老想着娘家,老为娘家跑腿办事。姐姐这个周末两天就是作为出嫁的女儿,天天跑娘家了!现在累瘫在沙发上直打盹了!

母亲的牙疼,以前上过一些假牙,现在手动一下,就摇摇晃晃,根本不能咬东西了!上周五的时候,母亲就打电话约了我,让这两天打对时间,陪她看看牙!

姐姐知道这看牙的事可不是一趟两趟就能办了的,心里面已经做好了准备,来回折腾吧!村里面没有牙医,需要到县城里来看,可是我家住楼上,又没有电梯。母亲换过膝关节,上个楼梯腿疼难忍,所以我选择往返农村来回接送。

两天跑了六趟,陪母亲检查,消炎,拔牙,咬模子,出钱,吃饭......母亲只生下我一个闺女,其他几个小子都在各自忙事。我们俩没有因为这件事情打扰他们。

记得从前的时候,奶奶总抱怨母亲顾娘家,经常为舅舅们的事动脑筋、花钱又跑腿儿什么的,说就是个败家娘们儿!“姑娘顾家,两边不发!我儿子挣的钱,都让娘家人祸祸了,这两家人都过得紧巴巴的。”另一方面,奶奶重男轻女,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说我是个女孩子,将来嫁人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可不要在我身上花什么钱!

我就感觉这出嫁的女儿好难做人!娘家这边难舍的血缘亲情,只有默默奉献的份。而婆家这边才是真正自己的家,自己的老公孩子更离不开自己的无私投入。回忆起这些年婆家娘家来回折腾,特别是前些年孩子正在上中学需要人照顾,而父亲又瘫在那里,时时处处需要操心,自己一天天来回好几趟的折腾,真是两边都顾不好!却把自己累的够呛!

说到这里,“姑娘顾家,两边不发”的道理也就非常明了了!旧社会,出嫁的女儿就是婆家的人了,管好婆家的事就足够了,娘家也不指望,自己不用来回折腾。现在新社会了,男女一样有条件孝顺父母了,却把女人自己累坏了!这就是姐姐对这句话最大的感受和感叹!

你们觉得呢?


表里乡村


看到这个问题,深有感触。

一些特殊的原因有时出嫁的姑娘很有可能是照顾姑娘家比婆家多了一些。

直面的理解就是姑娘如果一直顾着娘家,两家的光景都不会太好了。

就拿我自己来说,家里姊妹三个,没有兄弟,老爸总感觉生活中缺少了什么东西,作为长女的我老爸认为我是有出息的孩子,前好多年在乡政府上班,有了好的小麦种子,玉米种子,我都会在播种的季节给老爸买回去,当然肯定收成不错,老爸逢人便说女儿给我买的种子。虽然也花不了多少钱,总算让老人看到有女儿也不差人的感觉。偶尔给妹妹的小孩买点衣服,但都是星星点点,因为个人的光景也要过,婆家本来就不是富裕家庭,也不可能因为这一点影响了婆家的生活。

老话归老话,但我感觉有一层意思是让两口子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了,既然嫁出去了,就和婆家成了一家人,在照顾好自己一家人的生活的前提下,如果娘家的父母确实有困难也必须尽心尽力,只有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才有能力去照顾别人,就是所谓的娘家,其实父母再难都不会轻易开口去给子女添麻烦的。

一些老话还是有道理的,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夫妻双方要齐心协力做好自己才有可能两家都兼顾好。


黄晓红果果


大家庭就不说啦,小家庭是挨不起,比如娘家只借不还男人知道还罢了,不知道的大于明的,这个家,两口好,男人装不知道,还能过下去是一家人。如一闹明人财两空。就是很好的两口,也过的不昨样。有个真实事情,我邻家,九一年盖了四间土房,嫌地方交通不便,以后有好地方才盖楼房。九八年前就没帐了开始存款,九九年妻弟结婚借了一千元,未还,也不提过。0三年丈母娘有病又借了三千五,其中三千是借下別人给的,因供两娃读书也赞不下多少钱,不争人就算好光景。后来女儿去广州打工,总想盖新房,媳妇说你这穷的还能盖起楼房,今辈子,我手里看你不行了。0六年闹离婚未离,这下才难过了,几年以后把娃在广州争的钱都掌握着,带家里的一切,看似过着日子,跑到本村另一家,把别人害的过不成三年后,人家妻子也离了。一二年自己把户口开走了。后来男人把女儿没要啥出嫁,带儿读书。在清理衣服时,发现0四年一个贷款契约4000元都还了。才知到这些钱还是用他挣的钱还的,写着男人有病贷的款。后悔当初没离婚。你说这家光景咋过呀。谁知,人家当没事还夸她妻子有人要哩,是妻子的选择不是别人强迫。和他丈人家保持着能认得人的关系,就是从户口开走后不上门了。必定有二十二年婚龄,别的亲戚向着他,都还见面说话,该叫啥的还叫啥。男人不倒光景就倒不了,后来和儿子盖了两层楼,买了车。不是媳妇拐光景,楼房住的早。


党书学


"农村人喜欢把对人生经验的总结浓缩成一句句老话,经口口传诵,把它们当作至理名言流传下来,后人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颇有道理,对现代社会的人仍有启发。那么农村老话:“姑娘顾家,两边不发”是什么意思?有道理么?

“姑娘顾家,两边不发”意思:

“姑娘顾家,两边不发”中“顾”指照顾,关怀。“发”指发展,发达,兴旺。通俗点讲意思是嫁出去的女儿喜欢照顾娘家,那么娘家婆家两边都不发达,不兴旺。

对于婆家来说,一个嫁进家门的儿媳,她已是儿子的妻子,是公婆的儿媳,为子女的母亲,做事情也要兼顾自己的多重身份,不能只一味的顾着娘家,做护(兄)弟狂魔,到时影响到夫妻关系,家庭和谐,得不偿失。

前不久,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嫁出去的姑娘描述她家情况:老公家有五套房子,我让老公送一套给我弟弟做婚房,他不但不肯,还说我弟弟不争气,我认为老公太小气,我们俩人收入高,三五年能挣到一套房,能帮我弟一下,老公总说让我弟弟自己去想办法,可我弟弟做什么亏什么,我想让他过得好一些,等他结婚以后或许有了老婆,有了家便会好起来,现在老公不肯帮他,我在慢慢攒钱,准备用我挣的钱,替弟弟先交首付,买下房让他们先结婚,这样老公还有些抱怨,弄得我好烦躁,觉得老公和我已经不是一条心了,我的家是不是快散了?

后面的跟帖一边倒的骂她护弟狂魔。有人说老公家的房子再多也是婚前财产,是老公家人打拼出来的,不是捡来的,他们没有义务送你弟弟一套房子。

现在你结婚了,你自己挣钱送弟弟房子也要征求老公的同意才行,因为这是夫妻共同财产。

有书君觉得这个案例正好告诉已出嫁的姑娘不要一味地顾着原生家庭,这会影响自己刚走上正轨的小家庭。

都说家和万事兴。老公家有金山银山,你一个劲儿往娘家搬,既影响夫妻间的感情,也让老公在这个家中难以做人,最终会导致整个家庭不和睦,一个有实力的家庭,内部矛盾重重,外人就有可趁之机,分化瓦解,企业公司都有可能造成巨大损失。

何况有的家庭自己还捉襟见肘,你从中拿出一部分支援了娘家,这婆家自然受到影响,拆东墙补西墙,实不可取。

当然,有时姑娘顾家并不仅仅是钱财的支持,还可能是经常往娘家跑,掺和家中的大事小事,从而没有时间照顾子女,陪伴丈夫,关照公婆,惹得婆家人怨气冲天,难免互相指责、伤害,从而会影响婆家的兴旺发达。

从娘家来说,姑娘顾家看起来对娘家照顾支持帮助,只有让娘家越来越好,越来越兴旺才对,殊不知,嫁出去的女儿护兄(弟),往往会让兄(弟)感觉到可以不劳而获,可以坐等姐(妹)的帮助照顾,从而自己没了责任感,没了积极的人生态度,总想坐享其成,最终只能害了他。

有书君有个同事,属于农村里出来的女生,自己能力强,又热心,父母年纪大了之后,她家的事儿她都大包大揽。

甚至哥嫂家牙签、抽纸她都有时会买了送去,每次她回去总是大包小包,哥嫂见了满脸笑,久而久之,哥嫂形成了依赖性,觉得她回去带东西给他们是天经地义的事。

后来,她在城里买了房,月供很高,再没多少钱接济哥嫂,哥嫂见了一脸不高兴,好像欠了他们的似的。只要一回娘家,总是听到哥嫂挤兑自己,甚至把气撒到父母身上,你说这样的家能兴旺起来吗?

另一方面,嫁出去的女儿总是大事小事都掺和,会让兄长、嫂子,弟弟、弟媳觉得在家中没有自主权,心里也会觉得不自在,产生矛盾在所难免,很可能出力不讨好,反遭兄嫂,弟弟弟媳的怨怼,家庭和睦未免受到影响,也不利于娘家的安定团结,最终也影响娘家的兴旺发达!

有书君有个远房表姐,爸爸妈妈是老老实实的农民,因为她是家中的老大,又读了大学参加了工作,家里的大事小情她全部包揽了,弟弟和别人打群架,她要求私下和解,把自己辛苦挣的工资钱付给对方,把弟弟救了出来。她把自己的小家闹得鸡犬不宁,婆婆说她只顾娘家,连自己儿子的奶粉钱都用来接济他那小混混似的弟弟了,老公也不理解她,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家庭面临解体的边缘。

那她那个弟弟真不是个省油的灯,前不久又因为跟别人抢女朋友,把别人刺成了重伤,至今还昏迷不醒,这要是成了植物人,那可是个无底洞,像表姐这样,如果还要去顾娘家,那他的自己的家也毁了,而娘家也好不到哪去。这还真应验这句老话:“姑娘顾家,两边不发。”

从上面的案例来看,农村老话:“姑娘顾家,两边不发”是有一定道理的。

姑娘顾家,本意是为了孝顺双亲,支持帮助家中兄弟姐妹,但有时候却是好心办了坏事,倒连娘家人也没得到实惠,反而助长了他们的懒散风气,事与愿违。

而在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家庭中,如果姑娘一味地顾着娘家,造成的矛盾会更多,例如过年是去娘家还是婆家都闹得两个原生家庭矛盾重重。

化解“姑娘顾家,两边不发”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姑娘顾两家,两边都会发。现在的姑娘蕙质兰心,有经济条件的把亲生父母和公婆安置在同一小区,小两口周末可以同时把两家集中到一块,共享天伦之乐。如果两家生活习惯不同,还可以周六上娘家小聚,周末上婆家小聚,两边兼顾,生活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条件不够好的,过年时,把四老接至家中一起过,平时,两边兼顾,聪慧的儿媳往往顾婆家比娘家多一些,亲生父母是更能理解女儿的苦心的,这样两家才能和睦共处,兴旺发达。

诚如这样,“姑娘顾家(娘家、婆家),两边不发”便成了伪命题了!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农村老话:“姑娘顾家,两边不发”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因为婚姻是人生的大事,所以老一辈在结合自身恋爱、婚姻的过程中总结出许多通俗易懂的民俗谚语,以方便后世作为参考,指明他们的恋爱人生。“姑娘顾家,两边不发”就是这样产生的。

其意思是嫁出去的人如果太照顾娘家,即使能做到两边都不得罪,最后也还是会落得个平平常常不发家的下场。那么,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呢?其实是有道理的。



  • 古时顾娘家容易引发家庭矛盾
古时人们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又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说法,还有“夫唱妇随”的老一代传统,这些俗语都指向一个意思——嫁出去的女人就要跟着夫家,不要再去照顾娘家。其实,这是古代女人社会低下,以及人们养儿防老观念深入人心的说法下的产物。

嫁出去的女儿照顾娘家在古时候被人认为是对妇道的不遵从,会让人觉得这个女人没有做到令夫家满意,让邻里在背后说闲话。



  • 姑娘顾家会使得精力分散
现在有“娶妻不娶扶弟魔,嫁人不嫁妈宝男”的说法,如果一个女人把自己太多的精力都放在娘家,比方说照顾自己的弟弟,给娘家花费太多金钱等等。这些都会使得夫家的经济实力和发展能力下降,让他们很难进一步发展。

我们这村子里面就有几个伏弟魔,不管夫家有什么好东西,都会拿去给弟弟家里。有的甚至丈夫手里拿出十多万给自己的弟弟买车,还美其名曰为自己丈夫涨人品、积累口碑。这样的人最后还是落得个离婚的下场,因为没有人愿意为他人劳动一辈子。

此外,常常干预娘家的事情,会让娘家人觉得你有一种越俎代庖的感觉。让他们觉得你是认为他们没有照顾好娘家,所以你才出手干预。最后也会导致自己和娘家的关系破裂。

  • 正确处理与娘家的关系
“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不适合现代,但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态度也不适合处理和娘家的关系。归根到底,处理好和娘家关系的基础就在于一个合适的范围上。如日常的一些芝麻蒜皮的小事、娘家人际处理上等都可以不管不问。

而如果娘家有困难,或者双亲生病时,就应该及时出手相住。当然,如果娘家还有其他兄弟姊妹,则一定要处理好金钱关系。虽然不必做到亲兄弟明算账的态度,但至少应该做到双方心里都有数。

综上,这其实也是人际处理中的一门学问。如果管的过重,则给人一种如美国强制干涉的态度;如事事不理,则又给人一种六亲不认的感觉。所以,处理好与娘家的态度就要把握好之间的范围,同时也需要显示出自己对夫家的尊重。


爱茶者九号


中国的家文化深深融入到每一个人的血脉中,一个没有家庭观念的人是不受别人欢迎的。一个顾家的人才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但是农村却有这样一句老话,叫“姑娘顾家,两边不发”,好像又是在说不顾家才好,这又是从何说起呢?

这里的姑娘不是指未出阁的大姑娘,而是指那些已经结婚的女孩子。她们结婚之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以前是一个家,可以一心一意照顾,现在变成了两个家,怎么兼顾呢?这里所说的两个家分别是指娘家和婆家。

既然是嫁到了婆家,当然要把婆家当成自己的家了,况且在婆家,还有丈夫和孩子,必须要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可是娘家怎么办呢?父母生自己,养自己二十多年,难道就不管了吗?

父母有困难,难道自己就不帮了吗?这样的话,自己就不怕背上不孝的骂名吗?当然不能,于是,有些出嫁的女孩子就考虑两头兼顾。她们的心当然是好的,但是两头兼顾的后果就是两头都不发,而且有的时候两头都要受气。

第一,两边兼顾在时间上会有冲突,如果是嫁到邻村倒还无所谓,走路就可以打一个来回。如果是嫁到了邻县或者邻市怎么办呢?回娘家一趟不可能一天就打一个来回,必须要在娘家住上三天五天。而婆家那边也有很多事情等着她去做,农活耽误不得,孩子需要照顾。

第二,两边兼顾在精力上不允许,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特别是农村女性,起早摸黑干农活,干家务,照顾老人和小孩,她哪还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顾其他人。第三,两边兼顾容易引起两边老人的不满,婆家人会说,嫁到我家的媳妇“人在曹营心在汉”。

而娘家人则会说,女儿不孝呀,父母有难处,都不来帮一帮自己,白养了女儿这么多年。唉!真的是要为难死出嫁的女儿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按照农村人的一贯思路,既然是嫁到男方家,那就要跟着婆家人一心一意过日子了。

娘家人自然有娘家人照顾,女儿就不要老是去想着了。毕竟农村人不可能就生一个女儿,一般情况下都有一到两个儿子在身边。作为出嫁女来说,将来是要终老于婆家的,所以首先是要把全部心思放到婆家身上。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婆家人也要适当大度一些,都是从做儿女走过来的,都要孝敬父母,儿媳妇有的时候想着娘家人,也是人之常情。只要不过分,那么就不要强加阻拦。

如果以百分比来计算的话,对女儿来说,百分之七十的精力在婆家,百分之三十在娘家,应该是比较合适的。这样两边兼顾,虽然不可能做到两边都发,但是起码两边都能照应到,女儿这样做,也已经是尽了自己最大努力了,两边都应该给予掌声。

当然,现在生活好了,交通也发达了,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巨大变化了,作为出嫁女来说,她有着更多便利的条件来兼顾娘家和婆家,这也是社会的进步吧。


小小嬴政


我是容姐,河北石家庄村里人。在我们这里,“姑娘顾家,两边不发”,的意思是如果姑娘结婚后太顾娘家,那公婆和丈夫是不太高兴的。而且如果娘家有哥嫂,他们也会不太高兴。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呢?现在容姐就来跟你仔细说说。


以前姑娘顾家,两边不发

  1. 太事多的姑娘,哥嫂不喜欢。 在以前“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一说。因此姑娘结婚后,就应该在婆家住的,而不是总是在娘家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这样做会让哥嫂讨厌的。虽然父母是喜欢姑娘经常回来的,可是毕竟已经娶了媳妇,所以他们也做不了多大的主了。
  2. 结婚后媳妇不顾家,丈夫和公婆不高兴。 大家都知道,男人娶老婆就是为了过日子,现在娶一个不顾家,一门心思在娘家的媳妇,这不是有点“人在曹营心在汉的意思了吗!这做丈夫和公婆能高兴吗?做丈夫和公婆不高兴,那还不是总是吵吵闹闹的了吗。

现在的姑娘顾家,两边不发

现在的现实生活中,因为男女平等了,而且公婆思想开明了很多,只要小夫妻高兴,怎么都成。所以公婆也就没有那么多想法了,在这种情况下,姑娘顾家也就成自然了。因为多半是独生子女,因此姑娘的爸妈也需要女儿陪伴照顾。又因为公婆丈夫都深明大义,所以也就没有公婆丈夫不高兴的情况。

综上所述,现在男女平等了,姑娘的爸妈和公婆一样,都是爸妈,都需要陪伴照顾,所以这句老话已经不太试用了,只能说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说法,有一个时代的活法,你们说是吗?(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