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甲午戰爭,清軍有很大的優勢,連《泰晤時報》都看好清朝,為何清政府還是失敗了?

小姐姐說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甲午戰爭滿清沒有優勢可言,只有表面上數量的龐大,但都是虛的。

用魯迅的話來說:一頭豬就算再肥,也是被人吃。

以滿清最強大的海軍北洋水師為例。

北洋水師是滿清耗費巨資建立,是滿清最先進、最強大、最訓練有素的軍隊。

北洋水師也是和日軍差距最小的部隊,現代化程度非常接近。

開戰之前,西方很多軍事觀察家認為,北洋水師實力佔優。

為啥?很簡單,北洋水師有2艘鐵甲艦(戰列艦的前身),而聯合艦隊沒有。

可惜,實際上聯合艦隊遠比北洋水師強大。

為啥?

打仗不是單純比某樣武器就行的,而是體系的對抗。

當時北洋水師相比聯合艦隊,其實只有鐵甲艦這一個優勢,其餘各方面都不是對手。

而鐵甲艦來說,也就是防禦力一點有優勢,火力、航速等等也都是很大劣勢。

除了2艘鐵甲艦以外,其餘北洋水師的軍艦都不是聯合艦隊主力艦的對手。

就火力來說,北洋水師只有破爛的廣丙艦有3門先進的速射炮,其餘都是老舊的慢速跑(架退式),2.5分鐘才能射出1發炮彈。

而聯合艦隊呢?他們敏銳的看到先進速射炮的優勢,全部換裝,總數高達71門。

以120毫米速射炮為例,1分鐘可以發射5發。

實戰中,日軍炮彈投射量是北洋水師的20倍(也就是說北洋水師開炮1次,對方開炮20次)。

這主要是北洋水師的軍艦除了2艘鐵甲艦以外,一旦遭遇120和152毫米中口徑速射炮的打擊後,立即就會重創。

比如僅次於鐵甲艦的經遠號和來遠號,都是所謂的裝甲巡洋艦,具有還不錯的裝甲防禦能力,艦體裝甲板厚達70多毫米,炮塔裝甲更是200多毫米。即便這樣,也擋不住敵人速射炮的炮擊。經遠號被擊沉,來遠號被重創。其中來遠號沒有被擊沉,也屬於運氣好,全艦中彈225發,上層甲板及軍官艙木製部分全部燒光,甲板盡毀,鋼樑暴露鋼鐵變形,整艘軍艦隻剩下骨架。

這樣打仗,武器裝備差別這麼大,還能不輸嗎?

最終北洋水師被擊沉5艦軍艦,其餘都是重傷,而聯合艦隊沒有1艘沉沒,重傷的也不多。

就算是最強悍的鐵甲艦定遠和致遠號,雖然日軍120和152毫米難以擊穿主裝甲,但也絕對能夠重創它們,讓他們失去有效的作戰能力。

此戰中,定遠和致遠號雖沒有沉沒,但也被日軍打的重傷,分別中彈一二百發。

可以看到,即便是滿清最強的最現代化的北洋水師,相比聯合艦隊尚且如此,其他陸軍就可想而知了。

就陸軍相比,戰鬥力尚且不談,日軍的兵力都不比清軍要少。

日軍參加的部隊都是主力正規軍,有17.8萬人,裝備統一,訓練有素,中高級軍官都受過西方的教育、素質很高。

而清軍的陸軍五花八門,屬於各派系,中高級軍官識字的沒幾個,更別說受過西方軍事訓練了,參戰的總兵力大約是20萬。

然而,這20萬清軍是分批陸續投入戰場的,實戰中日軍反而有兵力優勢。

以第一次大戰平壤戰役為例,日軍有1萬6000人,清軍只有1萬5000人。

第二次大戰鴨綠江江防之戰,日軍3萬兵力,清軍勉強拼湊也只有3萬人。

本來人口有優勢,卻無法轉換為兵力優勢,單兵戰鬥力也不如敵人,這還打什麼仗!

必敗了。


薩沙


一場大戰的勝負主要處決於幾個方面:

1,軍隊數量和軍事裝備狀況。

清軍人數多於日軍丶軍事裝備優於日軍。

2,軍隊戰鬥毅志丶軍隊紀律性丶軍人的素質。

在這些方面,清軍明顯不如日軍。

3,對戰爭信息的掌握。

清軍對日軍瞭解不多,而日軍卻從方方面面劇透了清朝的北洋艦隊。

4,對戰爭的準備。

清軍並沒打算與日軍打仗,北洋艦隊的任務只是從海上運兵去朝鮮,幫朝鮮維護治安。而日軍則在準備不宣而戰的發動偷襲。

5,對戰爭局勢的掌控力。

有鑑於日軍蓄謀已久,而且計算好了地點,設計好了方案,準備偷襲承擔運輸任務和巡航任務的北洋艦隊,所以戰爭局勢一直在日軍的掌控之中。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日軍蓄謀已久,打了一場精心策劃的偷襲戰。而清朝則在日軍不宣而戰的偷襲之下,被動的打了一場無準備的戰爭。因此清朝註定戰敗。

英國《泰晤士報》的評論員,不懂戰爭,只看表面數據,因而判斷失誤!

日軍自甲午海戰後,又如法炮製,利用詳盡的情報,採用不宣而戰的偷襲,在旅順滅掉了沙俄遠東艦隊丶發動九一八事件丶七七蘆溝橋事件、偷襲珍珠港……,可謂戰果豐碩!

時至今日,戰略武器,大行其道,偷襲仍然有效,但是面對核大國時,日本若不宣而戰,所造成的後果,日本承擔不起!因此日本人永遠無法收回俄國佔領的北方四島!


鬼影147951010


據說甲午戰爭,清軍有很大的優勢,連《泰晤時報》都看好清朝,為何清政府還是失敗了?

在其他國家的眼中,甲午戰爭是中日開展的第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的前夕,大清陸軍的兵力已經達到了96萬,而日軍僅有24萬,這等於是清軍和日軍大約是4:1的比例。日軍這邊在戰前是派出了32艘軍艦,24艘魚雷艇,達到的總排水量是72000噸。北洋水師這邊派出的是25艘艦艇,所以從軍事武力上來看,日軍要更勝一籌。至於那些所謂的清軍有優勢,是因為看到了清王朝的撥款數量超過日本,派遣兵力超過日本。但若真正來分析其原因,就會發現清軍是處於劣勢地位的,那清政府最後當然就會失敗。我們下面來分析一下原因。



原因一,過分自信導致準備不足。由於在當時,中國已經引進了不少先進武器,使得軍事實力有所增強。但這就讓大清對自己有一種過分自信,他們認為現在的軍事力量已經相當厲害,再加上他們派出了這麼多的兵力,碾壓日本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那就是因為這份自信,使得他們低估了日本的實力,最後反而被日本碾壓了。

原因二,老佛爺慶典將近,她比較主張議和。她這個人已經奢靡慣了,在甲午戰爭發生之時,也是接近她的六十大壽之時。在那時候,她的心思都在舉辦大壽的上面,根本就不想要打仗。而李鴻章也不想派自己的水師出去,怕到時候消弱自己的勢力,因此他們一直都在主張談判。但那時中日談判失敗,又迫於朝中壓力,李鴻章這才在光緒帝的要求下出兵。打得心不甘情不願,那自然士氣就會低落,如此一來,怎麼可能打得了勝仗呢?



原因三,朝中的統治就出問題。那時候的清王朝內部,已經開始出現嚴重的問題,朝中大臣人心不齊,各有各的心思,大家的心都如同散沙一般,後方都做政不穩,前線當然就打不好仗。再加上平日裡北洋水師本就缺乏訓練,打仗之時,指揮官的指揮能力不行,下面作戰人員的服從力又不行,最後打起仗來就變得慌亂不堪。但越打不好仗,心就越急,最後反覆產生消極情緒,這些思想在作戰中是大忌諱。



原因四,一心只想外交,延誤了軍機。因為慈禧這一派一直都在主張議和,因此他們的心思都一直想著外交,而並不想著打仗。即使兩軍在作戰,他們也認為這場戰爭會很快結束,只要議和成功,他們就能收兵回家。抱著這樣的心態,使得他們在作戰之時,並沒有認真的研究戰略,導致戰機都被延誤了。反觀日本那一方面,不僅派了間諜過來,還一心一意的和中軍作戰。一方抱著懶散態度,一方抱著認真謹慎的態度,哪一方能夠獲勝,這已經很明顯了。

所以綜上來看,表面上清軍的實力應該強於日軍,按照常理,清軍獲勝的可能性很高。但實際上,這場作戰中,清軍內部就出了問題,他們並沒有向著一處使力,這就導致好好的優勢也補不了劣勢,最後會失敗,也是無法避免的結果。


紫禁公子


這個甲午戰爭時期,連《泰晤士報》都看好清朝,可能是由於英國人乃至整個歐美帝國主義列強都挺看好當時的大清朝,畢竟中國不管是在歷史上、地域文化以及綜合實力上在東亞都是數一數二的強國,不僅地大物博連中國的文化都影響了周邊小國數百年之久。

而日本正是那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一員,同一時期中國在遭受了兩次鴉片戰爭之後,遂即便展開了封建統治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而日本也在黑船事件的數年後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衝擊下進行了明治維新的改革運動。


畢竟,當時的中國雖已遭受歐美列強侵略多年,但瘦死的駱駝總歸比馬大吧,搞了這麼多年的洋務運動和建設了曾經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自然而然地,歐美列強就認為甲午戰爭清軍必勝日本,但事實相反,清軍在甲午戰爭中與日軍相比,根本毫無優勢可言。


為何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會失敗?

清政府頑固堅守封建主義舊制度、昏庸腐敗是甲午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

在這場反侵略戰爭中,清政府至始至終都堅持著封建集權的政治制度,堅持閉關自守的政治思想,堅持軍隊只是為了鞏固維護清帝國封建制度極權的產物,這也意味著北洋海軍的建設運用必然處處受到封建舊制度的制約。

其次,在戰爭前夕,昏庸腐敗的清政府更是為了太后的六十大壽,置外患日亟、敵兵與境於不顧,大肆籌備慈禧的六十慶典,動用原本用於海軍建設的鉅款修頤和園、京城的南海、中海、北海的修建工程,這樣的清政府簡直是愚昧腐朽。

清政府為什麼會敗,這是原因其一。

劃疆而守、分洋建軍

眾所周知,晚清時期建設的幾支海軍在軍事體制上並沒有形成統一的體制編制,這幾支艦隊並不是由一個統一的海軍部組織來指揮的,而是分別由直隸總督、兩江總督、閩浙總督與兩廣總督統管,這四支海軍艦隊,北洋水師、南洋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是形成了各自為政的局面。

不僅四支艦隊之間難以得到統一管轄,就連各個艦隊內部也難以統一指揮調度,而且還產生了新軍種與舊軍種之間的矛盾,新式艦船與老式艦船的交叉混編。雖然也從外國進口了各式新式軍艦,但整個清朝海軍內部的編制可謂“新舊陳雜”,編制仍是舊軍制的翻版。


晚清政府雖然斥巨資建立了一支規模可觀、裝備先進的近代化北洋艦隊,但這支艦隊在清政府中體西用、重器輕制的結果下,充其量上只不過是一支“鐵甲水師”。

為什麼戰時的日本艦隊要稱“聯合艦隊”?因為這是日本在戰前將國內的“常備艦隊”與“西海艦隊”組織合併成“聯合艦隊”,目的就是為了擊敗北洋水師。雖然清政府在1885年10月建立了海軍衙門,但實質上並未成為海軍領導指揮的中樞,清廷也不能對各艦隊實行統一調度,其海軍的整體實力優勢也根本無法發揮出來。

僵化的封建政治軍事體制,這是清政府會敗的原因之二。


武器裝備倚重外購必然難以自給自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先進可靠的武器是打贏戰爭的物質基礎,清政府為什麼會敗的第三個原因,就是隻注重引進國外先進艦船而忽視相關技術,只注重外購而忽視自造。

1866-1867年間,中國先後創設了江南製造總局和福州船政局,高薪聘請外國工程人員前往指導,試圖自行建造新式艦船和槍炮。但由於後期中法戰爭的爆發以及朝廷對主要的機器製造局經費的銳減,這些機器局、船政局造出來的艦船和槍炮、彈藥,大都質量不過關,也談不上自主創新。



整個甲午海戰參戰中的軍艦,僅僅只有北洋的“平遠”、“操江”,廣東的“廣乙”、“廣丙”、“廣甲”為國產自造,其餘的均由英德兩國生產。再反觀日本,在斥巨資購買西方戰艦的同時,還十分注重引進先進技術為發展本國造船工業,例如“三景艦”中的“橋立”號就是在日本橫須賀造船部所製造的。買和造相結合,相輔相成,在甲午開戰前,日本海軍的整體實力就已經迅速趕超北洋艦隊。


清政為什麼會敗,武器裝備倚重進口,這是原因三。

海洋意識淡薄、海權觀念落後

明末清初,正當歐洲殖民者紛紛東湧之時;中國統治者的思想則被深深的禁錮在了陸主海從的思想上,只見陸地不見海。海禁政策的實行,也迫使人們的海洋觀念十分淡泊。

而晚清政府對於奪取制海權的重要意義缺乏深刻認識,固守著“以陸制海”、“陸主海從”的思想,把海權弱化為海防的思想,而斥巨資建立的北洋艦隊僅僅是為了清政府拱衛京畿地區安危的產物,用北洋大臣李鴻章的話來說,就是“我之造船本無馳騁域外之意,不過是以守疆土保和局而已”。


再反觀日本,到甲午戰爭前夕,在日本海軍軍部和內閣中,對海權問題早已有了充分的認識,從其所模擬的甲午戰爭作戰計劃來看,完全是圍繞黃海、渤海制海權而攻擊北洋艦隊所進行的。

海洋意識淡薄,“海權”化“海防”是清政府在這場戰爭的失敗原因之四。




能力有限,多有疏漏,煩請糾正。


宇澤歷史


在甲午戰爭之前,清政府北洋艦隊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九大的海上艦隊。早期的北洋艦隊的確對日本有很多優勢,不過後來軍費縮減嚴重,加上腐敗和軍備物資不足。尤其是艦隊的彈藥短缺,直接影響了北洋艦隊的作戰能力。如果,清政府能多投入一些軍費到北洋艦隊,情況估計就大不一樣了。不過,甲午中日戰爭後,清政府向日本賠了2億兩白銀,可見當時的清政府也不窮。

我們暫且不說軍費,其實當時清政府在人口上面有很大的優勢,且日本離中國又遠補很困難,在甲午戰爭當中損失也非常大。如果,清政府繼續打下去,絕對可以把當時的日本拖垮,但是慈禧向日本媾和,這個決定直接決定了中國後來的命運。日軍在甲午戰爭當中,開戰的前8個月接連取勝,但是傷亡減員達到了3萬多人,且軍隊的疾病氾濫。國內的人力、物力、財力消耗殆盡。當時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也承認:“日本國內海陸軍備空虛,由於戰鬥減員,軍需已經相當缺乏。”所以,日本當時希望早日議和,並逼迫清政府賠款,以充當軍費。

慈禧太后打算簽訂《馬關條約》的時候,清軍大多數將領都很反對。當時清軍一些將領已經看到日軍已經疲憊,認為日本大不了持久戰。當時統帥山海關外諸軍的劉坤義曾提出意見,日本長途跋涉,懸師遠鬥,不能久留,力盡勢窮。如果能持久戰鬥,很快就能將日本拖垮,也就是戰鬥是最好的辦法。連鎮守遼東的將領認為,如果能長期僵持下去,不過三年,日軍必死傷殆盡。還有山東前線最高軍政長官李秉衡,甚至提出,如果把拱手送給日本的2億白銀用來養兵,中國肯定自強,並表示自願與日本血戰到底。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但是慈禧真正的印證了梁啟超說過的那句話:“寧贈外邦,不予家奴”。清朝要是能打得過日本,那就奇怪了。

慈禧不顧反對,與日本媾和,簽訂《馬關條約》。其實,當時的李鴻章也很無奈,畢竟作為臣子,不答應也沒有辦法。所以,被迫前往日本,揹負一生罵名。其實,真正的禍首是慈禧太后。沒有慈禧點頭,在當時的清政府沒人敢這麼做。當時的光緒雖然是主戰派,但是失敗後他也覺得很恥辱,《馬關條約》也拒絕簽字。所以慈禧老太婆,要負主要責任,對日本賠償2億白銀,增強了他們的戰鬥力。日本後來侵華,就是用這筆賠款,培養了一批軍國主義分子,踩在中國的領土上,濫殺無辜。假如,慈禧真的把哪些賠款用到軍費上面,號召全國勇士一致對外,我相信要不了幾年。中國就能強大起來,反過來日本就沒有這麼猖狂,所以慈禧老太婆與日本媾和,直接決定了中國未來的命運,不得不讓人痛心。


謀士說


甲午戰爭中,清軍對日軍並沒有優勢,只不過清朝從上到下,都還活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罷了。

甲午戰爭對於中日兩國來說,絕不僅僅只是一場戰爭的勝敗而已,這場戰爭重新定義了當時的東亞格局,對中日兩國都具有深遠的影響。

甲午戰爭失敗的消息傳來後,清朝上下無不震驚。親歷其事的革命家吳玉章曾經說過:我們以前還只是被西方大國打敗過,現在竟然被東方小國打敗了,敗的這麼慘,條約訂的這麼苛刻,這是多麼巨大的恥辱。

在甲午戰爭前,中國已經經歷了幾十年的洋務運動,並且頗具成效。北洋艦隊更是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在東亞事務中,中國也是佔有一席之地的。其實,這個時候的中國,國際環境已經改善了很多。而日本在歷史上就是以中國為師,直到近代幾乎是和中國差不多同一時間開始學習西方,似乎中國也沒落後很多。然而,這只是一種虛幻的表象。

甲午戰爭的慘敗,無疑於給中國迎頭潑了一盆冷水。一方面,國民精神受到了極大的創傷,萎靡不振。另一方面,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一落千丈,從一個還能說得上話的國家,徹底淪落為西方眼中一個不入流的國家。也就是這場戰爭帶來的陣痛,讓中華民族慢慢開始了民族覺醒。

為什麼甲午戰爭清軍會輸得一敗塗地呢?其實,這場決定國運的戰爭,在還沒開始前,就已經分出了勝負。當時中國的落後,不只是軍事上、武器上的落後,而是制度、理念等全方位的落後。

北洋艦隊是洋務運動的產物。而洋務運動中所有的觀念都還停留在“器”的層面,以為只要武器和別人一樣了,大炮口徑和別人一樣粗了,鐵甲艦和別人開的一樣快了,就不會失敗。這真是天大的一個笑話。毛主席說過:決定戰爭的是人,而不是一兩件新式武器。說到底,而那個時候的中國,仍然是一個封建體制的農業國,雖然朝廷內外有李鴻章這樣的現代化官僚,軍隊中有劉步蟾這樣的現代化軍官,士人中也有魏源這樣的現代化知識分子。但是,中國依然是一個封建的朝廷,封建的軍隊和封建的臣民。北洋艦隊也不是一支真正的現代化海軍,只不過是洋務運動背景下的產物而已。

而反觀日本的明治維新,是從上到下,從裡到外的徹底學習西方。明治維新後,日本民族意識覺醒,已經由一個農業國,慢慢轉型成工業國。具備了現代化國家強大的動員能力,對資源的掌控能力,以及高效的政府機制,完全可以進行一場現代化戰爭了。甲午戰爭就是一場現代化海戰,而清朝還不足以應付一場現代化戰爭。


歷史風暴


甲午戰爭,中日雙方投入的戰艦、魚雷、火炮等武器裝備在數量與樣式上差別不是很大;在人數上,中國投入了六十多萬,日本投入了二十多萬。單從軍事實力上來看,誰佔有優勢誰佔有劣勢一目瞭然,然而結果恰恰相反,中國被日本打的是屁滾尿流,一敗塗地,最後還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清朝末年,西方經過工業革命走向了資本主義道路,日本脫亞入毆,也一同跟隨西方列強走向了強國之路。大清朝的狀況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政治體制腐朽的不行,就像一根爛木頭支撐著一個大屋頂,怎有不塌方之理?

清朝的封建體制是落後,但是更落後的是人的思想。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非常排斥新興事物,甚至只要是洋人發明的東西,不管優劣,那就一律要抵制。這群守舊派的人不思進取也就罷了,一方面還挖空心思去陷害倡導新事物的進步人士,不惜用大肆殺戮的手段來鎮壓。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這一年,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前方戰事緊急,將士們浴血奮戰,死傷無數,慈禧太后卻在頤和園大擺壽宴,開懷暢飲。由於佈置壽宴的經費不夠用,慈禧太后還下令挪用海軍八百萬的軍餉,以滿足自己奢侈的享受。

自從1840年,英國對華發動鴉片戰爭開始,大清朝的統治者就對洋人害怕的要命,像耗子見到貓似的,只會東躲西藏,從來不去想辦法幹掉這隻老貓。慈禧太后就是如此,戰爭還沒開始,就派李鴻章去與日本人談論議和的事情,給多少錢,割多少地,全然不顧,只求苟且偷生。即使如此,日本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還是沒有同意議和,毅然向中國的北洋艦隊開火了。



一場戰爭還沒有打,就抱著求和的心態,戰鬥力能發揮出百分之五十那都是挺神奇的了。況且,指揮者貪圖享樂,肆意妄為,把戰爭當作兒戲,瞎指揮、亂指揮,有時還不指揮,這仗還怎麼打?難道讓士兵扛著槍炮,再閉上眼睛抱頭鼠竄不成?

中日甲午戰爭,一場不需要打就註定要失敗的戰爭,這是何等的恥辱?滿清誤國,不然我泱泱大國,與世界潮流一同發展,現在很可能也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了。


妖嬈史話


很簡單,甲午海戰是敗在了社會制度和作戰理念上。

首先我們來了解為啥敗在社會制度上。甲午海戰前,經過近二十年的“洋務運動”,清朝添置了很多西方的機器和武器,其中花錢最多的就是海軍及其艦船,尤以北洋海軍為最。

北洋海軍的“經遠”“致遠”等戰艦,在當時都是世界先進艦船,其中的一些將領,還曾受過西方先進技術的培訓。

但慈禧為首的高層領導,並不認為海防有多重要,當時的社會制度,還停留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旦開戰,她們畏戰心理增大,不敢放手一博,北洋艦隊處處受到掣肘,很多大臣層層干擾,雖然戰艦先進,但社會整體制度不行。

第二,就是作戰理念落後。雖然有先進炮船和武器,但海戰還停留在以沿海炮臺為中心,的戰爭理念,同時期的日本,早己引入西方先進作戰理念,他們引進了遠洋作戰慨念,訓練有素,整體分工配合默契。

基於以上兩點,清政府雖看似有優勢,但最後還以失敗而告終!






豫南陳刺園主


亞洲第一,世界第八的排名時間是1888年

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說法是,北洋水師亞洲第一,世界第八,其實這並非是經過戰爭得出的排名,而是當時雜誌根據各國艦隊的排水量大致做的一個排行,當時日本海軍排名在11位左右。

所以不瞭解亞洲的西方人自然會認為清政府會戰勝日本。

實際上,這個根據排水量的排名,並非1894年中日全面開戰的時候排出的,而是在1888年北洋水師建成後進行的排名。

左宗棠西征結束後,清政府的財力得到了保證,而1883年到1885年爆發中法戰爭,雖然陸地上取得了鎮南關大捷,馬尾海戰中卻一敗塗地。

從1885年到1888年清政府再次意識到海防建設的重要性,北洋海防建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北洋水師購買了“致遠”“經遠”等級新式巡洋艦,是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軍艦。

注意看細節,北洋水師快速發展,也就短短三年,購買兩艘先進的軍艦就完成了海軍實力的提升,可以說19世紀80年代是世界海軍軍艦發展的快速迭代期,海軍軍艦發展一日千里,迅速迭代以清政府購置最先進的兩艘鐵甲艦,到甲午戰爭的時候已經是老古董了。

三年打造的北洋水師,六年時間竟然未添一艘戰艦

前文已經說了,北洋水師的發展其實就是三年快速發展期,北洋水師建成後規定,北洋水師每三年舉行一次大檢閱。

也就是說,北洋水師一共有三次大閱兵,第一次是1888年建成時的北洋海軍閱兵;

第二次1891年也是成軍後對外大規模檢閱,當年七月北洋水師還到日本馬關去耀武揚威,當時一度震撼了整個日本,這也是北洋水師的巔峰時期;

第三次是1894年甲午海戰爆發前的5月,這個時候北洋水師還是1891年那個模樣!

李鴻章當時還表示要好好表現一番,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

為什麼1888年北洋水師建成後,一直到甲午開戰前未能添置一艘戰艦呢?原因就是1888年剛剛引進軍艦,還沒有到更新的時候,等到1891年之後應該更新軍艦的時候,清廷卻突然批准了一項奏請,停購海軍軍火兩年的決策,實際也是無限期擱置海軍軍艦更新的方案。

在前面已經說的,在高速發展的海軍迭代時期,北洋水師竟然未購買一艘軍艦,想要打贏甲午戰爭,已是不可能之事。

1891年後日本海軍整軍備戰,準備趕超中國

當日本7000噸級的定遠和鎮遠號鐵甲艦到達日本後,日本整個國內都感覺到羞愧,認為中國已經威脅到日本的發展了,在日本天皇接見丁汝昌的前一天,日本內閣已經通過一個5860萬元的海軍支出方案。

1892年日本著名首相伊藤博文上臺,其最大的為政方案就是計劃建造10萬噸軍艦。

1893年,日本天皇決定在之後的6年時間裡,每年從自己的私房錢裡撥出30萬日元,甚至還表示一日不擊敗大清國,一天就只吃一頓飯,日本皇族積極籌資準備建設海軍。

以當時購買日本購買吉野號的情況來說,不僅天皇省吃儉用,就連民眾都積極捐款,當時日本還發起了吉野號募捐會,籌集的資金可以購買三艘吉野號。

1893年的時候,日本海軍已經可以和北洋艦隊持平。

1894年清政府在進行第三次海軍檢閱的時候,日軍已經派軍艦來摸底了,再對清廷軍艦瞭解的差不多的情況下,於1894年發動甲午戰爭。

黃海海戰,日本海軍徹底擊敗北洋水師,完成了趕超,時間僅僅是三年。

中日之間的差距是什麼?在縱橫看來,就是意識的區別,清政府不是拿不出錢來搞海軍,左宗棠西征花費白銀上億兩,北洋海軍建成的時候不過兩三千萬。

從根本上來說,清政府的“海防”注重一個防字,在沒有戰事的時候,就疏於購買軍艦,認為這是無底洞,在1874年日本侵略臺灣,1885年中法戰爭後,他才想起來要發展海軍。

實際上這就是自廢武功的表現,想要保持國防永久立於不敗之地,永遠要有假想國,永遠不能鬆懈。


史論縱橫


日本在中國人的眼中一直是向中國學習的蕞爾小邦,遠遠落後於我們的。自1840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清政府發現根本不是英、法、美等這些西方國家的對手,輸給他們也就認了,但是在大清和日本發生的甲午戰爭中,居然完敗給了日本,這是清廷說什麼也不能接受和理解的,究其失敗原因,大致歸納為三點。

改革的程度不同

清朝接連輸給西方列強之後開始反思,我們地域這麼廣袤、人口眾多為什麼就輸了呢?曾經的八旗鐵蹄那不是見誰秒誰的存在嗎?輸就輸吧,為什麼輸的毫無還手之力?想來想去終於“明白”了,我們用的是大刀長矛,都是近身武器,洋鬼子都是洋槍大炮,都是遠程攻擊,不待我們近身就把我們放倒了。我們的問題就出在裝備上,如果我們的也裝備上洋槍大炮一定就沒有問題了。於是乎就搞了個“洋務運動”,向西方學習技術——師夷長技以制夷。


可是這些兵工廠都是傳統的官僚在管理,根本沒有近代的工廠管理概念,下面的員工都是看待奴隸一般而不是工人。此外兵工廠生產的東西都是自產自銷,沒有使命賺錢的概念,那領頭的自然不會對質量要求有多高,沒有了效益的考核,那生產出的產品質量那是能低就低,不然往自己腰包裝的錢從哪來呢?

日本就不同了,自從“黑船事件”發生以後,日本深深體會到了自己的落後,直接自上而下就全盤西化了。想想的確應該是比清政府全面改革要容易,因為“黑船事件”之前的日本,制度和禮法之類的都是學習中國的。看到曾經自己崇拜的偶像“中國”被西方列強肆意蹂躪,就明白中國的那一套不行,我得向強者學習,於是拋棄中國的那一套,直接照貓畫虎來西方的那一套。先進的生產力和先進的生產關係那是一家的,這兩者在一起促使了日本飛速的向前發展。



雙方之間的態度

在甲午戰爭之前,中日就時不時的在朝鮮發生點衝突。雖然日本的發展速度很快,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19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日衝突中,中方在硬實力上一直佔有優勢。不得不佩服日本這個民族,這是一個非常要強的民族(甚至於要強到不要臉的程度,苦心孤詣的粉飾戰爭,不敢承認自己的黑歷史),在知道自己的實力不行的時候,就格外的努力,格外的刻苦。


自1890年後,日本以國家財政收入的60%來發展海軍、陸軍,1893年起,明治天皇決定每年從自己的宮廷經費中撥出三十萬元,再從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費用。舉國上下士氣高昂,全民一心以趕超清朝為奮鬥目標。

在1890年時,北洋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有7艘,總噸位27000多噸;而日本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僅有5艘,總噸位約17000多噸。當時清朝的海軍實力列世界第六,可以說是很不錯了,於是乎清庭又驕傲自滿起來,放鬆了繼續努力“趕英超美”的信念。自1888年北洋海軍正式建軍之後就再沒有增添任何艦隻,甚至於自1891年開始北洋水師甚至連槍炮彈藥都停止購買了。不夠買槍炮彈藥,那部隊拿什麼訓練呢?

落後於清朝的日本埋頭苦幹到1892年,海軍有軍艦32戰艘、魚雷艇24艘,總排水量72000噸,超過了北洋海軍。 日本還出動樂善堂、玄洋社等間諜組織和人員潛入清朝,加緊對清朝各方面的情報蒐集和滲透。而清廷一向是看不起日本的,去哪會關注日本的情況呢?

對戰爭的態度

日本臥薪嚐膽的發展,處心積慮的盯著大清國而大清國還渾然不知,“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單純在這一層面上,清廷已經輸了。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日本趁亂進攻朝鮮。不明白日本野心的清廷,對日本就沒有提起警惕,給了日本以可乘之機。日軍不斷的增兵,加緊準備戰爭,終於於1894年7月下旬,中日兩軍在朝鮮境內開戰,做好充分戰爭準備的日本,對上了準備不足且將領昏庸的清軍,最終陸戰以日本佔領朝鮮,清軍的失敗而告終。


陸戰結束後,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挑起了激烈的海戰。日本雖然在戰前的總噸位上超越了北洋海軍,但是在大型戰艦上還是處於很大的劣勢,日本海軍在大同江外海面投入戰鬥的軍艦有12艘,包括其全都精華。開戰後,北洋艦隊重創日本比睿、赤城、西京丸號諸艦,但北洋艦隊中揚威、超勇二艦亦受重創。北洋艦隊的戰艦雖然在大型戰艦上佔有優勢,但是畢竟都是許多年前的產品了,而日本艦隊的軍艦都是新式的,速度快,炮彈射速快。日本第一遊擊隊平均航速達19.4節,清朝的平均航速在15.5節。另據英國海軍年鑑統計,當時速射炮的發射速度是原後裝炮的六倍,由此計算,日本艦隊的火力實際上相當於北洋艦隊的三倍。速度慢,炮口徑大又如何,追不上打不著對方;雙方對轟也不行,你打人家一下,人家打你三下。這兩者結合起來,人家既靈活出手又快,結果就是捱打唄。


最終的結果是北洋海軍全軍覆沒,雖然日本聯合艦隊也損毀的差不多了,但是勝利是日本的。甲午戰爭之前,外界一直看好中國,的確無論在國家實力還是在軍事實力上,中國都是全面佔優的,但是西方國家在分析這些的時候忘了把統治階級加進去。統治階級就是戰爭的頭腦,一個是清醒的,一個還是昏昏沉沉,眼還沒睜開,走路都不穩的人,就算體格再強壯,那也只能是一個活靶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