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熬一亿多年观赏鱼,从野外到鱼缸,它身价倍增

历史是不断分解又融合的过程,在每次生物灭绝之后,自然生态重新构建,新的法则制约下,万物生长,等待下一次生物灭绝。

苦熬一亿多年观赏鱼,从野外到鱼缸,它身价倍增

图片来源丨pinimg

不知道从时候起,我们开始害怕世界末日来得太快,会毁灭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回顾以往的历史,地球早经历过5次生物灭绝。有的生物永远留在毁天灭地的灾难中,被尘土掩埋。侥幸活下来的生物承担了繁衍后代的重任,正在更努力的活着。而鱼,是经历过沧桑,见证过生物灭绝,还依然广泛活跃在地球上的幸存者。

苦熬一亿多年观赏鱼,从野外到鱼缸,它身价倍增

图片来源丨amazonpredators

人们发现在距今大约5亿的岩层中有类似鱼的痕迹,那时候正是生物大爆发的寒武纪,鱼的祖先赶上这趟车,成了人类能记载的最早物种之一。

最初的鱼并没有鳞片,各鳍条划分得比较模糊。虽然有鱼的一些特征,但跟现在的鱼区别很大。很快全球气温下降,第一次生物大灭绝来了,85% 物种遭到灭顶之灾,鱼是少数幸存者其中之一。

苦熬一亿多年观赏鱼,从野外到鱼缸,它身价倍增

图片来源丨pinimg

魟鱼在距今1.8亿年的侏罗纪时期出现。这是个恐龙称霸的时代,同时万物如饥似渴的生长,比鱼更高等一些的爬行类生物占据主导地位。很多电影试图再现那个腥风血雨的时代。但历史在推进衍化中,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线索。张开血盆大口的恐龙也只剩一副骨架,被人拼凑成各种姿势。只能在有限空间里求生的魟鱼,自然也不会留下太多痕迹。

苦熬一亿多年观赏鱼,从野外到鱼缸,它身价倍增

图片来源丨pinimg

大概在6600万年前,恐龙终于从这个星球上消失,75%生物止步。魟鱼又一次躲过一劫。它潜藏在水里,或许能看到大地凹陷,高山隆起,黑云直上九霄,乱石飞沙搅得天地混沌。水里是相对安全的,它有惊无险的在遍野哀魂里挣扎着,撑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一个生物的衍化,往往带着某些时期的特点。生物是历史的一部分,了解生物,其实也对思考生命的意义有帮助。不过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很少有人愿意静下心,看看这个世界的生物,都是在什么时候,经历过怎样的苦难,又是在哪些时刻,迸发耀眼的生命之光。

苦熬一亿多年观赏鱼,从野外到鱼缸,它身价倍增

摄影丨张旭超9292

所以现在的魟鱼,是水族馆里,供人欣赏的展品;是水产市场里,讨价还价声中的食物;也是静谧的鱼缸里,体态婀娜优雅的宠物。我们从茹毛饮血到享受生活,经历了上百万年的思想转变,也学会了更好的在生活中感受活着的意义。养鱼的人喜欢思考,所以能在鱼缸前呆半天都不觉得枯燥。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可能比普通人更深刻,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越来越喜欢养鱼,并且能养鱼中锻炼出平和的心态。

苦熬一亿多年观赏鱼,从野外到鱼缸,它身价倍增

摄影丨你不咋地走咯

魟鱼的外形跟大部分鱼不同,它不是梭形或流线型,而是像手机膜一样薄薄的一片。同样也不像大多数观赏鱼一样不停在鱼缸里巡游,而是像手机膜贴在手机屏上一样,紧紧黏在缸底或缸壁上。这时候如果你有机会看到他的腹部,会发现它似乎在对你笑,那是经过一代代衍化,鼻子跟嘴巴挤在一起的模样。

很多人被这张脸迷惑,以为它在和善地朝你打招呼。虽然魟鱼比较温顺,但并不好亲近。它的尾骨上藏有毒刺,在预感有危险时,毒刺会攻击对方。一旦刺入身体,毒素会迅速蔓延,中毒的人伴有头晕、呕吐,以至昏迷。

苦熬一亿多年观赏鱼,从野外到鱼缸,它身价倍增

摄影丨找工作啊嗯

总的来说魟鱼在观赏鱼市场中有一定粉丝。因为这种鱼形状奇特,花色多样,饲养难度不高,而在还能鱼缸里繁殖。如果你家里恰好有大缸,或许可以考虑一下魟鱼。只是它的价格偏高,从几百块到几千块不等。从成本来看,并不亲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