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配時間最短的生物是什麼?關於它有什麼趣事?

你一定想不到,交配時間最短的哺乳動物竟然是長頸鹿,這個擁有著長長脖子的生物,求偶時舔尿,交配就1秒。

長頸鹿的求偶

長頸鹿全年都可交配,但在雨季時長頸鹿會更容易發情。長頸鹿不是一夫一妻制,而是一夫多妻制。

交配時間最短的生物是什麼?關於它有什麼趣事?

雄性長頸鹿想要獲得雌性的偏愛,會經常與雌性走在一起,時不時地用長脖子纏繞或者用頭抵著對方。

交配時間最短的生物是什麼?關於它有什麼趣事?

雌性長頸鹿雖然沒有發情期,但有排卵期,由於長頸鹿體型較大,所以它們的交配過程很不方便,為了提高雌性長頸鹿的受孕率,雄性長頸鹿會用頭捶打雌性長頸鹿的側面,促使雌性排尿。此時長頸鹿就會利用嘴唇上的嗅覺以及味覺來確定尿液中是否含有排卵的信息。

交配時間最短的生物是什麼?關於它有什麼趣事?

一旦雄性通過尿液判斷出雌性正處於排卵期,雄性就會更加與雌性形影不離,並且瞅準一切機會與雌性交配。

不過,由於長頸鹿體型巨大,再加上長頸鹿天生膽小,這導致交配過程很難成功,總是因各種各樣的原因打斷。

交配時間最短的生物是什麼?關於它有什麼趣事?

而一旦雄性與雌性交配成功,雄性可在1秒內完成所有的步驟,以便讓對方受孕。

雖然雄性只有1秒的發揮時間,但它們為了這1秒,在私底下做了很多努力。

在沒有交配的日子裡,雄性長頸鹿之間會發生互騎的現象,這種現象在別的動物中也能看到,比如:雄性的狗子之間也會互相騎。但是其他動物雄性之間互騎現象是為了確定等級制度,狗子也是如此,騎在上方的被認為是領導者,而被騎的動物要服從於領導者。

交配時間最短的生物是什麼?關於它有什麼趣事?

但是長頸鹿不然,長頸鹿家族中沒有等級觀念,即使一隻雄性騎在另一個雄性上,也不會令對方臣服。

後來,科學家為他們的這種行為找到了一種解釋:練習交配。

長頸鹿的脖子

長頸鹿的脖子,在生物學上意義非可,兩位著名的生物學家都用它來解釋生物是怎麼進化的。

提到進化論,我們很容易想到達爾文,其實在達爾文之前,就有人在解釋生物是怎麼來的了。最早對生物起源問題作出解釋的,是宗教,宗教提出了神創論,認為是神創立了這一切。但是神創論有個致命缺陷,神創論認為物種從誕生到現在都保持固定的模樣,比如:人類從誕生之初就是今天的模樣。

交配時間最短的生物是什麼?關於它有什麼趣事?

後來,隨著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加深,人類逐漸發現還有一些生物已經滅絕了,而這些滅絕的生物和今天的生物有著相似的身體結構,所以一些有識之士認為,物種是不斷進化的。

然而當時的人們不知道物種是怎麼進化的,當時法國一位科學家拉馬克,提出了自己的進化論觀點。

交配時間最短的生物是什麼?關於它有什麼趣事?

他以長頸鹿的脖子舉例說:在古時候由於樹木較矮,所以長頸鹿的脖子沒有今天那麼長,但後來樹木變得越來越高,長頸鹿需要每天身長脖子才可以吃到樹上方的食物,久而久之長頸鹿的脖子就越來越長。

長頸鹿擁有了長脖子之後,可以把自己的長脖子遺傳給自己的後代,就這樣長頸鹿的後代也擁有著長脖子。

交配時間最短的生物是什麼?關於它有什麼趣事?

拉馬克的觀點就是:用進廢退,獲得性遺傳。

雖然在今天看來,拉馬克的進化論有很多問題,但他已經開始否定神創論,提出了生物之間是不斷演化的。

後來,達爾文基於自己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進化論,他認為長頸鹿的脖子之所以長,是因為一些長頸鹿在演化中基因突變,獲得了長脖子。後來樹木變高,導致那些短脖子的長頸鹿在演化中由於不能吃到更多的食物,逐漸被淘汰了。

交配時間最短的生物是什麼?關於它有什麼趣事?

達爾文的觀點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不管是拉馬克的觀點,還是達爾文的觀點,長頸鹿的脖子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地位。

長頸鹿的趣事

長頸鹿由於高度非常高,血液在運輸時,需要心臟更有力的跳動,所以長頸鹿的心臟重達11公斤。而且長頸鹿的血壓是普通人的3倍,由於高血壓,導致長頸鹿不能長時間低頭吃草,所以長頸鹿主要的食物來源是樹葉。

交配時間最短的生物是什麼?關於它有什麼趣事?

長頸鹿不僅脖子長,腿也十分長,在喝水時,長頸鹿會盡量地叉開雙腿喝水。

交配時間最短的生物是什麼?關於它有什麼趣事?

最為困難的是睡眠,長頸鹿一般採取站姿睡覺,把頭放在樹上,讓脖子放鬆,這樣的姿勢有助於長頸鹿在遇到危險時,迅速躲避。

據說,長頸鹿由於脖子太長,導致從腳底傳遞到大腦需要一定的時間,比如:腳趾在週一踩到一顆石頭,直到週六才會傳到大腦。一些人也把這個叫做:長頸鹿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