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一支不穿军装部队:世世代代“从军”,作用不亚于东风41

今天,我们来聊聊这样一支特殊的部队。他们不穿军装,其子孙世世代代“从军报国”。他们将屯垦戍边,报效祖国的理想壮志化作行动。在祖国大西北的新疆,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又献出子孙,他们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中国唯一一支不穿军装部队:世世代代“从军”,作用不亚于东风41

新疆屯垦戍边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西汉的时候,当时的中央政府就在新疆天山南北屯田。在清政府统一全国之后,清朝又在新疆设置机构屯垦戍边。到了1878年左宗棠击败沙俄,取得新疆保卫战的胜利后,左宗棠部队的很多官兵就就地解甲归田,以实际行动保卫祖国的西北边陲。

1949年,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为了永久保卫祖国西北这片面积广大资源丰富的土地,新疆军区的20万官兵和10万军属响应国家号召脱下军装,于1954年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此,这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们拿起了锄头,开起了拖拉机,他们在北至阿勒泰、南到喀什、库尔勒的广大地区开辟了一块块良田,盖起了一座座工厂,修建起了一座座崭新的城市!

中国唯一一支不穿军装部队:世世代代“从军”,作用不亚于东风41

兵团修建的石河子

到了后来,又有数以十万计的内地青年和知识分子,怀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热情来到了新疆,来到了兵团。他们将自己的知识化作推动新疆发展的动力,在石河子,在阿拉尔,在一座座崭新的兵团城市,他们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为新疆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很多人直至生命终结都没有离开新疆,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我们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值得人们尊敬的名字——兵团人。他们所修建的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石河子。

中国唯一一支不穿军装部队:世世代代“从军”,作用不亚于东风41

兵团修建的阿拉尔

我曾经去过石河子,我也了解石河子这座城市。看到石河子笔直笔直的街道,看到石河子街道两旁的像军人那样昂首挺立的参天大树,再看到位于石河子的军垦博物馆,军垦纪念碑,我忽然懂了——兵团人。他们也是军人,是一群特殊的,不穿军装的军人。没有了战场上的腥风血雨,却有了和平建设时期的默默无闻!他们将战场上的精神化作战胜戈壁滩的动力,以极其特殊的牺牲支持着国家的建设和边疆的发展。岁月染白了他们的双鬓,而他们的精神,则化作一片片胡杨林,永远屹立在天山南北!他们建立起的军垦农场和一座座城镇,成为了保卫祖国的坚强屏障,发挥出了东风41洲际导弹都无法匹敌的巨大作用。正如一首歌曲所唱——岁月长风吹走,吹走了浮尘。信念化作了胡杨林。就是这样永不言弃,就是这样从不沉沦,不离不舍,不竭不灭,我兵团的心!

中国唯一一支不穿军装部队:世世代代“从军”,作用不亚于东风41

兵团人,曾经是军人,脱下军装后依然是特殊的军人,他们一边建设家园,一边紧握枪支,保卫着漫长的边界线,一次又一次在朝阳下升起了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以行动诉说着对祖国的热爱!让石河子和兵团的精神传遍全国,让石河子和兵团的精神感染国人!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一代接一代永远的传承下去!

中国唯一一支不穿军装部队:世世代代“从军”,作用不亚于东风41

军垦纪念碑

文章的最后,让我向石河子致以深深的敬礼!让我向全体兵团人致以深深的敬礼!塞上秋风染白了双鬓,扎根化作了红柳林。岁月长风吹走了浮沉,信念化作了胡杨林!献了青春的这颗心,献了子孙的这颗心。天山的雪,天山的月,在验证我们一代代兵团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