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人能常服阿斯匹林嗎?

北國之春9307


高血壓病人一定要吃阿司匹林嗎?高血壓病人什麼情況下要吃阿司匹林?高血壓病人吃阿司匹林,有何注意事項?這是很多朋友經常會問到的問題,關於高血壓和阿司匹林的種種恩恩怨怨,今天我們就來說個清楚。

並非所有高血壓病人,都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

高血壓病人和吃不吃阿司匹林,沒有必然聯繫。高血壓患者的主要任務是控制好血壓水平,控制血壓平穩達標,以減少高血壓帶來的心血管、腦血管、腎臟等各個方面的健康危害。而阿司匹林這個藥,雖然在心血管領域應用廣泛,是由於其具有抵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對於心血管疾病風險達到一定程度的朋友,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減少動脈血管壁斑塊破裂引發血栓的風險,是一種有效減少血栓風險的預防用藥。

因此,高血壓患者要不要吃阿司匹林,主要看其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的高低,如果是已有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壓患者,比如已經明確診斷冠心病的患者,或者是以發作過急性心梗的心臟病患者,不管有沒有高血壓問題,在沒有用藥禁忌的前提下,都應該考慮服用阿司匹林來進行心血管疾病的二級預防,而如果是沒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有高血壓的前提下,是否要服用阿司匹林,還應該進行充分的評估,對於阿司匹林在無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一級預防方面,雖然高血壓是評估的重要因素,但年齡、遺傳因素,血糖情況、血脂情況,以及出血風險高低等等情況,都是用還是不用阿司匹林需要充分評估的因素。目前越來越多的臨床指南對阿司匹林的一級預防持更加審慎的態度,一般說來,心血管風險綜合評估屬於高危,在充分做好生活調理干預的前提下,仍然存在3個或以上風險因素的朋友,評估出血風險又屬於低風險的,才考慮服用阿司匹林進行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

總之,高血壓病人並不是一定要服用阿司匹林,這一點希望大家能夠記住,對於有高血壓問題,沒有明確的心血管疾病問題的,是否要服用阿司匹林,更要慎之又慎。

高血壓病人吃阿司匹林,應該注意什麼?

如果您確實有高血壓問題,也確實存在心血管疾病問題,或者經過評估是適合服用阿司匹林的心血管疾病高危風險情況,這樣的情況下,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時候,也要注意做好血壓的控制,一般說來,如果不能有效的把高血壓的收縮壓控制到150以下,服用阿司匹林就會有更大的出血性腦卒中風險,因此,高血壓患者服用阿司匹林進行血栓的預防,一定要注意在控制好血壓的前提下,如果光吃阿司匹林,而不注意血壓控制,身體得到的預防血栓的健康獲益和高血壓未得到控制出現的出血風險,還真的不好說誰大誰小。

除了要注意控制好血壓以外,對於有胃部疾患問題,特別是有相關胃出血風險的朋友,服用阿司匹林期間,也要注意消化道出現的風險,阿司匹林本身就有抗血小板作用,會導致出血風險的加大出血後凝血難度的加大,而阿司匹林從作用機理上,長期用藥又可能進一步影響胃黏膜的健康,因此,對於此類有胃出血風險的朋友,服用阿司匹林時,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胃黏膜,同時也要注意多多觀察,儘量的減少消化道出血風險。

總而言之,要不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單看是否有高血壓是遠遠不夠的,吃藥的目的不是為了治療疾病就是為了預防疾病,但藥物在治療疾病,預防疾病的同時,往往也有一定的用藥風險,能夠合理的選擇藥物,該用就用,讓身體的健康獲益大於用藥風險,這就是成功的用藥,能夠了解用藥風險,積極的採取措施,儘量減少用藥期間的風險,這也是成功的用藥。而如果不管不顧,亂用藥,亂吃藥,最終帶來的結果就是,身體沒有得到獲益,反而帶來的用藥風險,得不償失。


李藥師談健康


在張大夫的門診上,有病人會問這樣的問題:“張大夫,我和隔壁老王都診斷了原發性高血壓,老王除了在吃降壓藥物,還在吃阿司匹林,據說大夫讓他長期吃,請問,我是不是也需要吃上阿司匹林?”這個問題問的好,其實這個問題主要是問出了高血壓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的適應症。就像題目中所說的,高血壓患者能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嗎?



首先,我們要明確高血壓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的適應症。阿司匹林主要用於心腦血管病的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如果患者具有下述七條中的三條,就應該考慮服用阿司匹林進行一級預防:吸菸、肥胖、年齡大於50歲或女性已經停經者、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家族遺傳史。如果已經明確診斷了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心絞痛、心肌梗死、腦卒中和頸動脈明顯狹窄大於50%者等),只要沒有絕對禁忌症,都應該開始服用阿司匹林進行二級預防。


因此,應該根據上述情況進行阿司匹林的使用。但是,話說回來了,如果沒有阿司匹林的適應症,不能盲目的使用阿司匹林,因為長期阿司匹林,有胃腸道出血和腦出血的風險,這種風險還可能是致命性的。

對於高血壓患者,即使是患者有服用阿司匹林的適應症,也應該把血壓降到安全範圍後再使用阿司匹林,以減少出血的風險。


張之瀛大夫


高血壓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前需要慎重評估,無出血風險的患者,長期服用可預防腦梗死、心肌梗死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有出血風險的患者,長期服用可能會增加腦出血的風險。那麼,高血壓患者如何評估能否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高血壓患者為什麼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高血壓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血管狹窄程度,狹窄的血管不能為心臟、大腦、腎臟等重要器官提供充足血供時,可能誘發急性缺血事件,如心絞痛、短暫腦缺血發作、腎缺血;同時,高血壓還可促進動脈斑塊形成,如果動脈斑塊穩定性差,則易發生破裂風險,在破裂斑塊處誘發血小板聚集,形成動脈血栓,導致心肌梗死、腦梗死、腎臟梗死等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阿司匹林通過抗血小板聚集,可預防血栓形成,從而可降低心肌梗死、腦梗死、腎臟梗死的發生風險。

哪些高血壓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目前我國高血壓患病人數高達三億人,是不是這三億人均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呢?當然不是。雖然高血壓可增加缺血性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但只有風險較高的患者,才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主要包括:

  • 合併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的患者。高血壓與糖尿病或高脂血症可協同損害心腦血管、腎臟等器官,同時存在時會顯著增加未來缺血性事件發生風險,因此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予以預防。
  • 合併吸菸、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男性超過45歲或女性超過55歲中任意兩項的患者,未來發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也較高,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予以預防。
  • 已經發生心肌梗死、腦梗死的高血壓患者。這些患者通常存在嚴重的冠狀動脈、頭頸部動脈病變,再發梗死的風險較高,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預防血栓形成。



哪些高血壓患者需要慎重使用阿司匹林

  • 血壓控制較差的患者。嚴重高血壓本身可增加腦出血的發生風險,且阿司匹林也有出血不良反應,因此血壓嚴重升高的患者,不能服用阿司匹林,應將血壓控制在150/90mmHg以下方可長期服用。
  • 出血風險較高的患者。凝血功能異常、血小板減少的患者,出血風險較高,使用阿司匹林可進一步增加出血風險,包括腦出血,導致風險大於獲益,不建議長期使用阿司匹林。
  • 聯用增加出血風險的藥物。部分高血壓患者可能同時使用其它抗凝藥物,如華法林、達比加群等藥物,這些藥物也可導致出血,與阿司匹林聯用可加重出血風險,因此需要慎重評估。
  • 消化道出血風險較高的患者。阿司匹林本可增加消化道潰瘍與出血,如果高血壓患者已經發生了消化道潰瘍或出血,或反覆上腹疼痛,屬於消化道出血的高危人群,用藥更需慎重。
  • 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若高血壓患者合併嚴重心腎功能障礙,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增加腎臟損害的風險;同時阿司匹林可致肝臟損害。因此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是的患者禁用阿司匹林。



綜上,阿司匹林對高血壓患者而言是一把雙刃劍,在具備使用阿司匹林的指針時,應排除相關危險因素、可能導致的嚴重不良反應,獲益大於風險時才能長期服用,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感謝大家的閱讀!

若有不妥,敬請斧正!歡迎評論區諮詢與交流!

注: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這是一個誤區:高血壓吃阿司匹林!

單純高血壓肯定沒有必要吃阿司匹林,但如果高血壓合併要吃阿司匹林的疾病,那就需要把血壓降到安全水平再吃阿司匹林。


單純高血壓

如果是單純的高血壓,不管多大年齡,也不管血壓是多少,都無需吃阿司匹林,只要管好血壓即可。

控制高血壓,第一健康生活方式,第二必要的降壓藥。血壓目標,第一目標140/90以下,第二目標130/80以下。

65-79歲的老人,血壓≥150/90,開始服用降壓藥,如能耐受可以降到140/90以下;

>80歲的老人,血壓≥160,開始服用降壓藥,如能耐受可以降到150/90以下;要結合實際情況。


高血壓合併其他疾病

比如同時有高血壓,同時合併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支架術後、搭橋術後),缺血性腦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頸動脈不穩定斑塊等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者,都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

具備年齡>50歲、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菸、肥胖、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這些危險因素中三項及以上者,這類人群未來十年發生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風險>10%,如果合併高血壓也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



合併高血壓要吃阿司匹林注意事項

第一、血壓必須控制在160/100以內後才能服用阿司匹林,否則會加重出血風險。

第二、注意阿司匹林副作用

胃腸道症狀是阿司匹林最常見的不良反應,較常見的症狀有噁心、嘔吐、上腹部不適或疼痛等,甚至引起消化道出血。

可能造成肢體瘀斑、牙齦出血、鼻出血等外在表現。少數人可能出現哮喘、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或者休克。

總之,單純高血壓肯定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同時伴有高血壓的人,一定要監測血壓,以免造成出血。


心血管王醫生


阿司匹林並不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神藥”!

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解熱鎮痛、抗風溼。但由於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生成,也成為了心腦血管內科的常規使用藥物。

高血壓患者能服用阿司匹林嗎?

因其成分簡單,價格便宜。對血栓性疾病的治療有較大幫助,如冠心病、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腦中風(腦梗和腦血栓)、動脈硬化等。阿司匹林能延緩疾病進展、降低死亡率、預防疾病復發。

阿司匹林成為了心腦血管患者推崇的藥物,但它並不是治病的“萬能藥”!

阿司匹林也並不具備降壓的療效!高血壓患者的首要任務是降血壓,口服降壓藥才能從根源解決問題。單純的高血壓可不必依賴於服用阿司匹林。若患者合併上述血栓性疾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不可亂吃,應當合理用藥

心血管內科應用的小劑量阿司匹林是為了預防血栓形成,不合理用藥可能會引起一系列嚴重的副作用:噁心嘔吐、胃潰瘍、腎功能衰竭、胃出血、腦出血!

患者不可抱著“別人吃這個藥療效好,我也吃同樣的藥物”的錯誤心態,每個人的體質、病情都不一樣,吃錯藥的風險也是不可預估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不可盲目服用阿司匹林,尤其是治療期間,藥物使用的品種、劑量都是根據個體化治療而定的。


更多健康知識,關注【健安生活】!

存在疑問的心腦血管疾病知識,可關注後邀請小編回答~


健安生活


不是所有高血壓病人都需要吃阿司匹林。如果沒有適應證,高血壓病人吃阿司匹林不僅不會預防疾病,反而可能帶來不良後果。

如果高血壓病人已經發生冠心病(包括心梗)、腦梗、頸動脈或者下肢動脈明顯狹窄(血管堵塞超過50%),這樣的病人應該吃阿司匹林預防心梗和腦梗,但前提是首先把血壓控制在150/90 mmHg以下。血壓控制不好的高血壓病人吃阿司匹林容易增加腦出血風險。

如果患者沒有冠心病或腦血管病,但同時合併糖尿病、吸菸、高血脂等危險因素,也可以考慮應用阿司匹林,前提也是首先把血壓控制好。

如果不存在上述情況,高血壓患者不應該吃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夠減少血栓形成的風險,又會增加出血(腦出血或胃腸道出血)的風險。所以判斷該不該用阿司匹林時,最重要的是權衡利弊。只有好處明顯多於壞處才考慮用藥。由於判斷利弊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所以應該有醫生決定,患者自己不宜盲目用藥。


郭藝芳心前沿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生活中確實很多有高血壓的人在服用阿司匹林,讓不少人覺得阿司匹林也是有高血壓的人常用藥,自己不服用似乎不利於對高血壓的控制。事實上,阿司匹林並非降壓藥,起不到控制血壓的作用,但為什麼不少有高血壓的人要服用呢?

高血壓的危害從根本上來說,是對血管的損害,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這種血管的病變是導致心腦血管病發生的基礎。其發生過程是:高血壓衝擊血管內皮並使之受到損傷,血液中的脂肪從損傷處進入並沉積在血管內皮下,隨後引起炎性反應發生變性,脂肪變性成粥狀脂質物,血管的正常結構被破壞,不但變厚變硬,彈性也會下降變得脆弱,粥狀脂質物集結成團還會形成斑塊。

斑塊是沉積在血管內皮下的“異物團塊”,會把血管內皮撐起來併發生纖維化成為斑塊的包膜,如果這層包膜發生的破裂,其中的脂質物就會暴露出來,血液中是不允許有異物存在的,此時大量的血小板就會聚集在異物周圍,這就形成了平常所說的血栓,血栓會立即堵塞血管導致血液中斷,發生在腦血管就是腦梗塞,發生了心血管就是心肌梗塞。

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控制好血壓是基礎,以免血管內皮受到損傷;控制好血脂也非常重要,儘可能減少脂肪在血管內皮下的沉積;而阻止血小板的聚集,將可以避免萬一斑塊有破裂時形成血栓。因此,有高血壓的人通常會用到降壓藥、降脂藥和抗血小板聚集藥,後者即是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有效成分可以與血小板上起相互粘附聚集的因子相結合,使血小板之間失去聚集功能,從而阻止血栓的形成。由於斑塊什麼時候會發生破裂是無法預知的,所以如果要服用阿司匹林,就必須長期服用才能起到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但也正因如此,並不是所有有高血壓的人都需要服用,比如僅僅有高血壓,尚未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或斑塊,比如導致斑塊發生破裂的風險很小時,阿司匹林並非必須服用,畢竟它是一種藥物,因為抑制了凝血細胞血小板的功能而有導致出血性疾病發生的風險。

因此,臨床上對有高血壓的人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給出了適應症標準,通常是滿足以下條件中的三個及以上時才需要服用,分別是:

  • 年齡在40-70之間(如果70歲已經開始服用可繼續服用)
  • 血壓控制良好,最高未超過160/90mmHg
  • 同時伴有糖尿病
  • 戒不了煙
  • 體重超重特別是肥胖
  • 血脂控制不達標
  • 家中真系親屬男性小於55歲、女性小於65歲發生了心腦血管病

有高血壓的人可以根據這幾個條件來判斷一下自己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需要服用就要長期堅持,且服藥量要足夠,每天服用量需是75-100mg,通常是每天100mg。有些人擔心阿司匹林傷胃怕出血,自行改為每次服半片甚至更少,這樣是起不到預防血栓作用的,當然也不能多服,過量服用並不會增強防血栓作用,反而加大了阿司匹林易導致出血的不良反應。

當然,是否應當服用,還是請醫生做決定,因為高血壓的治療不單純是控制血壓,還要考慮身體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有嚴重消化道潰瘍、呼吸道過敏等的人即要全面分析服用阿司匹林的利弊後再做決定。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一、阿司匹林為什麼要服用?

首先我們要明確為什麼要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有什麼作用呢?阿司匹林主要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進而可以減少已經發生的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或者即將有很大程度上會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患者的事件。所以要不要服用阿司匹林,是首先要確定的一個重要的基礎。不需要服用而服用就有點多此一舉了!

二、高血壓患者是服用阿司匹林的指證嗎?

如果患者沒有其他高危因素,那麼高血壓並不是患者要服用阿司匹林的指徵!相反在高血壓沒有控制的情況下,服用阿司匹林還會增加出血的風險。所以高血壓患者並不是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標準,但為什麼高血壓患者中服用阿司匹林的比例非常高呢?咱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哪些高血壓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三、哪些高血壓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高血壓患者大概分為以下幾種!首先,高血壓患者已經合併或者罹患心腦血管疾病,那麼此類患者需要使用阿司匹林進行心腦血管疾病等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二級預防。其次,如果患者是高血壓,而且是心腦血管等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高風險患者,那麼也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進行心腦血管等疾病的一級預防。當然還有其他需要口服阿司匹林的一些特殊情況,就不再此次討論的相關範圍,比如高血壓合併房間隔缺損的封堵術後等。所以如果患者即便是高血壓沒有以上情況,仍然不需要口服阿司匹林,也就沒有必要長期口服阿司匹林了。



看懂了嗎?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你。


心健康


高血壓病人可以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但並不是所有的高血壓病人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使用必須掌握適應症,且排出禁忌症後用藥。希望高血壓患者正確認識,聽從專業醫生指導,評估病情後決定是否需要使用阿司匹林。藥物使用過程中要注意監測,並定期複查,以長期穩定控制病情。



阿司匹林是臨床上十分常用的藥物,因其對血小板活性有持續性抑制作用,目前主要用於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阿司匹林的主要用於:①已有冠心病(心絞痛)、缺血性腦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頸動脈不穩定斑塊等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者;②有支架手術史、封堵術、射頻消融術等心腦血管手術史者;③雖無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但具備年齡>50歲、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菸、肥胖、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這些危險因素中三項及以上者,這類人群未來十年發生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風險>10%。


通過前面的講解,相信大家應該知道有高血壓疾病時,在什麼情況下需要使用阿司匹林了。高血壓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前,應將血壓控制在160/100mmHg以內,以免應血壓過高增加腦出血等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阿司匹林使用的同時,也要注意監測由於胃腸道不適、出血、過敏、肝腎功能損害等副作用的發生,必要時可減量、停藥或更換藥物。

高血壓治療過程中,也要注意減少鈉鹽的攝入、戒菸限酒、適當運動、控制體重、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規律的作息,同時在醫生指導下規律服用降壓藥物,並注意監測血壓變化和定期複查,以瞭解病情控制情況,方便醫生做出針對性的處置,達到長期穩定控制病情,減少併發症發生的目的。


全科掃地僧


1、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的作用,高血壓是血栓的誘發因素,常服阿司匹林最好每天75毫克,一天一次即可。

2、高血壓很容易引起血管的病型、變脆,以及動脈硬化這種情況,使得血管內流變小,容易造成堵塞等現象,常服阿司匹林有助於防止心腦血管的提前病變。

3、如果年齡超過45歲,高血壓病史多年,很有必要常服阿司匹林,因為高血壓是冠心病的一個危險因素,阿司匹林是預防冠心病的一線藥物。

4、由於阿司匹林對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所以,阿司匹林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發病風險,預防心肌梗死復發,中風的二級預防,降低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等。

常服阿司匹林要注意:

1、常服阿司匹林很容易造成胃潰瘍以及出血,所以,要經常檢查血小板的情況,且加用護胃藥物。

2、如果有胃部隱痛,同時有大便情況,需要警惕消化道出血。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意見反饋及更多相關健康信息,請關注立強健康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