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谢稚柳之荷:

画出了荷花的静气,让灵魂干净。

谢稚柳的荷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早期师法唐宋院体绘画一路,以工笔重彩为主;一类为六十年代以后,兼工带写,以小写意为主。前者所绘荷花一般构图较满,所绘荷花较为写实,受到宋代院体画风影响较大。如作于1943年的《采莲图》便是这种风格的代表。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该图所绘荷花形象逼真,赋色淡雅,尤其是在荷叶与花瓣的渲染方面,更见宋代画风。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谢稚柳并有题词曰:“绿云染粉霞,江上西风晚。自谱采莲歌,不逢张静婉。温飞卿有张静婉采莲曲,戏缀此二十字”,其诗意与画境融为一体,体现出谢稚柳荷画的文人意趣;后者所绘荷花大多较为粗狂,以大面积的色块与墨块渲染荷叶,其花瓣则沿用双钩填彩法,大写意中不乏精细之笔。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溥儒画荷:

淡雅脱俗

溥儒(1896~1963年),满族,爱新觉罗氏,正红旗人,清恭亲王奕訢之孙。字辈溥,光绪帝赐名儒(全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斋号寒玉堂。生于北京。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鸟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与黄君璧、张大千以“渡海三家”齐名。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吴湖帆之荷:

如盛唐美女,艳而有富态。

吴湖帆称“古人作画尚笔尚墨者论甚广,余便以尚色图之”。对以丰厚学养入画的吴湖帆,陆俨少评论说:“虽然他的法子可以学到,然其一种婉约的词意,风韵宛然的娴静美,终不能及。”

论没骨法的渊源,恐怕要追到建康年间。佛教传入东土后,寺门所绘青绿山水,用的就是“凹凸法”,这在《建康实录》中有记载。所谓“凹凸法”,就是不用笔墨,纯以色彩分出向背的方法。

荷花本就不染俗尘。用墨,就少了自然天趣,加了文人气息。没有线条,荷花的灵动、婉然、卓越风姿、雍容体态,却能表现得更加活灵活现。不走一线,让色彩在水的作用下形成淡雅的渍色,骨力只在有无之间、虚实之中,形神兼备的荷花朵朵盛开,仿佛刚刚从大自然中醒来,天颜细展。活色生香、自然天成,这可能是没骨法表现花卉占尽天机的关键所在。

吴湖帆的没骨荷花,是一种用文化修养驾驭色彩的能力,不见墨色,单用粉彩,却不至流于轻艳浮丽,能更精准地表现荷花的仙风洁质。漫施朱粉,却总绝尘,吴湖帆做到了。这是不是就是吴湖帆所说的“浓艳轻清、工逸兼长”的传统?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陆抑非画荷:

有贵气

陆先生笔下之荷,

色彩明丽活泼,

气韵清芬清雅,

在众多画荷名家中,

其作品独具个人风貌,

观之甚觉美好,而动人。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陆先生是用笔用墨用色的高手,

他笔下的荷花,用白粉与曙红绘就,

红与白,营造出浪漫悠然的意境,

诗情画意,荷韵清风,跃然纸上。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荷叶参差错落,用色考究,

俯仰随心,舒卷开合,

于盛夏的清风中,

展现出绮丽多姿的曼妙画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潘天寿画荷:

有阳刚正气

潘天寿先生画荷往往:墨叶块面大笔挥搽,硕叶如盖,笔速较快,笔似斧劈,胆魄惊。荷花亭亭净植,娇艳欲滴,气旺神强。荷柄水草如长枪大戟,穿插有致,坚如铁铸,壁垒森严,使人望之生畏。有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感觉。潘天寿的荷花笔墨苍古、凝炼老辣,且大气磅礴,雄浑奇掘,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齐白石画荷:

有拙气

齐白石画的荷花也是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晚年的荷花墨色淋漓,色彩艳丽,穿插繁密,笔势豪放,将荷花的写意描绘推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齐白石早期画的荷花,偏于墨色,设色极少,构图每每十分简单。还是八大山人风格的写意文人画。1925年开始画面稍有些变化,有了少量的颜色,但并不突出,仍是以墨为主,以色为辅。齐白石开始尝试发挥色彩的功效,实现由水墨到色彩的过渡。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唐云画荷:

写出了荷花的自然姿态

海上画派名家唐云的荷花,如按年代顺序细细看来,便可看出他内心诗性慢慢觉醒的一抹轨迹。唐云年轻之时,便以落笔灵逸闻名。他笔下的荷塘,不管是鱼虾、青蛙,还是蜻虫,都可在纸上那方圆之地悠然游荡。唐云总可以把荷塘内的种种,都悉数纳入画中,可也恰恰因此,他早期的画作,总会给人一种拘禁的封闭感。

他的荷花画得越来越好,当他终于抛下笔头的精细和布局的巧思,开始随性地赞美荷花的芳容时,哪怕只是一个侧脸、一个背影、一个眼神,诗一般的荷花便出现了。他的荷花如诗一般的斜倚纸上,以至于后来的另一位也同样是钟爱荷花的画家张桂铭,在看到他的一幅遗墨之时,也忍不住题上了一句东坡的诗文“水殿风来暗香满”。这是画者间的认同,对诗性的认同。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张大千的荷花:

风姿卓绰,冰清玉洁,似玉女

张大千在花卉画中以荷花画居多。他之所以喜爱画荷花,除其它原因外,他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并且还认为画荷与书法有着密切关系。故此,张大千画荷的作品不但年年有,而且不断推出新意。形成驰名中外的“大千荷”。他在三十五岁时作的《金荷》,就被法国政府购藏。对此徐悲鸿曾说:“张大千的荷花,为国人脸上增色”。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张大千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使“大千荷”中国美术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尤其是晚年创泼墨彩之后,所画荷花不但超越了花卉的属性,更将文人花卉的笔墨范围拓展至另一境地。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他不但爱画荷,也爱种荷。张大千年轻时住在苏州,庭院里那一池荷花成了他写生的好地方,他三十三岁时开始住进北京颐和园,一住就是五年,颐和园池塘中那又肥又大的荷花使他对画荷的兴趣越加浓厚。由于长期与荷花相处,使他特别偏爱荷花。张大千爱荷花的出泥不染,娉娉婷婷从水中浮起,雍容高贵,而田田荷叶,姿态优雅的荷杆也时常走进他的画面。他认为,荷花最难下手的部分不是花,而是杆子,因为一笔下去不得回头,重描就不成画了。他通过与荷花朝夕相处,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民主的概括力,长期捕捉荷花的特征和瞬间的动态,然后用他自己的审美感和艺术情趣加以提炼、夸张,使之寓意深刻,生机勃勃。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张大千在一生中所画的荷花作品成千上万,除了在绘画风格反面存在规律外,就是在题字、用印方面也有规律。他在画荷作品上多钤“三十六陂秋色”、“冷香飞上诗句”等印。多题“三是鸥世界凉”、“江妃出浴”、“水殿风来暗香满”、”“塘坳闲意思池面好丰神”、“云破月来花弄影”、“媚水花开粉未干”、“君子之风其清穆如”等。张大千画过朱荷、粉荷、黄荷、白荷、墨荷、金壁荷;画过风荷、晴荷、雨荷、秋荷;画过没骨荷、工笔荷、写意荷等,总之,他笔下荷花均是落落大方,雅俗共赏,娇艳而不俗,沉着而不浮,生动而不匠。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杨普义,甘肃庆阳人,文化学者,无党派,毕业于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书画收藏鉴赏家、书法理论家。

现任陕西紫光阁廉政文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新西部在线特约书画评论家,西安雄鹰劲旅国防教育基地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


杨普义:八大名家画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