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检察院 缪欣:一张照片

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有时要在家远程办公,为此,我经常会在手机、电脑间传导文件。有天,无意间又看到之前从微信里保存下来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父女二人拿着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脸上的笑容很温馨、很灿烂。再次看到,我内心还是充满欣喜和自豪。

  照片上的女孩,是一起交通肇事案被害人张某的女儿小文(化名)。这起交通肇事案移送我院审查起诉时,正值那年高考前夕。张某在车祸中去世,小文彼时刚满18岁。我发现这起案件并不复杂,被告人姜某负事故全部责任,保险赔偿金约80万元、已赔付完毕,按照法律程序,该案很快就可以提起公诉。

  可是,案件的办理比预想的要复杂。案件刚分到我这里,姜某就急匆匆来找我,想通过检察院和张某丈夫老杨沟通一下。我理解他的心情,对于我来说,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能够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

  于是,我去找了老杨,向他转述了姜某愿意达成和解的意向。他沉默良久,告诉我,因为这场交通事故,原本幸福的家庭瞬间散了,女儿小文即将高考,但因为这件事情绪低落、毫无备考心思。他们父女二人不想原谅任何人。

  “孩子马上要参加高考了,这是大事不能耽误,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尽量少地受到母亲离去带来的伤害?”我当即请教未检部门的同事。“要让她感受到你真正是在帮助她,而不是仅仅在完成工作。做到这点才能顺畅开展后续工作。”同事提醒我。

  果然,第一次见面,小文对我是排斥的,她拒绝和我沟通。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有时候,我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地陪伴她;有时候,我会给她讲讲办案中发生的故事;有时候,我会带给她一本书;有时候,我会带去老师和同学们的最新消息……慢慢地,她对我的态度和善了,开始和我说上一两句话。终于有一次,她忍不住在我面前嚎啕大哭起来。那一刻,我知道,我已渐渐打开了她的心结了。

  老杨看到女儿的改变,也感触良多。他最终选择了原谅姜某,也希望女儿能忘掉仇恨,在充满爱的环境中继续成长。

  就这样,姜某和杨某达成了和解,也承担了相应的刑事责任。更重要的是,在案结事了的同时,杨某和女儿也走出阴霾,开始新生活。我深深地感受到检察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