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何要殺死自己的兒媳婦?是內心陰暗,還是另有隱情?

史海閒聊


第一 導語

曹操殺害自己兒媳的歷史事件,有很多的人會歸結到曹操的性情反常,可是我們不要忘記,一個擁有大作為的君王在每一件事情的處理之上都是非常理性的,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維護統治,讓整個王朝安定下來,為了達到這樣的一個目標,他們會使用各種的手段,其中一個常用的便是“敲山震虎”,曹操殺害兒媳崔氏正是使用了這樣的一個手段,希望以達到震懾他人的目的。

那麼曹操要震懾的人是誰呢?這三個人分別是:曹植、崔琰和想要破壞秩序的人。

第二 警告曹植

眾所周知,曹植是一個有名的大文人,平常的行為也是十分的豪放,在喝醉酒之後往往會做出很多違反規定的行為。在曹操看來,曹植非常的具有才華,很是受他的重視,但是他同時也非常討厭他經常違反自己所定下的規定的行為,例如:他會在只有曹操才能夠騎馬的區域騎馬,這簡直是在褻瀆皇威。

但是,因為曹植乃是自己的兒子,還具有才華,曹操並不想直接治罪,想要找個機會重重地敲打一下他,讓他自己規範一下自己的行為,不要如此肆無忌憚。這時候,曹植的妻子崔氏穿著華麗恰巧就讓曹操找到了一個最佳的方式去警告曹植,理由便是違反了節儉的政令。這想讓曹植意識到秩序的無情,請自覺規範自己。

第三 警告崔琰

在當時,崔琰在朝廷的大臣之中是非常具有威望,連他曹操自己都畏懼他三分。

試想一下,一個連皇帝都會畏懼的大臣,他能不讓皇帝每天“牽腸掛肚”嗎?大多數的皇帝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都會選擇一個藉口然後殺掉這樣的臣子,畢竟皇帝都是希望自己才是那個最具有威望的人。

但是,這個崔琰雖然威望高,但是人還是十分的忠心,並沒有什麼樣的謀反之心,也沒有想要捲入朝廷的繼承人的紛爭當中,所以,曹操只是想要尋找一個合適的機會敲打一個他,讓他收斂一下。

崔氏是崔琰的侄女,他的侄女違反了規定被殺,這不也是一種“敲山震虎”的方式嗎?曹操是想要讓崔琰小心一點,別太張揚。然而崔琰並不是很在意,後來因為一件小事就被曹操處死了。

第四 警告想要破壞秩序的人

瞭解曹操的朋友們都知道曹操是一個立下了規矩就得讓別人遵守的人,這在他早年使用五色大棒處死皇帝寵幸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就可以看出。

這一次處死兒媳崔氏的行為之中,曹操也是想要達到一個立威的作用,我連自己疼愛的兒子的妻子都會殺,難道還會在意那些不是自己親人的人嗎?他想要別人謹慎行事,遵守自己的規定。

第五 總結

曹操殺掉崔氏並不僅僅只是因為某個原因,而是因為多個原因綜合在一起造成的,畢竟處死自己家人的事情上還是要有所顧慮一下的。

除此之外,我們確確實實可以從這一件事情當中體會到了“伴君如伴虎”,且這頭虎還是會食自己親人的。

不過,在一個封建國家的治理當中,一個有為的君王是不可以摻雜自己的個人情緒的,一套規定既然頒佈,那麼一定會去遵守。如果一個封建國家的君王帶頭違反既定的規定,那麼這樣的一個國家肯定不會長久,這也是如今為什麼會強調“法治社會”的重要原因,法律雖然無情,但是它讓社會可以更加穩定,讓大多數人受益!

好了,這就是筆者我的觀點,喜歡的朋友點個贊,有更多好意見的朋友可以提哦!
最後,你看得了多遠的過去,你也就可以看到多遠的未來,歷史雖然沒有一定的規律,但是有一定的蹤跡可究。

【作者:太陽知識局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太陽知識局



曹操殺死兒媳崔氏有三個原因

一、殺雞儆猴

東漢末年,由於戰事連連,民不聊生,大臣們有時都餓著肚子上朝,更有堪者,竟有大臣上朝時餓死。曹操掌權後非常注意課農桑,就曾在許昌屯田,發展糧食生產,嚴禁損壞莊稼,有一次自己騎馬不慎踩踏了莊稼,竟削髮為首告戒官兵。提但厲行節約,對家定下家規,婦人不許穿著華麗,衣服顏色以黑色為主,腳上穿的鞋不得有繡紋,宮緯能打補丁就打補丁。總之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就連自己的女人都是繳獲的戰利品,二手貨,能用則用,絕不浪費。所以,崔氏身為曹植老婆,雖在家是大小姐,可嫁夫隨夫,就得守規矩,你不守規矩,沒人摜著你,對不起,就讓你做個反面典型吧!

二,打壓其母族崔氏一族

由於崔氏的孃家是河北的名門望族,叔父崔琰原跟隨袁紹,後又跟隨曹操,官階不小,但卻與曹操的意見不一。所以,曹操有點反感,但又不好馬上發作,拿崔氏開刀也算出了口惡氣,至於後來又殺了崔琰那是後話。

三、警告曹植

曹植雖在文學上有所建樹,但時常口無遮攔,言論時憋,過於激烈。行為放蕩不羈,整日與一些狂傲文人為伍,活脫脫的一個文藝青年,卻又有許多追捧的粉絲。雖難堪大任,卻又對曹丕的地位是個威脅,所以殺了他老婆,也是對他的警告,喝歸喝,玩歸玩,說話是要負責任的。


車工00


曹操殺死的兒媳婦是崔氏,也就是曹植的第一任老婆。他殺死崔氏的原因當然不是因為心理陰暗,其直接原因在於崔氏違反了曹操的規定。



曹操殺死崔氏直接原因是生活奢侈

歷史上,曹操不僅是一個奸雄,更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他在治國理政方面基本上遵循了法家的治國理念,主張令行禁止。

同時,曹操為了提升國力,極力的推行節儉的風氣,為此他制定了很多規章制度,號召大家遵守規定。比如,曹操主張後宮衣不錦繡,侍御履不二採,幃帳屏風,壞則補納,茵蓐取溫,無有緣飾。

大致的意思就是,曹操主張後宮妃嬪不可以穿華麗的衣服,鞋子上面也不能有精美的圖案,那些壞掉的幃帳、被褥,打個補丁繼續用就行了。



政策是好的,但總有一些人因為自己的私慾違背命令。

公元217年,在一次重要的儀式上,曹操登臺看向下方,發現曹植的妻子崔氏竟公然違背制度,穿著一身錦繡的服飾出現在人群職中,這讓曹操怒不可遏。回到家中後,曹操親立刻自下令處死了崔氏。

植妻衣繡,太祖登臺見之,以違制命,還家賜死。——《裴松之注三國志》

僅僅因為衣著華麗,違背制度,曹操就要處死崔氏,未免有些小題大做了,顯然曹操也不可能如此。所以曹操處死崔氏的原因有兩點,第一、為曹丕的繼位掃平障礙。第二、樹立權威、殺雞儆猴。



為曹丕的繼位掃平障礙

關於這一點,咱們先說清楚曹植老婆崔氏的人際關係。

崔氏出身於世家大族清河崔氏,她的叔父是著名的名士崔琰,崔琰也因此成為了曹植的叔岳父。

曹操進位魏公後,建立魏國,崔琰便成為魏國的尚書。但後來崔琰經常忤逆曹操,甚至不聽曹操指揮,最終被曹操處死。

如今隨著曹丕和曹植奪嫡勝負已定,所以鞏固曹丕的勢力便成為了曹操首要的任務。現如今,曹操處死崔氏,目的就在於打壓曹植和清河崔氏。



其次,樹立權威、殺雞儆猴

實際上,曹操制定節儉的政策後,經常以身作則,但大部分人根本不鳥曹操,這其中就包括他的兒子曹植,以及一些世家大族的人。

《襄陽記》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荀彧非常喜歡薰香,身上的香氣百步之外都可以聞到。他去別人家坐一會兒,席子好幾天都有香味。

要知道,古代的薰香異常貴重,最初只有宮廷才能用的上,以此可見荀彧等世家大族的奢侈程度。



當然,曹操的兒子曹植也不是個省油的燈。他經常召集一些朋友飲酒,且飲酒之後狂妄不羈,甚至還公然違背制度,在皇帝的御道上駕車馬奔馳。

所以,為了敲打曹植,以及一些世家大族的人,曹操選擇了殺雞儆猴,打壓這些浮誇的奢侈風氣。而曹植的老婆崔氏,在明知失寵的情況下頂風作案,最終被殺也在意料之中了。


我是越關


《世語》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植妻衣繡,太祖登臺見之,以違制命,還家賜死。說曹操有一次在高臺上看見兒子曹植的媳婦崔氏穿了一件比較錦繡的衣服,就說他違反了自己崇尚節儉的命令,回到家就把她賜死了。



兒媳婦炫富,曹操竟殺了她,這事做得太不盡情理,但曹操卻是個既有管理手段的人,他應該不會只因為這件小事就殺了他的兒媳婦的。那麼原因是什麼呢?

先看看這位崔氏的背景吧,崔氏是尚書崔琰的侄女,崔琰是個清正廉潔的人,早先他是跟隨袁紹的,當時袁紹的士兵專橫暴虐,挖掘墳墓,崔琰規勸說:“昔日荀況有過這樣的話:‘對士兵平素不進行教訓,戰鬥力就不會強大,即使是商湯、周武王那樣的人,也不能憑藉他們作戰取得勝利。’現在道路上屍骨暴露,百姓未見到您的德政,應該命令各個郡縣掩埋屍骸,以顯示您的為死者傷痛的愛心,追隨周文王的仁慈之舉。”袁紹讓崔琰作了騎都尉。



後來袁紹在黎陽縣帶兵,將部隊駐紮在延津渡口,崔琰又規勸說:“天子現在許昌,百姓的願望支持順從朝廷的一方,我部不如謹守治境,向天子述職,以便安定這一地區。”袁紹卻不聽從,於是在官渡大敗。等到袁紹死後,他的兩個兒子互相爭鬥,爭著想得到崔琰。崔琰說自己有病,堅決推辭,因此獲罪,被關進了監獄,依靠陰夔、陳琳營救,才免於一死。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打敗袁氏後,兼任冀州牧,徵召崔琰任別駕從事,對崔琰說:“昨天查核戶籍,可以達到三十萬之多,冀州可稱得上是大州了。”崔琰回答說:“如今天下分崩,九州分裂,袁氏兄弟同室操戈,冀州百姓露屍荒野。王師駕到,沒聽說先傳佈仁聲,以擴充實力為當務之急,這難道是敝州男女老少寄希望於明公的嗎?”曹操肅然動容,向他表示歉意,當時賓客都為之大驚失色。估計曹操當時臉上有點掛不住,雖然嘴上說他說的對,但心裡其實很不高興的。

曹操身材較小,長得也不好看,所以一直很嫉妒帥哥,而崔琰就是當時公認的美男子,史載他體態雄偉,聲音洪亮,眉目疏朗,須長四尺,很有威重的儀態,朝廷中人對他很是敬仰,這不免讓曹操對他十分的羨慕嫉妒恨。

還有一件事兒是很能說明曹操十分羨慕崔琰的帥氣人品的,曹操統一北方後聲威大振,北方各遊牧民族部落紛紛依附,實力很強的匈奴也派使者送來了大批奇珍異寶,匈奴使者請求面見曹操,曹操不好拒絕,但又覺得自己的形象實在不咋地,怕讓匈奴使者看不起,靈機一動想出一個辦法,就將老帥哥崔琰召來,要他代替自己接見使者。接見時,崔琰正中端坐,接受了匈奴使者的拜賀,曹操卻扮作侍衛模樣,手握鋼刀,挺立在坐榻旁邊。接見完畢後,曹操派間諜去問匈奴使者印象如何,估計使者早看出來拿刀的人是曹操了,他不假思索地說:“魏王俊美,丰采高雅,而榻側捉(握、提之意)刀的那個人氣度威嚴,非常人可及,是為真英雄也!”



後來,人們便將代替別人做事稱為“捉刀”,而用得最多的是謂代人作文,如“捉刀代筆”,代人捉刀的成語由此而來!



但這些還都不是曹操殺崔琰的理由,從史書上看,是因為這樣一件事。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曹操作魏王,楊訓上表稱讚曹操的功績,誇述曹操的盛德。當時有人譏笑楊訓虛偽地迎合權勢,而楊訓這個人又是由崔琰推薦給曹操的,所以一些正人君子認為崔琰薦人不當。崔琰也很生氣,就從楊訓那裡取來他的表文草稿看,看後寫信給楊訓說:“讀表文,是事情做得好罷了!時間啊時間,隨著時間的變化,情況也一定會發生變化的!”崔琰對曹操加封魏王持不支持的態度,曹操當然很生氣,從此罰崔琰為徒隸,但崔琰在朝中的影響力非常大,曹操總想把他拉攏過來,後來就又派人去看他,希望他改變態度支持自己,但崔琰言談表情一點也沒有屈服的意思。曹操就決定殺了他,在令文狡辯說:“崔琰雖然受刑,卻與賓客來往,門庭若市,接待賓客時鬍鬚捲曲,雙目直視,好像有所怨忿。”於是賜令崔琰死。而曹操的兒媳、曹植的夫人、崔琰的閨女崔氏因衣著華麗被曹操賜死,不過是曹操殺崔琰的一個陪葬品罷了。


尋找老家味道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路諸侯紛紛起兵廝殺,經過戰爭的洗禮,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由於戰爭的緣故,田地荒蕪,百業具廢,民不聊生,到處都是流民,以至於曹操的軍餉都成了問題,他不得不去盜墓來維持生計。


作為朝廷的丞相,曹操有責任為國家制度勤儉節約的制度,下令禁止飲酒和穿著絲綢等華麗面料的衣服,曹操自己以身作則,他歷來都很節儉,經常穿著打補丁的衣服,甚至還吩咐自己的兒子們,在他死後不墳不樹,要薄葬。



他對家人的管教極為嚴格,要求他們不得奢華鋪張,衣不錦繡履不二彩,平時吃飯葷菜只有一盤肉,絕不奢侈浪費,家裡不準薰香,婚喪嫁娶一律從簡,三個女兒嫁進宮中也從不擺闊,嫁妝一律黑色,不用豪車,不用富麗堂皇的顏色。
曹操的節儉措施施行以後還是很有效果的,但還是有人與他作梗,他的謀士孔融就是個酒鬼,非常反對他的禁令,故意跟他唱反調,還到處詆譭他,這讓曹操非常的惱火,儘管孔融學問很大,名望很高,但曹操還是找了他的茬,以他違反孝道為由殺了他。

曹操殺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不管你是孔聖人的後代還是別的,就連漢獻帝的老婆也敢殺,只要你別惹他生氣。


有一次,曹操舉辦家宴,曹植的老婆崔氏偏偏把老公公的話當耳旁風,穿著一身漂亮的衣服出席,曹操看見了,認為她違反了禁令,就下令賜死了她,兒媳婦愛美,這麼一點小事,曹操竟然殺了她,許多人都覺得他做得不近情理,太絕情了,但曹操也是個有原則的人,應該不會只因為這件小事就殺了兒媳婦,那他為什麼又要殺死兒媳婦呢?
曹操給出的理由非常可笑,因為崔氏太愛打扮了,崔氏也是出身於名門望族,她的叔父崔琰是曹操的得意屬下,為人清正廉潔,不徇私情,曹操有意立曹植為太子,但崔琰卻力保曹丕,這讓曹操對他刮目相看。
曹植的自由灑脫不拘禮法,也是直接害死崔氏的主要原因。

曹植這個人喜歡飲酒賦詩,而且做事不知道輕重,經常和一些文人在一起談天說地,討論時弊,超過了限度,甚至還在深夜裡駕車在城內狂奔,這樣一位可能的國家未來領導人,如此不注重公眾形象,這讓原本寄予厚望的曹操十分不滿,所謂“怨子不爭,遷怒於鄰”於是曹操對曹植的這位枕邊人的印象愈加的糟糕。


曹操對曹植的不滿,正好抓住兒媳婦做文章,據《三國志.魏晉世語》記載“植妻衣繡,太祖登臺見之,以違制命,還家賜死”,曹操以崔氏穿著華麗衣服這點小事就賜死了崔氏,以此來警醒曹植,讓他明白,你的太子之位是因為你酗酒而告吹,別再有非分之想,否則這就是你的下場。
其二,讓家人記住,原則問題不能逾越,一是一,二是二,我定的規矩誰也不能違反,我才是真正的主人。
其三,崔氏的叔父崔琰性格耿直,名聲很好,有很多人追隨他,在朝中的影響力非常大,曹操對此是有所忌憚的,他殺掉崔氏就是藉機打擊崔琰的氣焰。

曹植的老婆崔氏藐視曹操的權威,頂風作案,直接撞到了槍口上,本來罪不至死,卻因曹植的關係,結果枉送了自己的性命。

曹操雖然小題大做,卻意在殺雞儆猴,他殺人立威,起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


曹操最為當時的梟雄,雖然殘忍,但是為人處世還是非常的老道,文治武功令人羨慕佩服,他治軍有方,領導百姓屯田興業,還是得到許多老百姓的擁護的。






遺產君


我是方圓,文史專欄作者,歡迎關注我;

對於曹操這個人,千百年來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一代梟雄,也有人說他是一代奸雄,甚至還有人說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其實在我看來,曹操確確實實是一位梟雄,我們之所以會認為他奸詐,實際上還是從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一書中得知的,實際上這只是小說對曹操的描述而已。正史上的曹操,實際上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出生寒族的曹操,先後剿滅了北方各地諸侯,統一了中國北方之地,成為三國中實力最強的老大。

當然了,曹操為人生性多疑,雖然並不能算作是什麼善良之輩,但是也並非是暴虐之徒。曹操雖然也像董卓一樣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卻始終沒有落得像董卓一樣的下場,由此可見,曹操遠比這個西涼武夫要聰明得多。

曹操——劇照

此外,曹操唯才是舉,大力任用賢能之人,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曹魏政權的穩定和發展。但是這裡卻出現了一個問題,曹操心胸寬闊,能對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關羽網開一面,禮遇有加,可為何卻對自己的兒媳婦崔氏如此的苛刻呢?只因犯了些許過失就被他下令處死了呢?這似乎有點讓人疑惑不解,關羽是自己的對手,而兒媳婦是自己的家人,為何會這樣呢?

曹操處死兒媳婦崔氏,究竟是因為心理陰暗還是另有隱情呢?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現在看看這個崔氏究竟是何許人也!

崔氏是曹植的第一任妻子,出生於北方名門望族“清河崔氏”。《魏晉世語》中記載到:在觀禮的時候,崔氏衣著華麗。曹操看到之後勃然大怒,便說她有違節儉的政令,於是便將她賜死。如此看來,曹操是因為崔氏違背了他頒佈的節儉政令才將她賜死的。但這似乎又有點小題大做了,不就是穿了一件比較華麗一點的衣服,訓斥一下也就可以了,為何偏要將她賜死呢?

其實,曹操的做法大有深意。首先來說,曹操此舉可以實現“殺一儆百”的功效,崔氏作為自己的家人,而她的的確確違背了政令,所以將她處死之後,便給自己樹立了威望,讓文臣武將看到,自己是多麼的公正。這一點其實在曹操出征討伐叛軍的時候就有表現了。曹操在出徵的時候,正值小麥成熟之際,於是便下令不準踩踏,違反者斬首,但結果他的馬車卻不慎踐踏了農田,為了貫徹軍令,他便拔出刀做出要自刎的樣子。這個時候,身邊的謀士將領一看,立馬叫住,並先後以一番國家大義來勸阻曹操。曹操心領神會,於是便將自己的頭髮割下,傳視三軍。雖然這有作秀之嫌,但是在古人眼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割發就等於斬首,所以,這樣看來,曹操的軍令還是十分嚴明的。

曹植——劇照

所以這裡也是這個道理,曹操對於國家政令是固守不怠的,對於犯法之人,必定嚴懲,哪怕是自己的兒媳婦犯法,也絕不姑息。

當然了,曹操此舉還有另外兩個目的;一是通過打擊崔氏,來警示曹植。因為對於世子之位的繼承人選,曹操心裡已經選定了曹丕。但是此時曹植、曹彰都是曹丕最大的“敵人”,更何況,曹植的文采極好,在北方文人心中的地位極高,所以,曹操為了穩固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曹魏政權,便只能通過此行為來警示曹植,讓其不要對繼承人之位蠢蠢欲動。

最後一個原因,便是通過打擊崔氏來打擊北方望族“崔氏家族”,我們都知道,這個崔氏的叔父可是大名鼎鼎的崔琰。曹操通過打擊崔氏,來警示崔氏家族不要恃寵而驕,懷有不臣之心。如果熟悉魏晉史的人應該知道,曹魏政權和後來的司馬政權的更迭,實際上就是“寒族”和“望族”之間的爭奪。曹魏政權是寒族政權,所以曹操就必須要選賢舉能,因為他沒有可以依靠的名門望族勢力,更何況,兩者一直以來都是在對抗的。在最後司馬氏的上臺,實際上就是望族取代了寒族。

曹植——劇照

綜上所述,曹操之所以會將自己的兒媳婦崔氏賜死,最主要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崔氏違反了政令,還有其他的考慮!你們怎麼看呢?

參考文獻:

  1. 《魏晉世語》

  2. 《魏晉南北朝史》


方圓文史


曹操崇尚法治,在其一生中,對許多違背禁令的人大開殺戒,其中不乏具有影響的大人物,比如孔融,楊修等,同時也有一些小人物被殺,比如殺兒媳婦崔氏,一瓜殺三妾等等。

一般認為這是曹操為了樹立權威,殺雞儆猴。

但我認為,似乎其背後更有深意。並不能簡單地就事論事,認為這是曹操嚴格執法那麼簡單。

最近我在寫作《一代才女蔡文姬》和三國時期《史上男女那些事兒》,對曹操的有關資料,查閱的比較多,我感覺:曹操主張法治,從嚴依法治國 , 治軍 , 治家是事實。

但更重要的一點是:曹操執法具有很大的靈活性,這體現出他作為政治家的深謀遠慮和老辣狡詐之處。

01

罪不及死

《裴松之注三國志》:植妻衣繡,太祖登臺見之,以違制命,還家賜死。

曹操主張儉約,並且專門頒佈法令,禁止奢侈浪費,並且以身作則。史書有許多記載曹操生活簡樸的事例,這裡就不繁述啦。

曹植的妻子崔氏,因為穿著華麗的衣服,被曹操看到了,回家後就把她賜死啦。

違背了禁令,就該接受懲罰,但也不至於就處死吧。

曹操的禁令規定的很細,比如後宮衣不錦繡,侍御履不二採等等,但我沒有注意到違禁處罰的具體標準是什麼,但不會是一律處死吧。

亂世需用重典,但總不能一有違禁就處死,豈不亂套了。

02

政治需要

漢末時期,豪強地主把持地方,干預中央朝政。打擊豪強政治是曹操一直的主張。

清河崔氏是豪門世族,在地方勢力強大。在曹操攻佔鄴城後,就下令採取措施加重懲治豪強兼併。當時豪強地主對土地的兼併非常厲害,嚴重影響了經濟的恢復。

崔氏家族自然是在被打擊的對象之一。

更為嚴重的是,崔氏家族在政治上與曹操不能保持一致,這從崔琰被殺就能看出其中的端倪。

崔琰原來是袁紹的部屬,曹操佔據冀州後徵召崔琰任別駕從事。曹操對崔琰說“冀州戶籍達到了三十多萬,可以稱得上是大州啦”。

不想崔琰卻說:“冀州百姓露屍荒野,王師駕到,沒聽說先傳佈仁聲,卻以擴充實力為當務之急,這難道是冀州百姓寄希望明公的嗎”?

曹操肅然動容,立馬錶示道歉。當時在旁邊的賓客都嚇壞啦。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崔琰給楊訓寫信說“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對曹操進位魏公露出不遜之意。

於是被曹操下獄賜死。

曹操一系列的措施,打擊了豪強地主勢力,但引起該集團的強烈抵制。

在政治上,崔氏家族已經走到了對立面,這是曹操必須打擊的對象之一。

曹植之妻崔氏被處死與此不無關係。

03

為改朝換代做準備

在曹丕與曹植的“立儲之爭”中,崔琰是堅定站在曹丕一邊的,並沒有因為曹植是崔氏家族的女婿就支持曹植。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發出密函徵詢臣僚的意見。只有崔琰信不封口的支持立曹丕為世子。他說:“我知道《春秋》有立長子的大義,五官中郎將曹丕仁孝聰明,應當承繼大統,我將用死來堅持這個原因”。

但這不足以說明,崔氏家族就堅定站在曹魏集團的利益上。

崔琰是堅定的漢室的維護者,是反對曹魏取代漢室的,從其言論及被處死的原因就可以看出來。

曹操有生之年沒有做出稱帝的事,但曹魏代漢已經是箭在弦上啦,只是時間問題。

曹操自己沒做,但必須為曹氏子孫打算啦。他自己就說上天眷顧的話,就做周文王,其意已經很明確了,那就是曹丕要做周武王啦。

曹植屢違禁令,都沒有處罰,兒媳婦僅僅穿衣違制就處死啦,這說不過去。

曹操殺人很多,但其殺人時有很大的靈活性。那就是視情況而定。說到家不僅僅是有沒有違法,而是看是不是有必要殺。

這就是曹操法治的歷史侷限性。


豹眼看歷史


曹操除了是亂世奸雄,還是強勢的一家之長,比如,他曾經賜死過曹植的妻子崔氏。

對兒媳婦下手,曹操是內心陰暗嗎?還是別有隱情?

01.崔氏的來龍去脈

崔氏的來龍去脈,在《三國志》及《三國志注》裡有所記載:

“植,琰之兄女婿也。”

“世語曰:植妻衣繡,太祖登臺見之,以違制命,還家賜死。”
曹植的妻子崔氏,是崔琰的侄女,因為衣著華麗,被高臺上的曹操看到,於是被以違抗制度的理由賜死。

02.曹操和崔琰的過節

事實上,崔琰雖然和曹操是兒女親家,在政見上卻並不完全一致。

曹操成為魏王以後,崔琰發表了不同意見,於是被曹操賜死。《三國志》記載了來龍去脈:

於是罰琰為徒隸,使人視之,辭色不撓。太祖令曰:"琰雖見刑,而通賓客,門若市人,對賓客虯鬚直視,若有所瞋。"遂賜琰死。

很顯然,曹操賜死崔氏,也是暗含了他自己和崔琰家族的矛盾。


歷史迷猴神通


曹操在世人眼中是一個善於權謀的奸雄,而且曹操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也讓很多人都死於他的刀下,其中就包括曹操的兒媳婦。有的人認為曹操殺人已成慣性,有的人認為曹操這樣做是因為有心理問題,但實際上曹操下令殺人的時候其實都有自己的考量,絕對不會不是完全出於自己的喜好而殺人。

其實曹操的手下里面有很多人都是降將,這些人原本並不是跟隨曹操的,但是他們卻因為有曹操看中的才能而得到他的青睞,並從此被招到曹操的麾下成為了曹營中的一員。他不僅不會懷疑這些降將,反而會論功行賞,只要他們肯真心為曹操賣命,曹操就會給予他們財富和地位,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曹操並沒有什麼心理問題,反而比較公正,所以他會殺死兒媳一定是另有原因。曹操所殺的這個兒媳就是曹植的妻子崔氏,崔氏是名門之後,她的父親就是崔琰的哥哥,所以按照常理,曹操應該不會對崔氏下手,但是他後來卻下令將崔氏殺掉了。

曹操殺死崔氏就是因為崔氏的穿著太過於華麗,曹操平時很注重節儉,他平日裡的衣物都很簡樸,有的還打了補丁,對於自己要求如此嚴格的曹操自然也不會讓自己的家人浪費,所以他的妻子們個個都穿著樸素,沒有顏色過於鮮豔的衣物,平時也不敢濃妝豔抹。可是崔氏當時卻穿著十分華麗的衣服,而且打扮得很嬌俏,曹操看到後十分氣憤,畢竟他已經明令禁止不允許穿著鮮豔的服飾,所以崔氏這樣的行為就是在故意違抗曹操,曹操這樣心高氣傲的人怎麼能容隱,所以曹操才會下令將崔氏除掉了。

對於崔氏的死,深受打擊的自然是曹植,他因為崔氏的離世而感到十分痛心,從此不再積極上進,而是每日沉迷於飲酒做樂中,看到曹植這樣,作為父親的曹操卻一點都沒有動容。其實曹操這樣做也是為了給曹植一個下馬威,他希望藉由崔氏的死警告曹植,不得違背自己,同時也讓曹氏家族成員認識曹操的權威,任何人如果不將曹操放在眼裡,他一定不會心慈手軟。所以曹操殺死兒媳婦崔氏根本就不是因為心理陰暗,而是希望藉由她的死給自己樹立威信,同時起到警告的作用。


歷史課課代表


我是山鬼說,我來作答,

曹操治國理念奉行的是法家思想,要求令行禁止。曹操曾下令“衣不著繡,履不二彩”,以此推行節儉之風。然而發出這個命令後,撞在槍口上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兒媳,曹植的妻子崔氏,她在出席一個重要儀式的場合,穿著繡緞,曹操看到後,就下令賜死了。(典故出自《裴松之注三國志》:“植妻衣繡,太祖登臺見之,以違制命,還家賜死。”)

在三國演義裡的曹操是個大奸雄,在歷史上卻是一個勵精圖治的政治家。然而事實的真相真的就這麼簡單?曹操這麼殘暴?僅僅因為一件繡衣就賜死兒媳了。其實這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

首先說說這個兒媳的身世:來頭也不簡單,崔氏出身名門望族,是崔琰這個三國名士的親侄女。崔琰曾為曹魏立下汗馬功勞,但他一心向漢。崔琰、荀彧、毛玠等曹魏謀士都一樣,都想著借曹操的能力,完成大漢的偉大復興。但利用是相互的,曹操靠著崔琰等人的輔佐,實力越來越強大,他不甘心當個鄴侯,他心裡想的是稱皇稱帝。

曹操建立魏國,忠漢派謀士崔琰、荀彧、毛玠等人的反對異常激烈,只因違背了祖制“非劉不王”。為了清除建立魏國社稷的阻力,曹操就只能網羅各種罪名打擊崔琰等人,最後賜死崔琰。曹操生性多疑,殺了崔琰,兒媳崔氏自然而然就成了曹操的眼中釘肉中刺,不殺她心裡就不痛快。

曹植與曹丕爭奪魏王世子的鬥爭過程中,形勢對曹植越來越不利。曹植過於虛華浮麗的性格讓他在曹操面前越來越不得寵,這種情況下,崔氏的處境也隨之越糟糕。可笑的是崔氏還是個沒有自知之明的人,還身著錦繡之衣出席重要儀式,或許這就是典型的不作就不會死。

殺兒媳崔氏,也有另外一種解讀:曹操對曹植的警告。曹操是想用這種方法告訴曹植,繼承將來的魏國社稷的是曹丕。你曹植作為沒有繼承權的王子,現在我還能容你,繼位後的曹丕未必能容你,若想善終,你就老老實實做好本分。如此一來,既保全了曹植的性命,也成全了曹丕,而這一切的代價不過是殺一個不受自己待見的兒媳。

外儒內法說的就是曹操的為君之道,他執法一向嚴明。他用兒媳的人頭昭告天下:“若誰違抗我,即便是親如兒媳之人,孤亦可照殺不誤。忤逆孤的發令,崔氏的後果就是你們的人生縮影。”

看似殘暴的背後,一來打擊了崔氏,二來警告了曹植,三來嚴明瞭法度。所以不得不佩服曹操的才智,殺個崔氏就一石三鳥,實乃梟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