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智库丨前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生前事与身后名

东方智库丨前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生前事与身后名

东方智库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电话即微信号19916759390。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东方网立场。


100岁的前联合国秘书长、秘鲁人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3月4日在自己的祖国去世。

德奎利亚尔保持了两项纪录:一,迄今唯一担任过联合国秘书长的拉美人;二,迄今最高寿去世的前联合国秘书长。

德奎利亚尔于1920年1月19日出生在秘(读作bì)鲁首都利马。曾在秘鲁天主教大学攻读国际法,1940年进入秘鲁外交部后一直从事外交工作。后进入联合国,曾任联合国秘书长关于塞浦路斯和阿富汗事务的特别代表、联合国主管特别政治事务的副秘书长。1982年1月至1991年12月,他担任联合国第五任秘书长。

在其任内的一大贡献是促成了两伊战争的停火。

1980年9月至1988年8月,伊拉克和伊朗鏖战八年,史称两伊战争。

东方智库丨前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生前事与身后名

图片说明:德奎利亚尔(来源:新华社)

1980年9月,交恶已久的两伊进入战争状态。两国边界长达1180公里,争议地点多达几百个。其中主要矛盾集中在夏特·阿拉伯河的南端划分问题上。

1921年独立的伊拉克王国继承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于阿拉伯河的主权,四年后建立的伊朗巴列维王朝对此不满。1937年,两国签订《德黑兰条约》,伊朗增加了4公里河道主权。1969年4月,伊拉克重申阿拉伯河是伊拉克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求伊朗船只通过时必须降下伊朗国旗。伊朗政府遂决定废除《德黑兰条约》。六年后的1975年3月,两国签订了《阿尔及尔协议》:伊拉克同意阿拉伯河作为界河的全段均以主航道中心线为边界,伊朗则将一块约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伊拉克。同时,伊朗答应不再支持伊拉克库尔德人反政府武装。

两国好不容易风平浪静了几年。然而,1979年2月霍梅尼在伊朗执政后,再度采取了支持伊拉克库尔德人反政府武装的政策。两伊围绕领土问题的矛盾又趋激化。

宗教原因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两伊虽都属于伊斯兰国家,但伊朗掌权的是什叶派,而伊拉克则是逊尼派掌权。1979年2月,霍梅尼在伊朗上台后,对伊拉克输出伊斯兰革命。这使得两国关系愈发交恶。

两伊战争中,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曾亲赴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劝说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息战。

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598号决议。其主要内容是:两伊立即停火,把军队撤至国际边界,立即释放和遣返战俘,敦促两伊和联合国秘书长合作,寻求一项全面、公正、体面和持久的解决办法。伊拉克随后表示同意,伊朗在一年后的1988年7月17日也宣布接受该决议,并于次日宣布接受停火协议。

7月26日——8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在纽约与伊朗、伊拉克的外长举行会谈,并在8月8日当天宣布两伊将于格林威治时间8月20日3时起正式停火。8月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619号决议,决定建立由350名观察员组成的联合国伊朗-伊拉克军事观察团,负责监督两伊停火。8月20日,打了八年的两伊战争终于结束了。

在德奎利亚尔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还历经苏联从阿富汗撤军、柬埔寨实现和平、巴勒斯坦建国、纳米比亚获得独立、萨尔瓦多和平协议达成等大事件,德奎利亚尔功不可没。

德奎利亚尔非常重视中国这个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之一的作用,任内曾两次造访中国。

对于德奎利亚尔逝世,秘鲁总统比斯卡拉在社交媒体推特上表示“深切哀悼”,并代表秘鲁人民对其家人表示慰问。

联合国在官方网站发文表示沉痛哀悼前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称:“在全球局势动荡不安的十年间,他通过促进对话、联合各方,以及推动磋商的努力,为世界留下了和平这一宝贵的财富。作为第一位来自拉丁美洲地区的联合国秘书长,他在任期结束后也始终坚守联合国的价值观,终生为和平、正义、人权和人类尊严而奋斗。”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声明,对德奎利亚尔的逝世深感悲痛。声明说,德奎利亚尔是“一名卓越的政治家、一位忠诚的外交官,一个激励他人的榜样,为联合国以及全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古特雷斯表示,从1946年参加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开始,德奎利亚尔的一生“不仅跨过了一个世纪,更见证了联合国的整个历史”。在德奎利亚尔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十年间,国际事务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走过“冷战最高峰”之后,随着

“意识形态对抗的终结,联合国开始更加全面地发挥其创始人所设想的作用”

生前事,身后名。中国古语说,“仁者寿”。作为一位“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富有同情心的杰出全球领袖”(古特雷斯语),百岁而逝的德奎利亚尔可谓对这一古语的最佳诠释。(作者为资深媒体人、主任编辑)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精彩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