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什么时候打头才能高产?

兄弟们上14


大多数农民都知道,给玉米打头可以促进玉米增产,如此好方法按理说大家都会积极用在玉米种植上,不过我们在现实种植的过程当中,好像没有太多人家会给玉米打头,因为这门技术对时间要求比较高,在时间上掌握不到好处的话,非但不能促进玉米高产,还会导致减产。



给玉米打头就是指在玉米长到一定数后,把玉米植株的最顶端去掉,因为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如果没有打顶,只是任由它长茂秸的话,那营养就白白浪费,及时打顶去掉顶部没用的秸秆,就可以把营养输送给玉米穗,提高玉米产量。

如果打头过早,把玉米杆连带上部叶片打掉的话,会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更重要的是影响授粉,玉米穗不是长得瘪鼓就是徒长玉米棒,灌浆不饱满,玉米长出来就没有“肉”,这样就失去打头的意义了。整片玉米地也产不出多少饱满的大穗玉米,不过为了减少这种情况带来的玉米减产,很多是隔排“打头”,第一排打头后空一排才打。如果打头过晚,也就相当于没打白费力气,该吸收的营养都被秸秆吸收了,那也就没必要打头了。


总的来说,玉米打头一般都选在顶部的杆和叶由墨绿色向黄色转变时,此时打头比较合适,不过一般大面积种植玉米的没有几家会打头的,给玉米打头即使技术、时间掌握的到位,顶多也就是提高10%左右的产量,而打头一般要在酷热的夏天进行,农民们要顶着烈日挨棵玉米打头,这工作量可不是一般的大,转换成玉米增产的量不及人工费,所以很多人就不会给玉米打头。通过合理的水肥管理来促进玉米增产也是不错的。


灵子


题主说得这个玉米打头,应该是玉米的去雄,就是玉米生长后期,把玉米的天花去掉。这样可以达到增产的目的,但是这个去雄是有讲究的,跟棉花的打头完全是两码事儿。

玉米为什么要去雄

1、避免自花授粉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的作物,它的雄花就是农民说得天花,雌花也就是玉米结玉米棒子的那部分,玉米须是雌花的花柱。

玉米同株授粉,也就是同一棵玉米棒子的雄花给自己的雌花授粉的话,玉米的籽粒小很多,产量下降。一般情况下,玉米自花授粉的比例在5%。

为了避免玉米自花授粉,一般即会在玉米生长后期,玉米的雄花从心叶抽出约达一半时,用手拔掉,避免玉米自花授粉。

去雄一般是隔株去雄、隔行去雄,一般是隔株去雄增产效果要好一些。

2、避免营养消耗,增产

玉米还有一个可以去雄的时机:那就是玉米授粉完毕。

这时候,玉米雄穗全部展开,像一把遮阳伞,挡住了阳光,降低了光合作用,另外它自身还要消耗一部分光合产物。

因此玉米授粉后,把全田的雄花去掉,也就是农民说得“削顶”,这样可以使玉米提早成熟,增产。

玉米去雄的讲究

玉米授粉前的去雄,是避免玉米自花授粉,这时候去雄一定要注意:

1)去雄数量不要超过全田的二分之一,以免影响玉米授粉。

2)边行的地头的不要去雄,因为去掉之后,周围没有可以给提供花粉的植株。

3)恶劣天气,连阴天或是极端高温不要去雄,因为这种情况玉米本来授粉就困难。

4)玉米去雄后要把雄穗带出田间,因为这里经常会有玉米螟(钻心虫),带出田间,可以减少虫害。

5)去雄不要带叶,去掉叶子影响玉米的光和作用。

玉米去雄虽然可以增产8-10%,但确实是一项特别费工的工作,估计现在玉米种植,很少有人去做了吧,有那功夫,不如打工多挣点钱呢。


欢迎关注“漫行草木间”。草木心,乡间味,细细品,漫漫行。

漫行草木间


“玉米去了头,力量大无穷,不用花本钱,产量增一成”。说的是玉米田间管理的一项增产的技术。

玉米打头,也叫玉米去头,实际上就是人工去除玉米的雄花穗,简称人工去雄。另外一种打头,就是玉米授粉结束后将所有玉米植株的雄穗剪除。



一、为什么要进行人工去雄呢?

人工去雄,确实是玉米增产的一项技术措施,但是,前提是人工去雄的时机要把握好,去雄的方法要得当。

大家知道,玉米是一种异花授粉的作物,雄花穗长在玉米植株的顶端,俗称玉米穗,而雌花穗长在玉米植株的中上部位的叶腋间,一般生有一至二个,即玉米棒顶端的须状物,俗称玉米胡子,即玉米须。只有雄花穗上的花粉传播到雌花穗即玉米须上,完成这个授粉过程,玉米棒上才能结出玉米籽粒。

1、玉米人工去雄的方法。

就是在玉米植株生长到雄穗抽出而未开花散花粉的时候,隔株或者隔行摘除雄花穗使植株的前后或左右留有雄花穗,但是地边地头4米内的不能去除雄花穗以保证雌花穗的充分授粉。间隔去雄后可于盛花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产量。



2、玉米人工去雄增产的原因。

根据实验测定的结果,只要人工去雄方法得当,玉米一般可增产10%左右。

增产的原因是,玉米在抽穗开花过程中雄穗的活动非常的旺盛,势必加快养分的消耗,人工去雄后节约的水分和养分集中供应到雌花穗,促进雌花穗发育结实。

人工去雄可以控制株高增加,改善植株光照条件、增强光合作用,能够健壮植株防止倒伏发生。另外去雄可兼防玉米螟虫害。

不去雄的情况下,自然授粉结束后剪所有雄穗也具有增产效果。

所以,适时的、合理的、方法得当的人工去雄,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具有积极作用。



二、玉米人工去雄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人工去雄能够增产,但如果操作不正确也会造成茎叶损伤导致玉米减产,在人工去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去雄的时机要把握好。要在雄穗刚刚伸岀顶叶还没有散粉时将其拔除,过早、过晚都会达不到去雄的效果。

2、去雄时要防止损伤茎叶。拔除或剪除时要小心,以防折断茎叶。去除的雄穗不能留在田间,防止带有的玉米螟继续为害植株。

3、去雄的植株布局要合理。一般去雄的植株数不要超过总株数的一半,靠近地边的几行不能去雄。如果去雄期间干旱高温或者连阴雨天,或者植株长势严重不均,则要少去雄或者不去雄。



4、去雄时要去弱留强。要统盘考虑田间植株长势,对于弱小植株的雄穗可去除而留取强势植株的雄穗,以促弱小植株早吐雌穗而受粉结实。

5、人工去雄后可适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防止出现缺粒和秃顶,实现完全授粉,增加籽粒数量和饱满度。

6、授粉结束后可剪除玉米田所有雄穗,即全部去头,以增加植株光照、促使养分水分集中供给雌穗发育,实现增产效果。

总之,科学合理的打头,即人工去雄,是一项玉米增产措施,一定要掌握好时机、把握好方法,否则,不但不能增产反而会造成减产。



谢谢阅读,敬请关注和评论!


图说农村事


问题:玉米什么时候打头才能高产?

答案:玉米扬花授粉期结束后,玉米穗以上部分就没有什么大的作用,只是几片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能为玉米穗积累一定量的营养物质,但是,穗上部分还要接纳消耗一些从根部输送上来的营养。为了争取这部分营养,可以适时割掉,千万不能过早。



为了使玉米穗尽快储存从根部输送的营养,和叶片光合作用的产物,尽快完成乳化灌浆和成熟,可以去掉玉米穗上部分的秸秆,减少营养无意义的浪费。去掉玉米穗上部分秸秆的时候,应该在玉米彻底完成扬花授粉后,玉米穗上的籽粒开始乳化灌浆时,开始走向成熟期,就可以去掉玉米植株头部,减少营养消耗,促进玉米成熟。在大田具体操作时,必须合理掌握割除上部秸秆的合理时间,不可过早。因为玉米扬花授粉后,正是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早期阶段,上部叶片光合作用非常强盛,能够产生一部分不可小看的光合作用产物。当上部叶片从浓绿柔软时转向退化发黄变脆时,就可以割掉此部分。



总之,在玉米扬花授粉结束后,穗上部分叶片逐渐衰退老化前割除,有利于玉米乳化灌浆,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鄂东三农


玉米要想高产,方法有很多,其中打头就是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总结出来的,高效提升玉米产量的方法。打头分为两种,一种是去雄,一种是直接全部剪掉玉米杆顶部茎叶。两种打头都可以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但是两种打头的时间方法不同,需要注意。



玉米去雄

在玉米授粉结束后,玉米顶部雄花也就失去了作用,这时候对玉米去雄,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因为去雄后可以减少养分分散,让玉米中后期可以充足吸收养分,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种植户也会选择在授粉期进行去雄,如果是这时候去雄,正确做法是隔株去雄,整块地外围不要去雄,因为外围的玉米周围没有可供授粉的玉米雄花。另外要选择天气晴朗的时候去雄,阴雨天气会影响玉米的正常授粉。其中特别要注意,去雄时不要打掉玉米穗周围叶片,因为这时候叶片的光合作用会继续为玉米提供营养物质。

剪掉茎叶

还有一种打头方法,是在玉米灌浆成熟期,把玉米穗上部的所有茎叶都剪掉。因为在玉米成熟期,已经不需要大量营养供应了,顶部茎叶的光合作用产物,也不能为玉米穗继续提供营养了。所以打掉顶部茎叶,不仅对玉米成熟没有任何影响,还能减少养分流失,使玉米得到充足养分吸收,还有利于采光通风,能提高玉米产量两成。

综上所述:正确对玉米进行打头,确实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在打头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方法的不同时间里的做法不同,要避免错误打头,影响玉米生长。


牧野小志


玉米在授粉结束之后,提供玉米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是与其相邻的功能叶,而穗子以上的那一部分叶子以进行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质并不能输入到穗子中,不仅如此,他还会和其他的功能叶竞争营养物质,所以在授粉结束之后把穗子以上的叶子去掉可以促进玉米的成熟以及保证其高产,不过在去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机,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过早的话,玉米授粉还未完成,会导致玉米发育不良,导致严重减产,所以玉米去头宁可晚一点,也不要过早。过晚的话,玉米的生长发育已经基本定型,去头对产量的增幅也会大幅度减弱。一般去头的时机一般在玉米上半部分开始软化的时候进行,在去头的时候尽量不要大幅度晃动植株,避免影响到植株的根系的功能,从而影响到植株的生长,以及最终的产量。


农医生


科学知识被用于指导生产实践,最怕的就是只看其一,不看其二。

当看到大量玉米花粉飘落在地上,而不是被玉米雌穗直接利用掉,就感到可惜。于是就想问:这么多的花粉,是不是有一半儿就够用了?当然在正常情况下,岂止是一半,四分之一都用不了!但你怎知道授粉的时候会晴空万里、微风习习,花粉刚好在田里随风起舞?如果赶上阴天下雨,或者刮大风,或者根本就没有风,花粉的利用率将会大打折扣。你将雄穗人工去掉一半,怎么对得起那些具有合法结婚生子权利的花丝?到头来空秆儿缺粒,你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植物的雄蕊发达产生了过量的花粉,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有它的道理。人类最好不要去人为的加以干扰。如果你一定要给玉米打头(去雄),可以在玉米授粉结束之后进行。这样可以降低植株高度,提高抗倒伏能力,也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但到底能不能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增产10%,本博士表示深度怀疑。而且到地里去做一次去雄,一是费工,二是由于你在地里的穿行会折断一些叶片。所以玉米去雄并不是一个大家公认的,值得提倡的增产措施。



种田博士后


看到玉米打头来提高产量就让我想起了在我们农村老家人常说的一句话“玉米打头阵,产量翻一翻”因此小时候放学回到家就拿起专门打玉米头的工具就到玉米地里了,当然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田间活,因为那个时候年纪小总是喜爱拿一根棍子在草上打来打去,所以对于玉米打头来说在当时是很多小伙伴最热爱的一种劳动。


虽然说玉米打头看似简单,其实这里面也是蕴藏着很多的经验技术,因为如果你打玉米头没有打对的话反而不会增加产量,从而还会导致减产的可能性,因此今天我就把我们村何时才能对玉米打头的经验来讲一讲。


“玉米打头的重要性”

由于玉米这种农作物长的特别高,要知道玉米在结出棒子的时候正需要大量的养分才可以让玉米籽长的更饱满,玉米棒子才能长的更大。

那么这个时候如果玉米颗过于高大,养分就会随之被吸收,从而为了避免玉米颗吸收养分出现旺长的现象,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把玉米的头部打掉。


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养分流失,也就是说把这些养分都让玉米棒子吸收,要知道咱们农民种植玉米最渴望的就是玉米棒子长得好才能达到丰收高产。

“玉米何时打头才能高产以及打头的注意事项”

在我们老家一般都是在玉米穗花授粉结束的时候才才是最佳时间,因为这个时候的玉米颗上部分都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了,也就是说可有可无,在这个时候打玉米头部是最合适不过了。



但是在对玉米打头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一我们要事先看这一颗玉米结出棒子的位置,以及在这个位置长出几个玉米棒子,也就是说如果结玉米的位置比较靠下,那么我们可以直接从结棒子的地方把玉米头打掉。


还有就是在打玉米头的时候千万不能平着,一定要斜着打玉米头,因为根据我们老家多年的经验来说平着打玉米头很容易造成玉米颗枯萎,而斜着反而一点事都没有,这主要就是阳光照射的不同。

综上所述:

玉米打头是农民种地多年的经验,因此我们要多学习,多观察,毕竟在农村种地有一句话说的好“庄稼活虽简单,但是需要经验积累实践才能出真知”。


纪录乡土


玉米去了头,力量大如牛。

这个去头就是去雄蕊,时机,一,刚抽雄蕊就要去掉,二,为了保证授粉,可以隔行去雄蕊的办法,就是隔一行去一行,等授粉结束后再把它们全部去掉,三,前期不去雄蕊,授粉结束再一次性的全部去掉。

去雄蕊的好处,防虫害,由于雄蕊不但有花粉而且还有糖分(闻着有甜蜜蜜的味道),极易受虫子的危害。减少营养损失,由于去了玉米头,减轻了上部重量,可以防止玉米后期倒伏。



痴骑朽翁


玉米打头,应该说是玉米去雄吧!

玉米在后期管理中,去雄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有人实验过,去雄方法正确的话,可以增产8-10%左右。

去雄的好处是:一 去雄后,可以把雄穗开花消耗的养分和水分集中供给给雌穗,使得雌穗能良好发育,提高穗长,穗粗,增加穗重。二 去雄以后,可以减少光照遮挡,改善中下部叶片的的透光,增加光合作用。三,去雄以后,可以使得雌穗早抽丝,能使雌穗和雄花协调一致,利于授粉良好,减少空杆,提早成熟。四 去雄穗以后,可以降低玉米高度,增加抗倒伏能力。五 有一些害虫多集中在雄穗上,去掉雄穗可以适当减少病虫害的威胁。

给玉米去雄时间是雄穗刚刚露头,还未开花时去除。这时候植株比较矮,去除方便。如果去除雄穗太晚,雄穗已经长老,不好拔除,容易损伤茎叶,同时雄穗开花授粉,去除也没有太大意义。

去除雄穗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损伤茎叶或者雄穗和上面的叶片一起掰掉。上部的茎叶对籽粒灌浆时很重要的,去除一片叶子就会造成减产。

雄穗开花时间有先后,应分批进行。阴雨连绵天气,不要去除。雄穗去除时,应隔行或者隔株去雄,尽量把植株弱小,病虫害严重的雄穗去除。田地两边的几行可以不去除,以免引起授粉不良。天旱严重时,不易进行去雄。

去雄是可以适当增产的,但是去雄并不是一定要去的,如果地块面积小,就不适合去雄。还有,如果去雄时,人工成本比较大,也是没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