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單位拖欠工資、欠繳社保費怎麼辦?

華誠鄭州律師事務所

疫情期間單位拖欠工資、欠繳社保費怎麼辦?


一、關於職工患新冠肺炎或被隔離期間,用人單位能否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問題

對於在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的新冠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採取其他緊急措施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用人單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以下簡稱《勞動合同法》)第40條、第41條規定請求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的,不予支持。

職工在隔離治療及醫學觀察期間、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採取其他緊急措施期間勞動合同到期的,勞動合同期限應當分別順延至職工醫療期期滿、醫學觀察期期滿、隔離期期滿或者政府採取的緊急措施結束。

職工患有或者疑似患有新冠肺炎,故意隱瞞病情,拒絕接受檢疫、強制隔離或者治療的,構成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或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請求解除勞動合同,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二、關於隔離治療、靈活用工、企業停工停產等期間,勞動報酬的支付問題

對新冠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用人單位應當視同提供正常勞動並支付職工正常工作時間工資。職工不遵守政府防控措施,導致被隔離治療或接受醫學觀察,職工主張該期間勞動報酬的,一般不予支持。

隔離治療期、醫學觀察期期滿或者政府採取的緊急措施結束,職工仍需停止工作進行治療的,按照國家規定享有醫療期,醫療期期限和工資待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被認定為工傷的新冠肺炎患者,其工資福利待遇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的規定處理;不能認定為工傷的新冠肺炎患者,其工資報酬標準按照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處理。

疫情防控期間,職工根據用人單位要求通過網絡、電話等靈活用工方式完成工作任務的,用人單位應當按正常工作的標準支付勞動報酬。

針對企業因疫情防控而停產停工,或者在受疫情影響的延遲復工或未返崗期間,對用完各類休假仍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在一個工資支付週期內,企業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標準支付職工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的,可以根據職工提供的勞動,按照雙方新約定的標準支付工資,但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標準;職工未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應當依照有關規定發放生活費。


三、關於感染新冠肺炎的工傷認定問題

根據人社部、財政部、衛健委《關於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的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有關保障問題的通知》的規定,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因履職感染新冠肺炎應認定為工傷,相關人員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四、關於企業拖欠工資、欠繳社會保險費的處理問題

在疫情防控期間內,職工不宜以企業暫時拖欠工資、欠繳社會保險費用為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定,請求解除勞動合同並主張經濟補償金。

因受疫情影響,企業可逾期辦理職工參保登記、繳費等業務,逾期辦理繳費不影響參保人員個人權益記錄,補辦手續應在疫情解除後三個月內完成。

根據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階段性減徵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的指導意見》規定,從2020年2月起,根據省裡統籌安排,企業在最長不超過5個月的減徵期限內,減半繳納職工醫保單位繳費部分。


五、關於職工未能如期復工的處理問題

按照山東省《關於加快全省企業和項目建設復工復產的若干措施》要求,解決企業和項目建設單位反映突出的員工返崗等問題,由於長途客運停運、外來人員管控、隔離觀察等措施,如職工不能如期返工,應如實向單位彙報情況,並履行相應的請假手續,企業不得以曠工為由解除勞動合同。


對不願復工的職工,企業工會應主動勸導職工及時返崗。對經勸導無效及其他非正當理由拒絕返崗的,企業可依法處理。


六、關於因疫情防控的加班費支付問題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規定,決定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至2月2日,2月3日起正常上班。其中1月25日至27日為法定節假日,職工在此期間工作的,企業需支付不低於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除上述3天法定節假日,其餘春節假期應為休息日調休,如勞動者在此期間工作的,企業又不能安排職工補休的,需支付不低於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


七、關於因疫情導致生產經營困難企業的勞動關係處理問題

企業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儘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穩崗補貼。

對受疫情影響導致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暫無工資支付能力的,企業經與工會或職工代表協商,可以延期支付職工工資。


八、關於勞動爭議仲裁期限、訴訟時效的順延問題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規定,因受疫情影響造成當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時效期間申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


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確係新冠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或者被依法隔離人員,不能及時行使有關權利,符合民事訴訟法規定情形的,可以適用訴訟時效中止的有關規定。


來源 | 山東高院民一庭


聲明 | 本文僅供交流學習,圖片均來源於網絡,若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