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本書之後感覺沒有記住什麼東西?這樣讀書有用嗎?

倔強的言妞


不知道你讀書的目的是什麼,是不是要記住些什麼名言名語,或者明白些做人的道理並且能講出來給別人聽才算有用?讀書 每個人的目的和追求是不一樣的,因為當下你不是學習,不是為了考試。我個人讀書是因為喜歡才讀,有簡單易懂的,也有複雜的,比如我讀餘華的故事類作品《活著》就一氣呵成,《人類簡史》對於我這種智商的人來說讀的就很慢,很多作者的觀點和想表達的東西需要好好去理解。

最重要的是我享受其中的過程,作品能帶給我心靈的一絲洗滌或者說讓我在這浮躁的社會靜下心來享受那種寧靜。硬要我說 好像記住了些什麼,好像也沒記住什麼重要的東西,但我覺得挺好的,有感興趣的書籍會繼續購買,繼續讀。我就是個打工的,讀書沒有目的性了,也不能給我黃金屋和顏如玉。但那又怎樣,我覺得只要認真讀了的,就有用。



偶然在此的生物


很多讀者會發現,有時候自己興致勃勃地打開一本很感興趣但卻很難讀懂的書,看完之後甚至看了一大半的時候,感覺自己什麼也沒記住。於是開始懷疑,這樣讀書真的有用嗎?

明確地講,有用,只不過是你沒有發現而已。

即使讀不懂的書,也建議全部看完

很多人讀書有一個陋習,感覺看不懂或者感覺無聊了,往往就棄掉不讀,即使是讀了大半的作品。

有一句古話說得好:

行百里者半九十。

就是說,如果要走百里路,到了九十里才算一半,剩下的十里是另一半。讀書也是如此。

我們來說一下,為什麼會有讀了大半都看不懂的情況。

理性地講,一個人打開一本書開始閱讀,多數是因為這本書的某些內容吸引了他,那就不存在完全看不懂的情況。

比如說,一位文學愛好者被小說《三體》吸引了,突然對物理知識或者天文知識產生了點興趣,於是找到一些基礎讀物來了解。

基礎讀物本來就是為了科普而存在的,自然不會出現高深的內容,稍微有點物理常識的人都或多或少能看懂一些。

那麼真正有問題的就是這部作品的“框架”。

不是說書的內容不好,而是編的時候太過於關注整體性。即這本書是一個整體,沒有讀到最後很難窺探出全貌。

比如我曾經看過一本名叫《鳳凰令》的小說,是談歌寫的一篇推理懸疑作品。一共只有十章,讀到第七章的時候還不能知道這個故事的全貌,情節衝突還在隱藏之中。當再往下看的時候才豁然開朗。

再比如讀巴爾扎克的作品,也容易在前期就感覺無聊而放棄,這就錯過了之後真正的精華部分。

有人給閱讀巴爾扎克作品的經歷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

巴爾扎克的作品就像一位技術拙劣的農婦,面對灶臺燒火。結果火沒燒起來,反倒弄了一屋子的濃煙。正當你想放棄的時候,“噗”的一聲,火著了。

這個過程就像我們讀一些讀不懂的書一樣,臨門一腳,只有全部讀完才能知道這本書的價值。

讀過之後要跳出來,從一個整體的角度去思考這部作品講了什麼事,結構是如何安排的,你會發現這時候能捋順一條較為清晰的線索出來,即使在閱讀的時候自己並沒有記住什麼內容。

讀書對思維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有些作品閱讀之後感覺自己沒有什麼收穫 ,其實這是一種假象。

只要認真閱讀了,即使是硬著頭皮將每一個字都看了一遍,那也會有不小的收穫。因為人的學習有一個緩慢的過程。

我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一種情形:

翻看多年之前的照片,發現一些曾經很熟悉的人如今竟然叫不出名字了,無論怎麼想都想不起來。但是,可能之後幾個小時甚至之後的幾天,某一瞬間突然就想起來那個人的姓名。

這是因為人的大腦在我們感覺不到的時候依然在工作,不斷檢索著我們之前想的問題:他叫什麼名字。

這也是我們讀書的時候遇到的情況。

這個過程我想很多人都體會過,小的時候感覺小學的東西很難,考試總不會,但長大之後再回去看,即使是初中都沒畢業的人也不會算錯小學的算數。

因為時間會帶來改變,我們的大腦一直在學習、消化著那些我們認為很難的知識。

我曾經讀過一本書,非常薄的小冊子,叫做《詩學·詩藝》,作者是亞里士多德和賀拉斯。

說實話這本書非常難懂,一個是因為年代久遠,再有是因為話劇(古希臘叫做“詩”)這門藝術在中國起源很晚,並沒有多少積累,缺乏一些理論的沉澱。

所以讀起來非常的混亂,並不能很好地理解古希臘當時的文學思緒。

但是,硬著頭皮讀完之後,當我再去讀一些話劇作品的時候,有意無意地就會聯繫到《詩學·詩藝》這部作品,自發地用其中的理論來解析話劇。

比如看到遵循“三一律”的作品時,就會自然地想到亞里士多德對於戲劇情節和時間的關係討論;看到悲劇作品,自發地會對其按照亞里士多德“六要素”的方向進行分解。

這就是潛移默化的過程。

一本書只要你認真地讀了,感覺什麼都記不住的現象只是假象而已,缺乏的是觸發這一積累的契機。

但即使一時間沒有這樣的契機,這些積累也一直在大腦中沉澱,直到有一天再次被記憶起來。

這也就是為什麼溫習的過程要比第一次學習更為輕鬆的原因。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我是待曉兒,專注於文化的科普與解讀,歡迎關注與交流。

待曉兒


我之前讀書經常三分鐘熱度,買了書看不了幾天就放棄了。或者就算讀完,也很快就忘了書中的內容,感覺自己沒有太大的收穫。所以我也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前一段時間,讀完了赤羽雄二的《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感覺受益很大。下面分享一下這本書中的一些觀點,希望也能對你有所幫助。

1 讀書思維的轉變

讀書的人中,能夠拉開差距的關鍵在於書中的內容能否應用到工作和個人成長中。要想達成這個目標,首先要轉變讀書思維。作者在書中提出了“主動讀書”的方法,這也是我非常贊同的一點。主動讀書就是不盲目地讀書,在閱讀之前有明確的閱讀目的,我想從這本書中學到什麼。主動讀書是相對於被動讀書而言的,我之前就屬於被動讀書,只是認為讀書是一件好事,漫無目的地讀,有一些是我根本不感興趣的,強迫自己讀完,反而沒留下什麼印象。主動讀書從一開始就帶有了強烈的好奇心,或者說有一種強烈的需要,就像我讀《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一樣,我想去了解別人是怎麼閱讀的,學習別人的一些閱讀方法來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這種方法能夠迅速閱讀書中內容,並付諸行動。

2 保證讀書的時間

有了想要去閱讀的書後,接下來就要保證讀書的時間。我們每天會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不可能一直讀書,那就要採取一些具體的措施來讓自己堅持。

  • 確保最基本的讀書時間。讀書不是可讀可不讀的,是工作和成長的必要,把讀書放在一個積極且必須的位置上,有意識地閱讀。
  • 創造讀書的時間。在工作日的晚上和休息日製定時間表來保證閱讀的時間。
  • 培養適合自己的閱讀習慣。每個人能夠集中精力讀書的時間會受多個因素的影響。我們要結合自己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決定讀書的時間和地點以及讀書的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享受到讀書帶來的樂趣。
  • 召集讀書夥伴。召集自己的朋友或者同事或者網上喜歡讀書的人,大家一起閱讀並交流,會有更多思想的碰撞,引發更多的思考,也可以相互督促。

3 記住書中的內容

要想更好地應用書中的內容,需要有意識地記住書中的一些重要內容或要點。具體的方法包括:

  • 將書中內容轉化為數據庫。購買書時標明買書時間。閱讀時標明閱讀時間與評價,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與愛好創建自己的標記。用黃色熒光筆標註文中言之有理、表達出色與體現作者洞察力與見解的部分。
  • 讀完立刻整理筆記。邊讀邊整理筆記的方式非常耗費時間,讀完之後立即整理。找一張A4紙,橫放,不用思考,直接寫自己的感觸,限時幾分鐘。
  • 專注閱讀一本書。讀完一本之後再讀另一本。
  • 讀書時儘量關閉手機和網絡。信息終端會非常分散我們的注意力,讀書時將其關閉,可以更好地集中精力,去理解書中的內容。

4 將書中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

內化書中的內容,提升我們的思維與能力,這是讀書最重要的一環。

  • 限制閱讀的時間,用更多的時間輸出。讀書不能僅僅是接收書中的信息,要有自己的思考與反思。
  • 分享讀書成果,提升溝通能力。整理自己的閱讀成果,在與別人的溝通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維度。
  • 展開深入廣泛的討論。與網友或同事朋友閱讀完後,對書中內容進行討論與解讀。
  • 製作讀書檔案,寫明目標,付諸行動。每讀完一本書,寫一篇讀書檔案。包括讀書目的、閱讀後感受收穫、閱讀這本書後會採取什麼行動、三個月之後有什麼樣的變化四個部分。將讀書與提升自我聯繫起來。
  • 讀書後立即輸出。讀完之後,確定一個自己最關注的主題,列出提綱,舉出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使用定時器催促自己完成。
  • 半年後重新閱讀。牢牢記住書中的內容,並將其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海藍的期待


試著回答您的問題。

有用沒用,這個不好說。

我們看書要麼是工作、生活需要;要麼是娛樂,精神享受。之所以看完之後感覺沒有記住什麼,無外乎兩種情況。

其一,這本書很垃圾,沒有任何營養。不值一讀。就像我們吃了過期、變質的食物一樣,不僅沒好處,還會危害我們的健康。

其二,我們根本就沒看進去。導致我們沒看進去的原因也有兩個。

首先是,書中的內容與我們的工作、生活沒有交集,我們原有的學識、經驗、觀念讓我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無法理解書中的內容,無法被作者帶進這部書中,所以難以被書中的內容、情節、片段所感動、難以和書中的內容產生共鳴。這就像剛出生的嬰兒,暫時還吃不了滿漢全席大餐一樣。讀書也要一步一步來,先從簡單的開始,一步一步積累。有一個進階的過程。一上來就看經史子集、原版外文文獻,那是自己找虐[捂臉],多少人,終其一生也看不了多少經史子集、原版外文文獻,所以,如果您一上來就因為看這一類的書,是這種感覺,大可不必煩心。

其次是,我們在看書時,沒有用心看。沒有思考,沒有動腦筋。這就好比,人雖在餐桌前坐著,但沒有飢餓感,沒有食慾,不想吃,也吃不了。所以,也就一無所獲。



塵世中一小書蟲


這樣的問題我也遇到過,經常看過的書頭腦還是一片空白,後來發現那是自己的心沒有靜下來,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或者心情不好造成。經過幾年的讀書經歷我也總結了幾點心得,希望對您有用。

看書的目的是什麼?

現在社會知識變化日新月異,來自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你不更新自己,很容易跟不上形式。那麼大家就開始拼命給自己充電,有的人彷彿一日不充就好像要被淘汰。這樣反而給自己造成壓力,即使讀書也是沒有多大效果的。

有的人恰恰相反,正因為平時壓力太大,所以選擇一些能讓自己放鬆的書來讀,比如小說類書籍、美食旅遊類書籍,這類的書我們在讀的過程中就已經使自己很享受,那又何必非要記住些什麼呢?

二、讀什麼樣的書用什麼樣的方法?

讀小說故事類的書,如果純粹是為了放鬆心情,那又何必在乎記得些什麼呢?不凡來個走馬觀花、一目十行,隨著心情去讀。但如果你是一名學生,老師要你說出小說的故事情節,中心思想,那你不凡來個第一篇粗讀,第二篇精讀,並且每讀一章做好讀書筆記,寫上自己的感受,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讀工具類的書,一般人的感受都比較枯燥乏味的,這種類型的書就要求我們穩紮穩打了,不把前面的問題搞懂,就不要讀下面的內容,不然讀到一半就讀不下去了,並且做好讀書筆記。

這裡給大家介紹一本書,它是由樊登老師寫的《讀懂一本書》,書中詳細介紹了讀書的方法,其中提到怎麼樣繪製思維導圖,這種方法對讀書理解很有用。

三、讀書貴在堅持。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不能急於求成,讀不懂的書多讀幾遍,正如魯迅先生說的“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最好把讀書變成一種愛好,那讀起來就輕鬆多了。

又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堅持讀下去,不要在乎一時的得失,你在不自覺中說話談吐就會受到書中的影響,你就會發現眼前的人和事好像在哪本書裡見過。


不惑文史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只不過有時候我們乘坐的是電動扶梯,意識不到自己在前進而已。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和您有同感,我平時看書也常常是當時看得津津有味,過後被問起書中的故事梗概,竟然一時語塞不知從何說起。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難以逃脫從量變到質變的必然規律。當我們閱讀一本好書,無論是作者深邃的洞見抑或是細膩的描寫,都會讓我們得到啟迪,精神境界得到提升。多種思維的碰撞促進了閱讀者獨立價值觀的形成,我們為人處事的方式會深受影響而不自知。

退一步講,即使閱讀過後完全回憶不起書中內容,我也會欣然拿起書重讀一次。因為有太多的生命之書,比如像《道德經》、《莊子》這樣的人類智慧經典,光讀一遍是根本讀不懂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提升,我們和作者的精神對話會走向更深的層次。

到那時,忘記初讀的一本書,我想未必是一件壞事。


小馬拾圖


我覺得這個問題要分情況看待。



比如數學這類的工具書,如果一遍看完之後啥也沒有記住,那麼這就是沒有用效果的。

對於一些勵志類、暖心類的書籍,其實不要求能記住什麼東西,更多的是對我們精神上或者是內心感受上有一種影響。



比如看了一個故事可能沒有太記住,但是那一陣我鬥志昂揚,其實看書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這就跟看電影一樣的,是對精神的一種陶冶,而不是說我一定要從這個電影裡面得到多少知識。



對於實用類的書籍,看一遍是不可能全部都記住的。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顯示了記憶的殘酷性。

一小時以後看到的知識就剩不丁點兒了。



所以對於這類的書籍,不僅要做筆記,要做題練習,還要反覆去重複。

只有這樣才能把知識掌握住。

對於不同的書籍有不同的處理方法,這個要看個人是想從書裡獲取什麼。



真的是要從非實用性的數據裡面獲得東西,可以寫讀後感也可以寫評論,發朋友圈,寫微博,以輸出倒逼輸入效果會好一些。

但是請不要懷疑,讀書一定是有好處的。



邁克爾-柯蒂斯導演的電影《卡薩布蘭卡》裡有一句話:“如今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



所以,堅持讀書,你會更好。


王千夜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我們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增長知識,借鑑書中的知識,助力自己成長,但要靈活運用,付諸於實踐。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用心去讀每一本書,必能豐盈你的內心,如果僅是為了打發時間而去看書,是對文化的一種褻瀆。




酷跑黎明


我自己就是一個記憶力比較差的人,每當聽他人講述一本書或影片,繪聲繪色有條不紊的很是羨慕。因此對以上問題很有感觸。

“開卷有益”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個成語,意思就是,只要看書就會有益處。實際上也是如此,無論感覺上是否記住了什麼東西,我認為都是有用的,受益的。

看書的目的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學習認知,二是消遣娛樂。

首先從學習認知上來說,所讀的書都是選擇性和針對性的。讀者一般會找一個安定的時間和環境潛心研讀,甚至在研讀過程中還會做一些標註和筆記,或運用一些其它的學習方法。因此,無論人的記憶力高低,或多或少都會記住一些所學的內容,學而致用的。

其二從消遣娛樂上來說,當自己憂愁苦悶或閒著無聊時,可能會有意無意地拿起一本書,漫不經心的閱讀。這種狀態往往也會慢慢進入到書的境界中,陰鬱的心情會隨之減退,無聊的時光會得以充實。也許過後並沒有感覺到記住什麼具體內容,其實所讀已經潛移默化融入自己的頭腦中,因而改變了原有的精神狀態,這本身就是讀書的作用。

曾記得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大意是,一個小和尚向老和尚拜師學武功,結果三年只讓小和尚挑水不傳教,當小和尚向師傅提出質疑時才明白,其實自己在三年的挑水過程中,已經練就了輕步如飛的基本功。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想,閱讀好比就是小和尚挑水的過程,感覺沒學到(或沒記住)什麼東西 ,其實已經提升了素質,為進一步深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另外,古今中外書籍浩如煙海,多數的書籍我們只能走馬觀花、粗枝大葉地瀏覽,從中選擇自己需要的閱讀,在需要的書籍中也要有偏重地研讀。人的大腦是有限的,所閱讀的書不可能、也沒必要都記住,閱讀本身就是一個去偽存真、攝取精華的過程。


心旅視界


當然,曾國藩要求讀書四步,即看書、朗讀、作文、寫字。這四方面兼行,就將讀書上升為一個系統,強調多渠道同行並進,在一種綜合互動中,實現讀書收效的最大化。

開卷有益,永遠正確。只有多讀,才能讀好,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提高自己的鑑賞能力。讀書可以改變自己,腹有詩書氣自華,自己改變了,自己的心改變了,境由心生,環境就會改變,環境變了周圍世界也跟著改變,人的命運也將改變,將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