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一个”面对频繁的采访,钟南山院士很疲惫:形式主义何时休


“又来一个”面对频繁的采访,钟南山院士很疲惫:形式主义何时休


01

最近看到的一个视频:

“又什么事呀?”办公桌前,正在焦急翻看信息的钟南山院士,有些无奈的回复道。

“礼节性的见一见,主要是进行医院方面的交流。”来人很客气地说道。

“又来一个”面对频繁的采访,钟南山院士很疲惫:形式主义何时休

“又来一个”面对频繁的采访,钟南山院士很疲惫:形式主义何时休

“哎,又一个,我都不知道说什么。”钟院士叹了口气,不得不起身跟着一起走出办公室。

“就是医院的交流合作,你就纯粹作为一个前辈、一个专家,他们仰慕你,就几分钟搞定。”来人一边安慰他,一边将他引到会议室前。

推开门,一屋子笑脸相迎的人把目光都停留在钟老先生的身上。

过了许久才结束,一行人围在他旁边,合照留影。

做完这一切,他礼貌的道别,匆匆离开,微微有些佝偻的背影里,还传来小声的一句:“整了整整一个半小时。”语气里,是对耽误时间的惋惜。

他是医者,是前辈,但是也是一个84岁的老人。在疫情来临之时,他站在了最前面,指挥这场没有硝烟的大战。让他有多一点时间休息和研究吧。那些礼貌性的拜访还是请少一些吧。

02

除了上面的这一小段“合作交流”事宜,需要工作繁重忙碌的钟老参加以外,还有名目多样的电视电话采访也需要钟老频繁面对。

比如前段时间,那个因为在采访钟老时,一脸媚笑引起众怒的记者。确实,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所有人的心情都很压抑,而她却一脸灿笑,仿佛是在说一件很轻松愉快的事情。这点和一旁神情疲惫、凝重的钟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又来一个”面对频繁的采访,钟南山院士很疲惫:形式主义何时休

在这件事上,人们对她批评的点是没有同理心,在严肃的场合不恰当的表情管理。

然而,我却看到了她的采访内容:

一开始,她询问钟老在忙碌奔波中,休息时间有多长,钟老很细致的回答道,自己会保证中午的休息。随后,女记者,又问道,在新闻报道中,看到钟老眼眶湿润,让钟老讲一讲是为什么?钟老讲到,他既心疼人们遭受疫情的痛苦和压抑,又感动于人们的精气神。

这一段采访,除了女记者的表情不太对以外,其实内容是很正常的。然而正是这样的正常让人想到:“我们需要这么重复而频繁的采访吗?”

诚然,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受到病毒侵袭的人们除了身体需要救治,心里上也需要鼓励和安慰。但是,就如这个记者在询问时所说,她在新闻报道中看到钟老眼眶湿润,还要钟老讲一讲是为什么。从疫情开始,钟老已经无数次面对这样的采访。每一次,都需要他提起精神来重复一遍。

我们称赞他为“国士无双”,钟老当得起。而所谓国士无双,意思是一国之中独一无二的人才。然而,就是这样的人才,为什么要一遍遍做这种重复的琐事。既耽误钟老宝贵的休息时间,又无利于研究病情的进展。就算是鼓励民众,他在多次泪流满面的采访中,已经给足了我们勇气。

03

说到形式主义,除了频繁面对采访的钟老,还有许多人深受其害。

就在前几日,每日甘肃网发布了一段短视频,题目叫做《剪去秀发,她们整装出征》。

打开视屏,是一群即将启程援助湖北的女医护人员在等待剪发。

只见理发师干净利落的抓住女生们的马尾,手中的理发工具几个来回,一头秀发就全部落地。

除了视屏煽情的音乐,还搭配了这样催人泪下的文字:“谢谢你们,疫情中最美的逆行者”。

“又来一个”面对频繁的采访,钟南山院士很疲惫:形式主义何时休

然而,除了感动,许多人也看到,女孩子们面对自己养护已久的秀发,落泪难过。也有女孩子在剃发前不舍痛哭。

“又来一个”面对频繁的采访,钟南山院士很疲惫:形式主义何时休

更让人气愤和质疑的是,在整个团队中,所有女生都剃掉了头发,唯一的男性却留着寸头。

这让人不禁想,女生们剃成光头,到底是真的为了女生们的安全着想,还是某些人单纯的想要煽情作秀。在众多的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中,难道所有的女生都剃成光头了吗?

那么,为什么这样做呢?

这,我们就要来看一看,最先这么做的有谁。

在最开始进入武汉前线的医护人员中,90后护士单霞为了方便穿防护服,而选择剃成光头。她是第一个被媒体发现的“光头女护士”。随后,这个很个人的行为,被众多媒体称为“英雄”。

“又来一个”面对频繁的采访,钟南山院士很疲惫:形式主义何时休

她的勇气和牺牲确实配得上英雄的称号。可是,在某些人眼里,却成了一个快捷的宣传形式。为了这个快捷,牺牲一些女性的意志又何妨。

写到这里,只想说,这些没有实际用处,又伤害他人的形式主义,还是少一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