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乾县」《表哥》

表哥住院了!

正月初二,正当我们打电话准备去西安看望表哥时,却传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一家人顿时陷入了焦虑和恐惧之中。马上,我与爱人立即驱车赶往医院。

车轮沿着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飞转,我烦乱的思绪也像一叶小舟飘入了记忆的长河。

(一)

表哥姓周,今年79岁。他坎坷多难的大半生,每一步都背负着历史的印记。

在闻名于世的乾陵脚下,有一个叫北虎门的村子,清末时村里出过一个武举周振武。大概由于他治家有方,到解放前夕,周家已是乾县北部有名的地主。周振武一生育有五男二女,家大业大,显赫荣耀。然而好景不常,随着全国解放的炮声,周家的荣华富贵转眼间化为泡影,而土改时定的地主成分,就像一个永远无法摆脱的十字架,牢牢地钉在周家每一个人的身上。作为周家嫡孙的表哥,尽管当时只有十几岁,就被无情地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从此,展示在他面前的不是迷人的鲜花,而是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虽说党的政策历来是“不惟成分论,重在表现”,但在极“左”思潮盛行的时代,则成了一句只可意会的空话。

「美文乾县」《表哥》

人常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表哥十几岁时,姑母也撒手人寰,扔下了兄妹五人,最小的只有两岁。政治上、经济上和生活上的重压,无异于扣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几乎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幸运的是他读了几年书,很快参加了工作,从那个浓郁的政治氛围里解脱出来。

人的命运往往呈现出阶段性,而表哥的命运却一直没有明显好转。按说在解放前,生活在这样一个富贵之家,应该有个幸福的童年。但是,在那个家教十分严苛的封建大家庭里,他没有享受到丝毫娇惯的滋味,甚至小小年纪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十几岁时,他就和伙计一起赶着马车去外地跑运输,有时连旅店都住不上。


一次,他们在去四川的路上遇到大雪,在那冰天雪地前不靠村后不靠店的半道上,晚上就在马车底下铺上被褥睡了一宿,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地主家的少爷能吃得了的苦。在世俗的眼中,尤其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地主都是无恶不作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恶霸,都是黄世仁、刘文彩那样的坏蛋。其实,那只是其中的极少数,很难代表这个阶级的多数群体。有时我常常感到困惑的是,解放前的那些地主、资本家无一例外地被剥夺了生产资料甚至被镇压,而现在我们国家的许多“暴发户”、亿万富翁,要说比过去那些地主暴富百倍却成为致富英雄、时代楷模而大加褒奖,也许这个问题只能留待未来历史学家去解释了。

表哥虽然离开了农村那个令他不堪回首的政治氛围,但在极“左”思潮盛行的年代,不管你走到哪里,沉重的政治镣铐就会伴随着你进行艰难的跋涉。他先是在渭南地委后在西安某厂工作,一直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小心谨慎,从来不敢多说一句话,我完全理解一个出身不好的人那时的心境。在我幼时的印象中,年轻的表哥比较帅气似乎有点像当时朝鲜电影中的某个演员,但神情总是那么忧郁。感谢三中全会使他获得了政治上的新生,依他的工作能力和表现很快被提拔为财务科长。尽管来得晚了一些,但也是对他多年来艰辛付出的一点回报。

(二)

我的三个姑母在我很小的时候都已相继去世,总共四个表哥如今有三个已经不在了。

表哥是一个很重情义很守信义很懂孝道的人。姑母临去世时,嘱咐他一定要照顾好年仅两岁的弟弟。为了这个嘱托,也为了这份兄弟情义,多少年来,他几乎是操碎了心。弟弟为人老实,也很勤劳,但在经济落后的农村,生活一直比较困顿。虽说表哥的生活也不宽裕,但还是想方设法接济弟弟。退休以后的每年夏收期间,年已六、七十岁的表哥都要回老家帮着干农活。平时只要有空,也要回家看看。弟弟两个孩子的工作,都是他跑前跑后求人安排。四年前弟弟去世后,年已七十多岁的表哥忍受着巨大的悲痛给弟弟操办丧事。短短的几天时间,他似乎一下子苍老了许多,脸上布满了皱纹,白发越来越多,腰身也圈得更厉害了。他叹道:“弟弟苦了一辈子,实在太可怜了。”

「美文乾县」《表哥》

二十多年前,父亲因病住院作手术,表哥闻讯赶到医院看望。那时我转业不久,工作较忙,表哥看我忙不过来,执意留在医院和我轮流伺候,帮我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1997年,父亲病重,表哥立即从西安赶到老家,和我一起在家里伺候了近一个月,直到父亲去世安葬完毕才离开。直到现在,每每想起那一段难忘的经历,我都由衷地为我有这样一位表哥而感到幸福和自豪。

(三)

在位于西安北郊的西航医院,我见到了刚刚做完手术不久的表哥。据说年前二十多天他就已经住院手术了,就在马上要出院时,发现还有一处粘连无法解决,无奈只好在大年初一又进行了一次手术,可怜近八十的人了还要受这难以忍受的折磨。考虑到过年前后大家都忙,他执意给谁都不要说,甚至连自己的妹妹都不知道。

这就是表哥,一个永远把痛苦留给自己默默承受的人 ,一个永远想着别人从不顾及自己的人。

病床上的表哥神情黯然,面色苍白,一连两次手术使他元气大伤,体重一下子减了十多斤。我的心一下子揪在一起,真怕有个三长两短。好在儿女们细心照料,才使我放心多了。

之后,我又先后去看了几次。几天前,他亲自打来电话:“我已经好了,你也不要再担心了。”这时,我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好人必有好报。你一定会好的!”我在心里暗暗地为他祈祷、祝福。

(WGQ)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