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县:林下经济 大球盖菇迎采摘

香菇冒头,采农忙。近日,走进紫云自治县浪风关国有林场食用菌种植基地,山上、路上布满了务工人员,采摘、装框、装车、上称、入库,一派忙碌景象。

紫云县:林下经济 大球盖菇迎采摘


农户正在装框大球盖菇。

自疫情发生以来,浪风关国有林场的林下经济,在疫情防控同时也在同步推进复工复产,浇水,盖草等管护等工作有序进行。

紫云县:林下经济 大球盖菇迎采摘


农户正在浇水。

宿州城晖食用菌有限公司经理陈斌说道:“我负责收购林场1000亩的大球盖菇,价格随行就市,还提供菌部分菌种。义务技术指导,助推食用菌销售渠道,收购回来的食用菌,进行分类,深加工,主要销往海外、欧美、韩国、日本等地,不限量收购食用菌,保障食用菌销路问题”。

紫云县:林下经济 大球盖菇迎采摘


采摘现场。

截止目前,该林场已种植林下菌1000亩;建成林下生态蛋鸡鸡舍200个,投放林下蛋鸡苗鸡苗4.4万羽;养殖林下蜂300箱。

据悉,贵州省林业局林下立体经济帮扶示范基地,通过异地利益联结分红方式,由贫困户以财政扶贫量化资金户均1万元入股村级合作社,按“国有企业+国有林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参与到公司经营中去,该示范基地可带动全县易地搬迁贫困户4410户, 17640人增收脱贫,带动610名贫困农户通过长期务工方式每年增收20000元以上从而达到务工增收脱贫成效。

紫云县:林下经济 大球盖菇迎采摘


香菇加工现场。

管理员陆波告诉笔者:“现在采摘都是长势喜人的新鲜大球盖菇,看着都特别热心,大球盖菇长得特别快,亩产5000斤以上,农户们都在忙碌采摘,平均每天有70-80人,在基地里面务工,在旺季的时候用工量达到400人以上,我们基地正月初二就已经开始复工,有在基地采菇的也有在冷库里刮菇、选菇的,务工人员可以随机挑选工作岗位,刮菇按计件计算5角钱一斤,采菇按100元一天,当天发放工作报酬。用工主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及周边村民。”

紫云县:林下经济 大球盖菇迎采摘

采摘大球盖菇。

“我们将继续抓住上级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助力脱贫攻坚的政策机遇,依托2.1万亩的浪风关林场林地资源,力争在3年内,把球盖菇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亩规模。”王从军说,按照规划,国有浪风关林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除了发展3000亩林下菌,还要发展50万羽规模的林下鸡和3万箱林下蜂养殖,继续扩大林地经济效益空间。

“我是易地扶贫搬迁户,每天都会同邻居们一起到这里才采菇、刮菇,我们都喜欢换着干,今天我选择在冷库这里刮菇,一天能刮菇200斤左右,能有100元左右的收入,每天下班管理员都会把当天的帐结给我。”吴林香说。(图/文 :人民网-贵州频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