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真的很急迫嗎?不!這是戰略!

氫能真的很急迫嗎?不!這是戰略!

驅動資本投身某個產業的,一定不是情懷,而是利潤,是實實在在的商業訴求。那發展氫能源的商業訴求是什麼?是去年去日本表揚了一下偷油塔,所以一些公司就摩拳擦掌了嗎?這種思維也就茶餘飯後大家說笑一下,大家都是成年人,做事要看錢的,不看情懷。

氫能真的很急迫嗎?不!這是戰略!


1、煤化工、煤制油產業的氫氣利用 早在總經理去日本前,2018年2月11日,我國的氫能源及燃料電池創新戰略聯盟就在北京成立了。這個氫能聯盟的牽頭者是國家能源集團。為什麼是他呢?很簡單,他的訴求最緊迫。國家能源集團旗下的神華集團,原來在A股號稱中華神煤,主營煤炭採掘和煤化工,煤化工產能全球第一、煤制油技術全球第一,而氫氣作為煤化工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它的產能是400萬噸每年,號稱可以供應4000萬臺燃料電池車的氫氣需求,全球第一。只要我國把氫燃料電池車搞起來,他就能從一個賣煤的企業轉身為賣氫的企業。而國家能源集團首批氫能項目試點,也頗具特色,比如江蘇如皋、陝西咸陽、內蒙古包頭,這些地方都是國家能源集團旗下煤化工和火電產能的聚集地。

氫能真的很急迫嗎?不!這是戰略!


2、石化產氫的利用

在本輪汽車電動化的過程中,上海那個汽車集團並沒有全盤鋰電池化,而是把燃料電池也作為技術路線之一。當然燃料電池領域,日本是話事佬,很難不讓人感覺其中關聯。但是,另一個角度,長三角的另一個汽車巨頭吉利,也保留了它甲醇汽車的技術路線。這兩個汽車公司其實都共同指向長三角地區龐大的石化產能。氫氣、甲醇作為煉化工業的產品或副產品,也應該被很好地利用。

氫能真的很急迫嗎?不!這是戰略!


3、氯鹼工業的利用

4月16日,湖北出了個《氫能交通應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準備在汽車和軌交上推廣氫能源。湖北這出熱鬧也不是瞎攪和,因為湖北是我國氯鹼化工產能重鎮。氯鹼化工電解鹼水,這個過程中就會產生大量氫氣。由於工廠本身不需要氫氣,這部分氫氣在過去習慣性被點燃,坊稱“點天燈“。

氫能真的很急迫嗎?不!這是戰略!


本來氫能市場化需求並不突出,但是隨著改革深化,推進產能集中,大廠在生產過程中集中產生的氫氣,就變得跟腰椎間盤一樣突出——你不處理它,它“作”給你看,你要處理它,處理完了白白點掉也是浪費。這樣,氫氣的浪費就逐步顯性化。這個時候,如果有個辦法消解這部分原本就要被燒掉的氫氣,無用之物瞬間就能創造新的收益。

-------本文轉發自《關於氫能源(我國搞氫能源算不算?)》作者:半個空中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