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為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妻子卻沒有埋怨,大禹的妻子是誰?

俗話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站著一個偉大的女人。作為上古時期偉大的治水者,後代人稱作明君典範的大禹,其背後也站著一個默默為他付出的偉大的女子。大禹背後的女子是誰呢?

大禹背後的女子便是其妻子——女嬌。

關於女嬌有很多傳說。傳說女嬌是塗山氏族的一位女子,儀容秀美,生性嫻雅,是塗山氏族中一位很出名的美女,後來在禹治水途中路過塗山與禹結識併成為夫妻。至於女嬌是怎樣和禹結識並和禹結為夫妻的,在《吳越春秋》中有這樣的記載“禹三十未娶。行到塗山,恐時之暮,失其度制,乃詞雲:‘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白狐九尾造於禹······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頗具傳奇色彩。

大禹為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妻子卻沒有埋怨,大禹的妻子是誰?

傳說女嬌與禹結婚四天之後,禹便啟程去治水。女嬌非常明事理,不僅沒有責怪禹的匆忙離開,還安慰禹讓他好好治水,不要記掛家裡,家裡的事她會打理好。而禹這一次離開,竟是十多年沒有回來。女嬌在大禹離開的這十多年裡可謂是受盡人間所有的苦難。

在大禹離開不久後,女嬌就懷孕了。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懷孕期間最希望的就是丈夫陪伴在身邊,照顧自己。但是對於女嬌而言不僅沒有丈夫陪伴照顧,而且還要獨自打理家裡的大小事物,難能可貴的是女嬌沒有對大禹有任何的抱怨,而是默默地為大禹生下孩子照顧好家庭。時光如流水,十個月的時間轉眼過去,懷胎十月的女嬌獨自一人順利的誕生下了孩子。在生下孩子之後,女嬌的任務就更加繁重了,一邊要照顧家庭,一邊要照顧孩子,一邊還要忙著農活。在孩子長大,開始咿呀學語之時,女嬌教會孩子的第一個詞就是“父親”,而且在孩子問起父親去哪兒的時候,總是悉心告知孩子:他的父親是個偉大的英雄,他的父親是為了他們母女和天下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才在外奔波的,他的父親雖然沒有陪伴在他身邊,照顧他長大,但是他的父親對他的愛卻不天下任何父親差。也正是女嬌悉心的教導,孩子在對父親思念之時也才沒有抱怨父親沒有陪著他。孩子思念父親,女嬌自己又如何不思念丈夫呢!傳說女嬌因為思念丈夫還寫了一首思念丈夫的歌——《候人兮猗》。

大禹為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妻子卻沒有埋怨,大禹的妻子是誰?

關於女嬌還有一個傳說,就是女嬌化石的傳說。這個傳說大概的內容是:女嬌為照顧大禹,便和大禹一起東奔西走的治水。但是為了不影響到大禹,於是便和大禹約定,聽到鼓聲才去送飯。但是就在某一天意外發生了。大禹在鑿山之時誤把一塊山上擊落在傳信號的大鼓上,女嬌聽到鼓聲便急忙的趕來送飯,但是看見的卻是一頭熊在山澗間跳躍,女嬌害怕急了就趕緊退走。但是,其實這頭熊是大禹變的,大禹在看到女嬌急急忙忙的就走了便向女嬌追去,但是大禹卻忘記了自己是熊的樣子,所以嚇得女嬌跑的更急了,然後大禹就追就在這一逃一追間,女嬌跑到了嵩山,因為力竭最終化為了一塊石頭。因為自己的疏忽,女嬌變成了一塊是頭,禹心急如焚,禹的部下聞訊該來,都唏噓不已。但是細心地伯益發現,女嬌的腹中傳來空洞的聲音,原來女嬌已經懷孕。大禹見母子俱化為石,悲痛不已,對著石頭喊道“還我兒子。”石像的腹部應聲開啟,一個男嬰就此降臨世間。由於是啟石而生,天賦異稟,他的名字便叫啟,他就是夏朝對建立者。

大禹為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妻子卻沒有埋怨,大禹的妻子是誰?

為了紀念女嬌夫人,至今嵩山南麓仍然建有啟母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