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鄰而居14個陸路鄰國的新年——哈薩克斯坦新年習俗

沿我國約22000公里陸路邊境線上,有朝鮮、俄羅斯、蒙古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老撾、緬甸、越南14個國家與我國接壤,在我國56個民族中,有30多個民族與國外同一民族相鄰而居。新年了,小編將這14個國家新年習俗奉獻大家,祝大家新年快樂!

“納吾魯孜”一詞來源於波斯語,表示“春雨日”,在波斯的古太陽曆中是每年的三月二十一日。這個詞在哈薩克語裡表示年頭或元旦,即為新年的第一天。


相鄰而居14個陸路鄰國的新年——哈薩克斯坦新年習俗

納吾魯孜節是哈薩克斯坦一年中最隆重、最熱鬧也最具民族性的大節日。哈薩克斯坦的納吾魯孜節都與各民族遠古時期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有關,具有很長的歷史。

關於納吾魯孜節的來歷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和傳說,其中一種說法和天上的星座有著密切的聯繫。據說人們在信仰伊斯蘭教之前崇拜天地諸神,他們認為白羊星是造福人類的守護神,而雙魚星則會給地上的人畜帶來疾病與痛苦。“春分”這一天恰好是雙魚星降落,白羊星升起的時候,人們選擇這個時候過節,祈求災難和病痛遠離,幸福和吉祥降臨。所以“納吾魯孜”也含有“送舊迎新”的含義。

相鄰而居14個陸路鄰國的新年——哈薩克斯坦新年習俗

納烏魯斯節是哈薩克斯坦全年最大規模的社會節慶日。活動組織者會搭起氈房、舞臺、集市帳篷,舉辦各種表演,並售賣商品和手工藝品。人們依然很重視這個節日的形式。在節日到來之前,人們會清掃房屋,買新衣服,準備很多菜,而且每個家庭成員都要參與到這些準備活動中來。

納烏魯斯節吃的是納烏魯斯粥,納烏魯斯粥的原料包括:水、肉、鹽、黃油、麵粉,穀物(米、小麥、玉米)、奶。分別代表著幸福、好運、智慧、健康、發展和護佑。

相鄰而居14個陸路鄰國的新年——哈薩克斯坦新年習俗

哈薩克斯坦人會盛裝出行,給親戚朋友以及街坊鄰居拜年,互道新年祝福和吉利話語。在春節和納吾魯孜節期間會以各自的方式表達對老人的尊敬之情。

相鄰而居14個陸路鄰國的新年——哈薩克斯坦新年習俗

哈薩克斯坦人人在過納吾魯孜節時不僅有阿肯彈唱、做繞口令和圓夢遊戲等文藝活動,更主要的是賽馬、叼羊、姑娘追和摔跤這些體育活動,具備一定的競技性。

溫馨提示

2010年在阿塞拜疆的倡議下,聯合國大會在其第A/RES/64/253號決議中宣佈,阿爾巴尼亞、阿富汗、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庫曼斯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印度共同慶祝諾魯孜節。

諾魯孜(諾烏魯孜,納魯孜,努魯孜,內魯孜,瑙魯孜)的意思是新的一天,其在各國的拼寫和發音可能不同。諾魯孜標誌著春天的第一天,是天文學上的春分,通常於3月21日慶祝。在春分當天,世界各地有3億多人慶祝諾魯孜節,將其視為新的一年的開始。陸路鄰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的新年習俗將不再一一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