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价高达4亿人民币,无法远洋登陆的欧洲野牛,为啥还如此重要?

邵嘉楠


中国买“野牛”也压根没想让他出远洋,任何装备的设计或者采购都是有一定目标性的。大型的“野牛”未必要出远洋,反而更小的“野马”可以以两栖攻击舰和两栖船坞登陆舰为平台进行远洋兵力投送。所以看问题不能看表面,也不能只看价格。


从表面来看,“野牛”作为两栖气垫登陆船的性能非常漂亮,满载排水量达到550吨,可以携带3辆主战坦克或5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5台NK-12MV燃气轮机(3台推进、2台举升)为其提供最高60节的航速。而其他的气垫船和“野牛”相比简直是太渺小了,包括美国LCAC。


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苏联研发“野牛”的初衷是在黑海、里海与波罗的海这些内海使用,他不是为了在气象条件恶劣的远海使用。在黑海、里海与波罗的海这些地方小型气垫船航程不够,又不能用大型两栖登陆舰冲击海滩,所以干脆研发一款大型气垫船靠自身装载自身航程直接到达想内海沿岸要去的地方。这样,其实“野牛”在近海两栖作战中有着极强的运载能力,但还是无法靠自身的实力进行远洋行动,毕竟航程只有550公里/55节,算上往返作战半径实际在250公里左右。

另外一个问题,“野牛”运载能力极强,但是尺寸也极为巨大,长57米,宽23米,所以没有两栖舰艇能够运载他,也就是说他是独立使用的。美国的LCAC和中国726“野马”虽然都只有“野牛”的三分之一大小,但是他们可以进两栖攻击舰和两栖船坞登陆舰的坞舱,所以虽然他们小但是可以依托大型两栖舰艇进行远洋登陆,作战范围取决于两栖舰艇的航程。比如美国曾经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向印度洋派出过6艘两栖攻击舰。

所以我们给“野牛”的定位是这样的:大型、近海两栖气垫船


那为什么近海还要引进呢?近海使用≠没用,开头我就说过,任何装备的引进都是有目标性的。我们看一下下面两张图,“野牛”以55节航速航行时拥有550公里航程,如果降低航速那么航程可以达到600-700公里。也就是说,“野牛”的航程足够往返大陆和海峡,由海南出发可以抵达西沙群岛,4艘配合可以运载12辆主战坦克或一个两栖作战营的兵力及其突击装备。也就是说如果有了“野牛”那么对于某些地区完全可以由高速气垫船发起快速突击,实施两栖作战,这就是为什么“野牛”重要的原因。

中国目前有4艘“野牛”,其中2艘乌克兰原装进口和2艘技术转让后的自制。当然,这个数量暂时也够了,因为没有远海的使用要求。远洋两栖兵力投送还是要075型或071型搭载726“野马”来进行。


雏菊西瓜Peterpan


欧洲野牛级气垫登陆艇是世界上最大的气垫登陆船舶,中国限于自身技术一直无法实现国产,在2009年7月2日,中国与乌克兰大海造船厂签约订购一批野牛型,合约总价值2.4亿美元;这笔交易让先前陷入危机的大海造船厂运作五年,并付清了该厂积欠员工的薪资与退休金。首批两艘野牛型于2010年9月在大海造船厂开工 ,此合约也将转移野牛型的技术给中国,中国自此有了气垫艇制造技术。

野牛级气垫艇对中国意义重大,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南海部分岛屿依旧被东南亚国家占据

没有野牛级气垫登陆艇,就无法快速实现抢滩登陆,无法将装备人员及时送到岸上,有了野牛级气垫登陆艇,部署在南海吹填的岛礁上,就可以实现快速机动,一旦有需要,可以快速对敌占岛屿实现登陆作战。

二、对台湾的威慑

我军装备野牛级气垫登陆艇后,有了快速抢滩登陆能力,是对台湾反动派的极大震慑。

三、进一步完善我军作战能力

野牛级气垫登陆艇的配备,可以实现海洋上机动兵力装备的快速机动,大大增强了我军海洋作战能力。

综合以上原因,野牛级气垫登陆艇虽然造价昂贵,但对我国军队战斗力建设意义非凡,确定了它对我国海洋战斗力的重要作用。







岭南通途


先说钱的事,不过说起钱来都不亲热,钱的多少,于军购上很能反映关系亲疏。目前“野牛”外卖客户共两家,希腊和中国,希腊的价格每艘2000万美金,买得早,要便宜一些,我们4艘共计花费3亿多美元,看着是否贵了点?并不是这样,我们是转让技术组装的价格,自然不同于原装进口。致说远洋登陆问题,如图,有了868“东海岛”半潜船,无论再远都能实现有效机动,拖上去就跑,2万多吨的排水量,可以驰骋在万里海疆。要问为何重要,装备都有个优劣长短,主要看自家如何使用,用得好,撒豆可以成兵;用不好,再好的装备,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战术不是一个被无限放大的空间,要想使其最大化,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战争胜负手,是人而非装备,早就有了定论。

登陆冲滩

“野牛”满载排水量555吨,在海上可以跑到117公里每小时,航程达到1200多公里,在浪高2米,风速12米每秒的海况下,如履平地。可以搭载180吨物资,或可一次性搭载500名士兵,要说运物资,一次3辆坦克,或8辆履带式步战车,或10辆轮式装甲车,都没什么问题。装备造得大,自然肚大能容。它就是目前最大的,也是最快的,如果几艘一齐出动,在空中火力支援下,连装备带人直接冲滩登陆,可以对近近纵深的敌人构成一定镇慑,能量着实不小。在滩头,自身且具一定的火力压制能力;直接开上岸,要在一个块,更在装甲车辆与人同时登岸。以其能力,不在敌既设阵地展开,或在意想不到的地区突然冲击的话,可以想见,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阵势。

发展前景

登陆的方式,冲滩是一种,立体夺占也是一种。立体登陆可直接深入敌军腹心阵地,在其要害或防护薄弱地区展开,所以美军打造了大量的两栖攻击舰,利用的就是防不胜防的战术空隙。有强大的空中对地打击火力做支撑,如F-35B垂直起降的战斗机和AH-1Z武装攻击直升机,有MV-22“鱼鹰”可以快速运送兵员,有CH-53K“种马王”直接吊运火炮和装甲车辆,这是美军展开立体登陆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不同,缺乏重型直升机,临时也没有“鱼鹰”这样的倾转旋翼机,在我空中火力掩护下,夺陆冲滩是主要选择。当然,今天我们的075亮相了,不过,二种作战样式可以有效配合,做到视情变化,灵活使用。登陆为得是稳固控制,不会在袭占或夺占了重要目标后而结束,以最大能量掌控局势,或说控制好战争节奏,那么逐一打掉核心节点,以为才是大关键。所以,未来“野牛”作用不可低估。


魂舞大漠


野牛气垫船注重于高航速,最大航速60节,巡航速度55节。许多岛屿的海滩及浅水区都密布礁盘,通常登入滩无法登入,它凭借着气垫式的格外设计,能够经过礁石区域,直接登上海滩把部队直接送上陆地,这将大大削减陆战队的丢失。就算是在沼泽地或是湿地这么的浅水区都来去自如,这即是它独特或许说是它不同于其它船舶的当地。这么的运输工具能够在江河上游险滩、浅水激流、浅海滩涂以及冰雪地段飞行,进一步的让人们看到了它不行代替的价值。但是因为缔造成本较高目前还仅仅适用于军事范畴。

野牛级气垫船主要缺点是续航里程有点短,只有320海里,但台湾海峡最宽处也没有超过300海里,已经绰绰有余。且一艘船一次性最多可以携带360名士兵,这个规模已经是一个加强营的规模。同时野牛气垫船的即时抢滩,战役调整和战术灵活性上,都是商船和老式坦克登陆舰所不能比的。在进攻中抢滩,省去了过去解放军两栖作战演习上所必要的"换乘"时间。

另外野牛气垫船由于体积大,并不能被船坞运输舰搭载。但配合类似868东海岛号半潜船也能实现远洋部署,这一点对于南沙方面的运用也有巨大的战略意义。



决断的提督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欧洲野牛的研发初衷,主要是在苏联的波罗的海执行快速抢滩登陆任务。

波罗的海比较平静,适合大型气垫船快速机动。

欧洲野牛的标准排水量480吨,最高时速高达63节,最大行程550公里。

它可运载1个全副武装的两栖陆战连,搭载选择包括:

3辆主战坦克(总重150吨),

8辆两栖坦克(总重150吨),

10辆装甲车+140名士兵(总重131吨),

8辆装甲运兵车+140名士兵(总重115吨),

500名武装士兵(其中舱内360人)。

看看,欧洲野牛的突破能力和运输能力还是很强的。

以63节的高速,迅速登陆500名士兵或者3辆主战坦克,绝对能够进行闪电登陆了。

我国购买欧洲野牛,其实主要就是为了台海的登陆战。

对于登陆战来说,第一波作战是极为重要的,直接决定了战斗是否能够成功。

一般认为,在对敌人岸防工事进行饱和攻击以后,登陆部队应该趁着二三线敌人尚未集结的短暂时期,果断发起抢滩作战。

然而台湾海峡有200公里左右宽度,大型登陆舰不可能不被对方雷达发现,攻击前必须停留在我方海域。即便在中线上,仍然有近100公里距离。

那么,在我方海空军发动攻击后,登陆舰队越快登陆就越好。

然而,传统登陆舰航速最多二三十节,100公里距离需要数个小时的时间。

这样一来,敌人就算被第一波攻击击溃,这么长的时间也能够重整旗鼓完成集结,准备反登陆。

此时,欧洲野牛的优势就发挥出来。

它的航速高达63节,是普通登陆舰的二三倍。

如果在台海中线,只需要1个小时就可以开始抢滩登陆。

而欧洲野牛的运输量很大,超过我军现有的大型直升机,是第一波进攻的核心运载工具。

这是我国以3.15亿美元购买欧洲野牛和技术的重要原因。

然而,欧洲野牛也有缺陷。

它的缺点主要是,第一武器太弱,只有1门30毫米机关炮和便携式防空导弹,自卫能力很弱;第二就是对于海况有要求。作为气垫船,它只能适应4级海况,海域浪高不能超过2米,风速不能超过12米。

台湾海峡的海况并不好,经常会有大风大浪,限制了欧洲野牛的使用。

目前除了我国以外,还有希腊购买了这种气垫船,主要用于风浪平静的爱琴海,可以连续跨岛作战。

然而,希腊只是购买了一批,后续就没有再买了。一般认为,希腊对于气垫船的适应能力不满意。

一般认为,希腊对于欧洲野牛的适应能力不满意,认为它只能在风平浪静的情况下使用。


萨沙


我国斥巨资从国外引进欧洲野牛大型气垫登陆艇是有特定的作战目标的,解放军看中的其大航程+大载重+高航速优势在国内有很大的市场和作战需求。

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艇是目前现役的吨位最大的气垫登陆艇,是由苏联上世纪末期研发,该型气垫艇标准排水量500吨,满载排水量达到550吨,使用五具10000马力的UGT-6000型高温燃气涡轮机,最的高航速可以达到60多节,以55节的速度续航里程达到300海里,能在海上持续运作5天不需要任何补给。

我国对于作战登陆艇的航程有极高的要求,这也与我国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作战需求有直接关系。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艇550公里的作战航程使得其在我国一些独特的作战环境中无需得到其他兵力的支持即可完成自行搭载输送,在台海或者南海岛屿作战中,野牛凭借其自身的续航能力即可完成投送任务。

其此,高航速也是我们所看重的,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登陆作战中,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兵力投送上,重型装备需要泛水潜渡最终才能上陆,这就造成兵力投送间隙时间过长的问题。野牛的最高航速超过60节,是普通登陆舰的两倍还多,这将极大的缩短登陆输送时间;同时还可以高速往返于登陆两岸,快速投送兵力,提升效率。

野牛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大载重能力。野牛排水量555吨,能够一次搭载150吨的货物。具体的方案如下,搭载人员一次可投送36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相当于一个步兵营;或者能够一次携带3辆96A型主战坦克;或者一次搭载8辆05两栖战车;或者搭载8辆装甲运兵车和140名士兵。由此可见,野牛出动一次就可以至少投送一个连的兵力上岸,这一点就是野牛的大体量带来的。

对于野牛的作战定位,我军在引进后更倾向于独立使用,因为野牛的体量过大,目前尚没有一款两栖舰艇可以容纳这个庞然大物,因而苏联人在设计之初就赋予了其数百公里的作战航程,能独立在海上持续运作5天,自持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正是由于野牛凭借其大航程+大载重+高航速的优势,在国内特殊的 作战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能够发挥出其他装备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就是野牛存在的重要意义。野牛服役以来多次亮相海军组织的两栖登陆演训中。


鹰鸽分析


用在岛屿林立的南沙群岛 西沙群岛更适合它,投送重装备和兵力,没必要像传统登陆舰那样再叨登一次,大型登陆舰无法靠岸(包括国产新两栖攻击舰),而气垫船没问题!属于快递直达! 但它目标巨大很容易遭到敌军重火力破坏,造多了也是个搞运输的活也没那么高的利用率,索性放弃继续搞牙齿硬的两栖登陆舰和搭载坦克的气垫船即可,具备强行突击能力也不会被人全锅端喽,



吉林微电脑


野牛气垫登陆艇可以有船坞登陆舰携带实现远洋作战。主要就是速度快,可以抢滩登陆,为友军扫清障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