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國家歷史博物館文物丟失案

1959年,新中國十大建築之一中國歷史博物館在天安門廣場東側落成,恰逢建國10週年,全國各地大批珍奇文物聚集到歷史博物館籌備預展,向祖國獻禮。

然而,就在這個時間,博物館裡的一件國家一級文物失蹤了。

1959年國家歷史博物館文物丟失案

故事要從1959年8月14號開始說起。

1959年8月14號早晨上班的時候,陳列館管理員拿著雞毛撣子,在青銅器展廳裡清點文物。當管理員走到32號展櫃時,發現展櫃有所不同。

因為在管理員的記憶裡,32號展櫃裡應該有17個文物,現在一數卻只有16個。

重要的是,文物和文物說明牌一一對應的,一共16對。所以管理員並不知道,缺少的那一個文物究竟是什麼。於是慌慌張張的跑回了辦公室,拿著文物清單一對比才發現,“史孔合”沒有了

“史孔合”的來頭?

要說這個史孔合來的也是湊巧。

建國初期,一些收破爛的還真能發現好多寶貝。我記得我爸曾跟我說過他舅舅的故事,他小的時候,跟著舅舅去村裡收過破爛,說是破爛,但其實也不完全,有時候也收收玉啥的。他說他對一個賣玉鐲的老太太印象及其深刻,那個鐲子一看就是傳下來的東西,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大概是不會賣的。我爸說之所以印象深刻,那是因為他舅把鐲子拿過來時,鐲子透著水光,老太太眼含淚光。

我覺得吧,我爸之所以對這件事兒印象深刻,是因為他覺得那鐲子放到現在肯定值好幾套房。

接著說國寶。

1957年的10月,山東青島的王姓老太太,由於生活困難便將史孔合賣給了收破爛的。結果不知為何被青島某市場的人發現了這個物件,並認為這應該是個珍貴文物,在上報了國家文化部後,將史孔合轉送到北京,賣給了故宮博物院。

史孔合是個青銅量器,西周文物,高7.5釐米,直徑11釐米。形似茶碗,橢圓形,外表光滑。除此之外,底部還有大篆體刻寫的銘文,大意就是子子孫孫都能用,是個傳家寶。

傳家寶作為國家一級文物,這剛收回來還沒捂熱乎,就在重大節日前夕失蹤了,嚇得管理員立馬向上級彙報。

在歷史博物館中,西周社會文物展廳位於博物館二樓南廳的東頭,展廳北側是夏商及原始社會館,西側是春秋以及封建社會館。丟失文物的青銅展廳內共擺著7個展櫃,陳列史孔合的32號展櫃靠展廳的南牆,面向北,西側50公分處是展廳的南門。

整個展櫃為長方形,四周為玻璃磚。櫃內分三層陳列著17件文物,史孔合就是放在靠東側的最下層。

與現在不同,當時的工作人員保護現場的意識還比較低,所以在發現文物丟失後,工作人員除了東翻西找以外,還用撣子撣過櫃框、玻璃及其他文物,所以在後面的取證環節,痕跡物證都沒有取到,讓偵查人員苦惱不已。

1959年國家歷史博物館文物丟失案

文物丟失時,博物館當時還處在籌備預展階段,文物調換頻繁,而工作人員也是從各個單位抽調的,所以對文物擺放並不熟悉。那是否存在史孔合其實並沒有被拿出來的可能呢?

這也許是個烏龍呢?

警方的這一猜測被博物館管理部門否定了。原因是,他們認為博物館的管理工作是相當嚴密的。

額……這個嚴密我是真不能苟同,為啥呢,後面你們就知道了。

1959年國家歷史博物館文物丟失案

博物館的管理人員說,每個文物都有單獨的箱子,每件文物都得裝箱編號,而且要登記註冊,比如在歷史博物館的哪個展廳,哪個展櫃,由哪個管理員負責。

後來經過翻看登記薄發現,史孔合確實於7月已經進入了歷史博物館,編號為新74860號。

所以,“史孔合”被盜無疑。


立案偵查,嫌疑人付出水面

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北京市公安部立即將此案上報到國家文化部,後直接派了專業人員督導查案。

據中國歷史博物館保管部負責人和保管員介紹,展廳內的工作人員每天上下班前都要清點文物,以保證文物一旦發生遺失,當天即會發現。所以,8月13日下午六點半,保管員清點時,史孔合還在;到了14日早晨8點再次清點時,史孔合卻不翼而飛了。

所以,調查警察由此斷定,史孔合被盜的時間是13日晚上6點半到14日早晨7點40分之間。

在初步確定了犯罪時間後,偵查人員開始著手尋找嫌疑人。

當時的歷史博物館只開西、北兩道門,每個大門口都有武警戰士守衛,不管什麼人出入都需要武警戰士驗證。

由於籌備預展,所以館內的人比較混亂。博物館裡的人有180多人,再加上施工的建築工人,以及一些從故宮博物院搬運文物的工人,總共有800多名。館內職工的工作證是紅色的,建築安裝工人憑白色出入證,一般外人不得進入。雖然西周社會文物展廳走廊的東頭正在修建電梯,搭著腳手架,但為了防止外人攀爬,所以武警戰士晝夜守衛。

看到此,安保工作確實算得上嚴密。所以偵查人員認為,外盜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案件還得從內部調查。

由於丟失文物的時間主要是13日晚上到14日白天,所以管理留下值班的20來人是重點排查對象。

在經過一番排查以後,雖然每個人都沒有單獨行動的機會,且都可相互證明加班期間的情況,但偵查人員依舊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再經過一番個人調查以後,目標嫌疑人被初步確定為展廳管理員趙桐臻。

要說這個趙桐臻在被調查的這20多個人裡,不被懷疑也是很難的。

趙桐臻這個人雖然業務比較精通,但為人實在是有點飄浮。49年解放初期就進入了華北大學,後來參軍在部隊當了8、9年的兵,卻沒有任何提拔。不僅如此,在部隊擔任食堂管理員期間,還有過偷盜錢票的記錄。這樣的人,58年復員回來進入了歷史博物館後,娶妻生子,生活也沒有好到哪裡去,拮据是常態。

之所以能首先被懷疑,那就是因為這個人雖然生活拮据,卻並不影響搞外遇。你要是警察,你是不是先看看這種有前科還作風不正的人?

所以基於此,偵查人員找到了趙桐臻並進行了長時間的談話。

長線埋伏,引蛇出洞

談話進行的並不順利,整個案件調查了幾個月,嫌疑人就在那擺著,可由於沒有實質性證據,趙桐臻拒不認罪,案子陷入了困境。

在案件陷入焦灼狀態時,公安部將該案對全國進行了通報。凡是與本案有關的部門、部隊人員都重新進行調查。與此同時,相關偵查人員對古玩、信託等行業,海關、火車站、汽車站、機場等場所進行嚴密控制,防止國寶外流。

1959年國家歷史博物館文物丟失案

此階段後,案件由公開調查轉入了秘密調查階段。

1960年時正是我國三年災害困難時期,幹部們開始上鄉下鄉支援農村建設。在勞動期間,偵查部門仍持續對此案的重大嫌疑人趙桐臻進行秘密跟蹤。

61年快過春節時,趙桐臻所在的宿舍發生了一起盜竊案件。

話說當時正是快過春節時,所有幹部聚到一起吃飯。聚完餐的幹部們在下地幹完活回到宿舍時發現,宿舍裡所有箱子、挎包和提包都被撬開打開了。不僅丟失了最值錢的瑞士手錶,連一些糧票和洗漱類生活用品都偷的一乾二淨。

生產隊長和秘密跟蹤的偵查人員溝通過後,將此事進行了上報。並申請立案調查,尋找此案與國寶失竊案件的關聯,是否能確定趙桐臻就是兩起案件的作案人。

警察針對宿舍盜竊案盤問了相關人員,所有人都矢口否認,也包括趙桐臻在內。

在盤問無果的狀態下,警察多次重點搜查宿舍後發現,宿舍的房頂有個窟窿。重要的是,窟窿裡藏著所有宿舍丟失的物品。

警察為了防止打草驚蛇,並沒有表現出來,也沒有挪動贓物,而是靜靜等待,等著犯罪嫌疑人露出馬腳。

就這樣,三天後,偵查人員在趙桐臻轉移贓物至廁所時,當場抓住了他,並搜出所有贓物。

隨著這起案件的破獲,國寶失蹤案的偵查人員經過作案手法和作案習慣的對比後,決定立即拘捕趙桐臻。

最終,在進行了長時間、高壓的盤問後,趙桐臻承認盜竊了國寶史孔合。

如何盜取文物?

人啊,只有聰明用在正經地方,才能成大器,否則,那真是除了小人就是賊。

趙桐臻這賊人,由於搞文物出身,所以對文物屬性比較熟。真因為此,雖然石孔合就是哥大茶碗,但由於體積小、好移動,又是國家一級文物,再加上他本人又是文物採購員,認識許多收購文物的人,所以如此價值連城的物件兒,自然是最好的選擇了。

8月13號下午值夜班,下著小雨,在所有人走後,他外遇的女朋友打來了電話,嘴上說著讓他出來看電影,但本意其實是來要錢的。

本來手頭就拮据,外面的女人還動不動就要錢,讓趙桐臻很是惆悵。所以在晚上一兩點第一次巡查時,趙桐臻發現展櫃的玻璃並沒有安好,玻璃與展櫃的45度夾角恰好可以讓他的手伸進展櫃,並可以拿到最值錢的十孔盒,讓他蠢蠢欲動。

說立馬偷走,對於常年從事文物工作的趙桐臻來說,也是不可能的。畢竟,偷盜國家一級文物,是有可能掉頭的。

所以起初他並沒有行動。雖然人回到了辦公室,但心還留在32號展櫃。在翻來覆去的思想鬥爭後,金錢的誘惑戰勝了法律道德,他下定決心,在凌晨3點鐘進行第二次巡視時,將史孔合夾到大衣內的胳肢窩下,在武警人員的眼皮下,走出了展廳,並於第二天下夜班時,將文物帶出了博物館。

沒錯,那個時候並沒有什麼探測儀器,所以文物就這麼光明正大的被帶出了博物館。

文物的下落

其實,趙桐臻的老婆一開始就知道他偷了文物一事,也勸他自首過。但考慮良久的趙桐臻,並沒有這樣做。

由於案件一發生就被全市通報,所以趙桐臻並沒有機會將文物出手,而是藏了起來。

案件初期調查之時,趙桐臻還在博物館運文物。有一天在歷史文物博物館送箱子時,他發現庫房靠辦公室的一個門沒有上鎖,庫房裡放著許多零散的文物和箱子。

在庫房西牆旮旯裡有個一個半米高的西周文物,可以拆分為上下兩部分,中間鏤空,空間不小,正好可以放下史孔合。

原本就在琢磨怎麼轉移文物的趙桐臻,看到這個文物後,立馬決定把史孔合放在裡面。這樣如果有人找到,就能被當成是錯放了糊弄過去;相反,如果沒人發現,等風頭過後,還能拿出來接著賣錢。

就這樣,史孔合在歷史博物館的黑暗深處呆了好幾年。

1961年9月30號,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趙桐臻進行判決,認定趙桐臻犯了盜竊國家珍貴歷史文物罪,而且犯罪性質惡劣,情節特別嚴重,依法判處他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其實,在趙桐臻轉移十孔盒之時,由於此案過於嚴重,他曾一度想把史孔合毀掉。也可能是做賊心虛,趙桐臻覺得如果毀掉史孔合,那被查出來的那一天,可能真的就是掉腦袋了。

還好惡人也怕死,否則真是又要消失一件珍貴文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