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古时代山东诸城地区是不是湖泊?为什么那地方集中了大量恐龙化石?

仰望明月754


山东诸城是著名的“中国龙城”,因为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其中包括了著名的山东龙、诸城暴龙、中国角龙等等。



山东诸城发现的恐龙生存于距今7200万至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这些信息来自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层,也就是王氏组(Wangshi Formation)。王氏组地层属于淡水湖相沉积地层,地层中含有红色砂砾岩夹粘土及绿色砂页岩,厚度在200米左右。

图注:,在诸城发现的恐龙化石,图片来自网咯


尽管是湖相沉积地层,并不代表白垩纪时期的诸城就是一座巨大的如同青海湖一样的湖泊,毕竟恐龙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要是个大湖泊,恐龙从哪里来呢?


在地质构造上看,白垩纪的诸城位于胶莱盆地的南部,这座东西斜向走向的盆地完全处于陆相沉积。白垩纪的胶莱盆地之中河流密布、湖泊成片,繁茂的森林随处可见,为恐龙的生存提供了最理想的栖息地。

图注:白垩纪诸城的生态复原,图片来自网咯


与今天相比,白垩纪时期诸城的气候更加温暖湿润,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其相互交替,在地层之中还能够找到印记。在优越的自然和气候条件之下,诸城成了恐龙的乐园,在开阔地上能够看到体长超过15米的山东龙、诸城龙,还有长着大脑袋和尖角的中国角龙,在森林中则生活着体型较小的诸城角龙、巧合角龙和微肿头龙等恐龙。

图注:体型巨大的山东龙,图片来自网咯

图注:长着大脑袋和头盾的中国角龙,图片来自网咯

图注:霸王龙的中国亲戚——诸城暴龙,图片来自网咯


至于为什么能够在诸城发现这么多的恐龙化石,那是因为恐龙在死后尸体被流水带入湖泊之中,然后沉入湖底被泥沙等沉积物覆盖,这样更容易形成化石。在诸城发现的许多恐龙化石依然都是流水沉积造成的。

所以白垩纪末期的诸城有众多的湖泊,而且这些湖泊对于恐龙化石的形成和保存尤为重要。诸城地下是一座“白垩纪公园”,期待这里能够发现更多的恐龙!

图注:目前在诸城发现的部分恐龙的体型对比图,图片来自网咯



古生物探索


山东诸城被誉为“中国龙城”,境内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到目前全市已发现恐龙化石点多达30处,是我国重要的以大型鸭嘴龙类为代表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产出地,在我国乃至世界恐龙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诸城周边农村地区,走在野外的丘岭上随处可见恐龙化石碎片。在平坦地区,土层下3——4米就能挖到恐龙化石。据当地人讲,前些年还有一些村民以挖恐龙化石为职业,挖到得零散的化石以20——40元/斤卖出。



据有关资料记载,这一地区在远古时代是海洋,这一说法显然讲不通。如果恐龙是生活在水里的动物,在海水逐渐退去的时候恐龙会随着海水一起退到海里,恐龙也不会灭绝,甚至能延续到现在。如果是陆地生物,也不会出现多种类、大规模的恐龙同时灭绝在这一海区的现象。

诸城市位于山东半岛泰沂山脉与胶潍平原交界处,地势南高北低,自南而东为起伏较大的山岭地带,间有若干谷状盆地,西部、中部及北部,系大片波状平原,属胶莱冲积平原南部的潍河平原,其边缘有低缓山丘分布。洼地、水面分布于境内各地,相当于一个小形盆地。



就算是当今年代,诸城市区南边的三里庄水库一旦决堤,整个诸城市区就会被淹没。如果诸城西南方向的墙夼水库决堤,那么整个诸城大部分地区都会受灾,何况是在远古时代,一旦遭遇洪水简直无法想象。


在远古时代诸城地区是低洼的小形盆地还是湖泊呢?如果是低洼的盆地,说明大部分恐龙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因为携带大量泥沙的洪水淹没了这一地区,大量恐龙被淹死,有些恐龙爬到高阜处,最终也没有幸免于难,也有大量恐龙直接被淤泥埋葬,低洼处也被淤成平地。

远古时代如果这一地区属于湖泊,湖泊周围一定植被茂盛,生活着大量陆地恐龙,湖内生存着大量水生恐龙,那么这一地区一定遭遇过连年大旱,湖水干涸,大量植物枯萎,恐龙因脱水而死亡,最终导致恐龙灭绝。


仰望明月754


诸城“巨大诸城龙”产地龙骨涧(言者青青拍照)

这里所指的山东诸城地区远古时代是白垩纪晚期,距今约6500万年。

白垩纪晚期,诸城在地质史上称“诸莱盆地”或“莱诸盆地”。这个盆地区域是诸城至莱阳,是当代人以诸城莱阳两地命名的,简称“诸莱盆地”或“莱诸盆地”。

这个盆地呈东西走向。这在《地质学》上都有描述。因此,山东诸城地区在远古时代(白垩纪晚期)是湖泊沼泽地带的盆地。

既然是盆地,那么,在这里集中埋藏大量的恐龙化石是极有可能的。也可能是异地搬运,其范围也是在“诸莱盆地”之内。

“巨大诸城龙”骨架(言者青青拍照)

从诸城产出的恐龙化石属种发现:诸城地区产出的绝大多数是鸭嘴龙。

鸭嘴龙是两栖性的爬行动物。它大多数时间是在陆地上行走,以后肢着地。它也在水中游泳,它的肢间有蹼。尤其是遭遇霸王龙侵袭时,它会很迅速的奔到水中逃离。

两栖鸭嘴恐龙(言者青青从日本《巨型山东龙》画报拍照)

“诸莱盆地”很适应鸭嘴龙在这里生活。鸭嘴龙是素食动物,吃些植物树叶和水中的小鱼小虾等。

为什么食肉龙在诸城地区很少?这里是湖泊沼泽地,不适应不会游泳的陆生恐龙生存,它们之所以到湖泊沼泽地的盆地中来,目的是想获得食素恐龙。

以上条件促成诸城地区产出了大量的以鸭嘴龙为主的恐龙化石。造成这里堆积如此之多的大量的恐龙化石,很可能恐龙遭遇火山爆发,洪水泛滥,从西北向往东南(从产出恐龙化石走向断定)搬运,而诸城地区正是“诸莱盆地”边沿,因此,大量的恐龙被搬运到这里被盆地边沿阻挡住了。

恐龙化石的形成是恐龙突然遭遇埋葬。其尸体被容易挥发掉的物质挥发掉了,剩下的是具有高钙质的骨骼没有腐烂,此时的骨骼涌现了许多“蜂窝眼”。这些“蜂窝眼”,被那些不腐烂的物质如泥沙填充,最终使恐龙骨骼演化成了化石。

总之,诸城地区远古时代的晚白垩是湖泊沼泽地带的“诸莱盆地”,这里之所以集中埋藏大量的恐龙化石,是因为这里是“诸莱盆地”边沿,恐龙被搬运到此之后,只能在这里滞留。


言者青青


白垩纪末期小行星环撞击地球导致地台活化,地轴倾斜,陨石坑岩浆冲击波层流逆掩和顺推形成环太平洋断裂带和特提斯构造域。

大型的陨石坑岩浆冲击波层流里金属态氢离子聚合形成的烃降解掩埋了的古生物尸体形成了石油;如果陨石坑岩浆冲击波层流没有掩埋这些堆积,油田则挥发形成“沥青湖”;有的“沥青湖”(在哥伦比亚)会产生古生物骨骼化石!

中、小型陨石坑里金属态氢离子聚合的碳或碳酸盐则掩埋古生物尸体形成实体化石。

诸城位于东海陨石坑冲击波层流逆掩区域,“屁股”朝向西北流动的恐龙尸体被“高温低压槽”截住,掩埋形成骨骼化石(皮肉高温熔融)。这样,今天的诸城恐龙骨骼化石看到的是恐龙向“东南”奔跑的样子!

事实上,诸城市北的峡山水库西岸,既有骨骼化石,也有实体化石,还有生痕化石。








金童希瑞


诸城都吉台西南岭上我小时候玩经常发现贝壳!


tomai168


那么景芝离诸城那么近,景芝在那个时代是什么?景芝岭上也有大片鹅卵石


大燕杠子精


诸城旁边有火山,其实恐龙当时每个地方都有,只是诸城的恐龙骨头保存好而已!


小平0536


诸城是闻名遐迩的恐龙化石宝库,恐龙化石资源丰富。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诸城的恐龙化石已经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挖掘。2008年的第三次科学发掘, 成绩斐然。经中外专家证实,诸城地区出土的恐龙化石之久、历史规模之大、种类之全在全世界也是少有的。它是同时拥有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和恐龙脚印化石的少有地区,已具有五个世界之最:

——世界最大规模恐龙化石埋藏地

——世界暴露面积最大的恐龙化石群

——世界规模最大的恐龙足迹群

——世界最大的鸭嘴龙骨架群

——世界最丰富的恐龙属种产出地之一

诸城恐龙可追溯到白垩纪(Cretaceous Period),位于侏罗纪与古近纪之间,距今与1亿4550万年(误差值为400万年)前至6550万年前(误差值为30万年)。白垩纪是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长达7000万年,是显生宙是较长一个阶段。发生在白垩纪末的灭绝事件是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分界。

诸城市的恐龙文化博物馆总共分为三大展园,分别是:诸城恐龙博物馆、白垩纪恐龙博物馆、臧家庄暴王龙博物馆。

诸城市恐龙博物馆建于诸城恐龙公园之内,建筑面积约5400平方米,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恐龙博物馆。它建筑风格独特,俯视似八条巨龙相互拥抱,给人以腾飞的动感;平视似古埃及博物馆。馆内设五厅一室,分别是报幕厅、标本厅、环幕电影厅和白垩纪展厅,现已全部开放。标本厅陈列有一具世界上最大的鸭嘴龙恐龙化石——“巨大诸城龙”(高9.1米,长16.6米),被恐龙专家誉为“世界龙王”;同时还陈列有据说抚摸可以带来好运的恐龙股骨(有“摸摸龙骨,一生幸福”之说)以及恐龙蛋等。


两宽


山东省诸城市是恐龙之乡,有一个叫恐龙涧的地方,陆续出土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鸭嘴龙化石和规模最大的恐龙化石群。

2009年8月,山东诸城白恶纪恐龙公园成功入列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目前积极参世界级记者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奇观。



荆山视角


应该是一片大海地理变迁得出的结论与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