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兴衰:见证东罗马帝国兴盛,现仅存3遗存

在今天伊斯坦布尔老城区的市中心附近,有一座被成为艾哈迈德苏丹广场的地方。虽然已经成为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的城市,这里仍旧残存着不少古时候的回忆。在千年之前,这里是东罗马(拜占庭)帝国首都的体育和社交中心——君士坦丁堡竞技场。

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兴衰:见证东罗马帝国兴盛,现仅存3遗存

现代艾哈迈德苏丹广场一角

早在古希腊人开发拜占庭成为殖民地时期,这个地方就已经作为竞技场使用。在古典时期,赛马和赛车(战车)是人们最热爱的运动之一。巅峰期的这些竞技比赛,激烈和刺激程度不亚于现代的世界杯足球赛,常常被人们所津津乐道。这里见证了帝国首都的繁荣兴盛,也目睹了衰落后外国人在这里的肆意横行。

君堡竞技场的起源

早在君士坦丁一世成为罗马皇帝之前,古希腊竞技场和罗马斗兽场,就在整个地中海世界成为了文明城市的中心地带。战车竞赛(赛车)是西方最古老的娱乐项目之一,起源于神话时代。在罗马共和国时代和罗马帝国时期,这项运动依然受到热捧。

这里时罗马公民的人潮中心,以至于在后来,控制了竞技场就能够获得最高的舆论声量,这里逐渐为帝国宣传的中心。

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兴衰:见证东罗马帝国兴盛,现仅存3遗存

罗马城的马克西穆斯竞技场

为了应对3世纪罗马帝国几近崩溃的危机,戴克里先皇帝建立了四帝共治制度,将帝国权力分为四个皇帝。这导致了多个首都的建立,包括尼科米底亚(今土耳其伊兹密特)、塞萨洛尼基和安条克等东方重镇。他们中的一些首都,在皇宫旁边都兴建了一座竞技场。他们都模仿了罗马城内著名的马克西穆斯竞技场。

君士坦丁堡竞技场的历史并不十分清楚。在2世纪末,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与他的皇位竞争者爆发了战争,当时还被称为拜占庭的这座城市选择了塞维鲁的对手——奈哲尔(Niger)。在战败后拜占庭几乎被塞维鲁夷为平地。

但后来因为这里的战略价值,塞维鲁再次关注了拜占庭。选择重建这座古老的城市,传说他首先在这里建造了一座竞技场,即后来君士坦丁堡竞技场的雏形。后来一个多世纪后的君士坦丁一世时,才最终扩建并完成。

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兴衰:见证东罗马帝国兴盛,现仅存3遗存

君堡竞技场遗存的埃及方尖碑

无论起源如何,君士坦丁的竞技场成为了拜占庭城改造后,成为了帝国首都的中心。它的设计和装饰直接模仿了罗马的马克西穆斯竞技场。它有一个皇室密道,直接通向皇宫。马克西穆斯竞技场一样,在其场地内部也构筑了两座罗马式方尖碑。不同在于,君士坦丁堡的一座方尖碑是用砖石建造的,上面覆盖着铜板。

帝国新都中心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在东方原希腊殖民城市拜占庭举行了盛大庆典,宣布这里成为罗马帝国的新首都。为了准备庆典与留下地标性纪念地,君士坦丁大帝派人营建了一系列纪念性建筑,包括一座与皇宫相连的竞技场。

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兴衰:见证东罗马帝国兴盛,现仅存3遗存

君士坦丁堡竞技场位置示意图(Hippodrome)

在罗马甚至更早的古希腊文明中,竞技场就是公民大众集中的场所。与它的前辈们类似,君士坦丁堡竞技场是帝国举办仪式的中心,这也表明了其在新首都的重要性。事实上,君士坦丁堡的竞技场将是这座城市近900年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

虽然这座竞技场明显比马克西穆斯竞技场小,但君士坦丁堡竞技场的确切规模和容量还不确定。由于考古学证据有限,如今对它的大小只有粗略的猜测。据估计,它的容量从3万人起步,甚至最多可容纳10万人,长度大概有400到450米。

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兴衰:见证东罗马帝国兴盛,现仅存3遗存

君堡竞技场遗存的标志性建筑——图特摩斯三世方尖碑

即使在它被毁后,竞技场的故地也成了城市的主要公共广场。虽然它在几个世纪前就消失了,但今天仍然可以看到它的不少遗存,特别是宏伟的方尖碑。

三大遗存

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内的许多雕像和纪念碑,事实上来自于罗马帝国的其他地方。这些纪念碑中有三个仍然可以在现在的艾哈迈德苏丹广场上找到:埃及方尖碑、墙柱和蛇柱。

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兴衰:见证东罗马帝国兴盛,现仅存3遗存

埃及方尖碑上的古埃及雕刻形象

最知名的显然是埃及方尖碑,它最初由图特摩斯三世在3500年前(约前1490年)所建造。砖石方尖碑最初被铜板覆盖。390年,罗马帝国的狄奥多西大帝,命人将它从遥远的上埃及克卢索(今埃及)卡纳克神庙搬运到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兴衰:见证东罗马帝国兴盛,现仅存3遗存

蛇柱的遗存(左)与1574年“三头蛇”的原型

此外青铜蛇柱也是人类经典的遗存,它原本位于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是2500年前为庆祝希腊战胜波斯人而建造的,324年被君士坦丁大帝移动到这里。如今它只剩下主体柱子,而它的三个蛇头在几个世纪前就掉下不知所踪。

蛇柱可能是由君士坦丁大帝或他的直接继承人安插在如今的地点。君堡竞技场除了两个方尖碑,还有凯旋四轮马,威尼斯的四匹铜马等经典遗存。

另外一个遗存则是墙柱,也被称作“君士坦丁方尖塔”。它高达32米,由石块组成。与蛇柱位置较为接近,都在广场的南部。与另外两个较为知名的遗存相比,墙柱的来历有较大差距。它的来源已经无法确定,据说在10世纪才被君士坦丁七世所修缮。

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兴衰:见证东罗马帝国兴盛,现仅存3遗存

墙柱

君士坦丁七世修复时,原本它的外立面由镀金铜牌组成,但在1204年被十字军所破坏偷走,并将铜牌融化。后世又经过奥斯曼统治时期攀登的破坏,形成了如今的模样。

见证帝国巅峰

公元330年5月11日,君士坦丁大帝在帝国新首都举行了官方仪式,为新罗马举行了献祭和就职典礼。仪式中有一个游行队伍,一个镀金的君士坦丁像在战车上供人们瞻仰。它经过了君士坦丁的纪念圆柱,圆柱上有一座类似君士坦丁的雕像,最后来到达了竞技场。每年的献礼纪念日都会有这样的游行,同时在竞技场举行一系列的战车比赛。

在君士坦丁堡权力的巅峰时期,每年都会举行与庆典和假日相关的战车比赛,使之成为罗马帝都公共生活的中心。除了作为运动场的功能外,它还作为宣布皇帝和庆祝军事胜利的场所,因此通常是城市公共生活的焦点。

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兴衰:见证东罗马帝国兴盛,现仅存3遗存

君堡竞技场的原型模拟渲染图——by Antoine Helbert

在早期,当战车比赛最受欢迎的时候,许多比赛可以在一天之内不断举行。从早上开始一直延续到下午,在竞技场的一天可以漫长而充实。这里还有各种各样的景点和奇观,包括音乐、舞蹈、各种戏剧表演、杂技和野兽搏斗。

君士坦丁堡的市民在帝国强盛时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群,他们还可以包括在附近的酒馆里吃喝,在满是商店的有柱廊的街道上闲逛,甚至可以浴池里泡上几个小时。尽管君士坦丁堡在古代晚期有着最重要的竞技场,但在塞萨洛尼基、安条克和亚历山大等其他帝国的大城市,竞技场也很受欢迎。伴随着其他娱乐形式的重要性和受欢迎程度的下降,特别是角斗士运动会和奥运会的没落和消失了。

罗马帝国曾经有四大车队派系,在古代他们的车手就是百姓眼里的大明星。车队们起源于罗马城,后来在东罗马帝国逐渐流行起来。到了6世纪,蓝、绿两派是最受欢迎的派别,而红、白两派最终消失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车队也开始负责在跑马场组织其他形式的娱乐活动。

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兴衰:见证东罗马帝国兴盛,现仅存3遗存

埃及方尖塔底部的雕塑,描绘了狄奥多西一世时的士兵组成

他们还可能参与包括城市防卫在内的民政事务:当匈王阿提拉逼近君士坦丁堡时,其城墙最近被地震破坏,促使蓝绿双方帮助重建君士坦丁堡的城墙。

暴乱舞台

竞技场的不同派系造成了他们支持者的对立,一旦涉及到政治层面,就创造了民众参与政治的假象。例如,他们可以在君士坦丁堡的竞技场上直接向皇帝上诉。他们也在皇权中发挥了作用,因为这些要求给了皇帝一个表达感激和慷慨的机会。可以说,皇帝仍然需要公众的支持,这是竞技场这种场景下能够给予他们的机会。但也因为这样,竞技场也可能成为政治问题的根源。

竞技场内的派系经常像街头帮派一样,以流氓行为而闻名。他们甚至发动了几次暴乱,不止一次造成数千人死亡。

公元390年,狄奥多西一世在位期间塞萨洛尼基发生暴乱,一名受欢迎的马车夫被捕。因为它杀死了当地的治安官,狄奥多西命令他的士兵进行报复,导致7000人死亡。地位崇高的安布罗斯主教拒绝与狄奥多西一起庆祝弥撒,直到他为这些亡灵忏悔。

狄奥多西后来将基督教定为罗马帝国的官方宗教,预示着教会和国家之间的权力斗争将持续几个世纪。另一场重要的暴乱是由6世纪早期最著名的战车手普利乌斯挑起的。他于507年在安条克领导了一次对犹太会堂的袭击,烧毁并掠夺了犹太会堂,并在那里屠杀了许多犹太人。

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兴衰:见证东罗马帝国兴盛,现仅存3遗存

尼卡暴乱与查士丁尼一世

不过,最知名的事件是532年的尼卡暴乱,差一点推翻了查士丁尼一世。到了古罗马晚期,竞技场已经成为帝国统治的中心。虽然皇帝在竞技场上需要公众的支持,但这也带来了风险。虽然他是蓝军的球迷,但尼卡暴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查士丁尼试图控制车队派系。

在竞技场暴乱导致死亡后,当局下令处死蓝绿双方的参赛队员。在竞技场的比赛中,两派都要求查士丁尼皇帝原谅他们。但当他拒绝时,两种颜色联合起来,以“尼卡”(胜利)为口号,开始暴动。暴乱加剧后,皇帝在竞技场的皇室包厢里一度考虑逃离首都。

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兴衰:见证东罗马帝国兴盛,现仅存3遗存

查士丁尼的狄奥多拉皇后

最终他的皇后狄奥多拉挽救皇帝信心,查士丁尼最终命令他的将军贝利萨留斯平定暴乱者,导致约30000人被屠杀。由于君堡被大火严重破坏,查士丁尼在事后重建了这座城市的重要部分,使我们有了今天这样的圣索菲亚。

尽管尼卡暴动带来了灾难,但在罗马竞技场上的战车比赛对君士坦丁堡的公共生活仍然非常重要。自奥古斯都统治以来,竞技场一直象征着帝国的胜利者——尽管罗马帝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在古罗马晚期也是如此。

除了庆祝胜利外,竞技场还是一个羞辱和公开处决政敌、叛徒甚至落魄皇帝的地方。查士丁尼二世皇帝曾经被罢黜十多年,在绿色赛车派系的帮助下他后来又重新掌权。后来,他把前两位篡权者带到了竞技场,二人先是在街上受辱,后来不得不忍受更多的屈辱,最后他在竞技场处决了他们。

衰落与毁灭

随着时间的推移,拜占庭帝国在多重威胁和入侵面前逐渐衰弱。随着领土的不断丧失,亚历山大、安条克等地不再是罗马帝国属地。战车比赛只在君士坦丁堡继续进行,但后来比赛大多成为仪式性的,而不是真正的竞技比赛。

尽管如此,它仍然是这座城市的象征。进入到11世纪中期帝国再度衰落后,在君士坦丁堡的赛车比赛减少更甚,但比赛仍在继续。科穆宁王朝的皇帝就在竞技场来进行西方式的娱乐活动,例如赛马。传统的战车竞赛比赛,一直到拉丁人到来才最终被放弃。

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兴衰:见证东罗马帝国兴盛,现仅存3遗存

1600年对君堡竞技场描绘的作品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摧毁的东罗马的根基,也终于结束了竞技场的战车比赛。在1204年那些悲惨的日子,君士坦丁堡的众多财富被拉丁人的大火或抢劫破坏,其中包括大量的艺术和文学作品。竞技场也被大火所毁灭,然后它的青铜雕像被熔化了。再后来,这片原为竞技场的空地逐渐用于格斗。

尽管君士坦丁堡的大部分富人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被摧毁或掠夺,但有些部分仍持续了几个世纪。奥斯曼征服君士坦丁堡后,部分关于关于竞技场的描绘中,仍证实在16世纪这里仍是城市的重要部分。

即使十字军摧毁了大部分雕像,传说仍在继续。这种信仰如此强烈,以至于它们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征服后幸存下来。著名的旅游作家埃夫利娅·塞莱比认为,奥斯曼帝国之前将君堡竞技场的纪念碑当做一种护身符,一直保存了下来。

十字军东征后,竞技场虽然失去了原来的功能,但当奥斯曼人占领它时,它仍然是城市的中心。这里的新的名字——Atmeydanı(马广场)也许是一个残留的记忆。不过,这个名字也可能来自这里的赛马和赛马市场。后来,这里成为了奥斯曼帝国处决或者起义的地方。

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兴衰:见证东罗马帝国兴盛,现仅存3遗存

16世纪描绘的奥斯曼征服后在竞技场的活动,其中能够看到几个遗存建筑

尽管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已成废墟,但当奥斯曼帝国占领君士坦丁堡时,大部分竞技场仍然完好无损,在16世纪的一些艺术作品里,这里仍被描绘成拥有座席的养子。但是,残存的柱子和石头后来很多被用于建造托普卡宫和苏莱曼尼耶清真寺等建筑。

如今,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已经被伊斯坦布尔的艾哈迈德苏丹广场所代替,除了残存的两座方尖塔和蛇柱之外,已经很难分辨当时恢宏的竞技场痕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