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金花和瓦德西是怎麼認識的,她在清政府和八國聯軍的談判中起到了什麼具體作用?

看遍山川


其實,賽金花的傳奇故事,源起於她的第一任丈夫——洪鈞。

(洪鈞)

洪鈞是同治年間的前科狀元,從翰林院修撰一路走到江西學政,算是順風順水。後來洪鈞的母親去世,他回到了家鄉蘇州守孝。

而與此同時,趙三寶(即後來的賽金花)因為家道中落,淪落到了在蘇州花船上當“清倌人”(賣藝不賣身的女子)。

兩個本來不可能有交集的人,就這麼湊巧認識了。此時的趙三寶害怕自己的身份給祖上蒙羞,已經改名為傅彩雲。洪鈞第一次見到傅彩雲,就被迷上了,他立刻拿出紋銀千兩給這個女子贖身,娶回了家。

其實洪鈞已經有了一妻一妾,這兩位夫人性情隨和、與世無爭,所以傅彩雲的到來,並沒有引起什麼“爭風吃醋”的事情。

守喪期滿之後,洪鈞回京復職,很快就被任命為出使俄國、德國、奧地利、荷蘭四國公使,開始出國履職。按照習慣,洪鈞應該是帶上自己的正妻。但是這位王夫人思想守舊,不願意出國和洋人打交道,於是就把任務交給了聰明漂亮的傅彩雲。臨行的時候,王夫人還專門給了傅彩雲一套華麗的誥命夫人服飾。

在德國柏林,德皇威廉二世和皇后維多利亞接見了洪鈞和傅彩雲。德皇對這位漂亮的女子非常讚歎,稱呼她為“東方美人”,維多利亞皇后也專門與她合影留念……於是,傅彩雲跟著丈夫洪鈞,不僅熟悉了各種禮節和儀式,被歐洲上流社會所讚歎,而且傅彩雲還學會了德語。

1890年,洪鈞帶著傅彩雲回國了。沒想到,三年之後,55歲的洪鈞病逝。


洪鈞一死,傅彩雲的悲慘生活開始了。洪家人把她逐出家門,連洪鈞留給她的5萬兩銀子,也被小叔子霸佔。

(賽金花)

身無分文的傅彩雲只好重操舊業。

她在上海做起了“書寓”女子,而且毫不掩飾自己的過去,一時間“狀元夫人”“公使夫人”的名號,響徹上海灘。

後來洪家人覺得臉上無光,逼著傅彩雲離開了上海。

1898年,傅彩雲來到了天津,招募了一幫少女,開設了“金花班”,當起了鴇母。也正是這個時候,她自稱“賽金花”,意思是自己勝過“金花班”的所有“名花”。

不出所料,賽金花迅速火爆京津,一大批朝廷大員都登門拜訪。賽金花於是把“金花班”搬到了北京,結交了莊親王載勳、慶親王奕劻、戶部尚書立山等等一大批權貴。這段時間,賽金花名揚京城。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在京城內大肆搶劫。某一天,幾個德國士兵跑到了賽金花的住處,想要劫掠一點東西。賽金花見慣了大場面,所以毫不畏懼的用德語譴責幾個士兵,還拿出了自己與德國皇后的合影,說自己與德國高官的關係密切。


幾個德國士兵顯然是被嚇到了,趕緊回去上報了領導。第二天,德國人派車過來,把賽金花接到了德軍司令部,見到了德軍司令(兼任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

(瓦德西)

瓦德西十分尊敬賽金花,還讓賽金花幫忙採購糧食等軍需品。賽金花看到八國聯軍的暴行,非常不滿意,於是對瓦德西說:“軍隊貴有紀律,德國為歐洲文明之邦,歷來以名譽為第二生命,不應該野蠻瘋狂的殺戮搶劫。”

賽金花的話輕重得當,也恰好擊中了自詡文明的歐洲人的軟肋,所以瓦德西下令,制止聯軍隨意燒殺搶劫的行為,北京城相對安全多了。

正因為如此,京城內外,從高到低各色人等,都把賽金花當成是救國救民的“九天護國娘娘”。在和八國聯軍的談判當中,賽金花也出面勸導瓦德西,不追究慈禧和光緒的責任,緩和了談判的僵局。

此事之後,文人、記者、學生、權貴等等,都紛紛宣傳賽金花的救國行為,一時間風光無限。

但是,隨著“金花班”一個少女吞金自殺,清廷立刻開始追究賽金花的責任,讓她入獄一年,之後趕出了京城。(其實我們都能想到,救國救民的竟然是一個老鴇,清廷算是顏面掃地,怎麼可能還把賽金花留在京城?)

之後,賽金花又經歷了兩次婚姻,都因為丈夫去世讓她繼續無依無靠。

晚年的賽金花窮困潦倒,連一個月8角錢的房租都交不起了。迫於無奈,她把自己在八國聯軍侵華期間的善舉寫了出來,請求政府能免了她這8角錢的房租。

結果,記者們獲悉了這件事,立刻開始大肆宣揚。當時很多的知名人士開始接濟她,為她籌款安度晚年。不過,1936年冬天,錢款還在籌集當中,賽金花就去世了。

一代傳奇女子,讓人感慨啊。


七追風


賽金花可是位有故事的女人。她幾乎就是一個傳奇純在,卻又慢慢的被人遺忘。關於她的文學作品也有很多如《孽海花》,《九尾龜》等。


賽金花原姓趙,祖籍安徽,出生在蘇州。據說賽金花生於1874年。由於家道中落,十三歲開始做了清倌(指還沒有性經歷的少女)。他於清朝狀元洪鈞的相識,也不像小說裡說的那樣浪漫有詩意。據說,洪鈞常接賽金花到家裡打牌。1889年,洪鈞娶了賽金花,那時她十五歲,洪鈞50歲。賽金花成了洪鈞的三姨太。

就在這一年的五月,洪鈞被任命為歐洲四國欽差大臣,也就是駐外大使。洪鈞沒有帶大太太和二太太,卻帶了賽金花,幸福的生活真是來的太突然了。

洲的經歷是賽金花學會了幾國的語言也認識了不少的外國官員們。五年後,洪鈞去世,賽金花和送屍體的船隻在河裡的碼頭停了停,就被迫離開去了上海了。1898年賽金花轉到天津重操舊業,組建了“金花班。”由於她有過歐洲的經歷,慕名而來人很多。她取名“賽金花”,後來成了天津,北京八大胡同的名片。

關於賽金花與八國聯軍司令瓦德里的關係,有很多的版本,有說,賽金花在歐洲就認識瓦德里,有過桃色之戀。後來北京大學教授劉半農和自己的學生商洪逵,見到中法大學教法文的教授陳伯平想寫自傳給賽金花。劉就和學生通過古琴專家鄭穎孫介紹到賽金花,進行了採訪,一共有九天的時間採訪完。商鴻逵按老師的意思寫了《賽金花本事》。



根據賽金花的自述,八國聯軍進北京後到處搶掠,有德國當兵的跑到了她榆家巷的地方。德國兵沒有想到她用流利的德語與他們對話。大兵們都想不到,這一個衚衕裡有一個能和他們對話的女人。賽金花居然還問起了德國一些官員的名字和夫人,還拿出照片看。德國兵見她竟然認識或知道他們國家的領導。德國並只好回去彙報了。第二天,就有汽車來接賽金花了。

這才是賽金花與瓦德里的見面。後面的就更多演義了,有人說賽金花勸說瓦德里,不要燒殺搶掠,約束自己的士兵。這應該真的是有的,但是具體有多大的作用並沒有太多的證據。劉半農說“賽金花和葉赫那拉可謂一朝一野相對立”。是說賽金花在八國聯軍進北京,也確實做了些對北京城有利的事。據說李鴻章曾親自找到賽金花,以她得天獨厚的德語找德國人求情,賽金花被稱為了“護國娘娘”。甚至有說,賽金花成功說服被義和團殺害德國公使克林德的夫人,推動了和約的簽訂。



至於,賽金花與瓦德里的關係,就可想而知了。1936年的冬天,賽金花死在了居仁裡破舊的屋裡。關於她的傳奇,也只能任由演繹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