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发布新骁龙,国内“万厂狂欢”,背后原因没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昨天,我写了一篇关于高通“打脸”卢伟冰文章。

下面提到了一堆国内厂商如久旱逢甘霖般的为高通新品狂欢,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讨论。

大多数朋友对那些厂商嗤之以鼻,一些朋友则有这样那样的疑问:为啥他们如此依赖高通?不怕被卡脖子吗?

高通发布新骁龙,国内“万厂狂欢”,背后原因没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其中的缘由恐怕没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芯片是个“无底洞”

大家都知道芯片是核心技术,高门槛,一个优秀的芯片更是难以制造。

华为早在2003年就开始研究芯片,直到2009年海思才研发出自己的第一款手机芯片。

但海思的手机芯片性能一直不能达到主流水平。

再后来,2016年底推出麒麟960,海思麒麟这才跻身手机芯片第一梯队。

高通发布新骁龙,国内“万厂狂欢”,背后原因没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到今年的世界顶尖水平的麒麟990,海思半导体花了近16年的时间!

研制芯片所需时间之长,恐怕O、V、 MI这些厂商的厂龄都赶不上。况且海思研制芯片资金以百亿计,而海思背后有庞大的华为集团。

高通发布新骁龙,国内“万厂狂欢”,背后原因没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漫长的研发周期、巨额的资金投入对厂商来说无疑不是个大问题

高通专利保护伞

一个手机,包含的专利可能多达上万件。

而专利问题在海内外市场是很复杂的,每个厂家都或多或少陷入过专利纠纷。

但加入高通阵营就可以规避掉大量专利纠纷。

为啥?

高通发布新骁龙,国内“万厂狂欢”,背后原因没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专利反向授权简单来说,就是使用高通芯片的厂商必须把自己的专利授权给高通,而高通就可以把别人家授权给自己的专利授权给高通阵营其他家使用

有了专利保护伞,厂商们就更依赖高通了。

“想要发展好,高通青睐少不了”

纵观国内过去早些年的智能手机市场,国产手机厂商始终在高通的“手掌心”。

小米刚成立的几年里,得到了高通的优先供货。凭着能造出性能优异的机器,小米成功实现了自己的饥饿营销策略。

所以小米发展的很快。发展起来的小米深知“鸡蛋不能放一个框”,于是采购芯片多元化。

高通被激怒了,转而支持OPPO VIVO。

高通发布新骁龙,国内“万厂狂欢”,背后原因没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所以O V两家在14 15年发展的很快,而小米则成了14年最迟推出4G手机的厂商。

但O V两家后来频频推出联发科中端机,又一次惹怒高通。

转而投向乐视。

所以乐视手机刚推出销量就突破400万!

高通发布新骁龙,国内“万厂狂欢”,背后原因没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想要发展好,高通青睐少不了”!

拿到高通骁龙的优先供货可能是近几年国产手机厂商的目标了。

联发科和海思代替不了高通

目前联发科的品牌形象不足以替代高通。

原因是先前一众厂商把联发科的芯片下放到中低端机器上。

联发科的低端形象,恐怕在天玑1000出来之前都无法摆脱。

高通发布新骁龙,国内“万厂狂欢”,背后原因没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很多朋友有疑惑,为啥海思不卖芯片给其他厂商?

原因有以下几点。

  • 麒麟芯片是自家打造产品差异化构建品牌优势的王牌!如果向友商出售芯片,差异化就无法体现。
  • 万一友商把麒麟下放中端机,高通骁龙放在旗舰机上,重蹈联发科覆辙,华为品牌的形象就毁了。
  • 华为手机销量大涨,芯片产能可能不足。

所以联发科暂时替代不了高通,又拿不到海思麒麟,厂商们除了高通别无选择

高通发布新骁龙,国内“万厂狂欢”,背后原因没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结束语

虽然那么多厂商离不开高通,但也不会落到被高通卡脖子的地步。厂商依赖高通,高通更依赖国内厂商,因为它六成的营收来自中国。

我们也庆幸有海思麒麟,多元化竞争让我们以更合理的价格拥有更好的产品。

ps:文中我提到了联发科哭着数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联发科哭着数钱”,看看当年国产手机厂商们是如何“坑哭”联发科的吧。

高通发布新骁龙,国内“万厂狂欢”,背后原因没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