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见墨

文房│见墨

文房│见墨

墨为书写文字之黑色颜料,殷代甲骨上有写而未刻之黑色文字,此为墨书之最早实物。周代陶鉨文中已有墨字。近代发现之东周帛书、简书皆以墨写。从近年发现西汉墓道壁画上看,西汉时已开始使用固体之墨。


文房│见墨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墨丸

文房│见墨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研磨墨丸的石砚

至曹魏时,韦诞则以书家而擅制佳墨著名。其后历代皆有名工。

早期制墨材料为石墨及松烟,石墨为天然矿物,松烟为烧松而得之炱,后者逐渐盛行。另桐油烟、苏合油烟、猪油烟、漆烟,皆可制墨。合之以动物胶,凡兽皮、鱼胞、鱼鳞、鹿角皆可制胶。再加防腐、发香药物。蒸捣适度,抟握或入笵阴干而成。

文房│见墨

故宫藏明宣德年胡进言督造龙香御墨、成化年御墨

至今世上所存的古墨实物,以日本正仓院藏唐代贞家墨为最早。

唐宋间制墨名家甚众,尤以南唐奚(后赐姓李)廷珪之名最高。而明代墨之制造极为发达,其时全国墨业几乎皆聚集于徽州地区,盖继南唐李氏之余绪。

文房│见墨

吴叔大凤九雏墨

清代制墨,以康熙、乾隆、嘉庆三朝产品最精。

制墨之家名声最著者有四: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其中曹、胡二家后裔,至今仍在各地设肆营业。


制墨工艺

墨的主要原料“烟”,是决定墨质量的关键。古法油烟墨采用远古炼烟法,即“灯盏碗烟”,俗语“一豆灯火,一缕青烟,覆碗收烟,集烟制墨”的工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


① 取 烟

文房│见墨

炼烟技法是使用桐油、猪油、生漆,通过灯芯草燃烧,并用碗收集其烟。灯芯草以粗壮、吸油力强者为佳。

② 拌 料

文房│见墨

③ 捶 打

文房│见墨

用收集的烟加以动物皮胶、天然麝香、金箔、珍稀辅料及二十几味中药等进行搅拌。再用铁锤对墨料进行反复快速地捶打,保证墨料里的各种原料充分混合,使墨的质地更加细腻。


④ 称 重

文房│见墨

⑤ 搓 墨

文房│见墨

⑥ 压 模

文房│见墨

⑦ 出 模

文房│见墨

⑧ 修 整

文房│见墨


再将墨团搓成圆柱形,放入模具,进行压制。拆开模具后,便可得到成型的墨块。用锉刀将尚未干透墨块的周边进行修整。


⑨ 晾 墨

文房│见墨

成型的墨块都要放在背阴处,蒸发水分,这期间不能日晒不能风吹,自然晾干。

在此过程中,每天都要根据墨的弯翘程度进行翻墨。整个过程要持续一年以上。




现代工业技术的进步,与生活节奏相辅相成。


更加便捷使用的墨汁成为日常使用的首选。


墨块更多为艺术从业者追求更高艺术表现力的工具,以及收藏界、文化界满足情怀意趣的藏品。


一方古墨,不仅仅是悠悠的墨香值得品味。


文房│见墨

文房│见墨

文房│见墨

文房│见墨

西周胡开文墨一套9件
9件保存完整,搭配试墨小品一副。墨色浓郁且延展性佳,层理分明。
比较难得,值得收藏。




历│

史│

文│

章│



怀希冀于美,故品有所成

帮您拥有更多古玩、文玩专业知识

关注有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