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程師的18個好習慣

作為一個機械設計工程師,有很多習慣必須培養到潛意識裡去,否則就是無盡的痛苦和返工,而且很多痛苦是你無法忍受和承擔的,簡直有一種乾脆“自我了斷”的悲傷。


以下的經歷都來自「血淋淋」的教訓和代價,你也可以稱之為「乾貨」。


01 做項目一定要吃透甲方的要求,而且要訴諸於文字,任何語言和承諾都是蒼白的,只有相互簽字確認的文字才享有最終的解釋權,忘記那個在酒桌上拍胸口挺你的人,他們都是最現實的健忘者。


02 機械設計團隊的相關人員,要確認好對接方式和條件,一個大的項目從來都不是孤立的行為,只有團隊才是最可靠的保障,把所有顧慮和思考都放在明面上溝通,不因人諱言,也不因言諱人,統一思想是團隊前進的最高境界。


03 做方案設計的人,除了要有全面的設計能力,更需要有良好的表達能力,這裡的表達能力包括語言表達能力、圖紙表達能力、PPT表達能力和社交表達能力,因為你面對的人來自各個方面,有甲方的挑剔,也有團隊的誤解。


04 每一個被否定的方案都應該做相應的存檔,因為很多時候你會被愚蠢而自大的甲方帶著繞一圈後又回到最初的起點,只是因為他們覺得是他們發現的緣故,這樣可以節省你很多時間。


05 不要和一個外行爭論一個專業的問題,贏了你不會有多光彩,輸了你更是丟臉,用郭德綱的話來說“但凡你拿正眼瞧他一下,你就輸了”,在爭論這個問題從來就沒有贏家。


06 圖紙的修改應該按項目和功能部件分類歸檔,對於不同的修改版本都要做區別存檔,設計是一個不斷優化修改的過程,今天你覺得不合理的地方,明天可能就變得異常可取了,所以不要輕易的刪除修改過的圖紙,那不僅是你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更是你設計的思路和過程。


07 多麼完美的圖紙都會有遺漏,要學會從尺寸、形位公差、粗糙度、技術要求等方面分類去梳理和審核,更需要請一個與你同級別或比你更牛的人來幫你審核,如果實在沒有這樣的人選,那就把圖紙打出來吧,拿到紙質版的圖紙,你隨便就可以看到自己的錯漏,這個方法很靈,我對這個方法屢試不爽。


08 邊畫圖邊保存,邊畫圖邊保存,邊畫圖邊保存;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我曾經因為這個問題而有“剁手”的衝動,現在這個習慣已經深入我的潛意識了,我保存的速度比作圖的速度都快。


09 允許自己犯錯,我們都是普通的凡人,不是神,即使你在這個行業混得稍微資深一點,出錯依然是一個很大概率的事件,但也不要在相同的地方出錯,太傷自尊,懷疑人生啊。


10 設計完成後,要主動去跟加工、去跟裝配,去跟調試,甚至去跟售後,因為這才是你進步的空間所在,要學會自己去擦屁股,否則你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裡,別人更不會告訴你。


11 要學會在設計原則與製造成本之間做平衡,產品設計和商品銷售是有很大區別的,產品不一定會成為商品,因為成本在作祟,如果無法平衡設計與成本的關係,那基本上這個事情就很難了,設計的真正價值是有人願意為你買單。


12 忠於自己的專業和專業能力,在專業的邊界裡,沒有所謂的妥協與將就,因為這是科學,行與不行都以數據說話,因為一個謊言需要無數個謊言來論證,最後的結局就是人格破產。


13 作為一個機械工程師,職稱很重要,雖然職稱高的人不一定真的就有能力,職稱低的人不一定真的沒有能力,但是有職稱人可以有更多的選擇餘地和自由,因為那是一個官方的認可證明。


14 不要放棄自己的手工繪圖能力,至少不要放棄自己的手工草繪能力,因為你有很大的概率用得上,這也是機械設計工程師的一種必備能力。


15 學會分享自己的專業能力,你也許真的掌握了某個真理,但是那也只有一個而已,如果你願意和別人交換,你可以掌握很多個真理,這才能培養更強大的你。


16 年輕人需要你的指點,但是並不需要你的指指點點,適可而止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本事。


17 作為一個機械設計工程師,除了機械機構的處理能力,你還需要知道機械加工工藝的流程,材料的力學性能,裝配的工藝流程,調試的內容與步驟,同時還需要知道採購的渠道與資源,不要將自己侷限在一個知識點上,避免做成了一顆「螺絲釘」。


18 學會自我規劃自己的設計進度,儘量超出團隊的預期,因為你現在的工作不是單純在謀生,更是在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你的未來就來自於你現在的個人品牌建設。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