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荆南四郡后刘备不借南郡而是南下夺取交州七郡,是不是更好?

一梭烟雨江湖行


我是猴大爷说,这个问题我来回来。简单的说,有2个原因刘备不能真么做,第一:夺取交州不符合隆中对的战略规划;第二,交州地方势力对东吴的态度

首先:夺取交州不符合隆中对的战略规划

建安十二年,公元209年,驻守在新野的刘备通过“三顾茅庐”终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诸葛亮,在隆中的草堂内,二人对坐,诸葛亮为刘备详细的分析了天下大势,并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战略: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在这里诸葛亮给刘备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一个是荆州,一个是益州,一个是用武之地,一个是天府之国,而这两个州在东汉十三州里还都是大州,如果刘备能占据这两个地方,无论是对外的扩张还是自守,都是富富有余的。

更为主要的是,刘备打的是“兴复汉室”的政治牌,东汉的首都在洛阳,统治中心在中原地区,而交州在当时是偏僻之地、蛮荒所在,人民不习王化,与禽兽无异,况且那里的生产落后,很多的地区没有得到有力的开发,舍北而就南,不仅不利于政治上的发展,而且 南方的荒乱不安,犹如一颗定时炸弹,时刻会给刘备带来不小的隐患,诸葛亮南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其次,交州地方势力亲近东吴

交州刺史士燮,是土生土长的交州土著(苍梧广信人),西汉末年王莽之乱的时候,他的祖先为了躲避战乱就来到交州,到了他父亲第六代士赐时,为日南郡太守。士燮少年时曾在首都洛阳游学,举茂才,担任交趾郡太守。董卓作乱,天下纷争,交州刺史被当地蛮夷所杀,州郡大乱,士燮趁机让自己的弟弟担任了合浦太守、九真太守、南海太守,士氏家族就此掌控了交州的大局。

交州进入士燮统治时期,局势基本稳定,中原地区许多百姓和士大夫都迁往那里躲避战乱,人数前后有好几百。再次期间汉庭也曾派遣人去担任新的交州刺史,但是在半路被部将所杀,刘表派去的人赖恭和吴巨二人又不和,交州虽远,但也是汉朝的领土,现在天下混乱,东汉朝廷也就默认了士燮对那里的统治,赐给他盖有玉玺的诏书,任命他为交州刺史,绥南中郎将,总督七郡,并继续兼任交趾太守。

建安十五年,公元212年,孙权派步骘为交州刺史,骘到,士燮等兄弟就“奉承节度”,不仅如此,士燮为了向孙吴表示忠心,做了三件事,第一,遣子入朝为质;第二,“诱导益州豪姓雍凯等,率郡人民使遥东附。第三,“燮每遣使诣权,致杂香细葛,辙以千数,明珠、大贝、琉璃、翡翠、玳瑁、犀、象之珍,奇物异果,蕉、邪、龙眼之属,无岁不至。”而孙权对于士燮也是投之以李报之以桃,高官厚禄赏赐丰裕。


那么,刘备就没有机会攻取交州了吗?也不是,只不过在那一年刘皇叔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各方情况夹杂在一起让他放弃了或者说是不得不去选择做更重要的事情。

从上边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当中有一个是时间点,孙权派人去交州的时间是建安十五年,建安十二年的时候,刘备起来了诸葛亮,那么在这中间的两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建安十三年,曹公南征,刘表病死,刘琮投降,孙权迫于形势和刘备联合,在赤壁打败了曹公,在之后周瑜在西线大败曹仁,孙权在东线领兵围攻合肥,而刘备则趁机拿下了零陵、武陵、桂阳、长沙四郡。

建安十四年,曹公与孙权在东线相持,并在芍陂屯田,之后张辽 进军庐江,随即与李典、乐进领兵七千驻屯合肥,担负起了曹魏东南当面的重任。而刘备因为刘琦病故,在取得孙权同意的情况下,担任了荆州牧,屯兵公安,建安十五年时,又从孙权的手中借来了南郡和江夏郡,至此刘备在荆州的控制地区最大,基本上占据了荆州。

在梳理完建安十三和十四年大事件之后,会有一个疑问,建安十三年刘备就拿下了江南四郡,建安十五年,孙权才派步骘为交州刺史去交州,那么建安十四年整整一年,刘备为何不向交州发展?

第一,刘备的好友苍梧太守吴巨此时已经死了,刘备失去了一个可靠的内应。第二,零陵、武陵、桂阳、长沙四郡刚刚得到,人心未定,主力冒然外出作战,一旦回救不及刘备就没有了立足的地方;第三,曹操虽然和孙权在东线僵持,但是曹军在荆州,尤其是荆州的北部,依旧有很强大的实力,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对南荆州形成威胁,刘备如果舍新得四郡于不顾而去南征交州,带兵少了打不下,带兵多了,四郡就丢了;第五,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就是交州远离了隆中对的规划,拿下南四郡之后,刘备手下就有人给他提建议,趁着现在图谋巴蜀,不要让东吴抢先。

结语

于是在诸多因素下,刘备没能在建安十四年领兵南下攻取交州,如果刘备向那里进兵,很有可能会激怒孙权,本来东吴就对借荆州、刘备阻碍攻取西川耿耿于怀,刘备在将自己的触角伸到交州,将彻底限制死了东吴的势力发展,这是东吴绝对不能容忍的,一旦刘备攻打交州,不但会打破孙刘之间因曹魏的压力而结成的暂时同盟,而且双方的冲突将会提前,曹公很有可能趁机在东线的合肥战场和中线的襄阳战场向孙权和刘备同时发动进攻,届时,打的难解难分的两家或许会再次联合抗曹,但能成功抵挡得住,就不一定了,三国或许就由曹魏完成统一了。


猴大爷说


一:交州的人口、开发问题

三国时期的广大南方地区大部分都处于未开发地区,人口数量远远不如北方的中原地区,所以占据中原的曹操才能以一敌二的同时对付蜀汉和东吴政权。交州的人口和城池都数量稀少,攻占下来不划算。

二:交州的地理位置

交州位于整个南方的最南端地区,又地广人稀环境险恶,在古时都是流放犯人的地区,可知地理环境是多么的恶劣。要是去攻打交州路途遥远不说而且还不利于后勤保障。

三:军事问题

当时统治交州的士燮已经臣服了东吴,交州也算是东吴的领地。蜀汉和东吴正结盟对抗曹魏政权,要是出兵攻占交州会和东吴决裂从而爆发战争。

所以刘备才会借南郡而不是出兵攻占交州七郡。


六等三侯


在刘备的创业历程中,选择南郡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很多人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刘备宁可放弃长沙和桂阳这两个郡,以及江夏的部分控制权,就为了要走南郡。

南郡对刘备真的就这么重要吗?如果刘备当时舍弃南郡,将兵马南下直奔交州,是否可以打下更多地盘?

交州远离北方政权,当时在士燮手里,依旧是相对独立的一个集团。有点类似于当年赵佗建立吴越国的规模,刘备占据这里再迂回夺取南郡,岂不是更妙?

01夺取交州,刘备至少有三点受益。

刘备集团一文不名,之前根本就不成气候。在赤壁击败曹操以后,他才逐渐崛起。之所以崛起如此之快,是因为他基本继承了刘表的家业,成为了荆州最大的土豪。

这个时候刘备向孙权借走了南郡,因为这是当时荆州的核心城池,占据南郡,也就宣告了自己拥有荆州的控制权。

作为交换,刘备将江夏送给了孙权,毕竟江夏更靠近孙权的地盘,所以孙权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其实当时刘备南下夺取交州,会有更多受益。

  1. 第一,刘备集团占据交州,孙权占据南郡。来自北方曹魏的所有压力,都将会是孙权一个集团来承担,刘备可以保存足够的实力。
  2. 第二,刘备夺取交州以后,根据地的纵深更广,不仅有益州的山川,也有交州的茂林,这些地方都是易守难攻的地盘。
  3. 第三,刘备不拿下南郡,就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去镇守这个地方。南郡是四战之地,每一家的诸侯,都想要夺取,是一块烫手山芋。

由此可见,刘备能够夺取交州的话,对集团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再说了,交州虽然地广人稀,但是靠近边境,且有过长期独立的经验,是非常适合建立诸侯国的一个地方。

而且交州地处孙权腹地之南,对孙权来说是压力,对曹操来说却没有太多的影响。刘备和曹操完全可以将孙权消灭,从而双方对敌。

权以交阯县远,乃分合浦以北为广州,吕岱为刺史。交阯以南为交州,戴良为刺史。又遣陈时代燮为交阯太守。岱留南海,良与时俱前行到合浦,而燮子徽自署交阯太守,发宗兵拒良。良留合浦。交阯桓邻,燮举吏也,叩头谏徽使迎良,徽怒,笞杀邻。---《三国志》

由此可见,孙权的生死之地,根本不是荆州,而是在交州。这么说刘备的选择是错的了?难道他就真的没有考虑过交州?

02拿下南郡,才能真正成为荆州之主。

刘备集团是一夜之间强大起来的吗?当然不是,那么为什么他能够迅速壮大,甚至连孙权都感到害怕呢?

其实刘备集团之所以壮大的如此之快,主要原因是刘备继承了刘表的政治遗产。刘表死后,将大位传给了小儿子刘琮。

刘琮并不争气,他带领荆州将士归顺了曹操。而曹操南下的时候,荆州的这帮人才,做出了三种选择。

  1. 第一,荆州的豪族俊杰们,选择跟随刘琮归顺曹操。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有蔡瑁、张允等人,他们是荆州土生土长的豪族,而且蔡瑁和刘琮还有亲属关系。
  2. 第二,荆州的其他豪族,选择跟随刘备共同对付曹操。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刘备在荆州三年,交了很多好朋友,得到这些人的支持,有利于刘备壮大他的实力。
  3. 第三,荆州的少数人才,选择逃离荆州,有的前往东吴,有的则前往益州。前往益州的代表人物就是李严,后来成为刘备的托孤重臣之一。

这三种选择的背后,其实就是三国力量的分配。其实不少人才都归顺了曹操,归顺刘备的人最初并不多。可是在刘备和孙权击败曹操以后,很多人才又从曹操那儿归顺了刘备。

所以刘备是赤壁之战最大的赢家,他不仅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也基本上全部继承了刘表遗留下来的遗产。

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至京见权,绸缪恩纪。---《三国志》

这个时候的刘备,意气风发,就连孙权都让他几分,举荐他为荆州牧。荆州牧不能在公安治理荆州,所以刘备必须要拿下南郡,才能像一个合格的荆州牧。

由此可见,刘备夺取南郡,那是因为他对自己有信心。已经得到了刘表的大部分财产和资源,为什么不拿下南郡,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荆州之主呢?

03拿下南郡以后,刘备有更长远的规划。

夺取南郡比夺取交州,显得更加重要。那是因为刘备已经占领了荆州绝大多数的地盘。当时荆州的长沙、桂阳、零陵、武陵、江夏部分地区、南郡部分地区已经全都归了刘备。

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三国志》

刘备完全具备了成为荆州之主的条件,只要夺取南郡,那他就能名正言顺地成为合理合法的荆州牧,这当然是刘备需要考虑的问题。

其实刘备拿下南郡,还有更加深远的计划。可能这一点,就是诸葛亮需要为刘备规划的了。

  1. 首先,刘备拿下南郡以后,也就拥有了北伐曹魏的基地。
    当时的南郡是荆州重镇,北上便是曹魏关卡,所以是北伐的绝佳位置。
  2. 其次,刘备夺取南郡以后,对孙权也是有威慑力的。如果刘备占据荆州大部分地盘却没有南郡的控制权,那他就不足以震慑孙权,因为荆州各地一盘散沙,不适合统一管理。
  3. 再者,荆州豪族们大多数在南郡有家室,刘备夺取南郡,也就是保住了这帮人的家业。这些人对刘备,自然是感恩戴德,会从资金到人力物力上更加支持刘备。

这么来说,刘备拿下南郡,似乎比拿下交州更加有利。如果拿下交州充其量,只能偏安一隅。而当时意气风发的刘备,会知足吗?当然不会。

总结:刘备不惜用长沙、桂阳,换取南郡的统治权。

南郡对刘备的重要性,已经言明了。在孙权眼里,他打赢了赤壁之战,却只得到了江夏这一个郡的控制权,这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孙权便找刘备讨说法,本来是用江夏和公安换来的南郡,可是这个时候刘备刚刚打下益州,准备进攻汉中,无暇顾及荆州。

孙权不依不饶之下,刘备的确也恼怒了,不惜带兵从益州直奔荆州,打算和孙权开战。结果汉中被曹操拿下了,刘备只能回去夺取汉中,结果就将长沙和桂阳的统治权,都交给了孙权,以此换取南郡的安宁。

那么这笔买卖划算吗?如果从资源上来说,肯定是不划算的,毕竟白白丢了两个郡。可是从大局上来说,还是很划算的。

因为这样做既平息了孙权的兵马,又保住了南郡这个北伐基地,还能够有时间夺取汉中这个益州门户。


江湖小晓生


用至今没摘帽的贫困县的某个村里的一栋350平小破楼,换你一套50平北京二环学区房,你换吗?房产的价值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地段”,古代领地也一样,不是土地越大越好,更重要的是位置和战略价值!


汉朝分天下为十三州,上图比较好的展示了各州的大小(司州为晋时改名,本称司隶,是京畿重地,由雍州、冀州、豫州三州部分土地划分出来的)。从土地大小来看,北方九个州明显小于南方四个州。为什么会划分得这么不均衡?因为各州的划分是根据人口而非土地大小界定的。南方四个州大,因为南方人口少。北方九个州小,因为北方人口多。在古代,人口意味着生产力,意味着经济。所以,北方九州要明显强于南方四州。南方在汉代,基本就是蛮荒之地,地势多为山地丘陵,无法进行大面积耕种(江南也没有后来的富庶)。


可能有人会说,那跟这个问题有什么关系?荆州、交州都是南方的。虽然都在南方,但还真是不一样的!因为汉末战乱,北方土地、城池受到严重损害,许多百姓南迁,进入了荆州、益州、扬州居住。所以这三个州,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其中发展尤为突出的,就是荆州。因为荆州与北方的雍州、司隶、豫州都接壤,是最多的。尤其是司隶,包括汉朝二都长安、洛阳都在其中,董卓焚毁东都洛阳,迁都长安,后来西凉军又在长安内乱,京畿重地原本最为富庶,现在那些百姓全都南逃到荆州去了。你说,一下吸收了这么多人口,荆州能差吗?真可谓“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啊!


荆州一共七个郡,最北为南阳郡,稍南一些为南郡(靠西与益州接壤)、江夏郡(靠东与扬州接壤)。最南方四个郡长沙、桂阳、零陵、武陵也就是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获得的。荆南四郡已经是差不多蛮荒之地了,只有北面这三个郡真的是发展不错。况且,按照隆中对的战略思想,刘备的目标是要以荆州为基础,再西进益州,候天下有变,两路出兵,共取中原。所以,无论从富庶的角度,还是战略要地的角度,南郡都是非要不可。


再看交州呢?也就是现在两广加上越南一带,在当时而言,绝对的蛮荒之地,真叫“鸟不生蛋”。因北方大乱南下的百姓,到了荆州、益州、扬州大多也就停了,虽然也偶有到交州的,与荆州、益州、扬州相比,真的少得可怜。更多能去交州的,都是在其他地方实在混不下去的亡命之徒了。比如刘备在寄居荆州时,因为与蔡夫人、蔡瑁姐弟结仇,几乎无法立足,这时候想到实在不行就到交州做流寇去了。看看,去交州那是做流寇!正常人谁去啊?

交州在汉末是士燮为首的士家人历代占领,但实际上能力也有限,匪患横行,加上地理环境多险恶,真是个烫手的山芋。而刘备有了荆南四郡,虽然土地不小,但已经有点蛮荒,处理起来都费劲。在益州没有拿下的时刻,哪有心思去管更荒凉、更偏远、更穷更乱的交州?


为什么最后交州让东吴拿走了?因为东吴实在没事干了。刘备“借”南郡后,不断发展势力,最后西征益州。因为吴蜀同盟尚未决裂,所以东吴不能从刘备背后捅刀子,而北上合肥打曹操也一直失利,所以,一时间面临了没有地方可以拓展疆土的尴尬局面,又不能故步自封,只好把目光向南方的交州投去,虽然交州不是什么好地方,至少聊胜于无吧。

就这样,建安十六年,在刘备西征益州之时,东吴派遣大将步骘为交州刺史。士燮向东吴表示臣服,让儿子入东吴为人质,东吴也承认了士家在交州的世袭权力,加封其为左将军。从此占领了交州。其实,如果东吴当时有更重要的地方占领,也不会去打交州的主意。


伊耆角木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相对于交州,刘备集团更在乎益州!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张三国初期人口分布图
当时的背景:公元208年赤壁大战之后,刘备仍然无立足之地,于是派赵云,张飞分别率领六千士兵攻取了桂阳郡,武陵郡.自己攻下了零陵郡.关羽只率领手下五百校刀手去攻取长沙,幸好有魏延斩杀太守韩玄和黄忠一起投降.



夺取之后刘备为何不南下夺取交州七郡,原因如下:

1,刘备集团的战略决策-隆中对,修养生息,守住荆州智取益州,三分天下。 2,当时刘备的兵力极限就是半个荆州,基本是半投降状态夺取了荆南四郡。如果南下取交州,交州地域宽广,需要很大的兵力,战争一旦陷入焦灼,吴国背后插一刀就完蛋了。何况刘备已经打定主意入蜀,蜀地可比交州强多了。何必要把熊掌丢出去腾空位装个玉米? 3,\t时间也不允许,210年刘备刚借南郡,孙权就南下吞下苍梧郡,211年刘备入川,孙权吞下交州七郡。 4,应该与孙吴有利益交换,刘备获得了入蜀的通道,夺取益州。刘备放弃对吴巨的支持,坐视孙权收取交州。

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指出,谢谢!


明月西西


当初的确也是刘备的唯一选择,刘备以夺取益州为大本营,南郡是唯一一条由东往西的进攻通道,当然刘备要感谢周瑜的早死,否则这个目的也根本无法达到,因为周瑜已先一步做动作了,只可惜死在路上了,虽还有很多不懂历史的三国迷说—周瑜哪怕不死也很难成功取益州,根本看不懂周瑜的深谋远虑,1:赤壁之战虽胜,但曹魏随时会卷土重来,所以必须要往西开拓疆土,至少要做到有地方可以退,2:益州腹地虽易守难攻,但拿下永安进一步拿下现在的重庆地区还是可行的,永安有长江天险~是一条天然屏障,哪怕是小日本都挡住了,何况是古代时候,试想一下周瑜若拿下永安进一步拿下重庆地区,刘备还有任何的可能性去实现拿下益州的目标吗?3:而且周瑜只要拿下后好好治理重庆地区,名声传出去了,难保张松不会把地图献给周瑜;周瑜一死计划流产当然也给了刘备千载难逢的机会,周瑜死后孙权很乱,为了进一步巩固孙刘联盟,基本上什么条件都答应刘备,刘备也利用了这个机会借到了南郡并开始实施攻击益州的计划并最终成功,三国鼎立的局面才确立!为什么不去攻打交州,道理很简单,1:交州在当初是不毛之地,没有人口没有资源,拿下后的唯一意义就是派一路军队去管理一下,但别指望真正给你带来什么,所以刘备最终选择了桂阳长沙给孙权也不愿意归还南郡,2:孙权拿下了交州后也没有真正做什么事情,甚至根本没当领土,否则晋国攻下了建业,按道理是可以一路南退继续抵抗的,但没有人口没有资源拿什么抵抗,所以交州当初的战略地位实在太低才是核心原因!

广东广西地区真正发展还是靠着五代十国的南汉,因为分裂和割据导致了各自为王,这个地区也开始有了一位真正的统治者,迁徙人口、发展经济就是必须的,加上当初的南方割据势力虽打来打去,但老百姓之间的贸易还是很活跃的,这个时候战略意义就出来了,宋朝由于北方领土丢得太多,所以加强了南部地区特别是交州地区的统治和发展,广东广西地区才成为不可或缺的地域,南宋末代皇帝最终也是逃到这里抵抗,虽失败跳崖了,但也证明了这里是真正自己不可或缺的领土,死也死在自己领土上!

明代把广东和广西划开独立建省(广东和广西都是十三司之一),两广地带才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明代的造船业发达~两广地带也是一个重要的制造基地,明代贸易(含对外贸易)发达,两广地区沿海地带多,也是一个重要的基地!

所以历史的变迁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溢鎏


前言

赤壁之战后接着就是南郡之战,周瑜率领孙刘联军攻打曹仁镇守南郡,刘备将关羽和张飞借给周瑜,然后自己带着赵云及剩下的军队攻打了名义上归属曹操的荆州南部(长江以南)的四个郡:武陵郡、零陵郡、长沙郡、桂阳郡,周瑜用了一年时间拿下南郡,在这个过程中,刘备也夺下了荆南四郡。

刘备平生第一次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地盘,接下来就面临如何发展的问题,刘备向孙权借南郡,周瑜极力阻止,但因为周瑜英年早逝,不久就病死了,孙权最终还是同意了将荆州战略位置最重要的南郡借给了刘备。

刘备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刘备在借到了南郡之后,在抵御北边曹操的同时,开始积极向西边的益州发展,并没有向南边的交州的发展,刘备为何不向交州发展,却一心向益州发展呢?

交州的前身是秦始皇南征百越后设置的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赵佗割据岭南后,时降时叛,汉武帝时期正式灭亡了南越国,将岭南设置为汉朝的交州刺史部,到了东汉,就成了东汉十三州之一,是中国最南方的一个州,位置在今天的广东、广西以及越南北部到中部,虽然交州当时已经进入了华夏文明圈,但尚属偏远地区,地广人稀,经济落后。

东汉十三州

一、刘备的理想

刘备很小的时候就有远大的理想,按照史书的说法,他想自己长大后能乘坐“羽葆盖车”,什么是羽葆盖车?简单地说,就说皇帝坐的车,刘备从小想当皇帝,志向确实不小。

长大后,刘备确实也没闲着,虽然出身贫寒,可刘备仍然依靠独特的个人魅力,拉来了资助,聚集了一帮生死兄弟开始创业打天下,虽然屡战屡败,但却一直屡败屡战,从来没有被打倒,一直奔走在努力奋斗、实现儿时理想的道路上。

刘备称帝

刘备是有帝王之志的,他做的事也是按帝王思想来做的,比如给儿子取名字:长(养)子叫刘封,长亲子叫刘禅,合起来就是封禅,古代只有帝王才能封禅,再比如刘邦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谈的是天下的战略,而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

既然目的是统一天下,那刘备当然要向中原发展,向北发展,因为中原的核心在北方,这是自华夏民族建立以来就形成的文化,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想要统一天下,必先拿下中原,想拿下中原,以刘备的地盘只能向北发展,所以刘备借南郡向北发展,而不是攻交州向南发展。

刘备与诸葛亮

二、隆中对战略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非常明确地向刘备提出了战略规划,是拿下荆州与益州,然后再联合东边的孙权,西边的戎狄,南边的蛮夷,一起对抗北边的曹魏,对于南边,属于并不重要的地区,有条件可以取,但刘备最重要的事显然还是向北发展。

刘备有荆州四郡,但是如果没有南郡的话,刘备向北边发展的道路已经被孙权堵死了,甚至连进入益州的道路也控制在孙权手中,如果没有南郡,刘备集团很极有大的发展,在同一时间,刘备集团的发展方向只有一个,所以刘备选择了向北发展,问孙权借南郡,放弃向南边的交州发展,因为精力有限,不可能同时两线作战。

三、借南郡的附加条件

孙权也不傻,凭啥刘备要借南郡,孙权就会借呢?南郡是周瑜打下来的,是双方在赤壁之战后划分给孙权的势力范围,孙权如果没有利益的话,是不会将南郡借给刘备的。

刘备入川,孙权取交州

从已知的情况来看,刘备借南郡是花费了一些代价的,首先,刘备得独自面对北方曹操的军事压力,因为之前南郡属于孙权时,是由周瑜面对压力的,现在借给刘备了,则由刘备面对,而孙权不需要在荆州面对曹魏。

其次,刘备借南郡,将自己控制的一部分地方抵押给了孙权,比如一半江夏郡,当时是刘琦的地盘,刘琦去世后,归属刘备,刘备借南郡之后,刘备不再对江夏郡有控制权,可见刘备把一半江夏郡划给了孙权。

最后,刘备很可能因为借南郡而放弃对于交州将来的所有权力,孙权借了南郡出去,就得让刘备付出部分利益,这很可能是进双方借南郡的条款协议中,当然这是猜测,史书中没有记载,以刘备集团未来的行动纲领来看,孙权在刘备攻打益州时,很快就攻打了交州,很可能就是事实。

三国鼎立

四、大一统观念

华夏民族的大一统观念,历来就是以占据中原为根基的,只有中原之地才是华夏正过,四方的戎狄蛮夷那不是华夏之地,向南边的交州发展并不符合“华夏为世界中心”这样的一种上古理论,如果是有志统一天下的势力,无一不是向中原核心地带发展,所以这也决定了刘备集团主发展方向是北方,而不是南方。

交州虽然设置了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个郡,地方虽然很大,实际上人口是非常少的,又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相当于鸡肋一样的地盘,以刘备集团的发展战略来说,是暂时没有考虑的,所以蜀汉政权终生没有向交州发展。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诸葛亮死前有咳血症状,我判断是肺结核病要了诸葛亮的命,这也要了蜀国的命,彻底改变了三国的历史进程。

2013考古成果显

司马懿章也发现

卧龙寓居已不见,

襄阳多次把城迁。

现襄阳城是阴宅,

刘表族坟里面埋,

对照阴宅找卧龙,

亮家不在古隆中。





隐居黄山


交州位于今天广西、广东和越南北部及中部地区,不否认这是一片很大的地方,可在那个时代实属一片蛮荒之地,不能种庄稼,时不时还有瘴气,不利于生存,得到这块地盘在那个时代几乎没有丝毫作用!

古中国很长一段时间的核心区域是在位于黄河、长江流域的平原地带,这里可以种庄稼,是中原王朝统治的核心,刘备争的天下就是这块区域。

南郡东可连吴国孙权,北与曹操相接,是刘备争夺天下的战略要地,历史上的刘备借荆州借的就是这里。南郡是刘备隆中对战略实施的重要地区,其价值远在交州之上!





石说大史话


这种战略是完全错误的。

如果刘备不借南郡,而是南下占领交州、九珍

真,等七郡,等于把今天广西和越南北部据为己有,不仅要消耗巨大的精力,而且防守也是负担,并且此地作为战略后方是不稳定的。即是由于当地少数民族以后的反抗,也是因为崇山峻岭使交通不便,无法快速运输军队和粮食,而且东部方向从长远来说面临孙权的东吴的威胁。

从刘备统一天下的战略来看,夺取交州七郡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此地既不能提供大量兵源,也不能供应大量粮食,如果刘备的主力部队长期陷入中原地区作战,已经占领的交州七郡反而是一个负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