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公子——四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豪门子弟


民国四公子——四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豪门子弟

民国初年,京津沪的上层人士把当时四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豪门子弟,张伯驹、张学良、溥侗、袁克文并称为“民国四公子”。这四位小主除了他们是同时代人、出身豪门、年轻英俊、天赋才华、风流倜傥之外,还兼有他们大都热爱琴棋书画,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淀。如果关于女娲造人的神话是真的,那他们就是所谓的贵族,是女娲那样的神仙,用手捏出来的。诸位且看,这四位公子都是什么来头,平常都干了什么?

民国四公子——四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豪门子弟

民国四公子——四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豪门子弟


张伯驹的父亲张镇芳,是光绪三十年进士,袁世凯的表弟,历任长芦盐运使、直隶按察使等职。中华民国成立后他曾任河南都督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作为筹划者之一。张伯驹一生醉心于古代文物,致力于收藏字画名迹,从30岁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当初仅为爱好,曾买下中国传世最古墨迹--西晋陆机《平复帖》、传世最古画迹隋展子虔《游春图》、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上阳台贴》等等,经他手蓄藏的中国历代顶级书画名迹见诸其著作《丛碧书画录》者便有118件之多,被称为"天下第一藏"。张伯驹一生捐献的国宝,在当时便有人估计已高达亿元之巨,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又何止这个数目 ,他的大儒景行、菩萨慈行、高道善行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一座无法逾越的丰碑。


民国四公子——四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豪门子弟


袁克文,号寒云,袁世凯的次子,由其三姨太金氏(朝鲜人)所生。他从少年时代即有过目成诵的天赋,记忆力非一般人能比。因此,袁世凯对所生17子、15女最宠爱者就是袁克文。袁克文出身在这样高贵的门第,接受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特殊教育,这是他后来在诗词楹联、琴棋书画、文物鉴赏等诸多方面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重要条件。
当年他爹要称帝,人家劝不动,就写诗骂他爹。


乍著吴棉强自胜,古台荒槛一凭陵。
波飞太液心无住,云起魔崖梦欲腾。
偶向远林闻怨笛,独临灵室转明灯。
剧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当时气的袁大帅直接去找他师傅方地山算账。
一位翩翩浊世佳公子谁能想象出他又是一个江湖帮派的老头子?袁克文早在洪宪帝制之前,就慕名拜青帮头领张善亭为师,正式入帮,列“大”字辈。青帮排行按二十四个字排辈分,民国前排到元、明、兴、礼,民国后多为大、通、悟、觉。所以年轻的袁大公子,早就已经是帮里名高望重的大哥了。成为一帮之主后,他开始广招门徒,青帮势力也一扩再扩,逐渐成为了全国响当当的大帮会,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南有黄金荣,北有袁克文”。
落拓江湖的袁寒云,他用字换钱,有时卖不动,就登报减价,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他手上有十块钱,他就不肯再写。有人见过他躺在烟铺上提着笔悬肘写对联和扇子。他给张宗昌写一个极大的“中堂”,那张大纸又宽又长,袁克文干脆就把纸铺在弄堂外面,脱去了鞋,提着个最大号的抓笔站在纸上写。
入得青帮,上得青楼。袁克文除了作诗画、爱藏书、赏古玩、唱京昆之外,他的爱好是出入青楼。在上海滩,有了青帮老大的护身符,出入欢场,醉生梦死。他旧病复发,不治身亡后,送他最后一程,自发组织起来的僧尼道士达4000多人,另一支自发的队伍是上千妓女,她们发系白头绳、胸戴袁克文头像徽章,统一装束。在出殡的队伍中,因为僧道和妓女的出现,抢了前来公祭的徐世昌、于右任、周瘦鹃等名流的风头。生前风流,死后仍导演这么一出戏,42岁的袁寒云,不枉潇洒走一回。

民国四公子——四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豪门子弟


张学良更是不必多说, 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是民国初年有名的大军阀,以武勇于乱世之秋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大军阀。少帅数度挥兵入关,两次直奉大战成名。

民国四公子——四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豪门子弟


张学良一生作了两件名垂青史的大事:一件是东北易帜、一件是发动西安事变。这两件事情都是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的大事,堪当名垂千古!没有东北易帜,中国的统一就可能出大问题,中华民国能否维持到抗战和后来以一个反法西斯战胜国的资格进入联合国发起国的行列都是不能确定的!这样的功劳,中国近代史、包括现代史上,有谁能够媲美的?

民国四公子——四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豪门子弟


“民国四大公子”当中还有一位就是出身皇室的溥侗。溥侗的父亲爱新觉罗·载治,乃乾隆十一子成亲王永瑆之曾孙,别号红豆馆主。溥侗自小就在上书房按部就班地读经史,学作诗文,打下了扎实的艺术功底。他精于古典文学和文物鉴赏,并通晓词章音律。尤其对京、昆剧研究之深,当时就有“行家里的行家”之称。
因排行老五,内外行尊称其为"侗五爷"而不呼其名。溥侗从小酷爱昆曲与京剧,因是清室宗亲家中富有,又兼常接触一些当时的京昆著名艺人,再加本人悉心钻研,刻苦练功,遍访名师,终于达到了文武昆乱不挡,六场通透的化境。正因为红豆馆主博学多才,艺兼文武,昆乱兼擅,所以向他求教者不胜枚举,据资料载言菊朋、李万春及票界知名人士叶仰曦等一百余众皆曾师事之,可谓桃李芬芳。他还曾任教于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北平艺术学院及北京美术学校,其弟子之多,可能要数以千计了。所以红豆馆主不唯是"票界大王",也可称为戏曲教育家、活动家。

民国四公子——四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豪门子弟


世人可能喜欢去窥视这四位公子的背面,看他们如何放浪形骸,玩世不恭,的确,面对这样的人,当时甚至以后的几个时代,都会感到很为难,并不一定是对他们心怀敌意,而是要在他们身上贴上一张或好或坏的标签实在太难。他们的风雅与恶习中,都不缺少真性情。他们吃、喝、嫖、赌、抽、收藏、票戏、捧角等,旧式中国公子文人的癖好无一不沾;然而,他们从不嫉俗愤世,总是和颜悦色,这是身份与经历磨出来的一股明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