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獨立之初,阿富汗為何“自殺式”關閉邊境線?

1947年,印巴分治,南亞誕生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大國。既然印度次大陸的穆斯林可以獨立建國,那麼杜蘭德線以東的普什圖人也可以從巴基斯坦獨立出來嗎?

杜蘭德線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長達2640公里的邊界分界線,是第二次英國-阿富汗戰爭的結果。1893年11月,英國外交大臣莫蒂默·杜蘭德與阿富汗國王阿布杜爾·拉赫曼汗,在喀布爾訂約,劃定了英屬印度與阿富汗的國界。杜蘭德線的劃定,讓阿富汗整合成一個國家,卻硬生生把普什圖人一分為二,生活在兩個國家裡。

普什圖人是阿富汗的主體民族,又是傳統的統治階級,他們自然有個大阿富汗夢,有朝一日讓杜蘭德線以東的普什圖人以及他們腳下的土地迴歸阿富汗。印巴分治時期,英國注意到了來自阿富汗的威脅,讓英屬印度的普什圖人聚居區舉行公投,但只有兩個選擇,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絕大多數人只好選擇了巴基斯坦,少部分人抵制公投。

那些什麼都不選的普什圖人,希望建立一個獨立的民族國家——普什圖斯坦。擔心得罪英國,阿富汗不敢明目張膽支持普什圖斯坦,只表態巴基斯坦在解決完普什圖斯坦問題前不能加入聯合國。當然,阿富汗大力支持鄰居境內的普什圖獨立運動。

普什圖獨立運動的領袖阿卜杜勒·加法爾·汗,是個反對暴力的和平主義者,外號“邊境地區的甘地”。他受邀到喀布爾居住,通過喀布爾電臺向巴基斯坦的普什圖人做宣傳演講。巴基斯坦立即出狠招回應,在靠近阿富汗的城市奎達設置“自由阿富汗電臺”,號召阿富汗境內的普什圖人來巴基斯坦。宣傳攻勢很快升級成暴力衝突,邊境地帶交火不斷,巴基斯坦為此三次封鎖邊境。


巴基斯坦獨立之初,阿富汗為何“自殺式”關閉邊境線?

巴基斯坦紀念碑


此時的阿富汗,正值最後一位皇帝穆罕默德·查希爾沙時代,是阿富汗最西化、現代化、和平穩定時期,也是實力最強階段。不過,國王要1953年9月才開始親政,此時阿富汗的實際掌權者是國防大臣穆罕默德·達烏德。他是個狂熱的普什圖民族主義者,而普什圖民族主義是當時阿富汗的政治正確方向。

當達烏德向美國請求軍事援助時,碰了釘子。新國家巴基斯坦人口過億,阿富汗才1200萬人,戰略價值孰輕孰重一清二楚。美國深知巴基斯坦立國未穩定,最大原因是民族問題錯綜複雜,東巴基斯坦(孟加拉)早晚分裂,克什米爾那邊難免跟印度開戰。巴基斯坦未來將加入中央條約組織和東南亞條約組織,是美國的重要盟友。正因為如此,美國規勸達烏德維持杜蘭德線。但達烏德一意孤行,在1960年做出一個自殺性舉動,關閉與巴基斯坦的邊境線。

巴基斯坦有海岸線,內陸國家阿富汗的對外貿易主要通過巴基斯坦的港口。外界都看不懂達烏德為什麼要這麼做,彷彿是用自殺去逼迫人家就範,美國還撤走了150多名技術顧問。眼看斷絕對外貿易會引發經濟蕭條,達烏德只好請求北方的鄰國蘇聯,蘇聯用飛機每天運走幾百噸葡萄。有傳聞,蘇聯國內並不缺葡萄,這些葡萄最終被倒入鹹海,蘇聯以經濟虧損換取政治利益。然而,王室普遍不喜歡蘇聯,達烏德在1963年被迫辭去任期長達10年的首相職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