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豪的悲苦人生:因同性戀被告上法庭,被判4年勞逸鬱鬱而終

小時候看安徒生的童話,長大了就看王爾德,因為安徒生最懂孩子,王爾德最懂大人。奧斯卡·王爾德的作品——《快樂王子》、《夜鶯與玫瑰》……,都堪稱暗黑系童話。

作為死亡意象最多的童話,它將人性的陰暗、社會的殘酷輕快浪漫地告訴你,正如王爾德跟兒子講童話的時候曾說的:真正美的東西都是讓人憂傷的。

大部分人說起王爾德,都是因為他的童話而知道他,但是其實童話集只是他作品中很小的一部分。

一代文豪的悲苦人生:因同性戀被告上法庭,被判4年勞逸鬱鬱而終

王爾德,天生的藝術家

1854年10月16日,王爾德生於愛爾蘭都柏林的一個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擁有爵士的貴族身份,名叫威廉姆·王爾德。而他的母親是一位小有名氣的詩人與作家。

他是家中的次子,從小便在這種文化薰陶下長大。他的母親很喜歡給他讀很多愛爾蘭詩人的詩歌,這些詩歌向王爾德開啟了通向文學世界的大門。讓當時尚且年幼,對於世界的認知還比較懵懂的王爾德朦朧的,感受到了文學的美好,使他慢慢走上了這條寫作的道路。

他的母親還經常在家舉辦藝術沙龍,邀請的多是當時文化素養較高,對於文學頗有見解的社會名流。這給了王爾德更大的對於文學的憧憬和堅持。這些童年的記憶,在王爾德的一生中都能找得到影子。

1864年,王爾德開始就讀位於恩尼斯其林的普托拉皇家學校。

那時的王爾德在朋友間並不是很受歡迎。在校期間的王爾德,比起無聊的課業更鐘情於花朵,落日與希臘文學。他的老師經常斥責他,說他怠惰。

但是王爾德在畢業前出乎大家意料的獲得了代表古典文學成績最佳榮譽的普托拉金質獎章。


一代文豪的悲苦人生:因同性戀被告上法庭,被判4年勞逸鬱鬱而終

首次作品的發行

在1871年,畢業之後的王爾德進入愛爾蘭最負盛名的高等學府,都柏林三一學院。在這所學校,他遇見了他人生的導師------馬哈菲教授。

這位導師對王爾德的整個人生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多年後,王爾德回憶馬哈菲教授時依舊充滿尊敬的讚揚他:是一個很會說話的人,是個善於運用辯才與生動字眼的藝術家。

王爾德跟著這位“善於運用辯才與生動字眼”的教授學習了很多說話的技巧。從後來很多來自於王爾德的“毒雞湯”中都可以看見當時王爾德和他的老師學習的技巧。

1874年,獲得從都柏林聖三一學院畢業,並獲得全額文學獎學金的王爾德,開始了在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的求學生涯。

在牛津,王爾德收到了沃爾特·佩特及約翰·拉斯金的審美觀念影響,並接觸了新黑格爾派哲學、達爾文進化論和拉斐爾前派的作品,這些經歷為他後來成為唯美主義先鋒作家打下了基礎。首本作品《詩集》的出版,使王爾德在文壇開始嶄露頭角。

年輕的王爾德選擇去倫敦發展,那時的他雖然還沒有獲得一個文學獎項,但服裝惹眼、談吐機智、特立獨行。在倫敦社交界王爾德這個人開始小有名氣,一些雜誌甚至刊登著諷刺他的文章。

一代文豪的悲苦人生:因同性戀被告上法庭,被判4年勞逸鬱鬱而終

閃耀的明星,鋃鐺入獄

1875年,王爾德寫下了早期詩作之一《聖米尼亞託》《SanMiniato》,後來這首詩到數年後才得以出版。

1878年,是王爾德在牛津就讀的最後一年,這一年是他在學校大放異彩的一年。他不但學業成績名列前茅,更是贏得了校內的詩歌比賽。這本得獎的詩作《拉芬納》,後來由學校出資,成為王爾德第一本出版的作品。

畢業後的王爾德從牛津搬到倫敦,自稱為唯美主義的教授。1880年,王爾德完成了他的第一齣劇作《薇拉》,但並沒有大的反響。1881年,王爾德出版了詩集 ,據後世人們考究,這本詩集,可能是王爾德自費發行的。

1884年,成了家的王爾德,變得穩重了許多,但是依舊沒有忘記對文學的熱忱。在生活美滿的同時,王爾德的藝術創作之路也漸入佳境。

他的童話集《快樂王子和其他故事》出版後,雖然只有九篇,但卻憑著它哀愁的故事和溫柔的精神內涵成為童話文學史上的明珠,王爾德因此躋身為能夠與安徒生並列的偉大童話作家。

民國一代才女林徽因對王爾德的童話情有獨鍾,她用富有靈氣的筆觸翻譯了《夜鶯與玫瑰》。他唯一一本長篇小說《道連·格雷的畫像》更是奠定了他頹廢藝術家的地位。不過這本書後來也成了他身陷囹圄的原因之一。

一代文豪的悲苦人生:因同性戀被告上法庭,被判4年勞逸鬱鬱而終

在童話、小說創作之外,其實王爾德在文學世界最出名的是他的戲劇。幾乎他的每一部戲劇作品都受到了民眾的強烈喜愛。甚至有一個時期,倫敦的戲劇舞臺上同時上演著他的三部作品。

有一位評論家這樣評價王爾德:王爾德除了機智過人、才華橫溢以外,簡直一無是處!

那時的王爾德是倫敦最閃亮的明星,是達官顯貴的座上賓,出盡風頭。但是誰能知道,表面風光無限的王爾德是一位同性戀,這是誰都想不到。

同性戀事發

1895年,波西和王爾德的交往長達四年的戀情被發現了。

波西是阿爾弗萊德·道格拉斯的暱稱。波西是一位在當時整個上流社會都很有名的美人,但是與此同時他有一位暴虐的侯爵父親。這位道格拉斯昆斯伯理侯爵在發現自己兒子和王爾德的戀情後,與兒子長期爭執不斷,最後終於是鬧到了法庭之上。

侯爵告他“與其他男性發生有傷風化的行為”,根據當時英國1855年苛刻的刑事法修正案第11部分,審判結果,王爾德被判有罪。接下來的兩年,王爾德在瑞丁和本頓維爾監獄服了兩年苦役。

這此期間,王爾德停止了戲劇創作,但是他在獄中寫下了詩作《瑞丁監獄之歌》和書信集《深淵書簡》。在這兩部作品中,他的風格發生了轉變,已很難尋得唯美主義的影響。

在王爾德服刑期間,妻子康斯坦斯與兩個孩子匆忙改姓為荷蘭德,移居到了意大利。他社交界和文學界的大多數朋友都對他避之唯恐不及。只有寥寥數人如劇作家蕭伯納仍挺身維護他。

1895年5月25日,法庭重新審理了這個案件,審理結果,王爾德因“嚴重猥褻罪”,又被判強迫勞役兩年。在同年的9月24日和11月12日,法院對王爾德進行了兩次破產調查,結果是王爾德已經破產了。

一代文豪的悲苦人生:因同性戀被告上法庭,被判4年勞逸鬱鬱而終

去世於巴黎,一代文學大師就此消逝

1897年獲釋後,王爾德動身前往巴黎,對於英國他失望透頂,不再有絲毫留戀。

1900年,王爾德終於在他的好友,也曾是他的同性情人羅伯特·羅比·羅斯的影響下改信了天主教。羅斯是王爾德第一個同性情人,儘管王爾德後來迷戀道格拉斯,但羅斯多年一直深深愛慕王爾德並給他幫助。在羅斯死後,他的骨灰按照他的遺願和王爾德葬在了一起。

1900年11月30日王爾德因腦膜炎於巴黎去世。

一代文豪的悲苦人生:因同性戀被告上法庭,被判4年勞逸鬱鬱而終

很多人知道王爾德,是因為他的童話。為他人獻出一切的《快樂王子》,《夜鶯與玫瑰》中為了取玫瑰而死去的小夜鶯.....

其實王爾德的很多名言是我們都聽過,只不過不知道它的作者而已。

誠如他在作品中所說:

再普通的東西,只要你把它藏起來,它就討人喜歡。

永遠寬恕你的敵人,沒有什麼能比這個更讓他們惱怒的了。

生活中只有兩個悲劇:一個是沒有得到你想要的,另外一個是得到了你想要的。

每個人生來都是君王,但大多數在流亡中死去。

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別人按自己的意願生活才是。

若諸神要懲罰我等,必先讓我等如願以償。

我喜歡有未來的男人和有過去的女人。

這些現在被稱為“毒雞湯”的句子,卻能看出王爾德不屈的人格。在20世紀末,在遭受種種非議近一個世紀以後,英國終於給了王爾德樹立雕像的榮譽。

1998年11月30日,由麥姬·漢姆林雕塑的王爾德雕像,在倫敦特拉法爾加廣場附近的阿德萊德街揭幕。雕像的標題為與奧斯卡·王爾德的對話。

同時刻有作家常常被引用的語錄:我們都處在溝中,但是其中一些人在仰望著天空中的星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