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華蓋世卻寸功未立,鬱鬱而終:清晰的定位對人生有多重要?

南朝謝靈運在一次飲酒時嘆道:“魏晉以來,天下的文學之才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獨佔八斗,我佔一鬥,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謝靈運狂妄的可以,竟然藐視天下人的才華。然則他在狂妄之餘,仍然將曹植推崇到至高無上的地位,由此,曹植的才華可見一斑。

清代文學家王士禎也曾這樣評論:漢魏以來兩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耳。

他才華蓋世卻寸功未立,鬱鬱而終:清晰的定位對人生有多重要?

雖然曹植在文學方面成就斐然,然而文學卻並非他的夢想。他一生熱衷於建功立業,痴心不改,後捲入權力鬥爭之中,落敗又鬱郁不得志,最後卒於盛年。

作為建安文學傑出的人物,曹植在文學方面可謂是天縱奇才。可他卻捨本逐末,傾心於“追求功名”這種他本不擅長的東西,沒有發揮自己的長處,也沒有找到人生的定位。

每個人的生活,其實都是自己選擇後的結果。看不清得失,找不準自己的位置,最終只能以失敗離場。

而那些看透得失,知道自己要過什麼樣生活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更能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

01 用才華贏得器重,得之幸乎?

曹操一生有二十幾個兒子,在眾多的兒子中,童年的曹植毫不起眼。

他身材瘦弱,習武是他的弱項,這讓他一直很是自卑。

他渴望得到父親的關注,渴望父親的眼光能在自己身上停留,但更多的時候,那隻能是一種期待。

直到有一次,父親帶回了很多的書籍,並教導他們兄弟:“你們平日要多讀書,不讀書不能明理。”曹植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

他暗暗立下誓願,一定要在文章方面做出成績,讓父親對自己刮目相看。

時光荏苒,曹植一天天地長大,才華開始一點點地閃亮,機會也隨之翩然而至。

建安十五年,曹操在銅雀苑建了銅雀臺。為了慶祝銅雀臺的建成,曹操打算在臺上舉行一場盛大的音樂會,並讓文士們準備作品,當場演示。

曹植寫了《當欲遊南山行》,用以歌頌父親海納百川的英雄氣度。詩中他將自己的父親比喻成東海和五嶽那樣廣深高大,語句優美寓意深刻。

這首歌辭由歌伎當場詠唱,一時間歡聲雷動,曹操聽了更是十分得意。

對於曹植,曹操並不完全瞭解。這個孩子出生後,他幾乎連年東征西討,印象中他個性比較文靜,好文不好武,這次在銅雀臺作賦,居然一鳴驚人。

曹操覺得這個兒子定有不尋常之處,他向來認為讀書慕道才能長世,才氣筆力足能見出一個人的天賦資秉。

自此,曹植真正進入了曹操的視野,也讓他成為了太子的有力競爭者。

父親的愛,成了他畢生追求的唯一夢想,為了讓這份難得的愛不再消失,他必須付出千百倍的努力,哪怕他要用一生去踐行父親的理想。

此時的曹植意氣風發,然而單純浪漫的他沒有顧及到,“嫡位之爭”自古以來就包含“刀光劍影”的兇險,他更未料到,自己已被裹挾進權力鬥爭的驚濤駭浪之中,想要全身而退已無可能。

有時候,我們以為的得到,往往只是失去的開始。當你把一樣東西抓得越緊,你越在意一樣東西,反而更容易失去它。

得之,幸乎?其實未必。

他才華蓋世卻寸功未立,鬱鬱而終:清晰的定位對人生有多重要?

02 以短擊長,必然有蔽傷之憂。

銅雀臺曹操對曹植欣賞的目光,不僅照徹曹植的肺腑,也刺痛了曹丕的肝腸。

曹丕能文能武,多次隨父親征戰,可在曹操的印象中,他有些優柔寡斷,魄力不足,不是最理想的太子人選。

這次,曹丕真正感受到了危機,性格陰鷙的他決不允許自己坐以待斃,為此他不會顧及兄弟之情,在他的眼裡,太子的地位比什麼都重要。

而善良忠厚的曹植,想法卻和曹丕天差地別。

在他心中,太子一直就是兄長曹丕的名分,一來兄長能文能武,能力很強;二來“立嫡以長”是當時的傳統律條。

他有一種偷了兄長東西的感覺,心裡便有了很強的負罪感。

他甚至一度想要退出競爭,可是卻覺得自己被一種無形的力量往前推,身不由己。再說,那是父親的召喚,他不能不迎上去。

曹植內心十分糾結,以至於一直鬱鬱寡歡。這天,他找到好友楊修一起去飲酒,藉此傾吐自己的心事。

不想,酩酊大醉後誤闖司馬門,點燃了“競爭太子失敗”的導火索。

司馬門是曹操按照王宮的規格建設的宮殿的外門,私闖司馬門相當於私闖王宮,乃大罪。

其實曹操早就在暗中觀察著曹植,他確實欣賞曹植的才華,然而他心目中的政治家,僅僅只有文才是不夠的。

這些年,他有意將“太子之爭”公開化,就是想看看曹植的表現是否能夠達到自己的期許。

然而,曹植的表現讓曹操很是失望,他太重情重義,在重大抉擇面前束手束腳,這在曹操的眼中都是政治家的致命弱點,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動亂年代,他根本不放心將自己的江山交到這樣的接班人手中。

這次的司馬門事件,讓曹操對曹植的看法更加明朗:行為放縱,目無法紀,這只是一介文人的做派,成不了氣候!

建安二十二年十月,曹操下定決心,立曹丕為太子。

此時的曹植並沒有心灰意冷,他天真地認為:只要對曹家發展有益,誰挑重任不一樣?何況大家都是親兄弟。

而治國平天下的重擔,並非像他吟詩作賦那樣可以隨意揮灑。它需要的是果敢正義,綱紀嚴明的威嚴,更需要嚴於修身,力行法治的統帥。

他沒有想到,屬於他人生的黑夜正在悄然來臨。

曹植以短擊長,背離了自己的長處,在不擅長的領域與對手競爭,無異於以卵擊石,留給自己的只能是失敗的痛苦以及壯志難酬的悲涼。

他才華蓋世卻寸功未立,鬱鬱而終:清晰的定位對人生有多重要?

03 失敗,是從一個人不懂要做什麼開始的。

一旦競爭太子失敗,曹植的厄運也就開始了。

延康元年,曹丕下令:各諸侯王儘速返回藩國,各盡其責。

曹植無奈離開了生活了十六年的鄴城,到臨淄就國。離開時,曹植心情悲涼,淚水像潮水一般衝出眼眶。

然而他仍然未曾料到,他漂泊不定的命運就此開始了。

從那時起,他先後被徙封於臨淄、鄄城、雍丘、浚儀、東阿、陳等地,他就像一根斷了根的蓬草,無所依附,只能隨風漂泊,最後落到哪裡,自己根本沒有選擇的自由。

曹植逐漸有些心灰意冷,人生之漂泊無依,生活之艱辛,志向之虛空,令他無所適從。

可是,他無論如何也捨棄不下這個與他血脈相連的王朝,這裡擁有他所有的寄託和理想,這裡才是他真正的根。

他永遠也忘不了父親那道溫暖的目光,他永遠也不允許自己辜負父親的期許。為此,即便千難萬難,他也要保持鬥志,等待被啟用的那一天。

公元226年,曹丕病故,魏明帝曹睿繼位。

曹植一度感到振奮,因為曹睿是他看著長大的,而且他也是唯一的“皇叔”,他感到建功立業的機會馬上就能來到了。

然而一場鬧劇,徹底打碎了曹植的幻想。

太和二年四月,洛陽城內突然一片驚悚:魏明帝駕崩。

噩耗傳來,滿朝公卿大為恐慌,手足無措。一國無首,那還了得,必須儘快擁立一個新皇帝。那麼找誰來當呢?大家七嘴八舌,商議結果,只有雍丘王曹子建最合適。

正當群臣想迎立曹植時,曹睿自長安返回洛陽。

原來,所有的都是曹睿自己導演的鬧劇,他就是要藉此看清誰最有可能成為他的威脅。自此,曹植被啟用的可能消失殆盡。

然而,一出鬧劇,卻激發了曹植為國為民的決心,他先後寫了《求自試表》、《求通親親表》、《陳審舉表》等一系列上奏,用以表達自己堅若磐石,一心為國的心意,無奈一篇篇都彷彿石沉大海,沒有迴音。

如果說年少時的曹植,是“滿腔熱血一心想要建功立業”情有可原的話,那麼此時的曹植還幻想著被重新啟用一展抱負,就有些天真幼稚了。

他一生未能窺透當權者的內心想法,也錯估了當權者的度量。

由此可見,他並不適合玩弄權術。

而他最被容易忽略的、最大的擅長是他的文學才華,可他偏偏要揚短避長,後半生鬱郁不得志,也就在所難免。

其實,人生定位並非要一成不變。在發現自己的定位已經出現偏差的時候,改變自己的努力方向,恰恰是一種智者的行為。

而這樣改變的前提,就是要清楚自己能做什麼。

曹植的政治抱負屢遭碰壁,他依然不撞南牆不回頭,就是因為他不懂自己要做什麼。

一個人的失敗,就是從他不懂自己要做什麼開始的。

04 人生不過須臾,得失只在定位之間。

中國有句古話: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但每個人也不可能十全十美。

要想成功,對於一個團隊來說,要人盡所長,要讓恰當的人在恰當的位置,讓每一個人都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

而對於個人來說,就要找準自己的人生定位,要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要清楚自己能做好什麼,而在哪方面卻力不從心。

正確的人生定位,能夠讓自己事半功倍,在前行的路上順風順水,一路高歌;

而錯誤的人生定位,不僅會無功而返,還往往會讓人掉進“得失”的陷阱,即便全力掙扎,始終困惑迷茫。

曹植就是在人生的關鍵時刻沒有找準自己的定位:他本性單純善良,本不善於權力鬥爭,卻偏偏執念於建功立業;他在人生後半段,本已被當權者棄之如敝屣,可還幻想著能夠被重新啟用,一展自己的人生抱負。

這就讓他一直糾結於得失之間,始終無法自拔。

他才華蓋世卻寸功未立,鬱鬱而終:清晰的定位對人生有多重要?

​晚年的他在《臨觀賦》中這樣寫道:進無路以效公,退無隱以營私,俯無鱗以遊遁,仰無翼以翻飛。

他在慨嘆著人生的不如意!

而就在那時,其實他已留下作品百餘篇,註定會戴上“建安之傑”的耀眼光環。

魯迅說:“人生很窄,得失只在方寸間;人生很寬,成敗猶在千里外。”

古往今來,一直都是,有的人一生輕鬆寫意,有的人卻一生百轉糾結。

究其原因,就是後者沒有找準自己的人生定位,沒能擺正自己的位置。

他們終生將時間和精力都耗費在了自己力不能及的方面,雖然他們一生在打拼,時刻在努力,但最後,只能是海天茫茫,兩手空空。

恰當的人生定位,能讓人生豁達,所謂“世事我曾努力,成敗不必在我。”

恰當的人生定位,能讓人不去計較得失,所謂“勝固欣然敗亦喜。”

定位好自己的人生,心中自然不再風雨,所謂得失,其實就在定位之間。

蘇軾有這樣一句詩: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人生原本坦蕩如砥,願我們都能定位好自己的人生,永遠能夠像詩中那樣氣定神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