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親自拍板!歷時15年磨成中華神劍!19年後大國亮劍震驚世界

今天,我要告訴大家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參與這項計劃的每一位科學家都值得我們尊敬!

1950年代,美蘇冷戰愈演愈烈。為了在可能爆發的核大戰中奪取先機,美蘇等國都研製了性能先進的洲際導彈。到了1960年代,中國的國際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夾縫裡求生存。為了保衛我們的國家安全,維護我們的國家利益,以錢學森為首的一批導彈專家緊跟世界軍事發展的潮流,在1965年啟動了著名的八年四彈計劃。這一計劃旨在:在七年時間內,為中國打造成體系的彈道導彈武器。這四彈分別指的是:東風2近程導彈、東風3中程導彈、東風4遠程導彈和東風5洲際導彈。

錢學森親自拍板!歷時15年磨成中華神劍!19年後大國亮劍震驚世界

相比較其他的三款導彈,東風5洲際導彈的地位更加的重要。由於我國的原子彈在當時剛剛研製成功,我國還對外說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一旦面臨敵人對我國的核打擊,我們就必須有相應的反擊手段將核彈頭打到敵國的本土。換句話說,東風5洲際導彈研製的成敗事關我國的核心利益!正因為如此,導彈專家錢學森才親自負責並過問東風5洲際導彈的研製。

一切準備就緒,錢學森和眾多科學家、工程師開始了東風5洲際導彈的研製計劃。可是,當科學家和工程師準備下手設計導彈的時候,新的問題出現了——洲際導彈不同於其他的中近程導彈,其涉及一系列全新的科學技術。比如,其他的中近程導彈僅需要一級火箭助推就能完成,比如東風3,東風4。而作為洲際導彈的東風5得兩級火箭助推才能完成運輸任務,而我國在當時並沒有研製多級助推火箭的任何經驗。再如,導彈的射程越長,導彈彈頭圓周概率誤差的範圍就越大。洲際導彈的射程達到了8000公里,其從我國本土打到地球另一端的敵國,如何克服因為地球曲率影響帶來的洲際導彈圓周概率別誤差?這是個很大的難題!

錢學森親自拍板!歷時15年磨成中華神劍!19年後大國亮劍震驚世界

還有其他的一系列問題——導彈發動機如何解決?洲際導彈的液體燃料如何解決?當這一系列問題擺在科學家和工程師面前的時候,他們頓時來了動力——問題不算什麼,困難也不算什麼!為了洲際導彈早日研製成功,他們決心克服一切困難,早日拿下東風5這座看起來不可逾越的大山。

這是一批心懷愛國之心,無私奉獻的科學家。除了錢學森本人外,我們幾乎不知道他們的姓名!但在那個特殊的紅色年代裡,他們隱姓埋名,一干就是15年。在1969年珍寶島事件發生後,蘇聯對我國公開進行核威脅。科學家們深切的感受到,沒有洲際導彈這個“中華神劍”,我們就會極其的被動!中國作為大國,我們必須有洲際導彈來體現我們的大國地位!

錢學森親自拍板!歷時15年磨成中華神劍!19年後大國亮劍震驚世界

經過15年無數次的失敗和辛勞。到了1980年,東風5洲際導彈終於全程試驗取得成功。當導彈彈頭落到了南太平洋的時候,所有的人都興高采烈地鼓掌!因為在這一刻起,我們終於有了捍衛和平的神劍!

1984年10月1日,東風5洲際導彈作為火箭軍的壓軸武器,首次在閱兵式上公開亮相。當6輛大型牽引車拖載著東風5導彈兩級火箭碩大的彈體走過閱兵場的時候,觀禮臺上的人群都長大了嘴巴,外國武官怎麼也想不到——被他們追尋了很多年的中國洲際導彈竟然在一夜之間突然亮相!很快,中國公開洲際導彈的消息成為了當時的頭版頭條,各國報紙都紛紛報道這一非常重要的事情,日本報紙就公開指出,中國亮相洲際導彈,表明了人民解放軍擁有現代化的作戰能力。中國有絕對的自信,向一切強權說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