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打造對接全球的金融生態圈

成都:打造對接全球的金融生態圈

近年來,成都金融政策競爭力持續提升,基本構建起涵蓋金融機構、平臺、市場、人才、服務等各領域的獨具特色的金融規劃與政策體系。同時,成都積極對標借鑑國際先進地區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努力構建與全球對接的金融生態環境。

構建地方金融監管沙箱。成都學習香港、英國等地先進經驗,建設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管沙箱,通過一體化全域金融風險監測平臺以及“7+4”地方金融機構動態業務監管平臺,提升跨地域、跨行業交叉性金融風險的甄別、防範和化解能力。

強化國際金融法治保障。成都遵循國際慣例,提升金融糾紛解決效率,探索實施“金融審判庭、金融法庭、金融審判專門法院”“三步走”,強化金融法治保障。依法推動知識產權權屬轉移,建設成都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區塊鏈知識產權融資服務平臺,促進科技成果孵化、轉化以及產業化。

成都:打造對接全球的金融生態圈

積極推動金融開放。2017年9月,成都被正式納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榜單,是“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我國中西部唯一上榜城市。截至2018年底,成都共有外資銀行16家、外資保險機構25家、外資股權投資基金6家,外資小貸公司7家,同樣領跑西部。

開展國際金融交流合作。成都始終秉持國際化視野,探索多樣化國際合作形式,高度重視國際化金融交流合作,已成為世界高規格金融盛會落戶西部的首選城市,舉辦了2016年第三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國際金融科技論壇、2018亞信金融峰會等各類國際化的金融會議。成都先後舉辦了“成都80”全球大學生金融科技產品研發大賽、香港西部金融中心推介會,成都金控集團、天府國際基金小鎮在倫敦金融城建立了聯絡處。

支持“一帶一路”金融建設。成都不斷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跨境人民幣業務規模,全市開展外匯資金池運營管理業務的企業達17家,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銀行機構達36家,2018年跨境人民幣結算額811億元,增長33.2%。2019年4月,成都出臺了《關於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獎勵外資金融機構招引、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金融生態環境、優化外資金融機構落戶服務機制等有力舉措,進一步完善了成都金融開放政策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